李嘉诚说“这是个现实的社会,感情不能当饭吃,贫穷夫妻百事哀。不要相信电影里的故事情节,那只是个

黄碧姐 2019-11-05 21:36:00

推荐回答

我想李嘉诚的意思是感情生活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不能没有为之奋斗的理想,但不能整天看着电影、电视剧里一些荒诞的情节去幻想,它只是一个娱乐场所,给你生活努力,相信希望的东西,而你必须回归现实,努力奋斗才是真理。
黄生雄2019-11-05 22:02:5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相关问答

贫苦童年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1939年6月,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父亲李云经又在这时因劳累过度染上肺病。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训言。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父亲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会看相的同乡认为他“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1945年,8月日本投降。李嘉诚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1948年,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嘉诚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艰苦创业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之下度过了难关。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成为“塑胶花大王”。事业辉煌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201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2019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诚排名第九,荣膺亚洲首富。
家和万事兴的名人故事:1、重华。据《史记》记载,舜名重华,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说是帝颛顼的后裔,但已五世为庶人,属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又十分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去世很早。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里,父亲心眼不好,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他们经常联合加害于舜。但舜对父母仍不失孝子之道,对弟弟仍不失兄长之谊。多年如一日,从不懈怠。舜在家人加害他的时候,总是巧妙脱逃,随后便又回到他们身边。舜以如此非凡的品德善待家人,名声大振。舜在家中身处逆境,同时还要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他在历山耕耘,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造陶器,在寿丘制作家用器物,还要到负夏做生意,总之,为了养家糊口,四处奔波。相传,舜在30岁的时候,尧向四岳,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为了“家和万事兴”,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3、吴启光。在永丰县藤田镇,有一个家庭被人们誉为和睦家风代代传的典范。这个家庭的家长是73岁的退休老干部、田心村老年体协理事会会长吴启光。这家子的和睦家风,得从吴启光的父亲吴文香说起。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他没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吴文香年轻的时候担任大队的调解主任。虽然没文化,但他心里却明镜似的。他常说,群众要安居乐业,家庭必须和睦,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稳定,人们才能过上舒心的日子。为保一方平安,吴文香只要知道谁家存在矛盾纠纷苗头,无论早晚,哪怕是正在吃饭,他都会放下筷子就往这家跑。他深有体会地对大家说,家庭是社会的大细胞,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在没有形成大的矛盾纠纷以前调解效果最好。在调解家庭纠纷的过程中,吴文香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他就从小道理入手,每每总以“一双筷子容易折断,十双筷子捆成一把就力量大”的道理教育大家讲团结、讲和谐、互相互让。在他担任调解主任期间,调解和化解了不计其数的邻里纠纷和很多父子、婆媳、夫妻、兄弟、妯娌之间的家庭矛盾纠纷。由于吴文香主任经常用“筷子”的道理启发当事人,则被人们称之为“筷子主任”。这句话,虽然是句戏言,但也是人们对他任劳任怨工作的褒奖。吴启光深受父亲吴文香的影响,他将父亲的品格发扬光大,将“家和万事兴”作为自己保持良好家风家教的座右铭。吴启光在兄弟四人当中是大哥,家中也惟有他吃“国家粮”,拿工资。吴启光生育了五个儿子,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宽裕。但是,他还是时不时的从有限的几十块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接济几个家境贫困在家务农的弟弟。受接济的次数多了,弟弟、弟媳过意不去,每每总是不肯接受。他就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我们是亲兄弟,你们生活暂时遇到困难,哥哥有责任帮一把,兄弟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这也是父亲传下来的家风。有一次,三弟吴启方的儿子突然病了,需要立即送医院救治,可是又身无分文。正在危急之际,大哥吴启光回家了,当听说小侄子病危,二话没说,就把刚领到的工资全部交给了三弟媳的手上。正是这样的好家风,几个弟弟也千方百计出手帮衬哥哥。哥哥一家人多吃饭,又缺少劳动力,在那个年代,没有劳动力就没有了工分口粮。弟弟看到哥哥一家天天以蔬菜替代粮食充饥,也经常拿出粮食帮衬哥哥。就这样,兄弟之间你帮我,我帮你,兄弟几家演绎着互帮互助的好家风。4、李彬。李彬是一名教师,他们相亲相爱,真诚相处,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获得全国五好家庭。他们对父母孝顺、对子女以身作则,对邻里和蔼,乐于助人,他们是一个积极、文明、进取向上的家庭,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作为教师,夫妻俩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勤于钻研,全身心投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深受学生爱戴,夫妻先后十余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作为父母,他们一贯坚持言传身教,始终把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孩子身心和谐发展,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他们秉承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教子有方,身体力行,创造优质的读书情境,在他们熏陶下,女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多次被学校授予“五星少年”“学习标兵”“服务标兵”等称号,全家也被被评为乐山师院“书香家庭”。作为儿女,他们对待双方父母都十分尊敬和孝顺,时刻关心父母生活、健康。陪伴是最好的孝顺,周末或是节假日,只要有空,他们要么接双方父母到乐山团聚,要么带上女儿回老家看望父母,一起和老人家做饭、聊天,共享天伦之乐。他们一家热心公益事业,主动参加各类献爱心活动和爱心捐款,尽自己能力去帮助他人和回报社会。她们一家用真诚、责任、爱心、诚信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5、张宜斌。全国五好家庭,张宜斌家是乐山市犍为县舞雩乡银桥村9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张宜斌本人是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家里4口人。虽说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全家在张宜斌这个90多岁的老人的带动下,全家人爱党、爱国、爱家乡,主动热心服务群众,关心时事,好学上进;在家风传承上,重视“立好家规,树好家风”,重视“家和万事兴”的原则,深得干部和周围群众的认可。立家规——自立自强敢于担当。张洪是张宜斌的二儿子,和妻子罗贵云一起随父亲生活。张洪曾在某煤矿打工,一场突如其来的矿难使得他下肢瘫痪,可他没有完全依靠亲人的照顾生活,他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补贴家用。罗贵云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儿媳,不仅细心照料高龄的公公张宜斌,还要照顾丈夫张洪,十年如一日,从无怨言。家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张宜斌一家从未向组织寻求过帮助。树新风——百年之后丧事从简,只求作伴绿水青山。张宜斌早早给后代写下了“遗书”,希望自己的身后事从简。他家附近的村道公路旁有他亲手种下的两株银杏树树苗。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两株普普通通的树苗,其中一株树苗上挂着他对子女的诀别语,这便是他选择的树葬地点。张宜斌希望子孙后代能像银杏树一样,将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下去,并能继续立好家规传给后代。这就是一位普通老党员不平凡的家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