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70-80年代中,两次石油危机。这一时期,国际石油市场供需状况开始发生逆转,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升。一方面,主要石油消费国消费量日益上升,但由于国内储量有限,生产很难有较大突破,从而造成供不应求,需要从国际石油市场上进口石油,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逐步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另一方面,由于中东主要石油生产国反对美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中东政策,自1973年开始两次对这些国家采取“石油禁运”政策,从而导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两次大幅度攀升。儿大石油市场的价格都比前一时期明显提高。1973一1979年,每桶石油价格都提高到10美元以上,1979一1985年进一步提高到接近或超过30美元的水平。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放宽了对能源产业的限制,采取了多项措施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如对乙醇的大力利用和开发。近年来,美国燃料乙醇加速发展,美国乙醇汽油消费总量已超过汽油消费总量的20%,全美玉米产量有12%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加上现有的完备的石油战略体系使得西方国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不如以前。同时中东也接收到了以前的教训,意识到了石油上涨会迫使主要消费国减少石油的出口。所以说这是双方共赢的一个局面我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口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受到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和影响。尽管尚未有遭遇大规模的石油危机,但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下高涨的油价与石油紧缺依然对我国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少影响,具体体现为:1.石油短缺对工业与经济的影响重大石油作为用途广泛的重要工业和化工原料,其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异常重要。目前我国已进入重工业化阶段,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经济增长对能源和石油的依赖度明显增加。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比1991年提高了接近2倍;2003年我国石油消费比重达到22.7%比1991年高5.6个百分点;2003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35%。严重石油供应短缺一旦发生,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2.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并可能会形成通货膨胀作为工业社会的基础性燃料与原材料,石油构成了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价格的上涨伴随着生产成本向消费成本的转移,全社会物价水平就会提高,会加速通货膨胀的形成。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本来就高于其他国家,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使我国承受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只考虑油价因素,石油价格从30美元涨至60美元,CPI将上涨1.8个百分点,如果考虑我国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调整的不同步,上一次石油价格上涨也需要消化,那么,国内物价的上升或许会更多。3.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提高的前提下,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将打破我国原有的贸易平衡。2004年,我国为石油价格上涨多支付了200亿美元,而当年的贸易顺差总额为320亿美元,如果不考虑为高价石油所支付的更多外汇。2004年的贸易顺差能够达到520亿美元2003年我国进口石油约9100万吨。而当年的平均油价每桶29.6美元,即使进口保持1亿吨的水平,我国仅为高油价支付需要200亿美元。总之,在世界经济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可能使我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4.改变居民消费结构,抑制居民消费石油价格越高,产品成本越大,价格也随之提高,这将阻碍原有消费需求的扩大,新的消费需求热点形成也将受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汽车消费,油价升高使得居民购车的意愿受到压抑,许多人担心买得起车,养不起车,因而选择持币观望。高油价也会改变大众的住房消费模式,但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扬,房子和工作地点间的距离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旅游业也因于油价持续上涨带来航空、长途汽车等交通费用的上升而增加成本,进而影响到部分消费者的旅游需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石油储备的效益,不仅仅体现在对石油价格的平抑作用上,更应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和生产间接和潜在损失的弥补作用上。
黄盛昌2019-11-06 16:01:3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