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A股市场会怎么走?

樊晓奇 2019-12-21 18:32:00

推荐回答

最主要的原因: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重合,而且中美几乎同步。暴跌是暴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先解释一下暴涨的原因:上一轮经济周期,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全面资产泡沫膨胀,其中以房地产市场为重。全球都在以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而当人类的技术进步已经无法取得突破进而提高生产力的时候,信贷放松导致的流动性开始脱离制造业,转而追逐具有稀缺性的资产,主要是土地。于是全球呈现透支未来的繁荣假象,这一繁荣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表现为上市公司业绩的高成长以及流动性对这种成长性的追逐,人民币升值又吸引了部分境外流动性并强化了境内流动性对人民币资产追逐的亢奋度。而政治周期的特征支持了这种繁荣假象。就中国来说,2019年之前的几年是新任中央政府有个逐步集权的过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集权不力,纵容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和信贷市场片面追求政绩和灰色收入,而住房市场化改革和长期以来积累的高储蓄率所释放的住房消费需求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支撑,最终房地产市场这架马车失控达到了飞机的速度。股改在让利的诱惑下,借助经济高成长和流动性,加上护盘资金的最初力推,牛市启动;而牛市中后期,由于主管金融的高层生变,监管层未加快IPO进度和控制新基金的发行,以及各类资金合规或者违规进入市场,股市出现供求失衡,能赚钱的人在监管层任期将满之前都捞够了。暴跌除了是对暴涨的修正,还是要归结到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的重合上:从美国来看,政府换届到来,以房地产市场为首的经济问题被抖搂出来,得以延缓衰退的住房次级贷款市场在透支了房价上涨预期之后崩塌,全球得以看到美国的衰退,美国的衰退加上人民币升值降低了中国经济的外需,部分境外流动性也被迫从中国抽走。从中国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给中国敲响警钟,从紧的货币政策成为铁政,如果不是被升值制肘,加息不止于此,而从紧一是必将放慢经济增速,二是必然导致资金回流。而新的金融管理层上任,各种违规资金在赚够了之后从哪来回到哪去了。成长性和流动性于是在政府换届的短短一年间发生逆转,市场崩溃。
赵飞虹2019-12-21 18:58:0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大盘目前正在震荡做底,这种底部风险是很大的,也不是一般人能抄到股票市场中的底部,只是走出来后才能确认股市底部已经出现,正常的做法是选好目标股票,在做底的区域分批次买入才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博弈论中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称作“智猪博弈”。故事的大意是,猪圈里养了两头猪,一大一小,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所待的猪圈很特别。四方型猪圈的一个角落里有个食槽,但控制向食槽中投放食物的按钮却在对角位置。假设按一次钮可以出7两食物,如果大猪去按按钮,小猪就可以在食槽边先下嘴吃到4两,而大猪因为跑过来晚了,只能吃到其中的3两。而如果小猪去按按钮,大猪会一嘴全包。它们的博弈策略情况如下:面对上面的规则,结果会怎样呢?不妨设身处地地为猪儿们想想。很显然,小猪的选择自然是等待,而且是“死等”,否则只能是白忙乎。而大猪呢?不按就大家都没得吃,所以只能去按按钮。在这种规则下,最终的结果是,小猪在槽边坐享其成,而原本处于优势的大猪,却不得不来回奔跑,为小猪服务,而自己还不如小猪吃到的多。真是好可怜哦!在“智猪博弈”的情景中,大猪是占据比较优势的,但是,由于小猪别无选择,使得大猪为了自己能吃到食物,不得不辛勤忙碌,反而让小猪搭了便车,而且比大猪还得意。这个博弈中的关键要素是猪圈的设计,即按按钮的成本。其实个股投资中也是有这种情形的。例如,当个股主力已经在底位买入大量股票后,他已经付出了相当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如果不拉抬就撤退,就等于接受亏损。所以,基于和大猪一样的贪吃本能,只要大势不是太糟糕,主力一般都会拉抬股价,以求实现吃进筹码的增值。这时的中小散户,就可以对该股追加资金,当一只聪明的小猪,让主力庄家给咱抬轿子。当然,这种股票的发觉并不容易,所以当小猪所需要忙碌的就是发现有这种情况存在的猪圈,并冲进去当聪明的小猪。从散户与庄家的策略选择上看,这种博弈结果是有参考意义的。例如,对股票的操作是需要成本的,事先、事中和事后的信息处理都需要一定量的投入,如行业分析、个股调研、财务比较等等,一旦已经付出,机构投资者是不太甘心就此放弃的。而中小散户,不太可能事先支付这些高额成本,更没有资金控盘操作,因此只能采取小猪的等待策略。即在庄家重仓的股票里等着,庄家一定比散户更着急。等到主力动手为自己觅食而主动出击时,散户就可以坐享其成了。遗憾的是,股市中的机构们要比大猪们聪明的多,且不守本分,他们不会甘心为小猪们按按钮。因此,他们会选择破坏猪圈的规矩,甚至自己重新打造一个猪圈,比如把按钮放在食槽旁边,或者可以遥控,这样小猪们就没有机会了。例如,机构和上市公司串通,散布虚假的利空消息,这就类似于按按钮前骗小猪离开食槽,好让自己饱餐一顿。股市中,散户投资者与小猪的命运有相似之处,没有能力承担炒作成本,所以就应该充分利用资金灵活、成本低和不怕套的优势,发现并选择那些机构投资者已经或可能坐庄的股票,事先蹲点,等着大猪们为自己服务。由此也可看到,散户和机构的博弈中,散户并不是总没有优势的,关键是找到有大猪的那个圈儿,并等到对自己有利的猪圈规则形成时再进入。
    车建光2019-12-21 19:15:01
  • 由于2019年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不建议抱太大希望,可能会很难看.熊市继续着熊的步伐,一切配合机构出货股评的鼓噪声在熊掌下一片狼迹,所谓的反转不过是机构再次给个人投资者编织的一幅美丽的梦而已,既然是编织的,当机构出货目的真正实现后,梦就该醒了.我反复提醒的大跌还是来了,该来的还是要来这是客观现实,一切固执的看多者反复的抄底行动带来的只是机构的反复出货熊市时间延长而已,机构的仓位越低,未来的走势可能越不好看,这次印花税行情机构出货接近千亿,散户被套资金也是近1500亿,血的教训再次放在投资者面前,在导致大跌的大小非没解决前凭主观愿望希望迎来反转行情本来就是个不顾现实的梦,机构在巨大的大小非面前都选择逃命的时候,个人投资者凭什么去迎接反转行情?现在大盘破位后呈现加速向下的趋势,我在印花税行情发动之初就一直在提醒要破1800反弹结束时逢高减仓或者出局,反弹减仓是熊市必须要执行的铁律,今天1800瞬间就完蛋了大小非还不解决,下个目标暂时是1500了,信不信是各位的事了,连个象样的反抽都没有,大跌就在预期中来到,那些一直喊散户持仓不卖或者抄底的股评现在应该偷笑了吧,他们和机构的目的达到了,这次印花税行情筹码顺利实现的转移,机构筹码转移到个人投资者手里了,之前有人曾经长期攻击我骂我凭什么一直看空股市误导散户卖出股票7、8月份利好满天飞了2个月都没出来可能还记忆忧新吧谣言利好的时候可能就没利好,当利好谣言破灭消失市场跌出恐慌来了没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会出来,永远站在大多数疯狂投资者的对面可能也是理智之举!在大多数人疯狂失去理智和判断力的时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没有坏处。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经理很清楚现在世面上的所谓利好都是可有可无的,不影响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坚决减仓,不过他们做得绝的是把不影响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实质性利好给了个人投资者太多希望。大盘曾经在10月13日诱多,14日就破位了,之前破位后大盘已经连续在5日线下小幅度震荡走低了8个交易日了,请注意这种走法,在之前反复上演超过5次,已经成了熊市的典型走法了,如果连续很多个交易日被5日线压制震荡走低,一旦无法选择突破向上突5日线\10日线,那投资者还会在信心崩溃的情况下迎来再次大跌这是我昨天说的,而不是很多股评所说的离底不远大胆建仓或者不会大跌了。如果机构继续维持减仓态势,我不认为有机会迎来中级行情,大行情是机构做出来的不是散户,关注后市的机构动作吧!可交换债:稳市又一"定心丸"?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一样,也具备赎回、回售的条款,以及向下修正转换价的可能性。可交换债业务的推出,让“大小非”股东多了一种市值管理、债务融资的工具。对投资者而言,则多了一种新的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从发行股东角度看,在市场逐步企稳转好的前提下,所持股票在交换期可以溢价出售,价格将比目前市场价高出20%至30%,可以获得当前融资,解决迫在眉睫的资金困境。从投资者角度看,如果市场转好上涨,投资者拥有的换股期权将转化为实利,从而分享股价上升的收益。但是该政策都是在一个假设前提下才会有作用,也就是市场逐步企稳转好的前提下价格将比目前市场价高出20%至30%,但是现在是牛市吗?谁愿意去在下跌市中赌股市将长期上涨??又让散户去消化吗?而且该政策还存在很多不好解决的问题,大规模发行也面临一些障碍。一方面,换股价格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大规模发行可能会影响到大股东的控股权,大股东会愿意吗?对于“小非”而言,可交换债的发行门槛稍显严格。证监会要求发行可交换债的股东最近一期末的净资产额不少于3亿元,且最近3年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这使得“小非”不太可能成为发行主体。既然小非不具备资格,大非又会因为股权受损,大非会主动伸脖子挨宰吗?那该政策真的能够解决大小非问题吗?文字游戏是政府最喜欢玩的,其实把字眼看清楚了什么也不是。首先救市就需要钱来救而这最基本的东西做为世界第一富裕的国家美国却出现了很尴尬的事欠的外债数十万亿没法还完的情况下经济又出了问题次贷危机涉及的负债额超过3万亿美圆,后续陆续有企业破产累加负债值无法避免美国是除中国以外的唯一一个可以靠强大的内需度过经济危机的国家但是这次正好出问题的是内部问题而不是外部问题,所以这和上次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不可同一而语如果这次危机在美国捉襟见肘的救市资金下扩大成全球金融危机,那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美国可能经历超过5年的经济衰退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在中国肯定不可能独善其身现在的冲击只是开始而已,中国扩大内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缓.客户向证券公司借资金买证券叫融资交易.客户向证券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叫融券.该消息初期对入市资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走上正轨后可能在3年以上,规模才可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而且通过国外市场显示,融资融券发展到相对平衡后有助涨助跌的左右,但不会改变大趋势,如果在牛市中该消息是利好,因为会放大上涨的势头,而在熊市中该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为下跌趋势也可能被放大,该政策是把双仞剑,在不同的趋势中作用正好相反,由于该制度涉及业务担保品、保证金强制规定、强行平仓制度、结算风险基金、信用等级制度等,必须要注意因杠杆投资带来的远超过以前的投资风险。当然作为想出货的机构,就算是利空,机构、股票和媒体也会忽悠个人投资者一直看多该利好政策,并认为该政策是实质性的利好,当然他们只想让个人投资者这么认为,他们心理很清楚,该政策可能几年内对股市都不会产生什么利好,甚至可能因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厉害,而借所谓的利好出货,个人投资资金接盘的意愿更大,说到底和印花税政策一样的是掩护机构出货的遮羞布。9月“大非”减持数量为1.47亿股,小非”9月的解禁数量为1.58亿元,但减持数量却高达3.05亿股,说明此前解禁未卖出的“大小非”纷纷选择在9月出逃。救市行情成出逃良机.对比这几个月的股市走势,能清晰得出一个规律:行情好,走势稳,大小非跑得就越多;反之,则减持少。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9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齐景发2019-12-21 18:42:06

相关问答

部分股民在牛市拿不住股票,在熊市却经常被套,炒股之路充满坎坷在股市当中,很多炒股的老人经常告诫新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然而,不少新股民却无法体会到其中的真谛,并以为只是一句言过其实的话。随着不少新股民逐渐转化成老股民的过程中经历了被套以及亏损惨重的现象,从而对股市行情的震荡与波动产生新的认识,而且对“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因此也会时常跟想入市的投资者说起这句话,但多数新人在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也无法参透其中的真谛,结果也对入市充满向往,于是形成了一个循环,当然,这种现象其实就出现在国内A股市场当中。其实,除过多数股民对股市中的风险视而不见外,也有部分股民在牛市拿不住股票,在熊市却经常被套,因此炒股之路充满坎坷,当然,相信这也是很多股民均经历过的现象。首先,部分股民在牛市拿不住股票的因素较多,甚至说错综复杂也不为过,因为股市行情的走势也是如此。然而简单一点来说,股民对股市行情的走势判断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处于一种将信将疑的状态;另外,股民缺乏信心,并且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众所周知,股市中拿不住股票的股民基本上均是过早抛出,从而错过大涨行情,以至于跟盈利的机会失之交臂,最后可能只会捶胸顿足。其次,在在熊市中却经常被套的根本原因是多数股民短期内无法盈利,而多数股民有一个共同的习惯,买入个股后股价不上涨或没有出现盈利的现象的时候通常不会抛出,而是会继续耐心等待上涨。由于股市处于熊市状态,简单来说,所谓熊市就涨少跌多的行情较多,基本上成交量呈现萎缩状态,市场上被低迷的气氛笼罩,多数散户参与交易的热情也均不高,而当股民在买入个股等待盈利的过程中,股价出现震荡下跌的现象基本上属于常见,面对亏损无法及时做到止损的股民颇多,所以,在熊市却经常被套的现象也不计其数,也使得很多股民的炒股之路充满坎坷,并且前期盈利后期亏损惨重的现象在很多股民的身上均发生过,并且很难避免。总的来说,面对震荡与波动的股市行情,股民要实现盈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股市均属于高风险投资的场所,而且多空博弈是常态。除此之外,个股中主力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基本上都跟建仓、洗盘、吸筹、拉升、出货、下跌等专业术语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只要股民有能力识破并发现主力资金流向,并且对股市行情走势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那么部分股民就能尽量避免在牛市拿不住股票,在熊市却经常被套的现象出现,炒股之路从充满坎坷有望出现新的转机,当然,由于多数股民对股市行情研究不深,甚至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所以,在牛市中拿不住股票或在熊市经常被套的现象经常出现。总之,还是那句话,股市有风险,因此入市需谨慎。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股灾形成直接原因: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流动资金不足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股灾危害:破坏发展一旦发生股灾,股市自身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任何一个发生股灾的股市都没有例外。1720年法国密西西比股灾后,法国人视股票投资为畏途,导致了法国股市和股份公司长期发展缓慢。同年,英国南海股灾事件发生后,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面对股灾的惨重教训,英国国会在1720年通过了著名的《取缔投机行为和诈骗团体法》,禁止公司自行发售股票,由此,刚刚兴起的股份公司在社会上被视为金融欺诈团体而被宣布为非法,陷入极其艰难的境地。在以后长达一个多世纪中,英国市场上的股票几乎销声匿迹,英国股份经济发展也因此停滞了100多年。损失严重股市经济损失多少,是衡量股灾破坏力大小的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能称得上股灾的,首先表现为股市经济损失严重。股市经济损失可从两个方面来反映:一是股价指数跌幅大小。跌幅越大,经济损失越大。例如,1929年美国股灾,道·琼斯指数累计跌幅高达82.30%,这意味投资者在这次股灾中平均损失了82.30%的股票市值,或者说,股灾前100元的股票市值,在股灾后已跌至17.70元。二是股票市值损失多少。股票市值损失受股价指数跌幅和市场规模大小的共同影响。跌幅大,市场规模大,股市经济损失也大。由于现代股市规模普遍较大,因此,现代股灾远比过去股灾的市值损失大。金融危机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银证合一的国家如此,银证分离的国家也是这样。这不仅因为证券市场的资金来自社会进而减少了银行资金来源,而且因为证券市场的许多资金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银行。股灾导致股票市值重大损失,必然使从银行流入股市的资金无法按原有数量流回银行;股灾导致经济衰退使工商企业倒闭破产也间接波及银行,使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在股市国际化的国家或地区,股灾导致股市投资机会减少,会促使资金外流,引发货币贬值,也冲击着银行和汇市。总之,股灾会引发金融危机。对于金融危机直接导致股灾的国家和地区,股灾的发生则会加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与经济共兴衰,这已成了人们的一种共识。不管股灾的起因如何,已有的经济衰退迹象或投资者对经济衰退预期的普遍认同则是股灾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股灾的发生是对经济衰退所作的一种过分夸大的反应,不仅破坏了股市自身正常的发展,而且引起或加剧金融危机,这都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从而加剧经济衰退,严重时还会导致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股灾及其所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最终都会转移到人们生活上来,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之一。首先,每一次股灾都会加剧贫富分化。这是因为股灾的市值损失并不是平均分摊到每一个投资者身上的,只有在高位跟进且在股市暴跌中无法出逃的才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在高位卖出反而因祸得福而成为股灾的受益者,在股市暴跌最初出逃的损失也较小。这就大大加剧了投资者收损的两极分化,有的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更多的则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其次,股灾加剧经济衰退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失业上升,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这也会引起社会动荡。此外,股灾加剧金融危机,造成货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都将直接或间接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秩序混乱,社会动荡加剧。1997年至1998年1月印度尼西亚金融危机后,国内一些地区出现了商品抢购、游行甚至暴动的现象,亦能说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