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和期货的区别是什么?

黄瑂莹 2019-12-21 18:38:00

推荐回答

期权与期货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期货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也可以是金融工具。期权,是指一种合约,源于十八世纪后期的美国和欧洲市场,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远期——合约双方承诺在将来某一天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物标的物可以是大豆、铜等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股票指数、债券指数、外汇等金融产品。2、投资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期货合同是双向合约,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愿实际交割,则必须在有效期内对冲;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保险金后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买卖期权合约的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3、现金流转不同期权交易中,买方要向卖方支付保险费,这是期权的价格,大约为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价格的5%~10%;期权合约可以流通,其保险费则要根据交易商品或期货合约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在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交纳期货合约面值5%~10%的初始保证金,在交易期间还要根据价格变动对亏损方收取追加保证金;盈利方则可提取多余保证金。期权与远期的区别如下:1、交易对象不同。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远期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实物商品。2、功能作用不同。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发现价格,远期交易中的合同缺乏流动性,所以不具备发现价格的功能。3、履约方式不同。期货交易有实物交割和对冲平仓两种履约方式,远期交易最终的履约方式是实物交收。4、信用风险不同。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信用风险很小,远期交易从交易达成到最终实物交割有很长一段时间,此间市场会发生各种变化,任何不利于履约的行为都能出现,信用风险很大。
齐春正2019-12-21 19:39:3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期货:我以3000元/吨的价格,卖给你10吨螺纹钢,明年1月交货;交货前,你可以把这个关系转让给别人;否则你必须到期收货交货款。~更值钱了做期货的买卖双方都要保持押金的足够,所以有时候需要补保证金。期权买方已经付了权利费了,后期权利涨跌都没关系。期权的卖方则要付押金保障有能力履行义务,所以有时候也要补保证金。
    齐景凯2019-12-21 20:21:50
  • 1、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同在期货交易的过程中,买卖双方都是有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期权的买方有权利在合适的时候选择行权,但是没有必须要买进或者卖出的义务。期货交易,是期货合约买卖交换的活动或行为。期权的卖方是没有任何的权利,只有义务满足期权买方要求履约的时候卖出或者买入一定的期货合约。相反,买方可以放弃行使权利,此时买方只是损失权利金,同时,卖方则赚取权利金。总之,期权的买方拥有执行期权的权利,无执行的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只是履行期权的义务。2、交易的内容不同期货交易是在未来支付一定数量的实体物品或者证券,期权交易的就是权利。3、交割的价格不同期货交割价格在到期前是一个变数,期权的交割价格就是执行权利。4、合约种类数不同。期货价格由市场决定,在任一时间仅能有一种期货价格;而期权交易中,在任一时间,可能有多种不同执行价格的合约存在,在搭配不同的合约月份,就可产生数倍于期货合约种类数的期权合约。期权交易-期货交易。
    贾黎黎2019-12-21 19:58:24
  • 1、权力和义务的区别:期权是单向合约,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买方有以合约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而卖方则被动履行义务。期货合约是双向的,双方都要承担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2、交割方式的区别:当期权合约被持有至行权日,期权买方可以选择行权或者放弃权利,期权的卖方则只能被行权。而在期货合约的到期日,标的物自动交割。3、资金门槛的区别:期货的分交易品种不同,资金门槛不一样。场内期权的资金要求50万元以上。4、合约价值的区别:期权合约本身是有价值的,也就是权利金;期货合约本身没有价值。5、亏损承担的风险不同:期权合约的买方收益随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最大亏损只是购买的权利金;卖方的收益只是出售期权的权利金,亏损是无限大。期货交的买卖双方都面临着无限的盈利与亏损。
    连传杰2019-12-21 19:15:25
  • 50ETF期权是单向合约,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了权利金之后,可以选择履行或者不履行买卖合约的权利,但是不需要承担义务。期货是不一样,期货是双向的合约,买卖双方都有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的义务,如果不想要交割,就需要在有效期内进行对冲。这是两者的一个区别。
    贾黎黎2019-12-21 18:58:32

相关问答

央行上调政策利率,一方面出于抑制国内银行加杠杆“冒险行为”的考虑,当前DR007稳定高于7天OMO利率,商业银行对于央行逆回购的需求处于高位,政策利率的上调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适度控制杠杆。并且当前不管是二级市场利率债还是资金成本均处于高位,政策利率的上调带来的冲击较小,具有现实操作的基础。一次温和的“加息”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人民银行跟随美联储上调政策利率?孙超:央行上调政策利率,一方面出于抑制国内银行加杠杆“冒险行为”的考虑,当前DR007稳定高于7天OMO利率,商业银行对于央行逆回购的需求处于高位,政策利率的上调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适度控制杠杆。并且当前不管是二级市场利率债还是资金成本均处于高位,政策利率的上调带来的冲击较小,具有现实操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央行可能是基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考虑,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日益增强,货币政策的外溢性愈发明显,而美联储预计2019年仍将继续加息三次。政策利率的上调,具有稳定中美利差的意图,同时也向市场展示了应对工具,以防再度出现汇率单边贬值的预期。对内而言,央行跟随“加息”更多体现为信号意义。利率上调仅有5BP,为年初的一半,同时央行增加MLF的投放量进行对冲,彰显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覃汉:“量大增,价少增”,“加息”靴子落地。近期市场对于加息预期分歧较大,因此逻辑上也出现一定的混乱,短短两周时间内,从没有加息预期,到存贷款利率加息均进入了讨论的范围。从最终落地情况来看,MLF超量续做1000亿元,而价格只小幅上升5bp,一方面靴子落地,利空阶段性出尽,另一方面,在与市场的沟通中,人行也传达出较强的呵护之意,我们判断这兼有利空出尽和增量利好的含义。货币政策正承担部分宏观审慎的职能。从目前基本面的走势和预期来看,尚不足以支撑传统意义的加息。结合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人行对于经济和通胀感到合意。与此对比,目前阶段的货币政策面临的一对突出的矛盾是:近期资本市场的波动和中长期去杠杆控风险的要求,这实际上均是“新支柱”宏观审慎需要考虑的政策目标。某种意义上,从本次“加息”落地的操作和公开表述中来看,在新支柱正在落地和完善的过程中,货币政策正努力扮演部分角色。中国证券报:此次公开市场利率上调幅度小于前次,传递了何种信息?孙超:此次政策利率的上调仅有5BP,低于年初的10BP,向市场传递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保持定力的信号。央行在上调政策利率的同时,增加了当月MLF的投放量,对冲“加息”影响并及时给出解释,在年末特殊时点呵护市场态度明显。尽管幅度有限,但方向依旧值得重视。政策利率的上调意味去杠杆政策方向未变,与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滚隔夜”不可取背后蕴含的政策取向相一致。此外,政策利率上调幅度的压缩,使得单次带来的冲击有限,增加了政策的灵活性,或意味着未来在一些特殊的时点政策利率上调将纳入备选库。覃汉:政策利率上调的同时,人行也公布了接受金融时报采访的新闻稿件,显然是早有准备,希望市场不要误读。从央行自己的判断来看,“随行就市”、“跟随联储”、“调控市场预期”是三大关键词。随行就市,既是客观要求,也是有利条件。目前,二级市场资金的“零售价格”显著高于一级市场“批发价格”,按照人行的说法,这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随行就市存在客观的需求;另一方面,一级二级市场的价格背离情况下,上调政策利率对于金融市场冲击较小,也为央行随行就市、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创造了空间。跟随联储加息,择时更加微妙。从5bp的加息幅度来看,明显小于美联储一次25bp的幅度,这还是没有考虑在6月并未跟随,从这个含义上来看,跟随加息的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在中美利差较厚、资本流出管控较严、人民币中间价掌控力较强的当下,跟随美联储加息,既显示出并未刻意压低人民币利率和汇率,也显示出调升短端政策利率这一武器,威慑人民币空头。对内,使得加息行为更加名正言顺,避免给予市场过度紧缩的信号。调控市场预期,两点值得关注。第一是避免过于宽松的预期,用人行原话来说“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这和孙国峰所长讲话中避免给予金融机构长期低利率预期的含义一致。另一方面,人行也非常重视市场预期,央行开宗明义的将此次加息定性为“小幅上行”,解读中也专门提到:“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反映出央行在操作中明显着重考虑了市场预期,尽量避免此次加息给市场带来过于紧缩的预期,呵护市场的意图较为明显。政策利率上调难言到头中国证券报: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有何判断,明年人民银行是否可能加息?孙超: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央行松弛有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中性适度与基本稳定;而MLF将继续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工具。央行构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双支柱框架,“去杠杆”有望在宏观审慎框架以及未来资产新规的约束下稳步推进,国内因素触发政策利率继续上调可能性较低;同时来年经济稳中趋降、通胀于合意区间内波动,并且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将直接冲击实体经济,概率相对较低。但海外方面,美联储点阵图显示明年将加息3次,缩表处于稳步推进中;同时欧央行也在考虑退出QE,全球流动性收紧已逐步成为趋势。因此,出于货币政策协调的考虑,央行不排除将再度上调公开市场操作、MLF的操作利率。覃汉:央行采取“定向降准+公开市场加息”这一组合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展望明年,定向降准将会在年初落地,而本次政策利率小幅上调也只是个开始。一方面,从全球央行政策协调的角度来看,虽然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并未有明显的量宽和低利率这样的超常规货币政策,但此前人行确实在避免降准和加息行为,一方面,超储率偏低的情况下,始终没有进行降准操作,资金结构性紧张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在海外货币政策正常化逐步推进、在本轮债市利率大幅攀升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调整实质上也是滞后的。从这个角度看,我国货币政策确实有“正常化”的需求。由于在稳定经济和资本市场、减轻资金面结构性紧张、避免低利率预期推进金融去杠杆这几个目标之中,该组合可以达到相对较好、较稳妥的效果。此前央行的担忧,主要是降准和加息传递过于强烈的信号。一方面,定向降准和政策利率调整相对温和,另一方面,央行也在不断传递货币政策定力的信号,力图使得市场不要过度解读人行的意图。未来一旦经过测试,新的组合并未引发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过松或过紧的解读、也未对于市场和基本面造成较大冲击,这一组合将在明年持续进行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距市场利率高点已不远中国证券报:如何判断当前利率走势所处的进程?孙超:当前时点大概率处于利率上行周期的末尾。从时间上来看,自2019年10月市场调整以来已接近14个月,而历史显示利率上行的持续期在逐渐缩短,2019-2019年利率上行周期持续27个月,2019-2019年利率持续上行24个月,而2019-2019年利率上行周期仅剩18个月。从空间上,2019-2019年利率上行周期利率上行150个BP左右,2019-2019年上行接近140个BP,2019-2019年上行135个BP左右,而目前10年国债自2019年低点已上行130个BP。从时间与空间上,本轮利率调整已较为充分。此外,利率的上行已逐步影响实体经济。国开行2019年年报中显示其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94%,而当前10年国开活跃券收益率在4.8%左右,国开行通过置换、停发等手段控制市场上长债的持有量也从侧面验证了高利率已成为政策性银行不可承受之重。覃汉:我们认为当前利率走势处于历史最长熊市中途的反弹期,长端利率的拐点可能在本周已经出现,但是这个还需要事后再做验证。未来1-2个季度,长端利率下行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确,10年国债有望回落至3.7%以下,10年国开有望回落至4.5%附近。但是,明年长端利率的高点大概率要高于今年,预计明年10年国债的高点在4.3%以上,10年国开的高点在5.5%附近。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嘉宾所在单位立场。12月14日,央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5BP,紧跟美联储加息步伐,但调整幅度小于前次。今年以来,海外加息此起彼伏,全球货币政策渐入紧缩周期,明年人民银行是否可能加息?加息会否推动市场利率进一步走高?如何判断当前利率走势所处的进程?围绕这些市场关心的话题,本次邀请长江证券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孙超和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研究首席分析师覃汉展开讨论。稳定本国国情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