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中国人寿把不直接进行销售的统一称为后勤,有很多类别,包括财务、业管、客服、办公室、信息技术、工会等等十几个部门。也有把在销售队伍里负责销售服务的称为内勤的,总之就是不直接从事销售,但是为销售服务的都叫内勤。
龚常勇2019-12-22 00:20:5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从保险公司出发,当然工作是不错的,毕竟中国人寿是中国保险行业的老大哥,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实力都不容置疑。从岗位的角度而言,就要看你是否适合代理人岗位了。不得不说现在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加入了保险代理人大军。据统计,如果算上已经离开保险业的,国内卖过保险的人,超过了5000万!相当于全国3.5%的人口。但是很多人带着憧憬而来,却发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经过深蓝君与身边代理人朋友的沟通,大家大概都会经历3个阶段:1、入行兴奋期很多人在入行前都参加过“创业说明会”,实际上就是让一些做得好的代理人现身说法,例如:下岗女工坚持每天陌生拜访,三年后逆袭成总监。国企高管下海创业,实现人生和事业的第二春。家庭主妇利用空余时间展业,收入是老公的三倍。创业说明会的最后,无一例外都会指向“ 年薪百万的光明前景 ”,从而吸引新人加入。在入职之后,保险公司就会安排一系列的新人培训,例如保险的意义与功用、人生必备的七张保单等。当然,也少不了一些鸡汤语录:保险是传播爱与责任的行业,大家每卖出一份保单,身边就少一个下跪借钱的人。我们是和风险赛跑的天使,希望在风险来临之前,能把保障带给尽可能多的人。简单、听话、照做,百万年薪不是梦,怀疑是最大的成本。经过几天简单的培训后,不管你是从哪个行业来的,名片上都会印上“理财顾问”的抬头。之前有位朋友给深蓝君分享,他在入职时的感受:自己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之前的工作都是两三千块一个月,没想到居然能在世界500强,在市里最漂亮的写字您班,而且还是这么有意义的工作,当时觉得一定要好好干,让身边的人都对我刮目相看…这时候主管再推波助澜一句,“如果自己都不认可保险,怎么可能卖得出去?”,很多新人就会给自己或家人购买人生中的第一份保险。2、过渡杀熟期刚入行的新人,要开拓陌生客户并不容易。而且代理人一般没有底薪,有时候为了完成业绩,不得不从身边的熟人下手:例如同学、同事、同宗、同好、同乡,也就是所谓的“保险销售五同法”。当然,这个过程也会充满挫败感,特别是昔日好友的一个冷眼,就足以让新手怀疑人生。所以保险公司每天都要开早会、打鸡血,身边同事出单的喜讯,上级主管的鼓励引导,总能让人回归“初心”:保险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介绍给亲朋好友?看着他们没有保障,我心里就觉得不踏实。给别人讲保险,是为了他们好,挣钱都是次要的。靠着多年积累的人脉,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都能卖出一些保单。保险公司也很会给新人造势,看他们发的朋友圈,经常都是出入五星级酒店,参加各种高大上的培训和领奖。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会发动大家“增员”:保险事业前途一片光明,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走路才走得快。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业绩和增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阶段是很多代理人的职业生涯高点,接下来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也是命运的分水岭。3、失望脱落期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代理人基本能摸清保险行业的一些套路,也可能发现当初公司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公司说我们的产品行业第一,但仔细对比条款后,却发现别家产品保障更好。公司说我们贵得有道理,我们的理赔全行业最好,后来发现也拒赔了不少单子。公司说增员是我们的资产,但身边的同事离职后,发现增员都成了主管的资产。这时候,一些代理人就会从最初的兴奋、期待、信任,转变为后来的失落、失望、怀疑。如果身边的人脉资源也用得差不多了,最终就会因为没有新单、没有收入,而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这个行业。很多人直到离开时才发现,原来保险公司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员工,而是当作客户。怪不得招聘门槛这么低,保险公司要卖保险,怎么会挑客户呢?4、写在最后保险行业的飞速发展离不了800万代理人的努力,只是大家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判断是否适合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不仅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需要广阔的人脉,超高的情商,以及坚韧的耐性。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挑战,那么深蓝君在精神上支持你,相信你可以做的很好。
齐晓朋2019-12-22 00:37:41
-
,简单的说,多劳多得,签单多,收入就高。
赖鸿志2019-12-22 00:09:38
-
那得看个人的业务能力大小了。
赵首永2019-12-21 23:59:55
-
你是在哪个城市呢?每个城市都不一样的。中国人寿也分部门。各部门之间也不一样。
管照秀2019-12-21 23: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