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何频频被查?

赵鹤飞 2019-12-21 23:32:00

推荐回答

信息披露不透明。官网无信披模块,打开官网首页菜单处没有信披模块的平台,一律不投。官网有信批模块,但信批模块里无高管团队介绍的,也不投。标的信息模糊,无借款人信息、无借款资料披露的平台,一律不投。5、股权架构模糊,股东占比未知、实际控制人/实际控股公司模糊,跑路成本低,道德风险高,一律不投。像我投的洋葱先生信息披露也非常透明,风险非常小。
黄石容2019-12-22 00:21:3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你要下载有关金融方面的视频吗,需要用户登录才可以呢,其实还有其他平台可以观看金融方面视频呢。
    龙宣霖2019-12-22 00:10:21
  • 查询次数过多的话,是会影响贷款的。1、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的时候,金融机构会审查读取个人信用报告,作为是否贷款重要依据之一。而在个人信用报告中,查询记录包括了查询日期、查询操作员、查询原因等内容,也是银行重要参考项,若查询记录过多,确实会影响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用户的信用评定及放贷。2、并不是所有的查询都会影响贷款!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原因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其中,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款审批按风险要素看可以属于负面类。只有当这类查询记录过多的时候才会产生不利影响,而本人查询不算在内,因此,如果是个人查询自己的相关征信记录的话,并不会对贷款产生影响。3、个人征信报告会被查询的内容,凡是涉及贷款的业务,比如申请商业贷款,申请房贷、车贷,申办信用卡等,银行及相关机构都将在征得个人授权的情况下,提取客户的个人信用。扩展资料:1、个人信用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2、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出具的记录您过去信用信息的文件,是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它可以帮助您的交易伙伴了解您的信用状况,方便您达成经济金融交易。3、个人信用报告目前主要用于银行的各项消费信贷业务。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报告将更广泛地被用于各种商业赊销、信用交易和招聘求职等领域。此外,个人信用报告为个人提供了审视和规范自己信用行为的途径,也形成了个人信用信息的校验机制。个人信用征信。
    黄瞻云2019-12-22 00:00:46
  • 我很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到这种有暴雷风险的网站,而且我看很多暴雷网站的收益也并没多高,也没利益诱惑,难道就是任性所致么。其实稳健的互联网金融网站也不少啊,比如像商赢金服这样定位信息中介服务的还是很好找的。真不知道那些存在暴雷风险的平台是咋发展起来的,把整个行业都影响了。
    童蟾素2019-12-21 23:41:44

相关问答

金融创新是创造并普及新金融工具、新金融技术、新金融机构和新金融市场的行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加快金融创新,是当前阶段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有力杠杆。1.进一步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实体经济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绿色环保、城镇化、小微企业、“三农”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金融体系应对围绕更好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方式转变,在时间和空间上更有效率地配置资金。具体可概括为“四新”:推广新业务,满足小微企业、“三农”、中西部地区等领域不同客户的差异性金融需求;开发新产品,拓宽抵质押品的范围;创新资产证券化业务,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创新金融服务渠道,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2.更好实现价格发现功能当前,在我国商品价格放开的同时,资金价格、资源价格仍受一定管制。随着各个领域自主定价程度的不断提高,能否形成合理有效的价格,影响和决定着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不断推进,有效改善发行和交易机制,创新交易品种,培育形成完善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发展远期、短期等衍生品市场,引导金融资产和大宗产品合理定价。金融机构应当加快完善内外部定价机制,提高差异化、精心化定价能力,是价格更好的反映资金供求关系。3.更好的满足金融消费者需求目前,我国老板姓投资渠道主要是存款、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渠道有限,仅靠现有的市场产品难以有效满足金融消费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多样化要求。很多资金通过表外理财、民间借贷等方式,变相投到房地产等过热领域。资本投资市场的失衡状态要求银行机构应当围绕消费者需求,创新财富管理和理财产品,拓宽投资渠道;创新技术手段,利用更便捷的方式,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公平性和可获得性,让金融改革和发展成果更好地普惠及金融稀缺区域。4.有效改善风险管理改革开放的深化,一方面有利于增进经济活力与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面临一些新的不确定性。例如,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意味着汇率的波动性加大,我国金融市场业更易受到国际金融试产波动的影响。在“走出去”进程中,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将不可避免地承担更多外汇风险、国别风险等,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将大大增加。截止2019年6月底,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名义价值已经达到了近700万亿元,利率、汇率、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在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能力,穿心相关金融工具,切实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5.推动银行机构发展转型当前,银行机构粗放型经营方式不可持续,发展转型迫在眉睫。我国经济体量大、各地发展不均衡,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的需求也呈现差异化特征,既需要打的综合性、国际化银行,也需要专注于特定领域或地域,擅长做精做细的专业化、本地化银行。银行机构一方面应当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开产差异化创新,改进业务模式和形成新的盈利增站点,塑造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银行机构也应拖过创新实现管理的转型,完善公司治理,科学设置激励考核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系的担保方式将得到更多应用,增加了相关主体的金融可获得性,使金融业态在产品、渠道、经营模式等方面出现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