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外汇汇率的因素有哪些?

黄理秋 2019-12-21 18:18:00

推荐回答

(一)国际收支
一国的国际收支可反映该国对外汇的供求关系。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反映该国对外汇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这会在外汇市场上引起外汇汇率上升,即本币汇率下降。反之,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外汇汇率下降和本币汇率上升。国际收支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和资本流动等若干项目。
(二)通货膨胀
根据购买力平价,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它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包括:第一,若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该国出口竞争力减弱,而外国商品在该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这会引起该国贸易收支逆差,造成外汇供求缺口,从而导致本币汇率下降。第二,通货膨胀会使一国实际利率下降,推动资本外逃,引起资本项目逆差和本币汇率下降。第三,由于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物价上涨过程,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会演变成本币汇率下降预期。在这种预期心理下,为了避免本币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人们会在外汇市场上抛售本币抢购外汇。而这种投机行为会引起本币汇率的进一步下降。
(三)利率
从短期来看,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它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包括:第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上升会吸引资本流入,在外汇市场上形成对该国货币的需求,推动高利率货币的汇率上升。当代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国际游资,它们对利率的变动极为敏感,所以从短期来看,诱发国际资本流动是利率影响汇率的主要途径。第二,利率上升意味着信用紧缩,这会抑制该国的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可以通过刺激出口和约束进口推动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第三,利率上升会抑制该国总需求,特别是严重依赖于贷款的那一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这会进一步限制进口并从而有助于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四)经济增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带动的经济增长会引起进口增加。如果其他国家经济增长较慢,则该国出口增加也较慢。这容易造成该国的贸易收支逆差并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如果经济增长是由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那么在增长过程中生产成本会下降,产品价格下降且产品质量提高。尽管该国进口会相应增加,但是由于出口增加得更快,该国货币汇率往往会上升。
(五)政府的政策
政府的各项政策都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汇率。
齐晓林2019-12-21 19:57:1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一国经济各方面综合效应的好坏,是影响本国货币汇率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其中主要考虑经济增长水平、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水平、利率水平等几个方面。
    穆高超2019-12-21 19:37:46
  • 外汇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严重影响着汇率的走向。对于某一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市场往往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达成一定共识的情况下,将在一定时间内左右汇率的变化,这时可能会发生汇率的升降与基本面完全脱离或央行干预无效的情况。
    简百录2019-12-21 19:13:09
  •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充斥在外汇市场中的国际游资越来越庞大,这些资金有时为某些投机机构所掌控,由于其交易额非常巨大,并多采用对冲方式,有时会对汇率走势产生深远影响。如量子基金阻击英镑、泰铢,使其汇率在短时间内大幅贬值等。
    齐智敏2019-12-21 18:56:01
  • 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会对市场心理形成影响,从而使汇率发生变化,其造成结果的程度,也将对汇率的长期变化产生影响。如 911 事件使美圆在短期内大幅贬值等。
    齐晓庆2019-12-21 18:39:39

相关问答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飞速膨胀的城市就引发了学者对原有城市规模标准的思考。1998年王兴平教授就提出,我国城市规划法》关于“以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的数量作为城市的划分标准”中的“近郊区概念”缺乏操作性,应调整城市规模的衡量标准,并根据规划力度划分编制类型,扩大法律界定范围。雷菁、郑林等学者认为,以城市行政级别的高低和人口规模的大小来划分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出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姚士谋先生曾利用城市流强度将沪宁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划分为高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中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和低城市流强度值的中心城市。部分学者对人口规模进行了重新界定,例如有的将200万以上的人口城市定义为超大城市,100-200万以上人口城市定义为特大城市;有的将200万以上人口作为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口作为大城市。这些成果都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实践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符合国情发展实际,我国对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过多次调整。1955年国家建委《关于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情况和几个问题的报告》首次提出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准,即“五十万人口以上为大城市,五十万人以下、二十万人以上为中等城市,二十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此后直到1980年国家建委修订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又对城市划定标准进行了调整,重点将城市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命名为特大城市。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又回归到1955年的标准,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在明确1984年标准的基础上,指出城市规模按照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计算。但2019年该法废止。取而代之《城乡规划法》并没有对城市规模加以界定。国家近期颁布的文件中,己经具有初步调整的迹象。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重要调整城市类型增加城市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增设了超大城市。城市标准细分将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别划分为两档,细分小城市主要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细分大城市主要是实施人口分类管理的需要。提高上下限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万提高到50万,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20万、50万提高到50万、100万,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50万、100万提高到100万、500万,特大城市下限由100万提高到500万。统计口径界定将统计口径界定为城区常住人口。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
中国社会科学院14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全球第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前10名城市有8个城市属于中国,依次是包头、呼和浩特、烟台、东莞、中山、惠州、潍坊、芜湖。全球增长前50名的城市中,中国有40个。根据报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本次报告的年度主题为:“城市,中国跨向全球中”。将中国城市置于全球坐标系上,探讨其地位及成因,建议其对策。中国城市总体处在全球的中下水平,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差异巨大,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全球第一,中国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任重道远。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香港仅排在全球500个城市的第26名。城市竞争力最强的十个省区依次是:粤港澳、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内蒙古和湖南。这份报告从环境、基础设施、结构、开放、科学技术、人才、企业管理、文化、政府管理、制度、资本、综合区位等城市发展的12个方面,对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的51个重点城市的分项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经济规模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人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门、杭州、南京、重庆、天津。资本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杭州、天津、澳门、南京。结构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北京、南京、佛山、澳门、台州。综合区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杭州、长春、澳门、沈阳。环境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苏州、威海、香港、杭州、东莞、厦门、扬州、无锡、大连、绍兴。文化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温州、深圳、青岛、台州、绍兴、东莞、惠州、香港、扬州、长沙。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项目组负责人、社科院住房与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倪鹏飞研究员说,这次还推出了十个最佳年度案例城市:苏州、北京、宁波、包头、重庆、南昌、广州、杭州、南通、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