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制造了”金融危机,为什么当时不抓他?

路进宝 2019-11-03 15:30:00

推荐回答

进入1997年,一直风平浪静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动荡不宁,5月以来,外汇市场更是倾刻间狂风大作,波涛汹涌。泰铣、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不断大幅贬值,印尼盾、新加坡元等国货币也未能逃脱这一大劫难,均处于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之中。尽管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采取了种种应急措施,打击市场上兴风作浪的货币投机行为,千方百计地维护本国市值稳定,却事与愿违,屡施各种方策之后仍无法解脱困局。7月2日,泰国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一天之内泰铢即狂跌20%。与此同时,眼看就要倾家荡产的泰王国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本、美国等金融大户发出了求救紧急资金援助的申请,使得在泰国酝酿已久的墨西哥式金融危机终于浮出水面,让世人一睹其面目。90年代前期,当西方发达国家在衰退中苦苦煎熬,西方文明的殒落似乎就在眼前闪现之时,东南亚经济增长却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令世界为之惊叹,连那些一向眼中无人的白人老板也自愧不如,心中充满着嫉恨。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场大跃进,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以求驱动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并想当然地认为,21世纪即是亚洲的世纪,而亚洲的世纪即是东南亚的世纪,世界权力的重心从此将向这个渐露雏形的地区偏移,云云。然而,被舶来的葡萄酒灌了个头重脚轻的东南亚人却忽视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东南亚过去几十年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而非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因而在如此局限的增长模式基础上竟相放宽金融管制,与世界顶尖金融强手争吃大金融市场的“蛋糕”,无疑是在沙滩上兴建摩天文厦,隐患重重,极易被外力击破。这一点,老谋深算的乔治·索罗斯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索罗斯是一个惯于钻牛角尖及吹毛求疵的人,东南亚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一个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他的掌心。他一直在等待着最后机会的到来,他要捞一大笔,创造出另一个类似于击跨英格兰式的奇迹。其实,早在1995年,新加坡克罗斯比证券公司曾对亚洲七个国家经济状况作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东南亚国家劳工素质低下。贸易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上扬,正面临经济过热的危险;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因超额生产能力、企业债台高筑以及缺乏高等教育和技术劳工等,将遭遇“成长性的衰退”的成本一下就提高了。该地区最具实力的国家——日本试图扑灭这场大火。日本当局决定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以维持泰国铢的稳定。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度出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那样的大灾难。东京方面还试图让亚洲开发银行也行动起来。香港和新加坡也参与了此次拯救行动。据有关方面的消息说,曼谷正在寻求200亿美元的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个代表团已经抵达泰国,查清这里的金融危机的现状,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赵颖莉2019-11-03 16:01:3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08是由次贷引起,由于次贷被进行了多次包装并多次转手,导致整个国际金融体系被次贷连成一体。索罗斯主要是发现了亚洲国家经济的问题,那些问题跟中国去年形式差不多,不过那些国家金融开放程度高汇率基本都是浮动。抛售货币,直接挤压泡沫,随后误导政府提高利率彻底搞跨。香港是被搞怕了,让索罗斯借着狙击港币的幌子在股市迎风作浪。其实都属于经济周期的正常现象,错误的政策和有心人的推波助澜才是导致危机的原因。
    齐春正2019-11-03 17:59:29
  • ,请给个最佳答案,因为索罗斯想改变世界,创造它的金融帝国,实现他的理想。
    赵颖芳2019-11-03 16:18:29
  • 个人理解:以亚洲金融危机的起源地泰国为例:一、从泰国等银行借入泰铢假设借入一百万泰铢。二、利用借来的泰铢股市大量买进股票,造成市场跟风买进,推高股票价格后大量抛出股票,使一百万泰铢变成一百五十万泰铢。三、将一百五十万泰铢在汇市抛出,套取十五万美金。四、在抛出一百五十万泰铢后,造成国际汇市泰铢相对美元大幅贬值,假设由泰铢:美金=10:1变成100:1五、这时只需要一万美金,就可以兑换成一百万泰铢还给泰国银行,获得净利润约为十四万美金。这里有几个需要说明一下:一、索罗斯动用资金规模庞大,且利用财务杠杆从银行借贷,即用一元泰铢抵押可借得十元泰铢。这样就使他资金膨胀数倍,足以与泰国一国外汇储备抗衡。二、危机发生之前,泰国实行固定汇率制,若泰国有足够外汇储备,以维持固定汇率制的话,危机不会发生。但由于泰国仅有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因此在索罗斯大量抛出泰铢时,无足够外汇储备接盘,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使泰铢大幅贬值,才使索罗斯等能够得利。其他国家操作类似。我故妄言之,你故妄听之。
    龙小萱2019-11-03 16:00:05

相关问答

说说我知道的吧。狙击英镑。是当时欧洲的货币体系不稳定,英国为了在当时的体系中求得稳定,就把汇率盯住了德国马克,跟随德国马克的币值升降而波动。但其实英国本国内经济萧条,不足以支持稳定的金融制度,并且债券利率较低,银行利率也很低。索罗斯看出英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勉强盯住马克,其实不符合经济规律。于是决定攻击英镑。首先囤积英镑,当然,是拿出全部量子基金的资金,甚至还筹借了几十亿美元来完成这笔豪赌。然后全部抛售英镑,兑换德国马克。英镑由于受到抛盘,一度暴跌。英国的各大银行在承接英镑的同时,卖出了相对应的货币,主要是德国马克。随着英镑下跌,马克暴涨,此时,英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吃紧,向德国求救,但被德国拒绝。德国没有干涉汇率,导致马克大幅上涨,之后英国采取加息来吸纳市场上的货币量。而索罗斯此时,又卖出德国马克,在马克上涨的利润空间里,大赚英镑十几亿。同时,又收益英镑利率上涨带来的利息收入。攻击泰铢。是索罗斯看出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不稳定,全是泡沫,所以才有了可乘之机。主要是当时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很多依靠外资注入,和游资炒作股市,楼市。一旦外资撤出,就会出现金融危机。于是,索罗斯一手上演了一出大戏,坑苦了东南亚各国。索罗斯首先大量囤积泰铢,然后向股市注入资金。并大量购买楼盘,再拉高楼市和股市后。狂抛股票、楼盘和泰铢。接盘的只有泰国人,很多人在股市、楼市被套牢。索罗斯在股市和楼市盈利的泰铢以及囤积的泰铢一并抛售,导致泰国动用外汇储备也无法抵御,最终耗尽了泰国的外汇储备,还大举借债,使泰铢彻底通货膨胀。这样攻击了泰国的股市,楼市,还赚走了泰国的外汇储备,美元、英镑等获利颇丰。其实,泰国等东南亚小国的外汇储备不足以抵御索罗斯的攻击,在东南亚小国中,只有新加坡能行,其他国家都不行。索罗斯正是看到这些国家的资金实力不足,才下手导演这一幕的。失手港币。在香港,索罗斯是直接攻击股市和港币汇率。因为港币在当年是1:8锁定美元。即港政府的美元储备有1美元,就向市场发行8港币。索罗斯认为港政府的美元储备有限,他就故技重演。大量买入港币和港股,然后大量抛盘。开始第一天,连同英美投行抛售200亿港币,然后抛售股票,第二天抛了400亿,第三天大概是800亿还是600亿,我记不清了。前2天,港政府是自己动用美元储备,吸纳抛售的港币,即索罗斯卖出港币,港政府用美元买回他卖出的港币,索罗斯得到美元。如果港政府无美元可卖,就崩溃了,但得到大陆的支持,第三天,港政府继续卖出美元,买回港币。索罗斯的抛售虽然让港股不断狂跌,但港政府又用买回的港币去买暴跌的港股,这样,资金回流,进入市场,股市有了资金的支持,就没有崩盘,反而拉回开盘的点数,保证了股市的稳定。后来,又提高隔夜拆解利率,使得索罗斯在香港的金融机构增加投资成本,难以周转资金攻击股市,最终放弃撤出香港市场。港政府才获胜。据说,后来港政府给每个市民,发放奖金,凭身份证,每个人是发了600还是800,到政府排队领钱。不容易啊,手敲了这么多字。如果有问题,再追问吧。
乔治·索罗斯是华尔街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索罗斯家族的资产管理公司就位于纽约最繁华的中央公园附近,这家成立于1973年的公司的核心就是"量子基金"QuantumEndowmentFund,这也是世界最大的一家对冲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说具体点,就是从事市场投机。上世纪90年代是索罗斯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最"红火"的年代,该公司当时的资产已超过200亿美元,而索罗斯本人也因为在此期间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多次成功投机获得了"国际金融炒家"的称号。他的成功战例有很多,例如1991年,索罗斯断定柏林墙拆除后的德国马克一定大幅升值,遂进行德国马克投机,结果大获全胜;1992年,他再次利用英国退出欧洲一揽子货币后英镑走软之际进行投机,结果又进帐10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很多亚洲国家的股市产生了大量的泡沫,国家的债务结构严重失衡,为很多国际投机基金所乘....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财政部长塔隆宣布放弃执行了13年的固定汇率制,一夜间,泰铢贬值20%;7月11日,菲律宾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菲律宾比索暴贬;7月14日,印尼政府面对不足200亿美圆外汇和1000亿美圆外债,宣布印尼盾失守;8月8日,马来西亚政府在国际投机基金的强大攻势下,放弃了捍卫马币吉林特的努力.国际投机基金在击溃当时号称亚洲四小虎后,转向亚洲“四小龙”7月中旬新加坡股市汇市跌入深渊;8月15日,台湾地区在拥有830亿美圆外汇储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手,使台币跌破30兑1的心理大关为政府避免损失,采取逃避行为;10月20日国际投机基金登陆香港,5天激战,港圆守住.但香港恒生指数跌破万点大关,与两个月前相比,港股总市值4.3万亿港圆跌去一半,损失2万亿港圆;11月7日国际投机基金登陆韩国汉城.作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实体的韩国仅仅坚持了10天,韩圆失守,跌幅达20%,12月2日,韩国央行外汇储备仅剩60亿美圆,而此时外债高达1100亿美圆,其中一年到期的短期外债达800亿美圆,20天内必须归还的高达200亿美圆.当时韩国总统金泳三悲伤地说:''韩国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了!''12月3日,签署IMF援助协议,被称为''国耻日''.以上就是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主线历程,之后亚洲金融风暴波及世界各地,引起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国际投机基金的操作手段一般都为:1:大量购入该国货币,在汇市大量抛售,迫使政府为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动用美圆储备接盘,外汇储备耗尽,政府短期外债到期还本付息压力增大,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2:作空。在作空的金融交易中,尤其是期货交易中,通过金融杠杆的放大作用,以少量资金进行巨额交易。3:中国之所以没被波及,是因为当时中国政府没有开放资本市场让外资进入;中国也没有大量的短期外债;且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基础。所以国际投机基金没有可乘之机,不过发生在香港的投机行为就是因为在港上市的大陆企业出的问题。之所以要把97亚洲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归罪于索罗斯基金是因为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投机基金总量竟达1000亿美元之多。前文说过“索罗斯家族的资产管理公司就位于纽约最繁华的中央公园附近,这家成立于1973年的公司的核心就是"量子基金"QuantumEndowmentFund,这也是世界最大的一家对冲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说具体点,就是从事市场投机。由此我们能了解索罗斯在国际金融界的影响力及号召力,而索罗斯资产管理公司只动用了9000万美元,短短几月时间盈利20亿美元之多。输赢自然是不言而喻了.......以上资料大多摘于中体论坛。
索罗斯向美国借入大量泰铢,之后和其他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汇市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大幅贬值,他就可以以很低的汇率买入泰铢,再还给美国,从中赚钱。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扩展资料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不仅如此,它们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料定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和讯网--索罗斯如何在97亚洲危机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