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各国除中国外为何货币贬值?

梅进华 2019-11-03 15:38:00

推荐回答

要解答这个问题,先要知道亚洲金融危机是怎么来的。当时东南亚各国大多都是采用“固定汇率制”,即一国不论国际收支如何变动,汇率都保持固定不变。而西方国家一般都是“浮动汇率制”,净出口变动、外商直接投资变动、国际热钱进出等国际收支变动都会相应使一国汇率发生上下浮动。两种汇率制度各有利弊,但一般来说浮动汇率制是比较好的,因为汇率的浮动能反映出各国货币的供求,乃至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我们可以想象,如果A国的商品物美价廉,并且人们需求旺盛,而B国的商品价高质次,没有人买,那么A国向B国的出口就会大幅增加,现在问题出来了,如果A国采用固定汇率制,那么B国进口一定量的A国商品就永远是一个价钱,这就使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率降低,因为供不应求时理应价格上涨,这是价格规律,是市场机制,而现在A国商品大量出口,对B国却始终不涨价,这样就违背了市场原则。而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因为索罗斯看到亚洲多是采用固定汇率制,才决定对其金融体系进行冲击。一国要维持固定汇率,需要政府的市场操作。当本币升值时,货币当局一般会采取两个方法使本币相应贬值以稳定汇率:一.买进外汇。而当本币贬值时政府就会采取相反的操作。索罗斯第一个下手的是泰国,而他是怎么打破固定汇率制的呢?首先,索罗斯将手中大量的美元逐步兑换成泰铢,这时泰铢就产生了升值压力,泰国政府将市场上的外汇吃进,以平抑外汇波动。然后,他开始大规模疯狂地抛售手中的泰铢,使泰铢短时间内面临大幅贬值的压力,这时泰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大量抛售其外汇储备,承接索罗斯抛售的泰铢,但由于其外汇储备不够多,很快就没有外汇抛售了,于是泰铢就出现了贬值,索罗斯抛售泰铢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美元。接着索罗斯又以更多的美元逐步买入泰铢,再像刚才一样疯狂抛售泰铢,又换得更多美元,循环往复。就这样,泰铢在国际金融大鳄的攻击下大幅贬值,国内产生了恶性的恐慌情绪,所有的民众都争先恐后地将手中的泰铢兑换成外币,更加速了泰铢的贬值。最终泰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如法炮制,索罗斯还攻击了亚洲多个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纷纷得逞,使亚洲出现了普遍的货币贬值。而索罗斯在香港碰了钉子。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即汇率在人为操纵下“相对固定”。当索罗斯按照上面的方法攻击港币时,中国政府出手了,由于中国政府拥有非常多的外汇储备,当索罗斯抛售港币时,中国政府大幅抛售手中的外汇,承接港币,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相当大,有足够的外汇用于抛售,因此最终没有让港币贬值,成功地维护了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而中国本身由于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账户还没有充分放开,外资流入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管,因此也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管爱国2019-11-03 16:00:1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货币贬值,有助于刺激消费,对外则使得商品具有竞争力,刺激本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保护本国经济,但负面影响就是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南亚及“亚洲四小龙”,日本的经济全面崩盘,并影响到了欧美发达地区,在这危急关头,全球瞩目于亚洲唯一还具有能力的中国。如果中国货币贬值,或许可以让中国避免经济危机的影响,免受经济损失,但代价就是亚洲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衰退。然而,中国坚持货币不贬值,是以自身损失为代价的。
    黄登玲2019-11-03 16:01:42

相关问答

不会,亚洲的情况比欧洲复杂得多。不可能用“亚盟”的形式来解决亚洲国家间的问题。欧盟之所以能够称之为欧盟,原因在于欧洲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似性……欧洲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很小,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已不是简单的自由贸易协定,而是更深入的一体化。除了国旗、语言以外,人们的生活,在欧盟不同的国家并没有明显的差别。经济一体化,是欧盟能够存在也是欧盟国家进行政治合作的最起码的现实基础。欧洲及与其相临的亚洲、非洲部分,都直接发源于希腊文明或受希腊文明的强烈影响。拉丁文字是欧洲绝大部分国家文字的源头,重要的是欧洲强国的文化都发源于希腊文明。由于有着共通的文化基础,欧盟各国有着相近的思维,有着相近的价值观、文化观。外交方面,欧盟也越来越多的以一个整体形象出现在世界外交舞台上,尤其的伊朗核问题谈判中,更是如此。而各亚洲国家间的差别非常大,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是参差不齐。国家体制、文化传统、外交方略……仅就中国而言,作为一个拥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大国,是不会和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达成“经济一体化”协议的。这一点和美国是一样的。离开经济一体化这个基础,“亚盟”就只能是天方夜谭。文化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抛开所谓“大中华文化圈”,还有东南亚、南亚次大陆、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间的差异,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诸多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分歧乃至矛盾。最简单的,泰国至今都没有把佛教立为国教,就因为有少数信仰伊斯兰教民众的存在,尽管绝大多数泰国人是信奉佛教的。外交上的事就不用细说了吧?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国家间的恩恩怨怨……能指望在连基本共识都没有的国家间搞出个什么联盟来吗。
乔治·索罗斯是华尔街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索罗斯家族的资产管理公司就位于纽约最繁华的中央公园附近,这家成立于1973年的公司的核心就是"量子基金"QuantumEndowmentFund,这也是世界最大的一家对冲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说具体点,就是从事市场投机。上世纪90年代是索罗斯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最"红火"的年代,该公司当时的资产已超过200亿美元,而索罗斯本人也因为在此期间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多次成功投机获得了"国际金融炒家"的称号。他的成功战例有很多,例如1991年,索罗斯断定柏林墙拆除后的德国马克一定大幅升值,遂进行德国马克投机,结果大获全胜;1992年,他再次利用英国退出欧洲一揽子货币后英镑走软之际进行投机,结果又进帐10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很多亚洲国家的股市产生了大量的泡沫,国家的债务结构严重失衡,为很多国际投机基金所乘....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财政部长塔隆宣布放弃执行了13年的固定汇率制,一夜间,泰铢贬值20%;7月11日,菲律宾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菲律宾比索暴贬;7月14日,印尼政府面对不足200亿美圆外汇和1000亿美圆外债,宣布印尼盾失守;8月8日,马来西亚政府在国际投机基金的强大攻势下,放弃了捍卫马币吉林特的努力.国际投机基金在击溃当时号称亚洲四小虎后,转向亚洲“四小龙”7月中旬新加坡股市汇市跌入深渊;8月15日,台湾地区在拥有830亿美圆外汇储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手,使台币跌破30兑1的心理大关为政府避免损失,采取逃避行为;10月20日国际投机基金登陆香港,5天激战,港圆守住.但香港恒生指数跌破万点大关,与两个月前相比,港股总市值4.3万亿港圆跌去一半,损失2万亿港圆;11月7日国际投机基金登陆韩国汉城.作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实体的韩国仅仅坚持了10天,韩圆失守,跌幅达20%,12月2日,韩国央行外汇储备仅剩60亿美圆,而此时外债高达1100亿美圆,其中一年到期的短期外债达800亿美圆,20天内必须归还的高达200亿美圆.当时韩国总统金泳三悲伤地说:''韩国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了!''12月3日,签署IMF援助协议,被称为''国耻日''.以上就是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主线历程,之后亚洲金融风暴波及世界各地,引起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国际投机基金的操作手段一般都为:1:大量购入该国货币,在汇市大量抛售,迫使政府为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动用美圆储备接盘,外汇储备耗尽,政府短期外债到期还本付息压力增大,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2:作空。在作空的金融交易中,尤其是期货交易中,通过金融杠杆的放大作用,以少量资金进行巨额交易。3:中国之所以没被波及,是因为当时中国政府没有开放资本市场让外资进入;中国也没有大量的短期外债;且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基础。所以国际投机基金没有可乘之机,不过发生在香港的投机行为就是因为在港上市的大陆企业出的问题。之所以要把97亚洲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归罪于索罗斯基金是因为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投机基金总量竟达1000亿美元之多。前文说过“索罗斯家族的资产管理公司就位于纽约最繁华的中央公园附近,这家成立于1973年的公司的核心就是"量子基金"QuantumEndowmentFund,这也是世界最大的一家对冲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说具体点,就是从事市场投机。由此我们能了解索罗斯在国际金融界的影响力及号召力,而索罗斯资产管理公司只动用了9000万美元,短短几月时间盈利20亿美元之多。输赢自然是不言而喻了.......以上资料大多摘于中体论坛。
爆发的原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国内学者的分析: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一、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三、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1、直接触发因素包括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编辑本段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详情如下: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是泰国引起的。这场危机在泰国的叫法是“tomyumkungcrisis东阳功危机”。1995年7月13日马德祥就任泰国总理,在他进入人生巅峰的时候还带了一把另一个泰国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人物,那就是他信。当时他信刚坐稳泰国电信行业的第一把手,成为泰国富豪圈最年轻新贵的时候,马德祥就邀请他出任副总理。此后虽然他信自立门派两人分道扬镳,但是几十年间一直是政治盟友。当时马德祥政府觉得97年香港回归,岛上人心涣散是个机会,决定要和香港竞争要取代香港金融港的地位,要把泰国建设成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为此制定政策允许外国金融机构的资金自由进出泰国而不需要得到央行监管,并把泰铢美元汇率从固定定价改为市场浮动制。这个政策一出大量的以美元为主的海外资金蜂拥进入泰国,以低息为诱饵大量出借给泰国的企业和个人。但是泰国人并没有拿着这些资金进入实业领域,泰国富豪拿着这些低息借款放高利贷吃利息或者炒股票炒地皮,而泰国老百姓拿着这些借来的钱花天酒地。仅2年时间泰国经济完全泡沫化,土地价格节节攀升,股票创新高,老百姓借钱买车买房,一片歌舞升平虚假繁荣。经济泡沫化这个问题其实中国也在面临,但是我们政府一直很警惕这个问题,一直各种办法支持实体经济,各种政策压制房地产和金融。泰铢汇率一跌,那些以前借钱给泰国人的欧美金融机构纷纷一起配合来催债要求泰国人提前偿还贷款。银行挤兑,股市狂跌,房契地契从以前的显示财富的硬通货成了一张张无人问津的白纸。亚洲金融危机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扩展资料: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因为金融危机接任马德祥任职总理的差瓦立·永猜裕不得不辞职。亚洲金融风暴。
对于泰国危机的性质,学界有各种不同说法:国际收支危机、货币危机、泡沫经济破灭导致的银行危机、资本项目危机和“双重错配”等。泰国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多种危机交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泰国危机是国际收支危机:泰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过大。1996年泰国经常项目逆差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1%,超过了1995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时的经常项目逆差对国民生产总值之比——7.8%,而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是5%。经常账户赤字并不一定会导致危机,其实此前泰国已持续了数十年的经常账户赤字。因为之前泰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是由国内的高投资率所导致的,高投资率推动泰国经济迅速增长、出口增长强劲,因此20多年来国际投资者都预期他们对泰国的直接投资和债务融资最终能得到较好的投资回报,一直高高兴兴地为泰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融资。而且泰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也一直未超过7.5%的国际警戒线,仅在1990年,由于第三次石油危机,泰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短暂超过5%,达到8.5%。扩展资料: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1997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