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市法律对内地银行在港上市的要求

米大同 2019-12-21 20:46:00

推荐回答

有一部分数据,有一部分格式化对比,希望对你有用。内地银行海外上市需要注意的问题眼下,海外上市成为热点问题。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或正在酝酿上市计划,或已开始上市进程。本文以香港市场为背景,探讨内地银行海外上市需关注的八大问题,涉及董事责任范围、信息披露、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盈利模式、分红、海外上市成本、危机公关能力以及办事机构等方面。随着内地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和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一批大型金融机构正踌躇满志,纷纷准备登陆海外资本市场。交通银行更是在近期成功实现香港上市,上市首日股价上升13%。内地银行海外上市将会遇到哪些特殊事项?本文以香港市场为背景,探讨内地银行海外上市需关注的若干事项。一董事责任范围远较内地规定宽泛在香港市场,所有上市公司都需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制订的《证券上市规则》简称上市规则。其第3.08条董事规定如下:发行人的董事会须共同负责管理与经营发行人的业务。本交易所要求董事需共同与个别地履行诚信责任及应有技能、谨慎和勤勉行事的责任,而履行上述责任时,至少须符合香港法例所确立的标准。但实际上香港法律基础上的公司董事,特别是上市公司董事,责任远较内地宽泛。一旦犯规,上市公司和董事将遭受由私下谴责到撤消上市地位等9种程度不等的处罚。首先,香港《公司条例》香港法例第32章对公司义务的规定较为宽泛。其第5B条虽规定公司不得经营未经其章程大纲授权的业务,否则任何人均可提起法律程序以制止,但一旦公司行为已产生任何法律义务,则任何人均不得为避免履行该义务而提起前述法律程序,且任何公司的任何作为不因其有违章程大纲之授权规定而无效。换句话说,公司一旦产生对外义务,便责无旁贷。其次,香港公司不设置法定代表人,董事是实际的责任承担者。股东大会把管理权限交给董事会,公司章程细则一般都明确赋予董事会管理公司的权力。董事会通过开会以决议形式实现其权力。但许多情况下,公司董事需要共同以及个别地为公司行为承担责任。如《上市规则》第3.16条规定,上市发行人必须确保其董事就上市发行人遵守‘本交易所上市规则’共同及个别地承担全部责任。董事离任,仍必须及时向交易所报告其联系方法、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第三,《上市规则》责任范围较香港《公司条例》更广。其第1.04条规定,如该规则内的释义较不适于香港实施的任何条例、规例或其它法定条文的规定为广泛,或前者所指定的责任及规定较后者更严苛,概以前者为准,只有两相矛盾时才以后者为准。第四,《上市规则》在许多场合都明确规定,在香港以外司法管辖区注册的海外发行人或中国发行人,须使联交所确信公司所在地法律为股东提供的保障至少相当于香港提供的保障水平。否则,就可能需要根据联交所规定修改公司文件,以达到相同目的。第五,《上市规则》严格限定上市公司董事资格。公司上市前,董事须提交一份亲笔签署的董事的声明及承诺,申报全球范围内其曾担任董事性质职务的公司,或在其终止董事性质职务后12个月内的公司,曾否涉及破产、托管、接管、清盘、债务重组等事项,同时需申报个人曾否涉及破产内地无此安排、债务重组等,刑事罪行追溯期更长达10年。该申报所依据法律,不但包括目前生效中的《公司条例》、《破产条例》、《银行业条例》等,而且包括已被废除的《保障投资者条例》、《证券条例》、《证券披露权益条例》等。第六,《上市规则》将上市公司的许多责任直接置于董事身上。如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承担的最重要责任之一,但什么信息需要披露?《上市协议》第2.12条Ⅲ款规定为,发行人的董事有责任根据发行人的业务、营运及财政表现去厘定什么是重要的资料。发行人的董事是最能决定何谓重要数据的一方。第七,自提出上市申请一刻起,董事责任即贯穿于公司活动的所有环节。上市规则》第10.081规定,如发售证券予公众人士认购或购买,则发行人、其董事、保荐人及包销商必须采取合理的步骤,确保能鉴别及拒绝受理重复或疑属重复的申请。即董事甚至必须在上市交易前,对公众公开认购股票时可能出现的重复认购承担法律责任。在上述情况下,银行惟有通过聘请专业顾问等适当安排,协助董事和其它高管人员熟悉关于公司行为的责任承担、董事会和董事个人的责任性质等法律,更有公司为此不得不为其董事及其他高管人员购买特种保险。事实上仅在2004年,就有永高证券和华辉证券因其内部监控缺失、创业板上市公司富丽花谱因违反董事承诺等,均先后遭受香港证监会的调查和公开谴责,证监会更要求其中个别公司聘请独立会计师事务所全面检讨其内部监控程序。二面临信用挑战在海外上市,内地银行将遭遇存在于境外投资者中远较内地强烈的信用挑战,特别是信息披露和关联交易问题。可以说,信用将是所有内地企业海外上市必须首先攻克的一座堡垒。众所周知,国内信用环境、统计资料可靠性等问题,多年来一直为海外投资者所关注,并直接导致H股和红筹股自1993年首发以来,不得不接受较当地公司为低的市盈率P/E和发行价,损失惨重但2003年来已有变化。在香港,尽管2004年内地企业到港IPO集资额近70亿美元,但中国人寿被指未公开披露股价敏感资料而卷入美国集体诉讼事件等,使海外投资者十分关注内地监管和企业治理水平,开始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性。而内地银行业在过去一年中,诸如建行长春支行、农行包头支行、中行大连分行和北京分行、交行锦州分行和太原分行多起案件,以及建行张恩照事件,使其日益重视内地监管和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三面对银行特殊问题: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率上述信用问题将对银行海外上市产生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投资者将因此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压低银行海外上市的市盈率和股票定价本文对此不拟论述。二是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比率这两个衡量银行经营稳健性和资产质量的最常见指标,经常性地受到投资者和媒体的质疑。此外,内地银行还将经受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更严格的监管。1、资本充足率首先,HKMA要求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尽管法定为8%,但该局要求本地注册银行提高至10%,必要时可要求更高,并可视各家银行情况区别对待。数据显示,2003年底所有本地注册认可机构核心资本比率为13.1%,资本充足比率CAR为15.3%。而内地2004年3月1日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只要求银行在2019年1月1日以前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两者之间差距显然不小。其次,HKMA对资本充足率和风险资产的计算标准更严。用一句话来形象地概括,就是分子更小、分母更大。例如,由土地及土地权益产生之重估储备通常列资本公积内转增股本部分、相当于已宣布或建议派息价值的盈利部分、持有非交易用途证券的重估储备等,都不得计入核心资本。对我国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除直接贷款外的任何其他债权如国库券、对内地金融机构的债权如政策性银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等,都要按10--100%的权数折算成风险资产。第三,对银行同业拆借和债券投资,都视同一般企业贷款,提取1%的一般准备金。而在内地,对内地商业银行原始期限在4个月以内的债权则不需要提取。第四,资本充足率须按月计算,且处罚明确。有内地银行的香港分行,因其总行资本充足率未能达标,而遭金管局致函内地银监会,要求当事银行提供确切的资本补充计划。2、不良资产NPL问题HKMA自1994年12月即始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目前将贷款分成合格、需要关注、次级、呆滞和亏损五类,其中后三类称为特定分类贷款,与内地的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和内地的不良资产概念分别大致对应见表--1。该局要求银行每季对贷款进行分类,并要求将银行的债务证券投资纳入分类范围。①金管局明确此仅为最低基准,建议按个别贷款实际情况拨备,呆坏账拨备应充足。②银监会允许对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的准备金提取比率在规定基准上上下浮动20%。HKMA敏锐指出,贷款分类制度是否能够与金管局的指引密切对应,很大程度上视实际执行的人员而定。因此,机构在贷款分类尤其是贷款降级的标准上建立正确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要求银行以事实为根据,自我检讨本身的贷款分类文化,并特别提醒分类时:1应尽可能使分类标准符合该局定义;要特别关注次级和呆滞这两类容易造成错觉的边缘贷款。2不要过分依赖主观判断。与借款人关系良好、以往还款记录良好和债务即将重组等,一般都不可接受为否定贷款降级的理由。3若有其他理由将贷款降级,便无须依据期限指标;从紧掌握可上可下的贷款。4不良资产中次级占比过高,可能显示银行贷款降级程序过慢。5确定次级或呆滞类贷款的重要客观指标,就是本息拖欠时间超过3个月或6个月。6重组时削本减息者,至少列次级,并禁止用借新还旧粉饰表面。HKMA规定的不良资产处置程序也较内地严格。该局因恐贷款分类如由客户经理掌管,可能导致不愿将贷款降级,因此其《监管手册》明确表示作为一般原则,除非问题轻微,否则客户经理不应负责追讨债务;问题信贷一经识别,最好应由客户经理转交独立的专责小组来处理重组、协商及追讨事宜,有关人员应独立于市场推广及信贷批核职能。内地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至今依然严重。根据银监会的资料,2004年年底四大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约为17000亿元,占全国总贷款额的13.2%。另有研究显示,银行系统近年增加了1.5万亿元不良资产,新增坏账则意味着银行在控制风险、减少不良资产方面,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更多在http://data.stock.hexun.com/detail.aspx?id=1236438http://data.stock.hexun.com/detail.aspx?id=1236438。
齐晓勇2019-12-21 20:58:1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香港上市银行滙丰控股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永亨银行大新金融大众金融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创兴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大新银行集团中银香港渣打集团交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
    连俊廉2019-12-21 21:07:36
  • 2019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挂牌成功上市中国工商银行A股10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取代中国银行成为内地股市最大的大盘蓝筹股。上午9时25分,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上证所交易大厅敲响了开市锣。工行A股当天的开市价为3.40元人民币,收市报3.28元人民币,较A股发售价3.12元人民币高5.13%。上午9时55分,中国工商银行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致辞。中国工商银行是第一家在内地与香港同步上市的内地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额居全球第一位。工行H股当天的开市价为3.60港元,收市报3.52港元,较H股发售价3.07港元高14.66%。中国工商银行上市当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交额分别达374.5亿港元和87.25亿元人民币。中国工商银行整个A+H上市仪式首次向全球直播。
    章要在2019-12-21 21:02:46

相关问答

这题底下快变成各家保险代理人的获客阵地了,必须来港一港了!先堆一下数据,2019年全年内地访客赴港购买保险的新单保费约300亿港元,较五年前增长了近6倍。说明什么问题?有钱的爸爸们变多了啊!且大陆居民赴港购买的多为重疾和投资险,原因就是由于香港重疾费率较大陆费率低百分之二十左右,且疾病种类多。目前内地保险公司重疾产品覆盖的病种约在30到40种,而香港的重疾产品种类分分钟上60,大写的牛逼。各位有钱爸爸们看到这里不要鸡冻,我要但是了。一,发生理赔纠纷后投诉困难。由于理赔纠纷需遵照香港本地的法律来,所以一旦涉及诉讼环节你需要支付高昂的境外诉讼费用。以每年百分之十五增长的诉讼案件来看,理赔纠纷并不是个小概率事件。纠纷内容主要涉及条款解释,不保事项和保单条件等。二,虽然所有产品均对内地开放,但条件还是相对苛刻的。首先你必须在香港境内签署保单,否则会被视为地下保单,保险公司可以拒赔且不受香港法律保护。其次是承保范围内的所谓轻症,要达到赔付标准非常严苛,比如你血管要塞到啥程度我才给你赔,所以核心的重疾保障其事区别不大。而去香港对内地的许多材料有效性不认可,发生住院医疗需在指定医院就医才可以赔付。三,费用等问题。港币的汇率在这十年间非常不稳定,产生了很多十年前高价保单现在缩水的情况。而且首期缴费会产生境外转账手续费的问题,就算你在香港本地银行开户了,也会面临开户年费的问题。另外由于香港的保险公司没有保底,是有可能破产的,请务必选择大公司投保。当然,有钱爸爸们去买投连险的话,请随意!我给爸爸们磕头了。
好吧,说说我的看法: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次保监会已经说得够明白了——国家不支持你到香港去投保,你硬要去我也没办法,只是以后要出了麻烦,勿谓我言之不预也。所以,离香港近、方便前去的广东人士,经常去香港的差旅人士,有特殊目的需转移的人士,继续投香港保单无妨,如果是平常一年才出国一次的内陆省份老百姓,那还是小心点投香港保险吧。请牢记,投不投得上保险是一回事,真金白银能把保险理赔拿到手上,又是另外一回事。没人说香港的保险不好也是不小的,当你把美元保单汇成国内能使用的人民币,还要被银行吃一记。6、如果你买的是非香港保单而是其他境外保单,啊哈~只会更惨。请注意,以上只是可能出现的极端状况,不一定真会这样。但在我的角度看来,国家既然已经发出了这样的风险提示,个人投保者要是还不警觉,只想着“香港保单便宜、香港保单保障高”而投保香港或其他境外保险,未来就可能蒙受很大的损失。正如我们都知道海淘的东西便宜好,质量好,可是淘回来海关拦住要收你2000税,你交不交?不交,没收了。交了,比你在国内买还贵呢。而且你还别想坐在家里就交了,得自己去跑相关机构。不是不让你投,只是用很多小法子,限制你投得不爽,理赔麻烦。当然,在很多能力高超的人士的,这些问题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些问题都不算麻烦。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呢?利益相关:4份香港保单持有者。仍觉得香港保险设计优于大陆保险者。
很多优秀的公司,如辉瑞,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安万特,强生,默克,诺华,阿斯利康,罗氏,施贵宝,惠氏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规模大,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产品多元化。其产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及诊断产品,消费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分为三大类。对于地区的药物产品包括:敏感及流行性/非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消化系统治疗,头皮健康治疗,皮肤症状疗法,心理疗法,减轻疼痛,骨治疗,癌症治疗。医疗设备和领域诊断产品,包括:关爱女性健康,糖尿病,微创手术,伤口缝合,心血管健康,骨骼健康,器械消毒,诊断产品和服务。消费品和个人护理产品领域包括:婴儿健康护理系列,成人护肤系列,妇女保健,视力保健产品,个人健康护理产品等系列。约翰逊目前有57个国家在世界上建立了230多个分支机构,与17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10006千余名员工,产品销售。三葛兰素史克是全球领先的制药业巨头,成立于2000年12月由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强强联合。公司秉承以开发,研究和理念一直,与公司本身的技术潜力和资源,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医疗保健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葛兰素史克公司在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医疗领域在当今世界四大高级别代表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新陈代谢,疫苗和抗癌药物领域也位居行业。此外,公司在消费保健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产品包括非处方药,口腔护理品和营养保健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