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女,毕业在北京一商业银行做了两年信贷,感觉最近行情不好,银行不良太多,想跳槽去证券营业部做机构

车德锐 2019-11-03 17:06:00

推荐回答

继续留下比较好。做好任何工作都有挑战和困难,你在银行做信贷很好,遇到困难,你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逃避。你若到证券也会遇到因难,甚至挑战更大。
龙宪连2019-11-03 19:01:1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现在是很多公司缺钱,正规银行的信贷员,公司客户是求着你,而不是你求他,所以不存在什么陪吃陪酒的。但是自己要把握好分寸,要实事求是,不能犯错误,否则后果比较严重。
    龚小辉2019-11-03 18:37:21
  • 怎么说呢,看你自己性格了信贷部门,有很多银行人不愿意去,风险大,几乎做信贷的没有身上没底稿的,尤其是对私贷款。虽然是别人来找你贷款,但是又是压力也很大,贷款有任务,还不能随便贷。最最难受的是你的领导推荐的一些客户,绕过正常途径,你说你是放款还是不放。信贷部门最大好处是工资保障,银行最大的盈利就是贷款,尽管风险大,但工资不愁。理财部门,主要是营销,但是银行的营销相对还是好做的。不过还是要你态度好,脾气好。而且工资是和业绩挂钩的,还有人脉,社交能力等等,而且容易做出成绩,好的理财经理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也是各个银行竞争的人才。跳槽的基本都是理财经理,没听过那个信贷员去别的银行。总的来说,我感觉你要是刚刚工作,不要先做信贷,很不利于你以后的发展。我自己的想法,及供参考。
    赵顺起2019-11-03 18:19:06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分析1.外部原因国有企业过低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偏低,而且多数企业还未足额提取,这些过低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还被国家以各种形式全部或部分收缴,成为政府预算。自“拨改贷”以后,企业要扩大再生产只好靠向银行借款来实现,随着国有企业在“七五”、“八五”期间的大规模改造,多数企业变成了高负债经营,这就增加了其归还贷款的难度,从而加剧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4.制度原因政府部门违背经济规律,直接干预银行和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这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经济制度,对于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和积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家政策的变动加大了投资的风险,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经济运行忽冷忽热,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投资结构难以改善,投资效益低下,最终导致银行资产的损失。
    黄盛忠2019-11-03 18:02:00
  •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特点、及成因分析?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全国银行业的80%,但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之初背上的沉重包袱难以下卸,信贷资金大量沉淀和死滞,1998年的资产回报率不到0.2%,1999年帐面需核销的呆滞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2.7%,但加上需核销的逾期和呆滞贷款,全部坏帐比率为8%-9%该坏帐比率并不包括已剥离的资产和债转股在内。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贷款总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总余额超过六成,8%-9%的坏帐率即达5000-6000亿元,四大商业银行1999年有3500亿元的不良资产被剥离,经独立评估后与企业签定债转股协议的也近1000亿元。此外,几十家股份制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也相当严重5万多家农村信用社,二千家左右的城市信用社及地方性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性金融不良资产的增量和存量更是突出。从此可以看出,尽管中央从1995年全国金融工作管理会议以来,要求各商业银行要将不良资产比率每年下降一定的比率,最近两三年银行的贷款质量虽有所提高,但是不良资产比率仍然较高,信贷资产风险依然较大。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一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重相对较高。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复杂。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如政企不分以及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经营管理不善等,还有政策和法律变化的影响等等。三利益关系特殊。在国外,企业和银行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银企关系比较清楚;我国国有企业和银行都是国有的,银企关系相对模糊。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国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当然国有商业银行和政府也有一定责任的实质是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缺乏竞争力等的综合表现。四不良资产类型特殊。在国外,银行不良资产大多表现为房地产贷款或股票等资产,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则主要是信用贷款,比如大量对外贸企业的不良贷款等。简言之,清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近期目的是消除金融隐患,帮助国有企业脱困,而最终目标是使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实现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战略性转换,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不良资产形成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体制政策上的,也有经营管理方面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一从体制方面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供给制和财税改革后的“拔改贷”所形成的银企依赖机制,使国有银行的大量贷款在国有企业中沉淀、呆滞,是不良资产产生的历史原因。二从政府方面看,政府行为边界过大,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机制名存实亡,造成信贷资金财政化、资本化,是不良资产形成的外部原因。三从企业方面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大部分国企的经济效益低下,是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本原因。四从银行方面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非市场化及缺少健全的信贷约束机制,是不良资产产生的直接原因。首先,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贷款“三查”制度未真正落实,授信不统一。其次,由于目前许多机构现有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且个别人员法制观念极差,违章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造成信贷风险损失,严重威胁信贷资产的安全运营。最后,缺乏一套严密的监督机制,也是造成不良贷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的法律分析。1法律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我国的主要金融法律直到1995年才颁布实施,另一方面,一系列与信贷制度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至今仍未出台,金融市倡不完善和极不规范,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2法律法规未真正得到执行。由于行政干预的原因,许多法律法规现并未得到切实贯彻。3法律意识淡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直接干预银行依法收发贷款;银行自身依法信贷意识也不强,贷款担保不规范,重复抵押、无效抵押大量存在,都为不良资产的产生打开了方便之门。二、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原则及对策。1.我国在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不良资产技术上的剥离与自我清收相结合的原则。必须把不良资产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分离出去,从而使商业银行立即获得一个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但商业银行绝不能对分离出去的不良资产撤手不管,而应尽可能协助清收。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解决与国有企业脱困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在处理不良资产时不能单纯从银行出发,而要重点考虑如何处理国有企业债务以及可能引起的人员下岗对社会稳定冲击的社会安定问题,而不单纯考虑银行的金融风险问题。同时,也只有把清理不良资产和实现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结合起来,使得国有企业竞争力大大提高,国有银行的经营环境才能根本改观,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银行的金融风险才能真正化解。三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清理与国有银行机制转变相结合的原则。我国进行的改革所带来的是游戏规则的重大改变。只有在解决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的同时,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才能根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否则旧的不良资产解决了,新的不良资产又形成了。建立国有商业银行新的机制,从内部来看,首要的是树立“质量、风险、效益”的新的经营理念,切实摒弃过去那种不讲效益,不防范风险,盲目追求扩张机构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从外部来看,必须依法维护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银行业务。这样就从内外两个方面确保商业银行建立以“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为核心的新的经营机制。2.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一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在体制方面的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需要推行一系列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以及加强市赤控和市场约束为中心的改革,关键是要建立起一系列新的机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以及结构的合理调整机制。二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在政府方面的原因,国家应实行财政注资和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注资的数量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产处理方式的选择和资产处理的效果。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国有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有相当一部分是政策性因素形成的,而且国家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国家财政应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该注资的注资,该担保的担保,积极配合资产处理和资产证券化工作,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可考虑给予贷款和资产证券的购买人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在所得税和印花税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以提高投资者对资产债券的购买兴趣,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等。三银行本身应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做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处理。首先,要重点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和统一“授信”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各商业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分析客观环境的变化,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投量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综合企业领导素质、经济实力、信誉状况等各种指标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在贷款发放前通过对货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通过量化方式测算企业信用对贷款风险的影响,尽量避免对信用等级低于贷款标准的企业给予贷款,而且要根据资信等级对贷款企业进行统一授信,将贷款总额确定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要做好贷时审查工作,落实审贷分离制度,对贷款风险度进行验证,以确定贷款方式、额度等具体事项,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最后由决策部门审批。定期对其进行测算和分析,可借助电子计算机系统对贷款全过程实行风险预警,确定风险度。其次,建立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也是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关键所在。根据风险分散的原理,实行贷款方式多样化,合理控制信用贷款的范围、数量,扩大贴现、抵押、担保贷款和其他风险相对较小的贷款种类。限制贷款的集中程度,控制同一主体贷款比重,对于大额的贷款可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以达到分散贷款风险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协商,要求其办理财产保险,以便转嫁风险。最后,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强化稽核内控制度,加强信贷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信贷人员思想觉悟并严把人员关,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推行金融监管手段法制化,尽可能降低金融风险。四从企业方面来说。以现状分析,大企业正日益通过证券市厨行直接融资,对银行信贷的需求下降,而以往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大企业。因此,面对这一状况,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观念。加强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尤其要加强对农户的贷款投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尤其是要加强对小企业的信贷投入;还可加强对中小城镇、基础设施的信贷投入;进一步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努力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五完善商业银行信贷制度需从商业银行外部、内部两个方面考虑。首先,从外部来说:一是银企机制市场化。银企机制市场化就是指银企之间信贷契约市场化和信用关系正常化,其实质是指通过资金连接,产生宏、微经济效益,以实现银企双方各自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市场法律体系,一方面使政策性贷款从商业银行的业务中彻底分离出来,确保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降低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可加大直接融资比例,给企业提供获取资金的另一条途径。三是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使政府在企业、银行改革中无后顾之忧。其次,从内部来看,一是建立规范的信贷评审、决策机制。规范的信贷评审、决策机制包括借款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审贷分离制度,分级审批制定和大额贷款的审贷委员会集体审议制度,以减少信贷投向失误。二是完善信贷的监控、预警机制。三是建立信贷风险的转移补偿机制。信贷风险的转移机制应严格按照《担保法》进行担保,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应包括逐步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以达到《巴塞尔协议》和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要求。四是完善银行内部稽核机制。五是健全信贷风险责任机制。
    米多多2019-11-03 18:00:20

相关问答

机构在流动性向好的预期下抢筹,造就了本轮新三板的火爆行情。从政策的推进来看,新三板的制度建设要优于A股市场,且场内博弈对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修复行情过后,投机行情会逐渐结束,进入新的以企业成长性为主导的PE投资阶段。机构在流动性向好的预期下抢筹,造就了本轮新三板的火爆行情。从政策的推进来看,新三板的制度建设要优于A股市场,且场内博弈对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修复行情过后,投机行情会逐渐结束,进入新的以企业成长性为主导的PE投资阶段。2019年4月15日,在新财富主办的春季投资策略会上,兴业证券601377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一语道出本次股市走牛的逻辑,“这是一轮股权投资的大时代”,他同时断言,“这一轮赚大钱的肯定不在二级市场,而是做股权投资的”。与之遥相呼应,类私募股权投资的新三板市场火爆异常,3个月累计涨幅超过100%,年初至今,有19家公司涨幅超过10倍。排除“中山帮”违规高价对倒等杂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新三板市场对股权融资的推动力。大扩容下的两极分化对企业来说,与创业板IPO相比,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条件低、速度快、成本低。据清科集团发布的统计报告,中国每家企业的平均IPO发行费用约在5000万元以上,约占其平均融资额的6%。而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费用一般仅为150万-300万元左右,挂牌前后均可通过定向增发进行融资。2019年起,新三板市场开始大幅扩容,挂牌企业数量迅猛增长,加速势头至今仍在持续。市场预测,到2019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总量会超过3500家。同时,随着2019年8月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新三板交易逐步活跃,融资功能也随之开启。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增凶猛,仅2019年3月,就有221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预计融资145.3亿元。新三板指数一路上扬,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定向增发项目,获得公募、私募、券商资管、PE/VC、上市公司及大户等各路资金的热烈追捧,处于“奇货可居”的状态。其中,中科招商更是在挂牌前后两个月内三度定增,定增价格由首轮的每股10.83元涨至18元,募资总额高达90亿元。4月13日,中科招商以85元/股报收,按总股本13.3亿股计算,其市值已达1130.5亿元,秒杀创业板老大。不过,4月17日,腾讯发表声明,否认参与中科招商最后一轮的定向增发。随后其成交稀少,且震荡下跌。4月22日更遭遇暴跌,盘中最低价跌至每股1.01元,显现出协议转让交易制度仍待完善,新三板非散户淘金之地。目前新三板每日有交易的挂牌公司数量已经达400余只,反过来说,这也就意味着,有超过80%的挂牌公司还不具备流动性。两厢对比,新三板的市场化特性凸显。与A股市场的板块轮动现象不同,在新三板,两极分化将是常态,且会愈演愈烈,只有少数真正能借助资本迅速成长的公司可以脱颖而出,投资者能从中获得超额收益,而其他大部分公司都将沦为市场的“僵尸”。另一方面,监管层为新三板投资者设置了500万元的资产门槛,除资金门槛外,还需要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明确表示,新三板暂时还没有降低门槛的打算。因此,某种程度上,在全民皆股民的环境下,新三板成为中国首个以机构博弈为主的资本市场。分层交易制度比转板更有利目前,新三板市场的投资套利机会更多源自利好政策的持续落地。机构在流动性向好的预期下抢筹,造就了本轮新的火爆行情。据统计,2019年8月推出的做市商交易制度,做市标的首日平均涨幅超过35%,同月推出的《非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也已让超过10家的新三板公司被A股公司并购重组。接下来,市场预期的政策机遇包括分层交易、转板制度及投资入市门槛的降低。华鑫证券预计,新三板会参考纳斯达克市场的情况,设置ABC三层结构,即A层为竞价交易层,B层为做市商交易层,C层为协议转让交易层。三层公司数预计占比分别为1:3:6。如果真的能够推出分层竞价交易,进入A层的企业在流动性方面,则与现有的主板和创业板没有太大差别,但在资金募集、增发定价、收购兼并、信息披露等方面反而存在不少优势。以定向增发为例,上市公司定增股票的价格以二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投资者通过定增认购的新股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认购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而新三板挂牌企业股东一般不超过200人,实施定向增发可豁免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核准;不用披露资金用途、盈利预测,企业可自主将融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发行价格由投资者与企业协商确定;定向发行新增的股份不设立锁定期。因此,如新三板市场的交易活跃、企业估值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定价融资功能畅通,优秀的公司很可能会选择积淀在A层中,而非转板至中小板或创业板。目前,参与新三板定增项目及场外交易的资金均有较高浮盈,但将退出押宝在制度红利带来预期流动性的资金不在少数。不过,从政策的推进来看,新三板的制度建设要优于A股市场,且场内博弈对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修复行情过后,投机行情会逐渐结束,进入新的以企业成长性为主导的PE投资阶段。成长性为基本投资逻辑因交易制度及参与主体的不同,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不能简单套用二级市场惯用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框架,而更适用PE投资的操作方法,投资人需充分进行尽职调查,全面掌控企业基本面情况,提升投后的管理水平。PE投资的盈利来自企业的成长和制度性溢价,但随着新三板各项制度的日趋完善,制度性溢价会逐渐消失,最终还是落脚于把握企业未来的成长。不过,哪些企业能够借助资本的力量,达到高速成长的预期,则要考验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及战略发展的把握能力。未来的腾讯、阿里、有望出自新三板市场。据东方财富300059网数据,目前220家做市转让的新三板公司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67倍,其中更不乏百倍市盈率的公司。新三板公司定增火热,整体估值水平也已不低于主板。随着市场关注度的提升,因流动性不足的估值折价正在进一步降低,机构的抢筹逻辑必须开始着眼于企业的成长性。新三板挂牌的公司主要集中于高端制造业、TMT、化工原料及加工、清洁技术等新兴领域,另外还有一些主板及中小板没有的投资标的,比如以九鼎投资和中科招商为代表的创投行业、以嘉达早教为代表的教育与培训行业,这些行业均处于市场的高速成长阶段。与A股的对比标的相比,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规模及业绩基数低,因而出现成倍增长的概率相对更大。相应的,其在定向增发时投资者也会给予一定的溢价。进入2019年4月,监管层对新三板违规对倒交易进行查处,三板做市和三板成指均遭遇调整,但企业定增的热情一路攀升,因各路资金仍亟待入场,发行价格水涨船高。4月14日,生产车用橡胶管路的三祥科技也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16.27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1亿股,募资净额不超过19.17亿元,发行PE为21.38倍。同样,此次定增募集的资金用于收购海外公司。可以看出,除“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外,进口替代型的中小型高端制造企业,有望借助新三板实现“国内融资-海外收购-技术提升-国内国际市场”的传统企业升级转型路径,而在此之前,只有少数上市公司才能完成。融资与价值发现功能启动后,新三板市场已然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的重要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