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贷网和厦门银行监管后取现需要多久到账

粱儒玉 2019-11-03 19:41:00

推荐回答

现在团贷网还在侦查过程中,法院审理还没判,有可能是个人冻结账户的资金会返回给个人,也有可能变成大锅饭,不好说,但是正常来说应该是会返回个人的吧!唐军这个坏蛋如此糟蹋自己,真的太可惜。另外,现在问题最严重的应该就是老赖逾期未还款的人吧!大家要团结起来打击老赖。
齐晓全2019-11-03 20:01:1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从2019年12月1日起,银行柜面,以及除自助柜员机以外的非柜面渠道,将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三种转账方式供客户选择:1、“实时到账”:将在受理存款人的转账申请后,即时处理扣款并汇出。2、“普通到账”:普通到账即非实时到账,将在受理存款人的转账申请后,延时2小时扣款并且汇出。3、“次日到账”:将在受理存款人的转账申请后,延时到第二个自然日扣款并汇出。请注意次日到账并不是24小时后到账。以上汇款时间均是指银行扣款并发起汇款的时间,如为跨行交易,到账时间还取决于人行跨行清算系统和收款行入账时间,银行处理该笔业务时,若相关清算系统已经关闭,该笔业务将在约定时间扣款并延迟到清算系统正常服务时汇出。扩展资料:不同银行到账时间参考:1、中国银行:中国银行行内转账在9:00-17:00之前实时到帐,跨行转账则有两种模式,如果选择超级网银,5万元以下可以实时到账。普通模式的话,如果你在周五晚上跨行转账,最早都需要周一才能到账,最晚要等到周三。如果是周一至周五白天15:00之前跨行转账,基本上当天就能到,当然不同银行到账时间可能也有差异。2、中国工商银行:工行行内转账也是实时到账的,跨行转账则有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三种转账方式。实时到账的话也是控制在5万元以内,普通到账则是两小时内,根据不同银行到账时间也略有差异,至于次日到账则是延时第二天再转到对方银行。银行转账方式:1、在确定收款人提供的存折帐号、户名无误的话,拿现金到银行直接存入收款人账号就可以了。2、建议在银行开一个帐户,然后填一份电汇单,填写清楚对方的收款账号、户名、开户行名称,从帐户上汇款过去收款人。3、假如有工行的存款卡,就可以直接在柜员机上进行转帐,汇款直通车很方便。4、如果嫌开户麻烦的话,就直接用现金汇款,填一份电汇单进行汇款,不过一定要填写清楚对方的收款帐号、户名、开户行名称。转账。
    龙岚珺2019-11-03 19:59:53

相关问答

一、简政放权加快推进,但与社会预期还有距离过去一年来,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意味着国务院层面在两年内将下放超过600项行政审批事项,占1700项审批事项的三分之一。对政府来说,削减一项行政事项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影响,但对企业和社会来说,削减一项行政审批事项,表明交易成本的急剧下降,企业用于跑审批、跑盖章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投入等将极大地下降。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的一次调研会上,有位企业家告诉我们,过去企业办一项变更手续,至少要耗时半个月以上,而这次变更办理,仅用了一天时间全部办结,企业由此节省的直接成本超过90%。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对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来说,最受欢迎的,倒不是直接的资金、税收等政策扶持,而是少一点行政审批,尤其是少一些前置审批。有的企业甚至认为,资金和税收支持反而加大了不公平竞争,而减少行政审批一视同仁,这才是对企业最大的支持。当然,从实践也看到,由于传统增长方式根深蒂固,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与社会需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半个月之前的一次调研会上,有位企业家直指涉及企业项目审批的两个职能部门,设置了互为前置的审批事项。企业无可适从,一项业务办了近八个月没办下来。说到情急之外,这位企业家甚至指出:如果一项业务在一个月内没有审批下来,我就认为这个部门的办事人员已经在暗示要我送礼。其言之切、其情之急,某些政府工作人员可能无法想像。客观地说,这种现象并非孤案。因此,在今年有望完成本届政府简政放权三分之一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快简政放权力度。按每年平均300项的速度推进,本届政府任期内,完全有可能减少到三分之二以上。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那社会资本的活力将会得到充分释放的释放。二、简政放权要与市场监管严格区分开有人会询问,简政放权,是不是意味着政府管得越小越好?这判断不完全对。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简政放权是做减法,而市场监管是做加法。对政府来说,需要在加快简政放权的进程中,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一般来说,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事前把关的手段,市场监管是对市场经营活动进行约束限制的行为,二者在范围、程度上有本质区别。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监管主要是事中、事后的监管,而不是前置性的审批。对于前置性的审批尽可能做到越少越好,对于事中、事后的监管则需大大强化。而客观地看,一些部门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合为一体的特点比较突出。例如:某些机构既有行政审批权,又有市场监管权。这种“谁审批谁监管”的体制不可避免形成以审批取代监管,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这也是“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矛盾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根源所在。然而,当前的很多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异化为类似审批部门。监管不是为了解决和发现问题,而是为了获得企业的相应“公关”,成为捞取部门好处的一个途径。在一次调研会上,有企业家就提出,为什么消防检查这么频繁?而且每次都是在十一半左右过来?其意图不言而喻。企业家直言,如果真是为了帮助企业查找问题,企业并非不欢迎。但只求“公关”而流于形式的监管,还是少来的好。那么怎么办?出路在于需要把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严格分开,加快构建专业性、独立性的监管体系。前置性的行政审批,尽量减少;而事中事后的市场监管,要真正做到位,不能流于形式,尤其不能为得到某些“公关”而检查。同时,要建立市场监管的事后追查机制,发生重大事件后,如果市场监管部门不到位,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刑事带伤。只有这样,才能既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又防止类似上海福喜事件和昆山中荣爆炸事件的重演。三、简政放权要避免“小鬼现象”决策层推进简政放权的决心和力度是比较大的,但越到基层,简政放权落地越有可能走形变样。有的企业家就提出,简政放权最怕“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毕竟所有的事情都要人来做,而在实际操作者手中,自由裁量权过大,往往使企业面临不同的解释。有位企业家就说,在一个新的政策出来后,企业依据这政策去办理事务,前一天遇到的办事员给了一个解释,企业按此解释做了相应准备;但第二天去,另一个办事员即给了另外一个解释,企业准备好的材料无法办成此事,需要重新准备。这种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使企业在办理业务时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此外,一些基层政府和部门,对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权限,确有截流意愿。有位企业家提出,过去在市里办事,有办事大厅,跑一圈大体还能办得差不多。而现在有些事项下放到基层后,反而更不方便。衡量简政放权效果的最重要标准,就是企业是不是更方便,自主权是不是更大。对于企业来说,审批权在哪级不重要,都是政府在审批。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只有两种选择:审批或者不审批。因此,推进简政放权,关键还是要执行到位。一是对于中央简政放权在地方层面被截留的,采取严格的问责,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把地方落实、贯彻中央政令纳入改革程序法的范围,依法追究地方官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二是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经办人员的主观意愿。在这方面,应尽快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前置审批环节,建立“办事工作日”和“告知承诺”机制,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实施办法,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布实施行政审批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同时,按照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公共资源网上交易、政府效能网上监察的要求,尽快推动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由到部门实地办理加快向网上办理转变。三是构建行政审批改革的社会监督平台,使广大企业和居民成为简政放权的有效监督者,使“最后一公里断头路”尽快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