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工商银行2019年财富客户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108天“SZGR1267这款产品怎么样风险大吗?风险PR2

赵龙海 2019-12-21 18:46:00

推荐回答

应该能拿回钱的,工行好歹也是国内第一大行,这段时间因为钱荒,所以才破天荒偷偷摸摸发了个稍微高点收益的理财产品,熬过这么几十天之后它就缓过劲儿了。工行背后有国家隐性担保,而且这收益也算不上高,没事的。要知道这段时间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都有6%以上了。那相对这来说风险才高一些。
龚岳明2019-12-21 20:22:1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该款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但目前工行的理财产品都达到了预期收益。如果你只投资一期,不是自动续投,应该没问题。
    齐文艺2019-12-21 19:58:57
  • 产品名称:2019年第4期工银财富专属理财产品90天日期:2019-2-8投资类型:组合投资型投资期限:90天收益类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预期年收益率:5.20%委托起始金额:5万发行规模:700000万产品说明:本期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存款等货币市场投资工具以及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本产品主要投资货币市场是非保本浮动组合型产品,属于银信理财产品,从整体来看这款产品是较稳健的投资方式。不一定非保本的就会亏损,理财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龙巧娥2019-12-21 19:40:19
  • 是的。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高净值客户专属63天稳利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类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期限:无固定期限产品风险评级:PR2目标客户:经工商银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为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的有投资经验和无投资经验的客户。
    辛国省2019-12-21 19:16:11
  • 中国工商银行高净值客户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目前没有发现过亏损,都达到了预期最高收益。银行理财的高资产净值客户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商业银行客户:、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每年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超过3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
    黄皋芳2019-12-21 18:59:23

相关问答

银行理财存五大陷阱。很多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就是“风险低,收益高”,认为在银行买理财,是再安全不过的事情了。真的是这样吗?瑞安市市场监管管理局近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小心落入五大银行理财陷阱。陷阱一: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用户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高收益也成为了银行宣传理财产品,吸引用户眼球的一个撒手锏。为了吸引客户,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往往会刻意夸大收益,不少工作人员在给客户讲解时,也会口头保证预期收益。银行会在宣传中强调此前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均达到预期收益,令客户对收益产生心理预期,把预期收益当作是实际收益。而实际情况是,有很多结构型理财产品都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本金都亏损。陷阱二:偷梁换柱,理财产品变身保险。据统计,有30%的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被误导,把保险当成了理财产品。不少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在银行内推销保险产品,而且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会给用户推销其代售的保险产品,用户在银行内很容易被“忽悠”,稀里糊涂的就买了保险。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用户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产品认购书上,写的是理财产品还是保险。如果被告知想要购买的理财产品已售完,而工作人员又推荐了另一款产品时,用户就需要小心了,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被销售人员“忽悠”,错把保险当成理财产品。陷阱三:延长募集期,导致收益缩水。理财产品在发售时都会有募集期,时间从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在募集期这一段时间里,用户的资金是没有收益的,最多也只是按照活期利率计息。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募集期越长,实际收益率就会越低。这在一些短期理财产品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某一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6%,时间为30天,募集期为5天,如果用户在募集期的第一天就购买该产品,那么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6%×30÷35=5.14%,明显低于6%的预期收益率。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由于理财产品都有额度限制,不少用户为了抢额度,往往在产品募集的第一天就购买。而在募集期内,资金一般按照活期计算利息或者根本不计利息,这就会导致用户的收益被摊薄,所以用户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要被名义上的高收益率所迷惑。陷阱四:“霸王条款”赚取超额收益。在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有些条款明显偏向银行。如,某些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会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也就是说,如果某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8%,但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10%,那么多出的2%就归银行所有。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如果发生亏损,需要用户自己承担风险,但是产生的超额收益却归银行。用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尽量远离这些带有“霸王条款”的产品。陷阱五:避重就轻,信息披露不完整。银行工作人员在推销理财产品时,往往只强调收益,刻意淡化风险。产品说明中关于风险的表述有大量专业术语,普通用户很难看懂。不披露或者选择性披露信息,产品信息不完整、资金投资用途不明、收费项目不明、信息更新不及时等是很多理财说明书存在的问题。消费者在投资前务必要看清事实,保持理性,谨慎投资。另外,消费者还要看清相关理财产品合同条款。在银行售卖的理财产品,也有可能是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合同上也会印有银行的标志,但合同与银行无关。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惟一的产品编码,消费者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产品信息。凡无法通过中国理财网、公示代销清单查询到的产品,均非银行正规产品,应予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