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全球范围之内国家和地区存在政府的机构最关心民生的政府是哪里的政府

车慧正 2019-12-21 19:32:00

推荐回答

关注民生,是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体现了政府职能已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实现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即民生型政府的转型,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进展。邓小平曾讲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今天,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更要普遍改善民生,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很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同时却出现了经济增长的悖论,即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包括失业问题、教育问题、卫生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本身也对政府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成为政府改革的契机,促使政府执政目标和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针对中国特定的国情,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和干预内容。这涉及如何区分政府与市场的不同表现,特别是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政府的政绩。GDP的增长从经济学上来讲是一种市场的政绩,是各种经济活动主体的市场行为,GDP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市场行为。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主要职能是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这包括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低通胀、低失业、低赤字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这五大目标,而不应该参与到具体的微观经济活动与决策中去。政府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和公共投资。就中国而言,就是应当解决人民关心的民生问题。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来说,就越要淡化经济职能,强化社会职能,主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用于解决民生问题之中。那么,对中国13亿人口而言,有众多的民生问题,什么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呢?我认为,是指涉及最广泛人民群众和最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国情条件下,最大的民生问题有所不同、有所重点,它既是具体的又是变化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解决了“吃饭”和“贫困”这两大问题之后,最大的民生问题就转变为“就业”和“教育”问题。因为这两大问题涉及人口最多,关系切身利益最直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凸显了这两大民生问题——其一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其二为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创造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不仅在发达国家是难题,发展中国家是难题,转型国家更是难题。我国就业所面临的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决定了就业问题之复杂,就业工作任务之艰巨,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未有过的。因此,解决就业就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的民生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多处于“就业摧毁”时期,中国政府在破解这个难题上则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绩。中国实行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就业规模,调整了中国的就业结构。从全球视角来看,全世界新增的就业约1/4在中国,而且主要在中国的城镇。扩大就业能够产生一系列良好的经济社会结果。从经济学上讲,有了就业,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有了消费;有了消费,就有了需求;有了需求,反过来就有了经济增长。过去一段时期,我们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现在我们是为了创造就业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就业增长又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使我们摆脱了“高增长、低就业、低消费”模式,向“高增长、高就业、高消费”模式转变。教育是民生之基人力资本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民生问题的核心要素。任何一个人在竞争性的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农村或者是城市,只要有劳动资本,就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就意味着其收入水平将会有所提高。这一逻辑链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做起。从人口质量上看,中国已经成功地走出了穷国办大教育的道路,初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实现中国人力资源迈上新台阶。我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还是世界上各类教育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们无论是大学在校生数,还是毕业生人数,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大学”,很快在校研究生人数也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研究型的蓄水池”。但从教育质量和占总人口数比例来说,与发达国家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此外,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不公平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不仅制约了落后地区的发展,也已经影响到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点也从原来主要关注城市,转向关注农村,尤其是农村的贫困子弟;从重点关注基础教育,到同时关注职业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是政府作出的重要承诺。为了实现这一承诺,政府计划利用公共财政来解决好教育公平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举措:首先是公共政策的重大转变,真正确立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国家制度。新的世纪,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随着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了农村义务阶段的“学费”,转由公共财政保障义务教育的基建费和事业费,义务教育才真正回归到“义务”的本来含义,成为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我们要高度评价这种制度转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二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同时,继续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还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四是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同时,政府还大力倡导加强职业教育,增加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要求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这是适合中国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决策。
龙小美2019-12-21 19:37:0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二今后五年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机遇期。政府工作报告》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立足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全省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提出了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为未来我省又好又快发展勾画了宏伟的蓝图,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总体发展思路:坚持“四抓三支撑”不动摇实现“三大支撑”新突破综观报告中确定的今后五年我省发展思路,其核心内容是坚持“四抓”不动摇,努力实现“三大支撑”的新突破。四抓”是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布局和重点。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保障、加快发展”总体判断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从发展来说,要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放在首位,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改革来说,既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重点,又要更多更突出地推进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从社会建设来说,和谐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目标,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从党的建设来说,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所以,坚持“四抓”的总体工作布局和重点,既保持了全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了全省工作指导上的与时俱进。实现“三大支撑”的新突破,是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任务。过去五年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拉动,同时也与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分不开。从今后的发展看,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还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事关全局的一些难题。其中,如何消除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问题,如何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如何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正确应对的三大难题。如何正确解决三大难题?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在强化“三大支撑”方面实现新突破,并把这三个新突破摆到关系全局的战略位置,同“四抓”一起构成今后五年发展思路的核心内容。五年奋斗目标:相互衔接切实可行根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包括生产总值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到2019年,在“十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一番。2019年,总量力争突破5000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等。把握这些奋斗目标,要抓好以下三点:第一,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相衔接。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五年,同新一届政府任期的五年只相错一年。因此,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也是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报告提出的各项目标,总体上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相一致。第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报告重申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并提出了2019年和2019年的具体目标。这个目标既有比较充分的依据,又体现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要求。从我们现有的基础看,只要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就可以实现2019年和2019年的奋斗目标。那么,能不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呢?从我们过去五年的发展来看,预计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232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669亿元,年均增长11.5%,已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展望今后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和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加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西部、对农村、对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将给予更大的倾斜支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只要我们善于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上述奋斗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第三,对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提出了原则性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资源环境、自主创新、社会事业、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诸多方面。在阐述这些目标时,报告采取了集中阐述和分项描述相结合的办法。集中阐述的主要是关系全局发展的几项重大战略任务,这就是对节能降耗减排、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民生活改善提出了描述性的目标。其他方面的具体目标,分别在部署今后五年的六项重点工作,以及安排2019年的八项工作任务时,相应地作了分项描述。工作布局: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报告对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作了全面部署,这就是要在工作布局上重点把握好六个方面:一是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二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是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这六个重要方面,是我们过去五年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正在做的工作的延续和深化。其中,在不少方面,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举措和新的观点。这一点,在如何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突破方面,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如何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以交通、能源、水利建设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布局。在交通、能源、水利建设等方面都有重点阐述。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强项目储备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推进项目建设。又比如,如何实现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的新突破?报告强调指出,要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一方面,要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和黑色冶金等优势支柱产业,着力开发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为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抓好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口与健康及公共安全等9个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所有这些,对特色优势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比如,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突破?报告把“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越是欠发达的地区,越是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学会“反弹琵琶”,善于以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要用更大的力量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就学、就医和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到青壮年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这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加快发展的新思路,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对报告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要求,特别是对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事业的重要部署,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付诸实施。开局之年:好中求快民生为重201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开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实现我省总体小康目标,顺利完成今后五年的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今后五年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实现这些目标,要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贯彻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指导方针,坚持好中求快,重点抓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发展抓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内需拉动等八个方面的工作。综观报告对今后工作的要求部署,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了“四抓三支撑”,反映了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二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观念,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贯穿在方方面面;三是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特别在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时,通篇贯穿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缜密的科学精神。这一点,从全省今年要集中力量办好的一系列实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按照普惠制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我省每年都要集中力量办一批改善民生的实事。2019年办了5件,2019年办了12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与好评。报告提出,2019年要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办14件实事。同时,在社会事业建设方面,也有多个方面的阐述。这反映了政府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和谐共享。记得采纳啊。
    龚安静2019-12-21 20:18:50
  • 垄断原因: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垄断厂商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垄断指少数大资本家为了共同控制某个或若干部门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实行的一种联合。它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是从政府保护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在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扩展资料:垄断种类:1、特许垄断有些独家经营的特权是由法律所规定并受到法律保护的,专利权和版权便是法律特许的垄断。为鼓励创造发明,绝大多数国家制定有专利法,可见专利垄断是由法律壁垒造成的。在某些场合下,政府授予某厂商独家经营的权利;也有时政府经过招标竞争通过合同的形式授予独家经营的特权。2、自然垄断如果某种产品需要大量固定设备投资,大规模生产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那么,一个大厂商就可能成为该行业的唯一生产者。由一个大厂商供给全部市场需求时平均成本最低,两个或两个以上厂商在该市场上经营就难以获得利润,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就形成自然垄断。3、策略性垄断如果除垄断者外另无他人掌握某种生产技术或诀窍,该市场自然形成技术性垄断。在既无技术壁垒又无法律壁垒的情况下,厂商通过高筑壁垒以确立或巩固其垄断地位,这便是策略性垄断。垄断。
    齐晶晶2019-12-21 20:04:45
  • 事实求是的说,我认为是我们的中央政府。
    齐斌武2019-12-21 19:54:58

相关问答

中国官职的设置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行政机构的设置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由法律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设立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