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能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吗?

符维强 2019-12-21 19:55:00

推荐回答

人民币的国际货币符号是CNY,不是CNN;人民币RMB¥中的¥被省略掉记为RMB。
黄界颍2019-12-21 20:06:1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不是,是加入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rmb也加入了sdr-特别提款权,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以前,所有的钱跟美元挂钩,后来美元疲软了,后来就都加入了几种强国的货币,作为sdr。
    齐敬甲2019-12-21 23:54:52
  • 1、美元UnitedStatesdollar货币缩写:USD;ISO4217货币代码:USD;符号:USA$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法定货币。目前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美元的发行主管部门是国会,在二战以后,最终成为国际货币。2、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发行机构。最常用于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4217货币代码为GBPGreatBritainPound。除了英国,英国海外领地的货币也以镑作为单位,与英镑的汇率固定为1:1。3、人民币缩写:RMB;货币代码:CNY;货币符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于1948年12月1日首次发行,至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为止共发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纸币、硬币和塑料钞、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4、欧元Euro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欧元的19会员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希腊、马耳他、塞浦路斯 。€欧元符号。5、日圆,读为“えん”en,并制订1円=100钱=1000厘。英称“Yen”;日元符号与人民币符号相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4217订定其标准代号为JPY。日圆是用¥来表示的,在数字后日圆的表示方法是加一个E字,比如:¥1400E。外币符号。
    黄生鹏2019-12-21 20:55:07
  • 已有至少28个国家和地区可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例如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伊朗、阿尔及利亚、越南、委内瑞拉等,此外,中国还与日本、韩国、阿根廷、英国、瑞士、巴西、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人民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1.49%。各国对人民币交易需求的增加与人民币汇率相对平稳有关。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不少交易者从避险角度愿意持有更加安全的人民币。与欧洲央行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可扩大对欧贸易过程中的人民币结算规模,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大事件!人民币“势力”范围这么大了—我央行与欧央行开启本币互换 人民币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齐晓君2019-12-21 20:37:45
  •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表明,人民币至少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中进入了货币自由化的深入阶段和货币区域化的初始阶段———通过边境贸易和旅游消费实现了其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并承担了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等基本国际货币职能。为了便于分析,参考日本财政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的日元国际化》中对日元国际化的定义,可将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定位为:“提高海外交易及国际融资中人民币使用的比例,提高非居民持有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的比例,特别是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作用以及提高人民币在经常交易、资本交易和外汇储备中的地位”。根据上述定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势必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推动、互为影响的关系。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影响首先,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深化。适度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中国金融市场深化:其一,是作为货币的人民币自身的问题,如果人民币的国际流通量增加,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和金融资本市场将更加开放,人民币汇率将会更为准确地反映经济基础,中国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自主地稳定汇率。其二,当人民币资产交易可以进行规模交易并且海外市场上人民币相关交易是最终结算时,必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市场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一种外力的形势促进市场深化。当然,这个市场应当能够成为国际流通的交易中心,并且按照市场规则运行。这是因为,如果人民币能够在更为广泛的区域内通用并增强便利性,无论是在一般市场还是离岸金融市场,人民币资产的相关交易都将活跃起来。这无论是对培育和发展中国离岸金融市场,还是对丰富人民币计价资产品种、扩大境内金融市场深度,乃至本土国际化和金融创新来说,都具有积极意义。其次,可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人民币在国际地位中的提升,有助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海外对人民币的需求有所增加,为非居民提供进行人民币投资或筹资资金手段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出现和壮大将成为必然。借助人民币离岸市场这一平台,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助于形成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指标体系,而且可以为国内的外汇市场调节提供参照,并带动中国与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深度。其一,如同伦敦的LIBOR利率一样,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发展可以形成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指标。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香港的市场条件,通过吸收境外流通的人民币,在香港形成市场化的利率指标,对于中国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发展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其二,为国内的外汇市场调节提供参照。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保持对于资本项目的管制对于经济金融发展必然形成阻碍。同时目前中国国内的外汇市场并不发达,也缺乏回避外汇风险的足够的金融工具,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各种指标可以作为中央银行的外汇政策调整的参考。其三,能够带动中国与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深度。中国政府正在倡议在亚洲推行区域中的自由贸易区架构,如果人民币具有足够的国际化程度,那么,可以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向中国市场出口的更为紧密的经济伙伴。第三,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缓解货币错配。从历史事实来看,来自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将比其竞争者具有先天的优势。人民币虽然还未成为国际货币,但已在周边国家地区部分流通,将会有更多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在这一区域的交易中,中国金融部门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可以增强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实力,推动其国际化的发展。此外,由于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发挥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这可以看作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开始,也可以说是货币国际化的前奏。当中国的人民币一旦满足国际化的条件成为国际货币之一之后,在国际贸易、国际融资中就可以直接采用人民币来进行,即在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基本上采用人民币来定值,这样就可以避免货币错配或至少可以减轻货币错配的严重程度。金融市场开放对人民币的影响一个国家货币走向国际化,主要是通过经贸与投资的渠道实现的。因为只有在这两个领域内,某一国货币的使用频率增加,交易量扩大,从而通过该货币自身的自我强化机制形成交易惯性,该货币才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国际货币。而货币发行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程度,则直接决定了该国投资渠道的流畅,间接影响了经贸渠道的顺畅,进而对该国货币的国际化产生深远影响。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进而也对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有所影响。如果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远远不能适应本币国际化的要求,而盲目实施不切实际的本币国际化的方针,那么就极容易导致金融泡沫膨胀和经济衰退的结果。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为本国货币国际化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平台;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然要在一个较发达的市场上来行使其交换及支付的职能,如果没有发展完善的金融市场,那么货币国际化将缺少推进的基础,也只能成为空谈。同时,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高,将使更多的结算和融资通过该国市场,利用该国货币进行,从而提升该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具体而言,货币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其是否能在非本国范围内成为金融活动的媒介和国际金融资产。具有较大容量和较多本币计价金融产品的金融市场和规范化、国际化的运营规则和市场秩序,不仅能为国际范围内的资产转移、资金流动提供低成本的服务以吸引为非居民所愿意持有的本币计价资产;而且也为以本币为面值的金融资产提供有着足够的数量和流动性很强的交易市场,进而满足海外拥有储备资产的需求。欧元诞生以来,尽管在各个方面都与美元形成了竞争局面,但由于欧元区资本市场仍处于分割状态,削弱了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吸引力,所以近几年来在美元汇率的一路下滑时期,欧元并未能动摇美元在国际储备上的地位。
    齐晓文2019-12-21 20:20:08

相关问答

因为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赤字现象,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阻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同样的,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也有这方面的斗争因素。扩展资料:长期出超未必有利于我国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长期的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首先,贸易顺差将带来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其次,贸易顺差虽然增加了外汇储备,但从资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第三,持续高额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而又导致资本净流入增加,资本净流入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四,巨额的经常项目的顺差,会转化为货币大量投放的压力,成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重要因素。贸易逆差。
1利率决定理论。①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论:认为,利率由实际因素投资和储蓄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下降;储蓄是对资金的供给,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当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相等时决定均衡价格。②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从货币角度提出的利率决定理论。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包括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性需求。货币供给则为外生变量,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当资金需求等于资金供给时的价格。③可贷资金论:同时考虑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认为借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来自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其中货币供给与利率是正相关,货币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总的来说,均衡条件为:I+△Md=S+△Ms。这样,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了均衡利率。①IS-LM理论:认为,均衡利率由收入与利率同时决定。见简答题12货币增长与利率水平的关系。①在短期,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得货币市场上资金供过于求,因此,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必然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②在长期,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效应,会使经济增长,总需求增加,因而经济社会中对货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导致利率上升;同时物价水平的上升,也会促使名义利率上升。但根据货币主义的“货币中性”,在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仅仅能改变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仍保持不变。问得好!看得出是动脑子的。我来说说,总体上,红线部分是对的,黄线部分表述不是特别准确。央行确实是货币的源头,是货币供给方,通过供给影响市场利率。黄线部分说到央行调整利率,那你知道央行是怎样调整利率的吗?央行调整利率的方法,是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实现的,也就是说,还是通过货币的供给来影响利率的。举例,若央行想降息,就用货币到市场上收购短期国债,国债回笼,央行释放出的是货币,市场上货币供过于求,需求在短期内是很难瞬间改变的,而货币供给可以瞬间改变利率就下降了,一直下降到央行希望达到的程度,或区间,央行停止购买国债,如果没达到,就继续购买国债。这就是央行“降息”的过程。加息的过程与之相反,是发行国债回笼货币。一般人只是说央行降息或加息,其实在背后,央行都是通过调节货币供给的水龙头,达到加息或降息的目的的。所以大体上说,是货币供给影响了利率水平,央行也是通过货币供给来控制利率的。特殊情况,就是流动性陷阱,当利率已经很低的时候,央行再多释放货币,因为需求已经远远小于供给了,所以利率下降不明显,甚至根本不下降,这个时候,央行的货币政策就近乎实效了。所以当市场利率非常低的时候,想再降息,货币政策就不大好使了。但这种情况,明显不属于题目讨论的范围。以上供参考。扩展资料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具有时滞性,不能及时反映经济情况,而且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反映不是凯恩斯认为的负相关,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增加会使利率下降,但在长期内,随着投资增加、需求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也就增加了,货币利率又会上升。货币学派是二十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主义,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虽然不是唯一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假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反方向变化,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于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影响,将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弗里德曼突出强调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函数,正在于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产量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在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如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资源和技术状况等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本质上是稳定的,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调节经济的作用,资本主义将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失业水平条件下稳定发展,凯恩斯主义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减少了经济的不稳定,而是加强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因此,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如每年增加3~5%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