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二楼的回答。试图理解下题主所讲的国债流动性。还是区分市场吧。如果说流动性,就是债券在市场总起到资金融通的作用的手段来讲的话。实现债券流动性的手段就非常多了,包括: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三方回购、债券远期。先抛几个8月的国债数据银行间市场&中债登:托管量9.87trill,本年现券交易6.8trill、质押式回购98.6trill、买断式回购2tril。后面几项交易加起来109.4trill,前八个月的流转率为11倍。交易所市场&中证登:托管量0.229trill,本年上交所现券交易0.0665trill、质押式回购50trill...深交所:那个报表没有加总的,懒得算。所以你看交易所甚至有100多倍的国债流转率。重点:就是别局限于现券交易才算是国债的流动性。另外,再提示一点点,国库现金管理、支小再贷款、slf等这些都涉及到以国债质押换资金的,是一种变相的质押式回购,也是国债发挥流动性职能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交易,并不属于银行间及交易所的范畴,但是数量也相当惊人。
齐斯文2019-12-22 00:37:41
-
国债流动性较差收益率较小小于股票政府债券金融债券。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连云玲2019-12-22 00:07:31
-
国债流动性是指国债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转让国债,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实现投资收益。国债流动性首先取决于市场对转让所提供的便利程度和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其次还表现为国债在迅速转变为现金时是否蒙受价值损失。现阶段我国国债流动性较强。
齐晓影2019-12-21 23:56:00
-
导语:近期,人民币的持续走弱,为稳定汇率,央行亦减持了不少美债,但放眼全球,减持美债的其实还不止中国一家。对于减持国来说,适当减持美债旨在稳定汇率,回收一定的美元资产,防止本币大幅贬值;另外,在全球化贸易的时代,其他国家的贸易份额也将会逐年上升,因此减持部分美元资产,增持其他货币资产也是非常正常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去美元化浪潮,即对冲美元过于强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因为过于强势的美元会让国际贸易市场充满诸多不公平,对于国际汇率市场也是不利的。不过,减持美债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自己。因为美债主要持有人本来就是美国人,减持美债也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于美国国家公信力和经济增长的担忧,这才是美国最大的危机。正文:5月初,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跌破多道关口,创去年11月以来最低。人民币汇率的走低,使得兑换美元和黄金的需求暴增。为了稳定汇率,央行开始减持了不少美国国债,仅3月份就足足卖了104.5亿美元。其实除了中国,别的国家最近也在减持。全球前二十大美债的央行债权人最近一年累计减持金额达到2650亿美元。美债遭减持背后对于各方到底又意味着什么?减持国1、稳定汇率。以中国为例,历次减持美国国债都是在人民币走弱之时,比如2019年上半年人民币累计贬值2.4%,中国银行结售汇逆差达2054.7亿美元,之后央行便减持美国国债273亿美元。所以,当本币走弱时,大家会纷纷抛售本币兑换其他货币,而这样则会加剧本币进一步走弱。而央行为了稳定货币,则需要出售美国国债,回收一些美元,达到稳定汇率的作用。2、有更丰富的其他货币储备满足对外清偿。举个例子,比如在以前移动支付还未兴起时候,小商贩都会准备零钱,或者特意兑换零钱满足日常找零。而如今都是扫码支付,那么准备大量的零钱岂不是过剩了吗?减持美债的道理也是一样。如今不少新兴国家都在崛起,人民币、卢布、雷亚尔等新兴国家货币在未来的国际结算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所以大家既然都要做生意,多少肯定要储备一些其他货币以备国际结算。因此在外储规模一定时,想要增加其他货币储备,就必须得减持美元储备,也就是美国国债。3、调整国际资产配置。因为债券都有不同期限的,1年期、5年期、10年期等等,所以对于美债持有国来说可能会遇到短期内多期限债券集中到期的情况。那么此时与其说减持,不如说调整债券资产配置。因为美债是收益率稳定、流动性好、且有美国国家信誉担保的优质资产,主权国家不可能不投资,因此一般的做法往往都是集中到期减持后,转而投资其他期限的美债罢了。4、对冲美元强势地位。过于强势的美元,对于国际汇率市场肯定是不利的,首先这会引起其他国家货币持续走弱,影响贸易;其次美元霸权也会让国际贸易市场充满诸多不公平,比如美国不断滥用经济制裁手段。如今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中国作为美国的战略伙伴始终保持对美债市场的巨额投资,按道理美国应该感谢中国的,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好在咱们还能增持欧元、日元和英镑,通过这些货币来对冲美元强势地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同时巩固多边外交关系。美国既然减持美债是趋势,那么这些被减持美债的接盘侠是谁呢?答案就是美国人自己。其实即使其他国家不减持美债,美债的主要持有人本来也就是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所以咱们有时不要被“中国人拿血汗钱借给美国人消费”这种片面的结论所误导,对于咱们来说只是出于汇率等战略考量持有美债,大部分其实都是美国人自己借自己花。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政府全年增持美债的量就超过200万亿,占总量的约27%。这还不包括机构投资者和美联储,如果加上这些的话,持有量几乎占据总发行量的72%。如果国际社会大量减持美债的话,这其实也侧面反映出大家对于美国国家公信力和经济增长的担忧,比如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以及特朗普做出的各种任性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制裁。所以,减持美债对于美国而言才是影响最大的,因为美国本来就是一个“靠借钱过日子的”国家,如果不能持续割韭菜,是难以维持这个庞大经济和军事机器运转的。各位,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的原创文章和原创问答。
车建候2019-12-21 21:20:15
-
路透报道,中国央行今日。如果央行的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影响,可以说一两次的这种操作更多是为了维持市场的平衡,传导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对宏观的货币利率走向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我们要更多的关注这些货币工具的趋势性,因为目前中国经济仍然在底部,货币政策的宽松可以拉低市场中的利率,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拉动经济的发展,股市好了,经济好了,理财产品收益高了,老百姓的日子也就好过点了。
章见平2019-12-21 21:01:51
-
发行国债既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也可以防止通货紧缩:1、抑制通货膨胀。将社会上闲散资金收起来,实现资金回笼。抑制通货膨胀只是短期的,最后政府收回时,膨胀又可能重新出现,所以政府很少用这种方法2、应对通货紧缩。当国内经济萧条,内需不足时,政府发行国债把老百姓手中的钱聚焦起来集中搞建设,拉动经济增长。扩展资料:发行目的1、筹措军费在战争时期军费支出额巨大,在没有其他筹资办法的情况下,即通过发行战争国债筹集资金。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2、平衡财政收支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在增税有困难,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可以吸收单位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帮助国家渡过财政困难时期。但是赤字国债的发行量一定要适度,否则也会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3、筹集建设资金国家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可以将一部分短期资金转化为中长期资金,用于建设国家的大型项目,以促进经济的发展。4、借换国债的发行借换国债是为偿还到期国债而发行,在偿债的高峰期,为了解决偿债的资金来源问题,国家通过发行借换国债,用以偿还到期的旧债,“这样可以减轻和分散国家的还债负担。国债。
窦连登2019-12-21 20:57:10
-
国债的流动性效应主要产生在国债期限结构策略和国债的应债来源策略上。相机变动国债的长中短期到期结构或进行长中短期调换,能改变市场货币量的流动性,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大性或抑制性影响。通常短期债券变现能力强,有近似货币之称,在三类债券中流动性最高;长期债券变现能力相对较弱,流动性最低;中期债券的流动性居中。当政府需要启动经济,对经济实施刺激时,可扩大短期国债的发行,相反,可扩大长期债券的发行,以降低社会中的流动性,这与货币政策实施紧缩政策具有同方向效应。我国1981—1997年的国债多是3年期、5年期和10年期的,1994年开始有了半年、1年、2年的品种,今年才开始发行3个月国债。从现状来看,早期许多10年期的已还本,目前市场短期长期国债品种较少,3—5年期品种较多,因此,我国目前国债的构成情况说明,国债的流动性效应还不明显。换一句话说,国家在运用发行国债调节市场货币流动性的能力还较弱。近两年一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原则上应多发行长期债券,但事实上我国还是以发行中期债券为主。3.国债政策的利息效应得到合理运用。国债政策的利息效应是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发行或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抑制性影响。我国国债利息率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81—1984年低利率阶段,国家发行国债利率为4—8%,低于银行同期8.28%的存款利率;二是1985—1995年高利率阶段,国债发行年利率为9—14%,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达到1—2个百分点:三是1996年至今市场利率阶段。国债发行利率的确定是在承购包销的基础上由财政部与承销商之间进行招标、投标来达成。第一阶段按低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率发行国债,有变相赋税的性质,以行政摊派方式完成发行任务;第二阶段,国债发行利率始终高于银行存款利率1—2个百分点,加之1991年以后全面开放国债流通市场,出现了国债发行利率行政化、流通利率市场化的现象。但国债的信誉已得到确立,一级发行市场的国债热已经显现。1996年后新的国债发行方式,又进一步实行了国债发行市场化的尝试,国债发行利率和流通利率更合理地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这样,有利于调动机构和中小投资者购买国债的积极性,国债政策的利息率效应既在数量上又在质量上得到有效的运用。国债的流动性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债的流动性较高,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而且能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提高国债的流动性,既可以增加对国债的有效需求,有利于新债发行,又有利于缩小国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差距,使国债利率成为基准利率。因此,各国国债管理当局都对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国债的流通性不高,国债流通市场起步也较晚,市场发育度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国债的期限、品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3至5年的中期国债,长期品种少,短期国债也只是少量发行过。短期国债的流动性最强,是发达国家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体;它的缺乏使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先天不足。国债不能在不同市场间自由转移。
龙庄伟2019-12-21 2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