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售债券持有货币,那货币的需求量不就增加了,但另

樊晓力 2019-12-21 20:46:00

推荐回答

注意本段开头,这个是仅限于投机需求来说的。这个问题要搞明白预期回报率的意思。如果你们看公式,原本是平衡的,也就是说,本来货币和债券都是预期持有若干年后获得等值的回报,这样才能平衡。现在提高利率,也就是持有货币时收益率提高了,那么,预期收益也就是剩下的收益比当前的价格降低了,因为持有货币利率高赚钱多所以当前价格比较高。因此债券投机成货币需要花费更高的价格且剩下能赚的钱下降,因此货币投机需求下降。
黄皖毅2019-12-21 23:56:3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我们都知道,人们如果以货币以外的其他形式来持有财富,会带来收益。例如,以债券形式持有,会有利息收入,以股票形式持有,会有股息或红利收入,以房产形式持有,会有租金收入等等。那么为什么人们愿意持有货币呢?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储存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第一,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支出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支出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因此,出于交易动机所需的货币量是收入的函数。第二,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谨慎动机产生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这一部分所需的货币主要决定于人们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货币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因此,出于谨慎动机所需的货币量大致也是收入的函数。因此,如果用L1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引起的全部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收入,这种货币需求和收入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黄益绍2019-12-21 21:20:59
  • 一个较为直观的角度供您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预期利率的上升并不是当期利率的上升,而是对于未来利率有上升的期望。在这样的期望下,资金富余方肯定希望能够在利率上升之后再来出借资金,那么当前已发行的债券将会变得更加没有吸引力,不得不折价进行交易,导致其预期收益率下降。资金富余方更愿意持有货币等待利率上升,货币需求上升。事实上,由于已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是无法改变的,已发行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与市场利率是成反比的。
    赵飞飞2019-12-21 21:07:36
  •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下跌,货币需求量增加。这是因为市场利率升高,债券的收益率就会降低,所以持有债券就不划算,当债券价格降低,债券的收益率才会提高,债券才有吸引力。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成反比关系。供参考。
    连俊彦2019-12-21 21:02:46
  •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经济政策,它是需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是利率,即货币量的变动影响利率,利率又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货币政策的这种机制是以人们的财富只有货币与债券这两种形式的假设为前提的。在这一假设之下,债券是货币的唯一替代物,人们在保存财富时只能在货币与债券之间作出选择。持有货币无风险,但也没有收益;持有债券有收益,但也有风险。人们在保存财富时总要使货币与债券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增加,原有的货币与债券的比例就被破坏。为了恢复原有的比例,人们就要以货币购买债券,从而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人们就要抛出债券以换取货币,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债券价格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下式: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这就是说,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成正比,与利率成反比。因此,货币供给量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利率的变动又会影响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即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减少。因此,以货币供给量增加为例,货币政策的机制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货币政策的工具,即中央银行控制与调节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贴现政策,即中央银行调整贴现率;准备率政策,即中央银行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此外还有:道义上的劝告,即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进行指导;垫头规定,即中央银行调整购买有价证券的保证金比例;利率上限,又称第Q条规定,即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上限;以及中央银行调整分期付款与抵押贷款的条件。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降低贴现率和准备率,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各国在不同的时期对货币政策有不同的侧重。以美国为例,50年代侧重于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货币政策的重点在于稳定物价。60年代之后则偏重于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70年代初滞胀的出现使这种货币政策受到货币主义经济学家的批评。70年代后期为了制止通货膨胀则主要采用了控制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提出,并由其追随者发展与运用的一套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与政策。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失业的必然性。凯恩斯认为,他的理论要说明什么力量决定就业量。具体来说,就业量取决于产量,产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因此,他的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平衡时的总需求。这种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们由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所决定。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决定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和决定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与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规律。凯恩斯认为,如果经济由市场自发地调节,有效需求不足与失业存在就是必然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因此,在政策上,凯恩斯主义的中心就是用国家干预来代替自由放任,其中包括通过收入再分配来刺激消费的收入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弥补个人支出不足的财政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分析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用总量分析代替了个量分析。这些内容就构成了当代的宏观经济学。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1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丁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也是圈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二、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其中L1来自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2来自投机动机。货币数量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组成。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凯恩斯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来自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因此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1.挤出假设2.金融主导假说3。赌场假说4。短期主义假说5。金融不稳定假说。
    粱俊薇2019-12-21 20:58:11

相关问答

一、真实利率理论真实利率理论即古典利率理论是从资本的供给和资本的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利率的形成和决定的。资本的供给来自社会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资本的需求来自社会投资,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与投资相等时决定均衡利率水平。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认为,在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的供给基本上为一国的货币当局所控制,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不受利率影响的与利率轴平行的线。同时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与利率是负相关,所以货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供求的均衡点决定利率的均衡水平。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兼顾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同时考虑了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1、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两部分投资这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与利率呈负相关。货币的窖藏,储蓄者以现金形式保留一部分在手中而不是全部贷出的部分。2、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两部分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与利率呈正相关。货币供给的增加量,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信用创造来提供可贷资金,与利率呈正相关。3、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扩展资料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可贷资金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的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金额;借货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用公式表示:DL=I+ΔMD,SL=S+ΔMS2-12其中:DL为借贷资金的需求SL为借贷资金的供给;ΔMD为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MS为该时期内货币供给的改变量。就总体来说,均衡条件为:I+△MD=S+△MS。可贷资金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真实利率理论。
论文标题:利率变动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论文作者赵晓雷论文关键词利率变动/经济制度/中国国民经济利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也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根据经济学理论,利率的变动通过一定的传导途径,会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中国现行制度条件下,由于市场化程度及货币化程度与标准的经济学模型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对利率变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需要作特殊的分析。一、利率变动与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从1997年10月23日起,将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平均下调1.1个百分点;将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个百分点。这是自1996年5月以来中央银行连续第三次下调利率。1996年5月1日和8月23日,中央银行已分别将存款利率平均降低了0.98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将贷款利率平均降低了0.75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在不到1年半的时间里,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连续三次下调,平均下降5个多百分点。其中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从10.98%降到了5.67%,三次降息共下调了5.3个百分点。经济界许多学者认为,这次利率下调并不说明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启动,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制目标是货币供应量。利率的调整只是为了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相适应。从货币供应量看,1997年底,广义货币的贡献份额明显偏低。资本投入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固然与中国的经济成长阶段特征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资本效率的低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7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到1997年8月末,国有企业的亏损面为46.8%,较上年同期增加2.9个百分点;亏损额为5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同期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的37万家工业企业实现利率总额为870亿元。在企业利润率、资本效率很低的情况下,下调利率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但无助于根本扭转企业的困境,且从长期看是不合理的。因为利率作为借贷资本的价格,归根到底取决于资本供求关系。中国企业资本效率低,一方面说明资本配置和使用是低效率的,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资本供求的稀缺程度较高。在这种态势下,如人为地降低效率,不仅是对资本真实价格的扭曲,还会助长对资本这一稀缺要素的低效率配置和使用。现在,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转换、提高阶段。截至1996年末,中国工业资产总额为85730亿元。这8.5万多亿元的工业存量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配置在低效或无效的使用上。中国地区工业经济结构趋同严重,中部与东部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相似率达97.9%。工业中产业分散,规模细小,产品积压,开工率低。这些结构性矛盾并不能通过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应量得以化解,而应当继续维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才能将国民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