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关于信用风险成本的资料?

黄玲钒 2019-12-21 21:49:00

推荐回答

是指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违约包括债务人刻意违约和债务人无力偿还而不得不违约两种情况,前者的出现是由于违约收益要远远高于其失信成本;后者是因为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和发生了对公司经营有负面影响的特殊事件。
黄益新2019-12-21 22:36:1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风险溢价Riskpremium,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风险的高低、且清楚高风险高报酬、低风险低报酬的情况下,个人对风险的承受度影响其是否要冒风险获得较高的报酬,或是只接受已经确定的收入。而承受风险可能得到的较高报酬。确定的收入与较高的报酬之间的差,即为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是金融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资产选择的决策,资本成本以及经济增值EVA的估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尤其对于当前我国社保基金大规模地进入股票市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风险溢价的研究,现存文献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一般均衡理论解释两种资产。如果能够对相对于债券收益率的股票收益率进行预测,那么这与有效市场假说是相反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证券的价格无法通过其自身的过去值或者其他变量的过去值来预测。
    齐晓强2019-12-21 23:57:16
  • 1、信用风险涵义: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确切地说,是所有因客户违约而引起的风险。比如资产业务中借款人无法偿还债务引起的资产质量恶化;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人大量提取现款形成挤兑等等。2、形成原因: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控制的艰巨性。当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理措施,都具滞后性,这与银行不良资产的界定有关,同时还与银行信贷风险预测机制、转移机制、控制机制没有完全统一有关。不良资产出现后再采取种种补救措施,结果往往于事无补。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风险。
    宇文献花2019-12-21 22:02:15
  • 企业信用风险是指在以信用关系为纽带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企业的客户到期不付货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企业最大的、最长远的财富是客户,然而企业最大的风险也来自客户”。很多公司由于应收帐款回收不力,轻则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重则造成公司大笔坏帐损失,甚至经营困难。在当今买方市场的氛围下,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企业始终面临着这样的两难困境,即:一方面,必须不断扩张信用以扩大市场份额,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最大程度地减少坏账以减小成本,提高盈利。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是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在企业中建立起有效的信用管理系统,解决好客户选择、授信政策和授信额度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各方面问题,从而实现扩大销售和降低成本的预期目标。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业务实践,借鉴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大公公司总结并开发出一整套企业信用管理系统。ECMS模式运用“过程控制”的管理思想,全面控制交易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业务环节,即从营销渠道设计、客户开发、签订合同、发货直到帐款催收。期间,大公公司尤其重视签订合同之前的营销渠道设计和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即“事前控制”。同时加强交易额度的科学审批,即“事中控制”;以及对应收帐款的专业化管理,即“事后控制”。
    堵文波2019-12-21 22:00:43
  •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二是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例如产品质量诉讼。信用风险对债务双方都有影响,主要对债券的发行者、投资者和各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有重要作用。一是对债券发行者的影响。债券发行者的借款成本与信用风险直接相联系,债券发行者受信用风险影响极大。计划发行债券的公司会因为种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因素而大大增加融资成本。例如,平均违约率升高的消息会使银行增加对违约的担心,从而提高了对贷款的要求,使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即使没有对公司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经济萎缩也可能增加债券的发行成本。二是对债券投资者的影响。对于某种证券来说,投资者是风险承受者,随着债券信用等级的降低,增加相应的风险贴水,则意味着债券价值的降低。同样,共同基金持有的债券组合会受到风险贴水波动的影响。风险贴水的增加将减少基金的价值并影响到平均收益率。三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当借款人对银行贷款违约时,商业银行是信用风险的承受者。银行因为两个原因会受到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首先,银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业上较为集中,这就限制了通过分散贷款而降低信用风险。其次,信用风险是贷款中的主要风险。当贷款合约签订后,信用风险贴水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风险贴水升高,则银行就会因为贷款收益不能弥补较高的风险而受到损失。在信用管理中,为避免信用风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对称原则。金融机构的资产与负债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称关系,无论资产还是负债都要有适当的期限构成。资产分配和期限长短要根据资金来源的期限或流转速度来确定。二是资产分散原则。金融机构将资金投资于证券或放款时,应注意选择多种类型的证券和放款,尽量避免将资金集中于某种证券或某种放款。如在证券市场购买不同产业、不同期限的证券,对大型项目组织银团贷款等。三是信用保证原则。在授信时,要求受信人以相应的有价证券或实物资产作为抵押或者由第三者承诺在受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承担履约责任。
    贺黎黎2019-12-21 21:54:43

相关问答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风险不仅存在于价格变化之中,也可能存在于信用之中。因此正确评估债券投资风险,明确未来可能遭受的损失,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之前必须的工作。当然,在同样的债券市场,不同投资者的收益是不尽相同的,这其中存在着投资技巧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投资的技巧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对债券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首先来关心一下投资债券的风险何在。投资债券,可能会面临哪几方面的风险。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它是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债券按其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1.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在所有债券之中,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由于有政府作担保,往往被市场认为是金边债券,所以没有违约风险。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发行的债券则或多或少地有违约风险。因此,信用评级机构要对债券进行评价,以反映其违约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市场认为一种债券的违约风险相对较高,那么就会要求债券的收益率要较高,从而弥补可能承受的损失。2.利率风险债券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毫无疑问,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当利率降低时,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债券价格会随利率变动,所以即便是没有违约风险的国债也会存在利率风险。3.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期间,投资者实际利率应该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若债券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8%,则实际的收益率只有2%,购买力风险是债券投资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风险。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国民经济一直处于高通货膨胀的状态,我国发行的国债销路并不好。4.变现能力风险变现能力风险,是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的风险。如果投资者遇到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他想出售现有债券,但短期内找不到愿意出合理价格的买主,要把价格降到很低或者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买主,那么,他不是遭受降低损失,就是丧失新的投资机会。5.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单位管理与决策人员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失误,导致资产减少而使债券投资者遭受损失。二、我国债券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随着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受到各国理论界的关注。现有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2.1国外先进经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政府的积极参与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部门,从税收优惠、金融扶持、担保体系、财政支持,法律法规完善等几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郭田勇2003在《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一文中,从不同国家融资制度、政策出发进行比较分析。吕薇2《X刃在《借鉴有益经验,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文从信用担保角度出发进行比较分析。赵向华2〕厌在《中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之比较分析》中从法律角度进行对比研究。马连杰1999在《德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从融资体系方面来对比研究。闻岳春,庄道鹤,赵慧2仪旧在《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则从融资模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一般而言,借鉴的国外先进经验来自于发达国家,且这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法国政府规定,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在五年以内可以在住宅办公,可以推迟一年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为中小企业节约运转经费;在意大利,国家占有大部分股份的西曼斯特金融机构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每年由中央银行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约2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出口、技术升级等,还与一部分中小企业建立关系性融资模式,以参股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降低其融资成本;德国以提供国家担保、免税、利润不上缴等优惠政策支持属于政策性银行的德国复兴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该银行每年除了代表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约巧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和投资以外,还发放约330亿欧元的低息贷款。1.2.2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必须。奥斯汀·罗宾逊AustinRobinson在1931年出版的《竞争的产业结构》一书中用规模经济的理论来解释中小企业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企业规模收益递增有一定的限度,超出此限度,将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随着规模的扩大,分工会越来越细,但由于技术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分工的过度细致将会导致生产的复杂程度提高,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还将导致管理层级增多、管理跨度变小、信息流通缓慢、管理效率降低、机会成本增加.比较而言,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但是机制更灵活、更富有朝气,只要能达到最佳规模就能够生存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日本末松玄六教授在《中小企业经营战略》1971年中也指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与能否形成最佳经营规模有直接关系。由于行业不同,形成最佳规模的企业不只是大企业能够做到,中小企业也能做到。所以,中小企业只要形成最佳规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较小,而生存和发展的余地就较大。末松进一步将最佳规模分为最大收益规模的最佳规模和最大效率规模的最佳规模两种,后者是中小企业存在最佳规模的根据,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体现。从最大收益规模到最大效率规模之间存在着一个发展中小企业的最适宜的“大地带”。英国经济学者张伯伦E.H.ch田旧berlin和罗宾逊夫人JoanRobinsinl’]从不完全市场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张伯伦特别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对中小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认为由于产品差异也会使中小企业形成一定的垄断因素,从而可以与大企业共存。而罗宾逊夫人则强调了“市场不完全性”对中小企业生存的意义。市场的不完全性指不同企业参与竞争的具体条件各不相同,如拥有要素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销售时间与技巧等,这些因素最终会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她认为中小企业只要能发挥自身优势,经营策略得当,同样可以影响价格的形成,赢得竞争优势,从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与大企业共存。此外,威廉姆森和理查德·尼尔淤l指出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组织间协调”或“中间性体制”,一些组织可以以集群的方式参与竟争。他们认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结成联盟的形式克服实力弱的缺点,提高整体竞争优势,与大企业竞争;马歇尔在1891年的《经济学原理》第2版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中小企业的发展,认为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生成一发展一衰退”所以,衰退的大企业会被中小企业取代,而中小企业也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学者袁纯清1998利用共生理论探讨了中小企业存在的方式,提出小企业可通过与大企业共生,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的转化。我国学者王辑慈1997认为,当存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时,在整体性不明确的产品生产中,以及由于受到内在技术限制而不能达到内部范围经济的某些生产中,生产系统往往被肢解为许多较小的生产企业,通过外部交易结成网络,共同完成生产,因而获得外部范围经济。1.2.3融资理论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创立者美国经济学家Modi幼aniandMiliey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无企业所得税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有企业所得税时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理论,即被人们捧为经典的“MM”理论,曾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假设在资本市场完善、资本能自由流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情况下,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之后,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对该理论进行修正,发现在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越高,企业价值越高,即100%负债才是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现在,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企业的融资结构一般受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的影响。我国学者王宣喻、储小平2002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认为在一定严格条件下不存在制度歧视和政策倾斜、不考虑资本市场利息、拆借成本,各级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批露机制的高低将成为民营企业融资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民营企业只能更多依赖低信息批露机制要求的资本市场,这与目前民间融资是中小民营企业重要资金来源的现象相符合,也解释了为何从正规资本市场如股票市场、二板市场融资难的现象。王霄,张捷2003从信息不对称下融资理论的经典议题一信贷配给和信贷缺口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对资产规模偏小的中小企业的信贷约束条件相对大型企业要更加严格,交易型信贷缺口要普遍大于大型企业。此外,关系型贷款是中小企业重要的信贷来源,但目前我国企业信贷机构以大型银行为主,因此关系型贷款并非主流,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难以解决。此外,有学者也指出,银行是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徐洪水2001从地区调研个案出发,实证研究了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缺口的原因,证明了理论上的金融缺口的存在的原因在于信用缺失等等,其运用博弈论的观点,认为银企之间的信贷过程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在法律制度健全和信贷体系完善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银企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缩小中小企业融资缺口。1.2.4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中小企业融资难除企业本身存在问题外,还有金融制度、政府扶持等方面的原因。经过整理,笔者归纳了一下,目前国内的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中小企业的内部缺陷。有学者认为,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信用观念不强,产权不清,容易导致生产经营中的高风险,从而使得中小企业的内部缺陷成为其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具有代表性的有张圣平、徐涛2加6的《内生障碍,关系融资与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一文。其二,金融市场方面。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张捷2加2、李志斌2002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历史形成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与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的中小企业现状的不适应,并提出逐步建立以非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为主的竞争性金融体系,以此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李庚寅、周显志2加3在《中国发展中小企业支持系统研究》中认为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又缺乏相应的风险转移措施和机制,所以不敢向高风险企业投资,造成对中小企业信贷紧缩,导致贷款门槛提高,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虽然中央银行能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但是提高利率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及交易成本并不能相抵,所以中小企业很难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此外,虽然中小型商业银行能为部分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但是由于我国建立的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对以民营为主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支持不够,再加上这部分银行自身资本实力不足,所以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最后,资本市场不健全也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其三,制度因素方面。虽然我国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尝试,但是由于尚未建立起专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咨询等服务的机构,担保体系也不健全,维护中小企业权益和规范其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等原因,效果并不显著。这些尝试对于调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规范融资行为的作用并不大。张捷、王霄2X2从企业金融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认为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歧视而非所有制歧视,因此应该加大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放松对民营金融的限制,并相应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环境。1.2.5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给出了一些对策。Mallick和Chak倒botty2002的实证性经验文献显示,美国中小企业信贷缺口企业期望获得贷款与实际获得贷款差额达到20%,而企业所有者信用、银企关系对信贷缺口影响很大。这验证了信贷缺口存在及原因。由此而言,中小企业在规模不足,难以抵押的困境下,可以通过提高信用、加强银企关系从而获得银行贷款,比如关系型贷款。俞建国么刃2在《中小企业融资》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该促进大银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机构,并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此外应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投资基金,将富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都包含在基金的服务范围之内,而不是仅仅限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林毅夫,李永军2X1认为,由于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服务的效率和成本不同,所以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不能提供有效支持中国经济发展、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需要的服务的金融机构,所以应该充分认识中小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大力促进其发展。陈乃醒2以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因为体制不适应,资本市场的改革远落后于其它要素的改革,所以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有促使金融产品多元化以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元化。通过文献综述,可见己有文献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根据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实情,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和见诸报刊、杂志、著作的统计数据与统计资料。通过对这些第二手的统计数据与资料文献整理,笔者发现这些资料难免存在以下局限:一是大多数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而对于服务业和一些复杂的产业中的中小企业专门的研究不多;二是所研究的大多是某一地区、某一局部,某一方面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例如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时,不少资料通过研究,把成因仅归结于像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虽然有不少人做过调查研究,但很多都是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调查统计,对整个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宏观的综合分析、系统的全面的归纳不多。三是资料不够新,反映的大多是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前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无法贴切地说明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状况。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尝试借鉴己有的结论对本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中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一方面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资本要素市场化的滞后,大量资本找不到投资出路。因此,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优化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本论文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文献,界定了中小企业的概念和作用,重点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方式和特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其次,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研究上,本论文从经济理论方面和现实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经济理论方面采用信贷配给模型分析;在现实环境方面,运用最新的统计年鉴和权威调查报告,分别从内部环境和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分析。之后,根据这些分析,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总体融资环境评价模型,并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简单介绍境外对中小企业扶持的先进经验,提出总体思路,寻求分别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环境,强化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职能,强化中小企业的自身建设三方面综合提出对策。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