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根本原因在于河北教育部门的不作为。我国高中教育,大体上分为公立高中和民办高中两个体系。公立高中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资金来自上级的财政拨款,教育资源倾斜多,学费相对低廉,带有很强的社会福利性质。当然,公立高中相应的入学门槛也比较高。民办高中没有财政拨款,学费高昂,入学门槛低。这两套体系并行多年,公立学校有优质教育资源,但是没钱;私立学校有钱,但是教育资源比不上公立学校,两方大体上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直到有一天,衡中来了个天才校长,把这个平衡给打破了。衡中之所以能崛起,原因在于它把“公立民办”这个模式玩到了极致。一般的公立高中,哪怕名气再大,教学质量再好,其规模也都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全国各地的名牌公立高中,绝大多数每届学生上限都在千人左右,再多就不行了。一方面财政拨款支撑不了更大的规模,另一方面,教育部门为了维持全省的均衡,也不会放任某个学校一家独大。然而衡中就不一样了,它的玩法是在公立的衡水中学基础上,又搞了一个私立的衡水一中,两家学校共享学生和教师,实际上等同于一所学校。凭借私立的衡水一中,衡中不仅打破了公立学校的规模限制,把每届学生数量扩到了六千人之多,相当于一般高中的六倍,同时还能收取巨额学费,再用这些资金去砸老师砸教研组,从而确立了其在河北地区的绝对优势地位。一般的中学,是绝无可能跟衡中对抗的,因为衡中既有公立高中的教育资源,又有私立高中的巨额收入。很多人对衡中的教研组和教师待遇大加赞扬,却没想过这一切是怎么来的。衡中有衡水政府撑腰,靠私立学校赚大钱,再拿这些钱去换教师卖命,教学水平自然就上来了。普通高中面对这种公私一体化的垄断巨兽,只有一败涂地的份儿。你想压榨老师提高教学水平,你有衡中有钱吗?没钱都是白扯。你想学衡中公私一体化圈钱,你有靠山吗?没有教育部门的允许,一样是白扯。你一个吃公家饭的普通高中,又没钱又没人,衡中来掐你本地的尖子生,你有招吗?只能眼睁睁看着衡中一家独大。本地尖子生都给掐走了,地方高中成绩自然越来越差,成绩越差越留不住人,越留不住人衡中就越肥。衡中之所以毒瘤,根子就在这儿。如果换做其它省,衡中在走到公私一体这步时,就会被当地教育部门介入控制了。正常的省份,为了平衡全省的教育环境,是绝对不允许某个学校一家独大的。河南山东也不乏有高考工厂模式的学校,但这些学校的规模和生源都会有所限制,没有一家能做到衡中这种垄断程度。所以只有河北出现了衡水中学,河北高考录取率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但是高中生痛苦指数冠绝全国,衡水中学便是始作俑者。更值得警惕的是,在衡中的带头作用下,“公立民办,公私一体”的高中模式已经向整个河北省扩散,甚至有开始向其它省份蔓延的苗头,这对广大学生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河北的教育模式,成功地展现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应试教育垄断化、资本化,把公有制体系下的社会福利变为谋私利的工具,从全省学生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本来是出于公平考量的应试教育,反而成为了阶级固化的高墙。河北的教育问题,和香港的房价问题具有同等的警示意义。
赖鸿华2019-12-21 21:02:0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这是一张国家体育总局2019收入决算总表。体育总局的收入绝大多数来源于财政拨,也就是俗称来源于税收。下面是中国足协公布的2019、2019财政收入情况。2019年中国足协各项收入合计7.6亿元,其中授权、赞助及合作收入共计5.9亿元;其他收入合计1.7亿元。成本费用合计5.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支出0.3亿元。2019年各项收入合计8.4亿元,其中授权、赞助及合作收入共计6.6亿元;1.8亿元。成本费用8.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支出0.6亿元。中国体育局下属的各运动协会还没有一个敢公开公告收入的,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吗,这代表只有中国足球在赚钱,其他都需要财政补贴!2019年“中国之队”签订的商务开发协议赞助合作平均每年的总额接近3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国家队赚的钱占了中国足协将近一半的收入,是中国足球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如果取消国足中国足协的账面就是亏损的,那中国足协要运转搞青训建设只能通过财政拨款了,也就是说只能通过纳税人的钱来搞足球了。以上的数据题主能看明白不,国足不光是中国足协赚钱的工具,也是中国足球青少年发展真金白银的补贴方。什么取消国足啊,不搞足球啊,说这种话的人绝大多数脑子都不大聪明,在这个世界,什么东西能离开金钱?建希望小学不需要钱么?题主能在自己兜里匀出2块钱给希望小学买块砖不?什么时候你们这帮不懂不看的人把嘴闭上了,中国足球才会有希望。我发现中国某些球迷很幼稚,基本没有钱的概念,国家队比赛的支出都能杠一下,一场A级邀请赛对手的出场费是50万美元-2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安保、体育场租赁的支出,国奥、国青这几年为了增加比赛经常举行四国邀请赛,球迷天天喊青年队比赛少,难道让别国青年队用爱飞到中国来陪我们踢比赛么?国家队一次远征客场的包机费用至少100万,再加上吃住,一场客场远征没个一二百万能支撑下来么?一次30多天的集训,不管这集训合不合理,吃喝拉撒需不需要花钱,训练基地需不需要维护?。另外我觉得有必要说下中国为什么搞职业足球,因为看到诸多评论一直在混淆国家队和职业足球。中国人始终在钱上一种嘴上很高尚,身体很诚实的态度,一说到政策,立马唾沫横飞指点江山,什么要加强民生、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多建希望小学等等,亲爱的民间政治家哎,你嘴里这些轻轻巧巧哪一项不需要钱,靠爱盖房子么,那钱从哪来呢?GDP就是钱!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优化产业结构、培养经济新增长点!这话听起来是不是也很官方,你再结合下面一段话体会下。我国在2019年发布的体育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体育产值5万亿的目标,而作为占比4成以上甚至更高的足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明白什么意思了吗,足球产业是新形势下经济新的增长点!那么怎么发展足球产业呢?取消国家队、取消职业足球?同志哥,你有点反动哦!中超仅版权就曾经卖出了80亿,虽然因为政策干预缩水了,但是在中国有哪一个体育项目能卖出年过亿的版权,足球创造价格的威力却是可见一斑!2000年,《体坛周报》年销售额9040万元,到2002年他们的年销售额就超过2个亿。销售额翻了一倍,这个增速对于一家纸媒来说可是奇迹般的增长,这就是足球的影响力!当年中国的体育载体很少,体育变现方式也很单一,最多的就是纸媒和电视广告,而如今我们的体育载体可是五花八门,纸媒,网站,app等等。在中国搞职业足球俱乐部不赚钱,但为什么投资呢,就是因为背后却有着更多的利益诉求,恒大通过投资足球,产值从百亿到万亿增长,投资人更是获得了诸多其他方面的资本。即便俱乐部亏损,但是整个职业足球的GDP是巨大的,而且职业体育养活了诸多的足球运动员、新闻媒体、体育培训机构、体育器械制造产业,靠着足球吃饭的没有千万也得有百万吧,这个体量有哪个运动项目比得上。职业足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目前中国的职业联赛为什么没有反哺国家队,不是因为我们搞了足球的职业化,而是我们的职业化不彻底,受政策影响太大。在奥运金牌战略培养的部分球迷以荣誉论却不以饭碗论,这种架空的观点是很虚无的,诸位反对人士大部分不也在平凡的岗位上讨食吃么,不也没给国家做啥贡献么,何况人家还做了贡献!同志们啊,老话讲,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没有钱说个鸟啊,我们自己赚钱,国家也得赚钱啊,别架空、别扯荣誉感,咱们从吃窝窝头到吃精细粮这才几年光景啊,慢慢来,别极端。
齐敬英2019-12-21 21:20:30
-
地方政府卖地后拆迁或拆迁后卖地,国家中央财政是不拨款的。涉及到公路拆迁是另一码事。题主的意思是工业或者商业用地的拆迁赔偿吧,这些地方政府现在都是通过城投或者交投来进行的,基本不牵涉到财政拨款。以上仅为我的粗见,有问题请指正。
黄皋芳2019-12-21 20:57:29
-
通俗易懂的话就是政府通过其下属的机构财政部门给的钱。一般财政拨款的对象主要是单位,而且是政府的预算单位。随着管理的革新,财政资金不直接给个人或者企业,都是通过主管部门提请拨款事项然后支付。
赵香繁2019-12-21 20: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