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如何分析资产负债表

黄玮明 2019-12-21 13:00:00

推荐回答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从这三种表中应着重分析以下四项主要内容:1、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利润的高低、利润额的增长速度是其有无活力、管理效能优劣的标志。作为投资者,购买股票时,当然首先是考虑选择利润丰厚的公司进行投资。所以,分析财务报表,先要着重分析公司当期投入资本的收益性。2、公司的偿还能力目的在于确保投资的安全。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看其有无能力偿还到期债务,这一点须从分析、检查公司资金流动状况来下判断;二是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这一点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不同权益项目之间的关系、权益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检测的。3、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即进行成长性分析,这是投资者选购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4、公司的经营效率主要是分析财务报表中各项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以检测股票发行公司各项资金的利用效果和经营效率。总之,分析财务报表主要的目的是分析公司的收益性、安全性、成长性和周转性四个方面的内容。扩展资料:财务分析工作内容1、资金运作分析:根据公司业务战略与财务制度,预测并监督公司现金流和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为公司的资金运作、调度与统筹提供信息与决策支持;2、财务政策分析:根据各种财务报表,分析并预测公司的财务收益和风险,为公司的业务发展、财务管理政策制度的建立及调整提供建议;3、经营管理分析:参与销售、生产的财务预测、预算执行分析、业绩分析,并提出专业的分析建议,为业务决策提供专业的财务支持;4、投融资管理分析:参与投资和融资项目的财务测算、成本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活动,配合上级制定投资和融资方案,防范风险,并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5、财务分析报告:根据财务管理政策与业务发展需求,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投资财务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为公司财务决策提供分析支持。财务分析—。
车少辉2019-12-21 13:09:1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资产负债表可以综合反映本企业以及与其股权上有联系的企业的全部财务状况。具体如下:1、反映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状况,分析企业在某一日期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可以揭示公司的资产及其分布结构。从流动资产,可了解公司在银行的存款以及变现能力,掌握资产的实际流动性与质量;而从长期投资,掌握公司从事的是实业投资还是股权债权投资及是否存在新的利润增长点或潜在风险;通过了解固定资产工程物资与在建工程及与同期比较,掌握固定资产消长趋势;通过了解无形资产与其它资产,可以掌握公司资产潜质。资产代表企业的经济资源,是企业经营的基础,资产总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盈利基础大小,企业的结构既资产的分布,企业的资产结构反映其生产经营过程的特点,有利于报表使用者进一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2、可以反映企业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揭示公司的资产来源及其构成。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如果公司负债比重高,相应的所有者权益即净资产就低,说明主要靠债务"撑大"了资产总额,真正属于公司自已的财产也不好,说明公司缺乏适度负债经营的创新勇气。结合资产收益率,还可评价公司的资产创利、盈利能力。扩展资料资产负债表的注意事项: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格式有账户式、报告式和财务状况式三种。其中,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左右两方的合计数保持平衡。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应用最广,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要求采用的就是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2、不论是何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在编制时,首先需要把所有项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以适当的顺序加以排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就是按流动性排序的资产负债表。它首先把所有项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并按项目的流动性程度来决定其排列顺序。3、资产项目按其流动性排列,流动性大的排在前,流动性小的排在后;负债项目按其到期日的远近排列,到期日近的排在前,到期日远的排在后;所用者权益项目按其永久程度高低排列,永久程度高的排在前,永久程度低的排在后。资产负债表。
    龙安隆2019-12-21 13:39:17
  •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变动情况体现。实收资本总计这几个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期初数与期末数要分别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相应科目金额一致。2、利润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会影响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金额。即,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未分配利润”列下应该有一行是“净利润”,企业当年的经营情况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就通过净利润来体现。3、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由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会影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因此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也受此影响。净利润”可以说是勾稽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4、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与其他各表的关系比较复杂。在间接法下,需要从利润表的净利润开始,将企业当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调节出来,其中会对应到折旧、摊销、应收账款的增减、存货的增减等等金额,这些金额有些可以从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期末数直接对应过来,但一般情况下都不太可以。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欢迎探讨~~。
    贾鹤鹏2019-12-21 13:21:49

相关问答

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负债管理理论历史上依次经历了由存款理论向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该理论曾今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正统理论。其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健性和保守性,强调应按照存款的流动性来组织贷款,将安全性原则摆在首位,反对盲目存款和贷款,反对冒险谋取利润。基本观点:①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②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存款沉淀的余额为限;③存款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对存款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付出的利息构成银行的成本。局限性:①没认识到银行在扩大存款或其他负债方面的能动性;②没认识到负债结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综合关系的改善对于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盈利性等方面的作用。该理论是继存款理论之后出现的另一种负债理论,它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基本观点:①商业银行对存款不是消极被动,而是可以主动出击,购买外界资金;②商业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③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适宜时机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直接或间接抬高资金价格,是实现购买行为的主要手段。局限性:助长商业银行片面扩大负债,加深债务危机,导致银行业恶性竞争,加重通货膨胀负担。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基本观点: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迎合顾客的需要,努力推销金融产品,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该理论给银行负债管理注入了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即围绕客户的需要来设计资产类或负债类产品及金融服务,并通过不断改善金融产品的销售方式来完善服务。它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相互竞争和渗透的情况,标志着金融机构正朝着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局限性:未能很好地解决如何使银行盈利性与流动性和安全性统一的问题。
财务协同效应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主要表现在:1、企业内部现金流入更为充足,在时间分布上更为合理。企业兼并发生后,规模得以扩大,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化。被兼并企业可以从收购企业得到闲置的资金,投向具有良好回报的项目;而良好的投资回报又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收益。这种良性循环可以增加企业内部资金的创造机能,使现金流人更为充足。就企业内部资金而言,由于混合兼并使企业涵盖了多种不同行业,而不同行业的投资回报速度、时间存在差别,从而使内部资金收回的时间分布相对平均,即当一个行业投资收到报酬时,可以用于其他行业的投资项目,待到该行业需要再投资时,又可以使用其他行业的投资回报。通过财务预算在企业中始终保持着一定数量的可调动的自由现金流量,从而达到优化内部资金时间分布的目的。2、企业内部资金流向更有效益的投资机会。混合兼并使得企业经营所涉及的行业不断增加,经营多样化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投资选择方案。企业从中选取最为有利的项目。同时兼并后的企业相当于拥有一个小型资本市场,把原本属于外部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职能内部化了,使企业内部资金流向更有效益的投资机会,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提高企业投资报酬率并明显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而且,多样化的投资必然减少投资组会风险,因为当一种投资的非系统风险较大时,另外几种投资的非系统风险可能较小,由多种投资形成的组合可以使风险相互抵消。投资组合理论认为只要投资项目的风险分布是非完全正相关的,则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就能够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3、企业资本扩大,破产风险相对降低,偿债能力和取得外部借款的能力提高。企业兼并扩大了自有资本的数量,自有资本越大,由于企业破产而给债权人带来损失的风险就越小。合并后企业内部的债务负担能力会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因为一旦兼并成功,对企业负债能力的评价就不再是以单个企业为基础,而是以整个兼并后的企业为基础,这就使得原本属于高偿债能力企业的负债能力转移到低偿债能力的企业中,解决了偿债能力对企业融资带来的限制问题。另外那些信用等级较低的被兼并企业,通过兼并,使其信用等级提高到收购企业的水平,为外部融资减少了障碍。无论是偿债能力的相对提高,破产风险的降低,还是信用等级的整体性提高,都可美化企业的外部形象,从而能更容易地从资本市场上取得资金。4、企业的筹集费用降低。合并后企业可以根据整个企业的需要发行证券融集资金,避免了各自为战的发行方式,减少了发行次数。整体性发行证券的费用要明显小于各企业单独多次发行证券的费用之和。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条件: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例如英国、美国、日本等。该产业之所以在这些国家率先发展起来决非偶然,更不是主要靠政府的政策推动。纵观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可以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必备条件。1、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而非悠久的文化历史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文化历史≠文化创意产业。世界上拥有最长文明历史的国家都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在欧洲,英国而不是意大利和希腊成为文化创意产品最大的出口国。文化资源贫乏的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输出国。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要素是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实力,因为文化遗产具有世界性,而科学技术却具有垄断性。2、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电脑、数字通讯技术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3、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和融合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途径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创意产品都出自这样一些产业聚集地和跨国公司,如美国迪斯尼的动漫、法国米兰的时装设计和印度宝莱坞的电影等。4、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保障一项创意从构思、开发、制作、销售到最终为消费者所接受,这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涉及相关知识产权的运用。在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不健全的地区,很难确保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5、本国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文化产品属于高收入弹性的消费品,因此一个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决定了一项文化产品是否具有市场潜力。联合国教科文的数据显示,国民收入与文化产品的消费量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与这些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也是正相关关系。知识延伸:中国还不具备全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可有条件开展中国虽然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但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却十分薄弱。这主要体现在与经济总体实力相一致的科技发展水平依然落后、企业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缺乏知名的文化产品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薄弱、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还有待提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产业的发展应当视本地区的情况而定,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属于高利润、低成本、低风险的产业。特别是在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时更应当认真论证发展该产业应具备的条件,以防止“潮涌现象”所带来的低水平重复生产。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达地区可以有条件地开展,但应当让市场起主导作用。每个地区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集中力量发展一两个有特色的行业,形成产业集群并注意培养知名的文化品牌。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做的是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文化创意产业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