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

管玖萍 2019-12-21 22:35:00

推荐回答

首先,题主你的头像好可爱。===========正文===========这个问题呢,简单版就是记我下面说的两个全称:成本法——全称:历史成本法,通过投资时付出的成本来计量长期股权投资,买的时候花多少钱就计多少,不变的。权益法——全称:被投资单位权益法,通过追踪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来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方法。如果题主问的是为什么控制下采用成本法,不控制采用权益法,这个的讨论很多。一个原因是当母公司有子公司,那么需要对外提供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而合并报表里已经包含子公司的经营业绩,所以就不再在母公司层面把子公司业绩调整进来了,这样能更好反应母公司情况,同时还能简化核算。相反,权益法不纳入合并报表,故在母公司层面就模拟其经营业绩就确认了投资收益。举例,持股30%,被投资单位盈利1000万元,此时权益法下已确认1000*30%=300万的投资收益。等到被投资单位分配股利时,实际上是从盈利的1000万里拿出一部分来分配,而这部分我们已经确认过了,故不再重复确认。以上,不明白追问~。
龚小莲2019-12-22 00:07:4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成本法只有在分配股利现金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权益法只有在有利润的时候确认收益,所以分配股利不做为投资收益接: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边友康2019-12-22 00:36:52
  • 对被投资公司已经有了实际控制权,形成了母子公司关系,这时由于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关系紧密,如果使用权益法的话,母公司长投的账面价值要随子公司损益表来调整,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也要相应随子公司的净利润来调整,这样非常容易造成利用调节子公司报表来操纵利润,于是新准则为了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规定了要用成本法核算重要影响和合营,投资企业不编制合并报表,但由于在被投资企业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按照重要性原则,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以客观反映投资状况它随被投资单位的所有权益变动而变动,所以用权益法。
    连丽芳2019-12-22 00:19:09
  • 这个对初学者来说确实蛮烦的,其实把体系梳理清楚还是很好理解的。对任意一个报表科目的会计处理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某些情况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按历史成本入账,其它都是公允价值----------重要更正及更新--------------2019年准则已经做了修改,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即一般来说即购买20%以下股份的情况,以按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初始确认入账欢迎赞助我接地气的知乎LIVE: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知乎Live-全新的实时问答。
    章观年2019-12-21 23:57:45
  • 问的是计算合并成本,您的明显是复制粘贴,一点诚意都没有~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变成本法核算合并成本,要区分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处理,并且还要看是否为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个别报表中体现的合并成本=原持股比例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合并报表中要抓住控制权发生变化,应当重新计量,即理解成将原持股比例长期股权投资出售,再按照公允价值购买控制比例股份的长期股权投资,因此在合并报表中体现的合并成本=控股权比例的股权对应的公允价值,也等于原持股比例股权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可以看到在非同一控制下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关于合并成本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原有持股比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个别报表以原投资日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核算,合并报表以合并日原持股比例对应股权的公允价值核算。
    黄百花2019-12-21 23:38:07
  • 看题主的意思似乎是想知道为什么题中列出的两种情况使用成本法而另外两种情形下使用权益法,其实是这样的:正常理解下,不管什么情形,都应当优先使用权益法而不是成本法,因为,权益法能够及时把被投资方净资产的变化对应的反映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上来,而成本法则很容易滞后于被投资方最新的所有者权益价值。但是,使用权益法有一个前提,就是被投资方账面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要能够持续获得,不然,谈何根据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呢?总不能根据对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做调整吧?无法取得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就只好使用成本法核算了。这是题主列出的第二种情形使用成本法的原因。对于形成控制的情形,控制方是要编制合并报表的,报表使用者对这一合并报表的关注胜于关注投资方的个别报表,而在合并报表中是不存在长期股权投资的,长期股权投资代表的是投资方对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所有权,仅在投资方个别报表中需要长期股权投资来体现这一所有权,在投资方编制的合并报表中,因为控制了被投资方,被投资方的资产负债会直接在合并报表中体现,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彻底的权益法的体现了,也无需长期股权投资这一“代表”在合并报表中出现。这样,在报表使用者不那么关注的投资方的个别报表上,长投使用成本法,应该是一种偷懒的法子了,反正投资方个别报表也没多少人关注不是?就是这样了。
    龙展航2019-12-21 23:00:50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区别如下:一、取得时:1、采用成本法核算:借: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贷:银行存款2、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份额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二、持有期间:1、采用成本法核算: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2、采用权益法核算:份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相应调整长期股票价值;3、收到股利时,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帐户;4、摊销购买时投资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同时冲减长期投资和投资收益帐户。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
    黄盛章2019-12-21 22:55:04
  • 一、异:1、适用范围不同。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2、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3、持股比例不同。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应该用权益法;二、同:1、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抵消方式是一致的。2、股利分配相同在股票取得了利润后后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现金股利的分配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均应冲减成本。3、投资内容相同。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成本法-权益法。
    樊振清2019-12-21 22:37:15

相关问答

一、相同点两者的投资内容相同。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以支付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3、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划出单位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二、不同点1、适用范围不同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2、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3、对现金股利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下,现金股利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由于它是由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所以不把它作为投资收益,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而权益法下,现金股利作为投资返还,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享有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收益入账,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被投资企业亏损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分担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损失入账,同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成本法-权益法。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情况下都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如果不打算近期出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是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的。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是否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考虑该项投资的持有意图:如果企业改变持有意图拟对外出售,则: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在持有意图由长期持有转变为拟近期出售的情况下,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有关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所以如果企业不打算出售长期股权投资,一般不会出现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情况。扩展资料递延所得税资产:一、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二、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权益法。
一、相同点两者的投资内容相同。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以支付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2、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3、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划出单位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二、不同点1、适用范围不同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2、对投资收益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3、对现金股利的处理不同。成本法下,现金股利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由于它是由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所以不把它作为投资收益,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而权益法下,现金股利作为投资返还,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享有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收益入账,同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当被投资企业亏损时,按投资比例计算出应分担的份额,把它作为投资损失入账,同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成本法-权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