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如何?

龚寒鹰 2019-12-21 22:53:00

推荐回答

市面上那些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到底值不值得买?文/赢在青年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在不断走低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银行会不时的发布一些收益超过5%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甚至有的“理财产品”甚至达到了10.5%的年化收益,那么很多不明真相的朋友,就很容易进坑,今天青青学姐就给大家聊聊,关于那些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到底值不值得买呢?多家网站都推出了“高收益银行理财”的排行榜和产品推介。如果只看预期收益率的数字,这些“高收益银行理财”的收益率的确很高,从5%、6%、7%、8%一直到10%,让不少投资者很心动一、高收益的银行理财长啥样?按活期算共100000×0.35%×10÷365=9.6元,资金实际占用期限是46天,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410.96+5.75+9.60÷100000×365÷46=3.40%,两者相差:5%-3.4%=1.6%。如果不幸买到这样的银行理财,冒着如此高的风险,得到的收益还不如货币基金,想想心里肯定是很憋屈~所以,在了解了这些所谓高收益理财的套路后,我们需要明白到底什么是结构性理财!三、到底什么是结构性理财?所谓结构性理财,即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掉期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简言之,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比如股票、汇率、期货、期权等高风险标的。一般来说,结构性理财超90%的资金用于投资固收产品,剩余小部分资金会用于购买股票、期货等高风险标的。如此一来,结构性理财的收益在某些情况下会比其他银行理财的更高,但反之也可能更低或赔本。曾有外资银行出现结构性理财巨亏的情况。结构性理财收益的实现情况受市场及产品设计影响较大。对挂钩标的金融工具市场的判断失误或时点选择错误,是结构性理财到期不能实现高预期收益的主因。所以,高收益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购买结构性理财首先要了解其产品结构,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资金情况合理谨慎选择,切不可一味追求高收益而盲目跟风购买,不懂的不投!tips:最后为了帮助大家查询自己买的银行理财是否靠谱,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一下你买的银行理财,这是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网站,统计了大量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还支持验证产品真伪。在准备买银行理财或者已经买了银行理财的朋友们,如果不放心,可以去查一查!大家如果有关于理财相关问题的话,欢迎问老师或者青青学姐!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留言或分享点赞。作者:赢在青年本文版权归:赢在青年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关注赢在青年免费送,腾讯特约理财讲师100堂精品理财课程,定期分享理财攻略、知识、经验,回复:读书,还可获得10本价值1299元精品电子书!欢迎点赞或在评论区留言。
黄相成2019-12-21 23:01:2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我想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下问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其实是「花招」。我们来聊一聊预期收益的陷阱。预期收益也叫做期望的收益,是在没有任何意外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或者是数据,所预测到的能够得到的理想化的收益。预期收益一般是通过各种数学算法、加权平均值的算法这些分析手段获得的。一般情况下,预期收益是必须要以现实的情况为出发点的,它是对企业的收益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出的一个基本的判断,来确定未来的中长期的趋势预测。但是,在理财产品当中,预期收益呢已经被产品发行方给用坏了,预期收益常常成为理财产品发行方营销的噱头,用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来吸引大量的投资人,导致众多的投资人掉进一个又一个预期收益的陷阱。如果让你投资一款理财产品,最吸引你眼球的首要因素就是收益,所以呢预期收益就成为理财产品发行方用来包装项目吸引投资人眼球的最好的手段。预期收益不是现实收益,可是投资人经常在销售人员强大的营销攻势下,会不断的产生心理暗示,将预计收益误认为是现实收益。经常有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是那种与股指、期货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产品设计非常复杂,普通老百姓根本看不透产品结构,却被股市、期货神话误导的把预期收益当做实际收益来购买。等到理财产品到期退出时,投资人才发现理财产品当初承诺的预期收益根本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是8%的,可能实际收益率还不到5%,甚至有的还出现了亏损。
    齐晓曼2019-12-21 23:05:07
  • 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都差不多,有区别,但是一般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关键看你的个人投资偏好,另外规模大的银行肯定保险一些。
    龚守远2019-12-21 22:55:44

相关问答

关于这个问题,下面的内容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选择产品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个人投资理财的市场上都有些什么,请看图3-1。图3-1 各类金融产品风险性/收益性/流动性之相关关系上图是我们列举的个人投资者比较常见的投资品种,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资产类别,包括现金类资产、债权类资产。表3-1 各类金融产品投资门槛及适应人群汇总投资门槛了解清楚之后,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各类产品的逐一介绍阶段,同时也看看它们各自的收益率和风险情况是怎样的。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我们先看看银行发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这类产品的发行人一般是银行自己,门槛跨度比较大,从1万元到100万元不等,预期收益率会随着起点投资金额的增大而提高;投资期短则十几天,长则超过一年,期限越长的产品,预期收益率也会更高。由于是银行发行的产品,且大多提供到期本金保障,所以风险比较低,收益自然也比较有限。通常,银行理财的分类可以简单分为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保证收益型:合同约定保本保利,投资者会在产品到期日得到本金和基本按照预期收益率计算的投资收益;这些产品的风险级别一般是最低级R1,投资领域是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工具、较高信用等级的信用债等。这类理财产品的风险最低,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追求本金的安全和稳定收益的投资者购买。
银行理财应该是大部分做理财的人会考虑的一种方式,但是银行理财的几大新规变化,是会影响到你的「钱袋子」的,那么接下来我会告诉你银行理财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并且,针对这些变化对我们家庭理财有怎样的影响,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现在银行理财很方便了,我们通过手机APP就能管理账户里的资金。在我们的印象里,银行理财最大的优点是安全,但现在,关于安全这一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你认为最安全的理财产品,也不一样了。银行理财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有3个重大变化。第一,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下调了。以前,要买银行理财产品,起点都是五万块钱,这对于那些手头备用资金只有两三万的人就很尴尬。买银行理财产品达不到门槛,不买理财,钱在银行的账上趴着就只有活期利息,太亏了,所以很多人选择了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但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降到了一万块钱,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就方便多了。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更加大众化。第二,银行理财的期限逐步拉长。以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很短,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几天、十几天的也有,但现在,这些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数量在减少,取而代之的都是三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作为短期现金管理工具的作用正在变小。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之前,你要对自己家里的现金流做好测算,保证是拿一定期限内用不着的钱来买理财。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变化,原来的固定收益产品,也就是提前说好收益标准,理财产品到期后连本带息一起还的理财产品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净值型产品。净值型产品有什么特点呢。
谈到理财产品的收益,我想大多数人都主要关注利息。我想撇开银行不谈,核心谈下投资回报的问题。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让你去选择买一款理财产品,你关注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呢?我估计答案都是统一的,就是利息有多高,投资回报有多少。即便是我本人购买理财产品,投资回报率也是第一关注的要素,这是人性,谁也逃避不了。那有朋友会说了,我就不看利息,我要先看项目的真实性,我要看项目的资金投向,那么我问你,如果这个时候有一款理财产品告诉你,利率是2%或者是3%,我估计你就直接pass掉了,你连了解它的兴趣都没有。所以说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利息是第一要素,但不是绝对要素。利息不是越高越好,当超过了一定区间之后呢,风险会翻倍增加的,甚至你可能遭遇到高息揽财的骗局,最后导致投资血本无归。利息不是越高越好,太高了就得警惕,高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就是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我们先把合法的利息与高利贷做一下区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在2019年9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这条规定对受法律保护的利息上线与非法的高利贷之间划定了明确的红线。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年利率24%的话,按老百姓的习惯就是2分的利,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要求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是支持的。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话,就是三分的利,那么超过36%的利息一律无效,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高利贷的红线法律规定的是年利率36%,那么对于年利率24%到年利率36%之间这个区间的部分,如何处理呢?这一点呢在规定当中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就是在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24%,不足36%的部分,如果借款人自愿支付利息,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是支持的。所以高利贷的红线呢就是年利率36%,也就是月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