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目的和战略意图的关系

粱佳勇 2019-11-05 21:40:00

推荐回答

两者之间存在着概念不同的关系。1、战役: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目的或带全局性的目的,根据战略赋予的任务,在战争的一个区域或方向,于一定时间内按照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战役是介于战争与战斗之间的作战行动。它是战争的一个局部,直接服务和受制于战争全局,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战争全局。它直接运用战斗,也为战斗的成败所直接影响。2、战争:当事者之间事情矛盾争端到达白热化之后对对方采取的粗暴的毁灭行动。也可以译成:一种不能通过其它手段解决问题的解决方式。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原始社会的战争是由氏族部落之间或部落联盟之间,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财富,甚至为了抢婚、种族复仇而发生冲突,进而演变成原始状态的战争。这种战争,同阶级社会的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具有政治目的和阶级压迫、奴役的性质,战争中的俘虏,不是杀掉,就是吃掉。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畜牧业的发展,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农业、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发展,生产物品有了剩余,有了私有财产,出现了主人和奴隶,萌发了私有制、阶级,使“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掠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2、战役——来源在外国,17世纪以前,多把大规模作战称为“会战”。战役”一词,在中国始见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史料中,当时称甲午海战为“甲午战役”、“日清战役”等。1908年,蔡锷提出战役是一个作战等级,并指出:“军者,战役中能独立专任一方面之战事者也。此后,战役作为一个军事术语使用日渐广泛。在前苏联,使用战役这一术语始见于20年代。美国长期不使用战役概念,直至1982年才在其《作战纲要》中使用了“战役”一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役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的,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战役,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单一的陆军战役到诸军兵种合同战役的发展过程。战役通常由战役准备和战役实施两大部分组成。战役-战争。
连亚玉2019-11-05 22:03:1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战略战略。在一次大型战役中通常包括几个中小型战役。其中陆上战役,按作战形式又分为:阵地战战役、运动战战役和游击战战役以及几种形式相结合的战役等。阵地战战役依阵地坚固程度不同,又分为野战阵地和坚固阵地的进攻战役和防御战役。还可按地形和气候条件分为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战役,如江河水网地区、荒漠草原地区、高寒地区、热带山林地区等进攻和防御战役。在外国,17世纪以前,多把大规模作战称为“会战”。战役”一词,在中国始见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史料中,当时称甲午海战为“甲午战役”、“日清战役”等。1908年,蔡锷提出战役是一个作战等级,并指出:“军者,战役中能独立专任一方面之战事者也。此后,战役作为一个军事术语使用日渐广泛。在前苏联,使用战役这一术语始见于20年代。美国长期不使用战役概念,直至1982年才在其《作战纲要》中使用了“战役”一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役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之上的,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战役,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单一的陆军战役到诸军兵种合同战役的发展过程。战役通常由战役准备和战役实施两大部分组成。战役的意思: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大小战斗的总和。是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或全局性目的,按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在统一指挥下实施的。属于战争与战斗间的作战行动。经典战役兖州之战曹操数万——数10万迫降30万官渡之战曹操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赤壁之战周瑜5万——20余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合肥之战张辽7千——10万大败吴军夷陵之战陆逊5万——数10万蜀国从此衰落凉州之战马隆3500——数万平定凉州前秦灭前燕之战王猛6万——30万歼敌近20万淝水之战谢玄8万——97万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秦汉时期巨鹿之战项羽2万——40万歼灭彭城之战项羽3万——56万歼20万井陉之战韩信3万——20万灭赵,俘赵王歇潍水之战韩信数万——20万灭齐,昆阳之战刘秀不足2万——42万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祝阿、临淄之战耿弇数万——20多万灭张步,平齐赤亭之战虞诩3千——数万。
    齐景林2019-11-05 23:02:48
  • 20世纪,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未了文明的日新月异,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形式各异的战争。尽管人们对和平寄予了很多希望,为和平做出了极大努力,但是,战争总在一场接着一场地进行,其有规模和结局,都是人们始料不及的。战争远没有离开我们,离开的只是它的旧有形态。技术决定战术: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战争形态的巨大变革,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战争发展的规律。当我们把视线投向今日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瞰视近期几场战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战争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信息主宰战场千百年来,活动在战争舞台上的人们。总是把自己的胜利建立在优势的兵力兵器的基础之上,然而在今天,兵力兵器虽然不失为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但却逐步失去主宰战场的地位,取而代之的将是建立在一定兵力兵器基础之上的信息实力。海湾战争揭开了这个转变的序幕。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自己强大的信息实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厂高新技术兵器的优长,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在指挥控制方面。多国部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从美国五角大楼国家军事指挥中心,经美军中央司令部指挥中心,到美军中央司令部前线指挥中心,把各军种、各国参战部队、各指挥层次、各作战要素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周密决捷的信息网络,仅美军中央司令部前线指挥中心的信息实力就达1000多名参谋人员、100多条国防卫星通信系统的卫星线路、26条自动数字网路,并装备了-批大型计算机、上千部台式计算机、激光打印机。数千个系统软件:在执行"沙漠风暴"空袭作战中,多国部队每天有2000架次的飞机从分布在海湾地区的30多个机场和在海上的6艘航母上起降,涉及122条空中加油线、600个限航区、312个导弹交战空域、78条空中攻击走廊、92个空中战斗巡逻点、36个训练区域和6个国家的民航线,并要完成对伊拉克的上千个轰炸目标的信息运行。为此,多国部队共动用70多颗卫星、118个机动卫星地面站、12个商用卫星终端、81台交换机、329条话音线路和30条文电线路,使用3万种无线电频率、4万台电脑。如此强大的信息实力,保障了指挥控制的快捷、高效。在武器方面:美军为每辆坦克、每辆装甲车、每架飞机、每艘舰船、各指挥部和陆军小分队都装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在轨的16颗GPS卫星,每天可提供19小时的三维数据信息,极大增强了战场的透明度。在电磁斗争方面。美军在空战前24小时,利用EF-111A和EA-6B电子战飞机,干扰伊军的监视警戒雷达,用EC-130H电子战飞机干扰伊军的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使伊军失去侦察和警戒能力,通信联络中断,确保了美军高新技术兵器的突击效果。如同这场战争所显示的,在现代战场上,信息实力已逐步占居主宰地位。当信息以最生动、最活跃、最积极的力量主宰战场的时候,我们许多传统观念和传统理论受到了挑战,许多新观念和新理论成为迎接新世纪的战争基础:--信息是战斗力。信息是首要和关键的作战能力,兵力兵器的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在兵力兵器优势之上的信息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加强信息力量的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资源是战争资源,是国防资源,是战斗力资源。保护信息资源,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仅是一个战时概念,也是一个平时概念。保护信息资源不受侵犯,是巩固国防的一部分,是保卫祖国的一部分。从这个观念出发,国防的概念扩大了,祖国的概念扩大了,信息如同领土、领海、领空一样的重要。在信息力量的使用中运用谋略,在信息交战过程中运用谋略,针对敌方强大的信息能力运用谋略,针对信息体系的特点和规律运用谋略,在未来战争中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更加丰富的内涵。信息病毒、"黑客"和电磁微波武器将大有用场,隐真示假、以弱示强、以静制动、以软制硬等谋略思想都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战争中的主要作战目标,由过去的有生力量和重兵集团,转到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瘫痪对方的信息系统之上。信息目标的得失决定着交战的成败;信息目标的存亡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在信息力量主宰战场的条件下,敌对双方斗争的重点将百先放在破坏对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保护己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之上。战场指挥员必须树立很强的信息对抗意识,主动、灵活地展开信息对抗并夺取对抗的胜利。没有后方的战争在二战中趋于成熟的线阵式梯次突破作战理论,强调在宽正面展开,用多梯次编组,集中主要兵力兵器,以强大的突击集团,在主要突击方向上突破对方防御的战术地幅,进而以快速集群投入交战,突破对方防御的战役地幅,继而实施战略突破。这种作战方法,充分体现了机械化兵团的优长,充分展示了机械化战争时代的特征。然而,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火炮、坦克等地面作战兵力、兵器正在失去其主宰战场的地位。在海湾战争43天的交战中,只经历了4天的地面交战,双方的火炮、坦克并没有发挥出过去的那种神威。多国部队在没有遭到激烈抵抗的情况下,在100小时内向前推进了400多公里。去年,发生在科索沃的战争,打了两个多月,双方地面作战兵力、兵器大都没有发言的机会。在战争舞台上,交战主角的变换,必然导致作战方式的变革:随着火炮、坦克等地面和兵器作战兵力逐步失去主宰战场的地位,线阵式梯次突破的作战方式,也将渐渐退出战争舞台。在此同时,战争的目的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看到,今日的霸权主义者挑起战争的目的,从过去瓜分势力范围转到争夺战略利益上来;从过去实行殖民统治转到索取经济利益上来。霸权主义者只要能够得到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就不再以占有多少土地和统治多少人民为目标了。战争目的的变化,也同样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美国一再声称:"不是为土地而战。而是为价值观而战。可以预见,未来霸权主义者发动的战争,一般不再是以占领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为目的,而以在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达到某些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为目的。线阵式梯次突破的作战方式,是在前一种战争目的中产生和发展的,也就必将被适合于后一种战争目的新的作战方式所取代。全方位综合突击是基于现代战场的交战条件,为实现现代战争目的而产生的作战方式。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都明显地呈现出这种形态的基本特征。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战场扩展为陆、海、空、天、电的五维战场,这种全方位的战场空间导致全方位的交战方式。如果地球的某一地区发生战争,敌对双方都没有前方和后方、正面和翼侧之分,任何一个目标都可能遭受来自任何一个方向的袭击,任何一个方向都可能成为作战空间。在这里线式状态消失了,阵地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战场指挥员必须建立全方位的思维方式,确立全方位的战场概念。全方位的判断情况,全方位的拟制方案,全方位的使用力量,全方位的保障措施,才能适应这种全方位交战的需要。全方位的作战空间导致了突击样式的综合性。电子战、信息战、导弹战、空袭、空战,科技水平与谋略能力,都在这个五维空间尽显其极。在这里,所有的军种、兵种、技术、专业,都在综合运用之中发挥威力,都在综合协调之中显示优长。因而战场的综合性得到极大增强,力量的一体化得到极大提高。空中:未来战争的主要舞台早在70多年以前,制空权理论的创始人杜黑就曾预言,"空中战场是决定性的战场"。然而,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毕竞需要时间,致使空中战场一直处于支援与配合的地位。从飞机问世之时起,军事战略家们就赋予了它"以地面胜利为胜利"的行动准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条准则将会在现代军事战略家们的头脑中发生动摇。空中战场要变成未来战争的主要舞台了。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通过联合空袭。破坏、摧毁了伊军80%的指挥通信系统、95%的雷达、48个导弹阵地、40多个机场和150架飞机,摧毁了伊拉克50%的军事实力。在波黑战争中,北约对塞族军队实施了代号为"精选力量行动"的打击作战,出动飞机3500架次,摧毁了塞族60-70%的战略目标,使塞军不得不按照北约的要求停止战争。在美、英军对伊拉克的"沙漠之狐"空袭中,发射了400多枚空射巡航导弹,摧毁了伊拉克境内大批目标,给伊军以致创。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入侵南联盟的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文战更是贯穿了战争的始终。在一系列刚刚发生的局部战争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战争交战的重心已经转向空中。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战场,一个包容万象的战场,也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战场。在这一战场空间,如果按其交战形态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形态,即敌对双方电子与信息的交战和导弹与飞机的交战。在敌对双方电子与信息的交战中,敌对双方展开雷达对抗、通信对抗、光电对抗,同时也表现为侦察反侦察、干扰反干扰、摧毁反摧毁、隐身反隐身、制导反制导的交战。通过这种交战。争夺信息资源,掌握信息的生产、传递、处理等主动权,破坏敌方信息传输,为遏制或打赢战争创造有利的条件。敌对双方导弹与飞机的交战则主要表现为导弹与高性能飞机进行中、远程精确打击及其攻防对抗上。这里是物理与化学极限的对抗,是人类空间技术的对抗,是整体体系之间的对抗,是决定战争命运的对抗。这是全新意义上的交战形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从人类历史的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战争是徒手战,然后有了冶炼技术,才出现冷兵器战争。继之,是由于火药的发明,才出现热兵器战争。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内燃机的制造和其他机械兵器的制造,于是战争又进演化为机械战争。到了20世纪50年代。更因核技术和火箭技术的发展,现了远程核武器。远程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冉加上现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就形成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战争形式:在核威慑下的信息比战争。很显然,这种"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将主要在全新意义上的空中战场进行。同时,我们也从这段论述中理解到,未来战争由地面交战为主转到空中交战为主的历史由来与深刻内涵。未来,当我们置身于这个全新意义的战场空间,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指挥员只有把视界范围与思维重心真正转到五维空间战场,才能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相对而言,地面作战主要在于兵力兵器的机动,而空中作战则主要在于科技手段的实施。可以说,过去战争的谋略思想是靠力量的运筹去实现,未来战争的谋略思想要靠科技的运用来实现。作战保障历来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环节。过去作战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后来有了机械化装备,除了粮草之外还必须要有工程、通信、防化、技术、油料等战斗保障。在未来空中为主的交战中,作战保障将表现为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种保障。电子战、信息战,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与高性能飞机进行的中、远程精确打击,都需要精密及时的信息保障。信息是核心,是生命。没有及时的信息保障,空中交战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将无法实施。士兵的战争从冷兵器、热兵器到机械化战争,在敌对双方交战过程中,由若干战斗的实施去实现一个战役的胜利;由若干战役的胜利,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在人类千百年来的战争实践中,尽管战斗和战役的规模与样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但是总体来看,形成了这种由战斗到战役的层次发展的共同规律。在这种战争中,把握战争胜负的是战争双方的最高统帅,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前线将领。然而在今天,技术兵器发生了质的飞跃。有些技术兵器的一次使用,一次交战,能够同时实现战斗、战役乃至战略目标。随着未来高新技术兵器的发展和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精度与毁伤效率的提高,敌对双方交战过程中,战斗、战役、战略的界限逐渐模糊。一次战斗可能就是一次战争,战略直接指导战斗,战术行动直接体现战略意图。决战的概念和样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次战争的决战可能寓于某次技术兵器的突击之中,一场战争的胜负甚至可能直接掌握在某些飞行员、某些导弹操纵手的战术动作上。20世纪80年代的英阿马岛战争和美军对利比亚的空袭、以色列对伊拉克核反应堆的袭击,大体都是通过高新技术兵器的交替运用,集战斗、战役、战略目标于一体,从而达成了战争的目的。90年代的海湾战争更加具备这种转变的鲜明特色。整个战略空袭期间,联军共出动固定翼飞机18276架次,交替攻击电厂215架次,海军247架次,国家指挥当局429架次,防空设施436架次,军事支援设施2756架次,短程弹道导弹2767架次,共和国卫队5646架次。在这中间并没有战斗、战役之分,但是实现了战略目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南联盟的侵略战争中,丝毫也看不出战斗、战役与战略行动之分。他们在两个多月的空中突击中,一直是以各种技术兵器,交替打击南联盟的各类目标,以实现其战略企图。这种作战过程的转变,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战略筹划和战略指挥的做法和观念。战略筹划将重在精选突击目标,主要是解决按照战略企图选择突击目标,运用不同的高新技术兵器突击不同的战略目标,以相应的突击手段争取最大的突击效果。过去那种从战略、战役直至战斗的逐级逐层的筹划模式将逐渐变革。战略指挥将重在使用技术兵器,主要是解决快捷方式,搜集突击目标的信息参数,根据技术兵器的性能和特点,围绕摧毁突击目标,组织指挥相关环节,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过去那种多层多级的指挥体制将被扁平网络式的指挥体制所取代;过去那种以组织指挥地面部队开进、展开、攻击与转移为重心的指挥模式,将被以操作使用技术兵器为主的C4ISR系统所取代。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导致战争形态的变革,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包括人的精神、意志、决心和创新能力,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情形不同。战争形态变革的情形也不尽相同。因而,我们应当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不断探索特殊战争的指导规律,争取未来战争的胜利。
    齐景杰2019-11-05 22:20:15
  • 战争与战役的关系是包含关系。一场战争由一次或多次战役组成。
    连以敬2019-11-05 22:06:20

相关问答

战略性意义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总体上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战略一般是总的制胜概念。战术是具体的方法。有战略性意义就是对总体有关键的或方向性的指导意义。战略产生于战争实践,长期使用于军事领域,本义即军事战略。战略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类型。按社会历史时期划分,可分为古代战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按作战性质划分,有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按使用武器的类型划分,有常规战争战略和核战争战略见核战略;按军种划分,有陆军战略、海军战略和空军战略;按作战持续时间划分,有速决战略和持久战略,等等。凡属有关战争准备与实施,军事力量的建设和使用的全局性的内容,都是战略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为制止和推迟战争而进行的斗争;为对付战争而进行的长远准备和临战准备;战争爆发后的战略领导与指挥;结束战争的战略决策与处置等。战略是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人的觉悟程度,为国家或政治集团所规定的基本政策服务。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主观指导,对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起决定作用。战略同国家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资源、交通运输,以及作战地区的地形、水文、天候等,也有密切关系。
若战略部属不与时俱进,战术再好也白努力。战略是一个大的框架,而战术则是局部的策略。不要因小失大,需要举重若轻方能成事。这是雷军说过的一句名言警句。意在告诫军事指挥者或企业经营者:花在目标思考上的时间不能太少。如果在战略上没想清楚该怎么办或看不清路的时候,指挥者或经营者都会选择钻进很多细节和执行事务中去,以在执行层面的发挥来掩盖其在战略和定位上的无能。扩展资料雷军用自己小半生的经验得出这样的真谛:“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所有认识雷军的人都会给他:勤奋的评价。两年修完毕业所需要的学分。将时间分割成半小时为单位,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详尽学习计划。建立公司后破产。1992年创业失败的加入金山软件,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获得“IT劳模”的称号。每个人都称赞他的勤奋。的确,金山也被他建设得很好。但是在微软迅速发展的时代,金山显然后劲不足。他从一味的勤奋变成深度思考者。他从金山总经理的职位上辞职,变成自由投资者。我佩服他的勇气,年到中年从有为的职位上退下来,面对未知的互联网发出挑战。如果没有战略上的思考,可能他现在还是金山的总经理。夜以继日的工作工作。不能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告诉人们若今后遇到问题,多问为什么、勤思考,找出事件的其中道理。勿要一味埋头苦干,既要战术上勤奋也要战略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