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在外国和中国的发展史奖励值很高呦

黄生洪 2019-11-05 21:19:00

推荐回答

在西方国家,对于现金流量表的运用可以追述到19世纪60年代。现金流量表是由最初的资金流量表逐步演变而来的。早在1862年,英国的一些公司就已经开始编报资金流量表。1862年,美国北方钢铁公司编制的“财务交易汇总表”成为资金流量表的雏形。当时的资金流量表主要用于记录现金、银行存款及邮票的变动情况。到20世纪初,资金流量表已发展成四种不同的形式,分别用全文。
辛国明2019-11-05 23:01:5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国内分析:一、现金流量表的意义和作用现金流量表是按照一定的格式,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动态地反映了一定会计期间有关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现金净流量等信息,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衡量企业财务资源和财务风险以及预测企业未来前景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全文。
    黄益泉2019-11-05 22:19:11
  •  一、满足恢复、发展经济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会计制度的恢复、完善和重建,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与此相适应,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在这一时期我国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恢复和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我国制定实施了《折旧条例》、《成本管理条例》、《成本核算办法》等,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为。通过这些法规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对于加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财、物消耗,降低成本水平,乃至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起,招商引资,外国资本不断进入我国,我国在接受外国资本投入时也有义务为外国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可理解,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此,我国于1985年适时制定并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满足外国投资者、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在1992年发布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总之,这一过程的企业会计制度建设,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日臻完善的时期,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在这一时期,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的积极探索,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推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进入20世纪9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蓬勃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一方面为鼓励企业发展颁布了若干法规,为其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另一方面也将企业推向市场,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迫使经营者必须具有敏锐的经济头脑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掌握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起步,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立。资本市场参与者开始关注中国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不只是少部分人或部门使用。资本市场的众多参与者开始重视和使用会计信息。为了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满足资本市场对信息有用性的渴望,我国适时制定发布和实施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者要求资本保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为了向社会公众包括外国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可理解的通用会计信息,转变企业会计核算模式,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成为会计标准制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于1993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会计制度改革,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13个行业会计制度发布并实施,奠定了会计信息向市场化需求的方向发展的基础。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实施等,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由于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中,大胆地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被国际会计界所认可和接受。这对于促进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逐步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趋同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资本市场的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进程,制定发布了《现金流量表》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发布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以适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息透明度提到了议事日程,要求上市公司要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提升会计信息有用性,日益成为资本市场监管者,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将满足资本市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作为制定会计标准的主要目标。1997年发布了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及1998年发布并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等7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要求有限的社会资源向优化的企业流动,利用会计信息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社会各界共同的希望,由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众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提升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标准制造虚假休息的事件多次发生,1999年重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同时确立了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原则;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会计要素重新进行了定义,以符合会计要素的质量特征。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立足中国会计改革的实际情况,放眼国际会计协调发展的美好前景,中会计准则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2000年12月28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要求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2001年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引入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资产减值的概念,修订后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更多地考虑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后,2000年和2001年又陆续发布了无形资产、或有事项、借款费用、租赁、固定资产、存货和中期报告准则;2001年发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3年发布了《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2004年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在这期间又发布了一系列专业核算办法。这些标准都体现了高度稳健的会计政策,如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待处理财产损失不挂账、严格资本化、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核算时按账面价值反映,不形成利润等等,其目的就是增强我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些会计标准的建立,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满足众多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需求奠定了基础。当今,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市场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于201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此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一方面是适应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加入WTO,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趋势的必然选择。这套标准体系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可以说,这套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是适应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是加强政府对市场监管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是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这套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可望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交流、使用、判断和评价的基础和平台将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有力维护公众利益。纵观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今天,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至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从闭关锁国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开放。与此相适应,会计改革也紧密结合经济体制的转换稳步推进。30年来,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模式。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的会计改革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转换,顺时应势、实现了企业会计准则创新趋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樊成钢2019-11-05 22:05:07
  • 你找到中国现金流量表发展历程了吗?有的话能跟我分享一下吗?我上网也找了好久,没找到。找到一个网址是花钱的就没进去。全文。
    齐晓敏2019-11-05 22:01:57

相关问答

从14世纪到18世纪,在欧洲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思想启蒙运动,这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其目的是以资产阶级新文化取代封建主义旧文化。三大思想文化运动通过宣扬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赞美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与理想,不仅为近代体育的形成扫清了思想障碍,而且也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体育和奥运会的关注。人类进入到19世纪,工业革命进展迅速,蒸汽机的使用和各种机器的发明,不仅引起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也使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此外,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生理学等有关人体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身体活动有了新的认识。欧洲出现了一个需要体育并创造出新的体育手段的时代,出现了欧洲大陆的体操和英国的户外活动及竞技运动体系等等。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工业化生产所形成的工种专业化的条件下,人的身体被残酷地肢解成机器的附件,造成人体的畸形发展。同时,大工业生产引起的文明公害在英国和欧美大陆相继出现,如:都市化生活方式和紧张的节奏、污染的危害、肮脏的生活环境,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的种种弊端,诸如吸毒、赌博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渴求新鲜的空气和健康的身体。在新时代条件下造成的人的隔绝的生活方式和由此产生的孤独感,又使人们产生相互接触和了解的需求。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的这些社会因素,促使人们去寻求一个理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把注意力转向人的身体本身活动,于是体育运动成为一种日益迫切的社会需要,并有了较大的发展。19世纪后半期,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民族问的壁垒被打破,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在此历史背景下,体育超越了国界。在欧洲,兴起了西方现代体育,并通过涌向殖民主义者向世界传播和推广。从此,西方现代体育以及其他不同类型身体活动在世界上得到了交融和发展,并出现了国际间的体育交流和体育比赛。如1851年伦敦的第1届世界围棋锦标赛、1859年澳大利亚的国际游泳锦标赛等。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出现使各运动项目在国际范围内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体育竞赛从此摆脱了地方传统,开始实现国际性。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及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国际体育交流大舞台,成了当时的迫切需求。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OlympicCommittee,缩写IOC宣布成立。并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发源地希腊雅典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今天,奥林匹克运动能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体育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其间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最初的几届奥运会无论在赛事组织、项目设置、场地设施、比赛规则、参赛资格等方面都不规范,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如第1届奥运会的赛艇和帆船比赛因天气原因而取消、比赛场地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比赛规则不统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威胁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和传播。这种现象直到二战前才得到改变。在这一时期,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场地设施、比赛组织等方面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模式才得以确立。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2.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5.电子物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受全社会、全方位和综合服务的角度。甚至有人还对物流能产生效率、产生利润有怀疑。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瓶颈和矛盾依然十分存在。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些同样阻碍了物流的发展。4.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5.缺少发展规划和管理目前国家宏观上还没能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作统一规划,缺乏可操作的标准,难于协调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发展。由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价格市场秩序比较乱,国有物流企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三、我国加入WTO对物流业发展的要求2001年11月11日我国正式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这标志着我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对自身面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中国物流产业来说,成长之路才刚刚起步,在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仍需要大量的投入;物流相关政策法规也需要调整、增补,以适应WTO的有关规则与要求,加入WTO以后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WTO有关物流产业的条款和内容包括:1.制造业的分销权我国将首次向外国公司提供分销权,取消现有的法规限制,不迟于2002年1月1日,中外合资零售企业中允许外资控股,并开放所有省会城市;不迟于2003年1月1日,取消地域限制、数量限制、股权或企业设立形式限制;不迟于2019年1月1日,除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百货店和超过30家的连锁店不允许外资控股外,没有限制。外商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在我国制造的产品。分销权将会在我国目前限制最严的分销行业例如批发、运输、和维修等行业中实施。2.服务业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同时在辅助分销的服务方面也作出了类似的承诺,具体包括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方面,这方面的限制将在入世以后三至四年内逐步取消,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我国道路货运行业和相关的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从加入时起,允许外商设立合营企业从事境内道路货物运输。一年后,允许外资控股;三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在水路运输中,国际海上运输,包括货运和客运,允许外商设立合营船公司,但外资比例不得超过49%,合营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允许外商设立合营企业从事船舶代理服务,允许外商控股的合营企业从事货物装卸和集装箱场站服务。外商船舶可以使用我国港口。WTO正式实施三年后,我国仓储行业可允许外商独资经营;WTO正式实施四年后,船舶检验行业将允许外商独资经营。在此期间,我国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也将有条件地允许外商独资企业承揽工程。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加入WTO以后,由于服务业等市场准入的扩大,必将使中国的物流产业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并对中国的贸易和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物流业市场准入的放宽,中国物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促进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变得越发紧迫。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特点表明,物流活动的领域及方式仍在不断的拓宽和发展之中,这种拓宽和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物流服务范围的扩大来自企业生产效率、效益提高的要求。许多现代大型企业正向着原料、加工、销售三地分离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获取便宜的原材料、实现低加工成本、创造最佳的销售利润,三地分离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这使物流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与此同时,现代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信息领域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货物的沟通能力,这既支持了扩展物流范围,也使物流活动的效率越来越高。企业集团化是物流产生效率、产生利润的保证。2.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物流与运输之所以关系密切,就在于早期物流服务的功能较单—,一般只解决运输问题。八十年代以后,逐步将搬运、装卸、仓储、通关、保险等纳入进来,但还是围绕运输进行。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很快,物流活动开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其功能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逐渐出现了产品的异地简单加工、组装、包装、标志印刷等流通加工功能,以及配送、代销、分拔等以配送中心为依托的新功能;由于物流功能的不断增加,使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为一体,物流所创造的价值也逐渐丰富,不仅继续创造着与运输直接相关的价值,而且还创造了与生产、流通相关的增值价值。物流服务正在向着优质化、全球化方向快速发展。3.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IT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物流数量增加和物流速度大大加快。国外物流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及自动化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技术格局。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电子物流信息系统,将政府、企业和货主涉及运输、商贸、海关、检验等物流信息及运输企业可调动的车辆信息上网,整合运输市场,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和优势重组。电子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用于物流数据流转处理。它能使各行业、各部门、重点企业、重点客户和政府,根据业务和工作需要进行横向顺利交流及资源共享。二是条形码BAR--CODING系统,用于仓储库存控制。货物条形码是货物属性及其物流信息的标准代码,在现代物流及现代仓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物流流程监控。
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平台-多保鱼保险网是一个保险购买决策平台,提供意外险、健康险、医疗险、人寿险、重疾险评测、攻略、、问答知识,帮助用户科学购买合适的保险。学保险知识,选择互联网保险购买决策平台-多保鱼保险网。问:保险业在国外的发展历史答:国外保险代理人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已发展成为一项非常成熟的产业。保险代理人在保险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下是部分发达国家保险经纪人的发展状况:英国在国际保险市场上,英国的保险代理制度影响最大,保险代理人的力量最强。据统计,英国保险市场上有800多家保险公司,而保险代理公司却超过3200家,共有保险代理人员8万多名。英国保险市场上60%以上的财险业务是由保险经纪人带来的,劳合社的业务更是必须由保险经纪人来安排。德国在德国保险市场上,保险经纪人作用显著。在德国,保险代理人被称作是保险人延长的手,而独立保险代理人则有被保险人的同盟者之称。目前,德国的保险代理人总数为3000多人,50%-60%的业务量是由保险经纪人带来的。美国美国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1998年,全美全部业务的保费收入达7364.7亿美圆,居世界首位。保险代理人在美国市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达信和怡安两家全世界最大的经纪公司都来源于美国。
一、西式单式簿记的崛起10世纪至11世纪,作为中世纪西欧工商业中心的城市兴起,并很快得到发展。11世纪末至12世纪,在十字军东征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和中部的托斯坎尼开始控制了东方和西欧的中介贸易。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法兰西的马赛、那劳阿里等城市里的商人积聚了大量资本,并陆续将其投入到工业及银钱业中去,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和银钱业的发展。12世纪至13世纪,市民争取城市自治的运动日益高涨,并最终通过激烈斗争建立了一些城市国家,诸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很快便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基地。13世纪至14世纪,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威尼斯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形成,威尼斯开始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介,它所发行金币“杜卡特”已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至14世纪经营银钱业的商户已达一百多家。与此同时,在13世纪至14世纪,行会在各城市国家中发展起来,而通过行会所结成的资产者同盟,已成为向封建建主宣战的得力组织。上述变化结果,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在十四世纪、十五世纪,已经稀疏地可在地中海沿岸看到。这便是借贷复式簿记得以在意大利北部城邦萌芽、产生及获得初步发展,最终促使西式簿记崛起,并取代东方会计历史地位的主要原因。二、西方复式簿记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及生长阶段,产生了佛罗伦萨式、热那亚式与威尼斯式簿记、“三式薄记”的光辉照亮了未来西欧乃至世界会计的发展里程,它实现了世界由古代会计发展阶段向近代会计发展阶段的转变,改写了世界会计发展历史,产生研究复式簿记的光辉文献《薄记论》,并揭开近代会计发展史的崭新篇章。在16世纪至17世纪,德国、荷兰、法国等先后继承与发展意大利的复式簿记实务与理论,最终在欧洲造就“帕乔利时代。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障碍,进而带来18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这一重大变化使英国会计的发展进入到创新时期。同时,18世纪在巩固兴旺发达起来的公共会计师事业及它在审计、复式簿记原理与早期成本会计方面的贡献,使英国很快成为世界会计发展中心,这一历史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三、西方复式簿记实现了世界会计发展史的根本性转变。从13世纪到19世纪,在复式簿记时代700年左右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实现了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了由古代会计发展阶段向近代会计发展阶段的转变,其间适应早期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要来,逐步以复式簿记的方法体系取代了单式簿记的方法体系,并较为系统地建立了“簿记学”的基本理论。二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产业革命的深刻影响之下,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建立成本会计为立足点,以会计在公司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为基本指导思想,已在实务处理与理论方面开始朝着会计时代的方向发展转变,这一转变在进入20世纪后才最终完成。四、西方会计的崛起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方会计崛起是资本主义经济军先在西欧产生、发展之必然结果,其后,它在近代会计发展史上占据支配地位,又是科学技术进步、产业革命在西欧发生与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必然结果。至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心转移,世界会计中心也就从英国乃至西欧转移到美国。追溯西方会计一千年改革的发展历史,是迅速的,充满了高涨的热情。五、西方经济的发展,使传统会计发展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入公元11世纪后,西欧的封建化过程才基本完成,这一历史进程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然而,中世纪的鼎盛时期转眼而至,商业的兴起,城市的建立与发展,约二百年左右,西欧便很快进入到经济专业化的兴旺发达时期,这种演进速度又比中国快了500年左右。公元后第二个千年会计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拉开了帐幕,此后,东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自然而然两者在会计发展方面的差距也逐步扩大,这是公元11世纪至20世纪世界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1494年,被誉为“现代会计之父”的巴其阿勒发表了《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复式记账法,这是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8-19世纪间产业革命的兴起,股份公司的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对现代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30年,美国第一次讨论会计原则,将会计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来指导实践;为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使传统的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