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影视歌明星。为什么成名以后三四十岁或五六十岁退休后都移民海外美国欧洲但最多的好像是加拿大

黄真强 2019-11-05 21:20:00

推荐回答

退休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在讨论的问题。在美国退休与在国内退休不同,美国不是你退休就给你退休金的,要到规定的年龄才行,我们这代人,是要67岁才能拿到全额退休金,早拿会很少。美国的退休金其实很少,完全指望它可以说根本不够,所以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退休计划,都知道要早早就准备着退休,那样到时候能生活的舒适一些。但绝大多数人退休前准备得都不会像自己想象那么充足,也因此每个人都在为退休金而奋斗着。有多少人真正能到时候享受到自己存的和计划投资了的退休金呢?谁也不知道。前几天看到海外一网友怀念她的一个朋友。这网友的朋友来到美国几十年了,早早就买了房子,有股票也有退休金计划,前不久网友在超市遇见他还谈起经济条件。他说,他现在可随时退休了。可是三个星期前,他发现了肺癌晚期,很快就去世了,他只有60岁。他的前妻,还有两个后来几十年中最要好的女朋友,在他病重期间每天去医院看望他,他的告别会来了上百的朋友,来送他。他什么都没有,没有妻子,也没有儿女,只有很多很多的钱。这是一个个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机会,就像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机会一不小心就活到90甚至100岁一样。怎样估算自己的人生,这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所以,等待退休后享受生活的人,虽然多,但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的享受得到。咋办?该咋活还得咋活。在海外网上经常看到有人推算,我们退休到底需要多少钱,我看过的文章基本都是要几百万或上千万才能活得下去的。想想自己的那点钱,常常感觉后背嗖嗖地冒凉风。心里时常安慰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其实,人只要活着,总会有办法的,现在活不下去的人不是很多,只是人们不想过比现在不如的生活就是了。人总是往好里过,怎么过怎么舒服,让你稍微节俭一点了,心里就发毛了。这是人的通病,所以,人们担心自己退休生活的心理也是这样来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尤其在转折的年龄段,身体会发出一些小信息,哪怕是让你不能像年轻时候一样熬夜了,哪怕是感冒了不如以前好得快了,这样很正常的现象,都会让你惊恐万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当发现自己第一根白头发的时候的心情,一定有人还记忆犹新吧?可是当你花白了头发,甚至满头白发的时候,你一定就不是那种心情了。我见到一个美国人,她跟我说:“你看看我头发都白了,可是,这是我自己真的头发,它们都还在。说着使劲拉了拉她的满头白发,意思是,我并不差。这就是普通人的普通心态。我们时常有担忧的问题的时候,很少想到这世界上还有人,有很多人跟我们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很多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很多难题是世界性的难题,我们所以那么担忧,就是因为我们有时候过分地在意自己了,总怕自己的未来很悲惨。总担心自己的未来,没有因为自己前几十年的奋斗而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是不是这样的?所以活在当下,活好当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无需去看我们的过去,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我们的未来,我们能做的,最好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活好当下!在海外,还有一些比我们年纪大一些的人,但不是很多。有些人出国本来就比较晚,工作的也不多,好多人退休金很少,也有的人能力比较强,出国后工作赚钱也比较多,加上后来的这些年轻一些的人,好像算不得两代人,基本就是一代人吧。这些人的生活跟再早来美国的,还有这些人的后代相比,是不完全一样的。就这些人年龄相差不多的人们,相比起来也不完全一样。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现象,人们生活的水平有很多层次,就是在咱们说的普通老百姓当中,也是参差不齐的。因为美国中产的分界线是收入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怎样面对自己今后的养老问题,怎么样面对和计划自己的养老金计划?这是很多人都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今天看到网友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感觉值得推荐,很多网友说,这篇文章比那些算着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才能退休的文章,要实用得多。我感觉也是这样的。每个人经济能力不一样,生活标准不一样,对生活的要求也不同。其实,真的退休后怎么样的日子算是舒适,要到了时候才能知道。想得再多,打算的再多,都不如好好努力活好现在的每一天,现在努力了,未来就有希望了!加油,老来会更好!《早早作好你的退休计划》文/Alabama我退休到现在已有9年了,建议在美国的华人早早做好退休计划,以免到晚年好比张爱玲当年一般无奈!在美国的中国华人大都努力,勤奋,基本夫妻两人都有工作。虽然不是人人都有高薪,但一般维持生活绰绰有余。据我了解,有些人只是满足于目下的生活状态,而并没有考虑退休后几十年的生活如何安排。部分中国人还带有传统观念,“养子防老”.总想:“到自己晚年真正走投无路的话,子女总要帮我一把。这个观念在美国人士中没有的,我奉劝诸位放弃“养子防老”的观念,一切都要自力更生。如果你的子女非常有能耐,做到公司高管,一般不会在你身边。他/她身居高位,天天忙于事务,一年中在ThanksgivingDay来看你一次,让你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要说来照顾你的老年生活,没门!即使他/她主动给你一点经济支助,也可能要看看媳妇/女婿的脸色。你愿意向子女伸手吗?如果子女资质平平,或某种原因失去工作,可能还要你们俩老帮他/她一把。呵呵!因此,我建议诸位,早早作好晚年退休的准备,一切自立!作好得不到子女帮助的准备。要作好退休准备有两方面,即精神上的准备,和经济上的准备。先说说精神上的准备。人的一生从童年到老年,有阶段性的,从青年到中年,要努力工作;到了晚年,要退休养老,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强弱,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学术背景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有人事业性很强,要把自己的一身贡献给科学,贡献给自然,贡献给人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华罗庚,倒在讲学的讲台上,他,全然没有退休的打算。有人不然,中年勤奋,建立起一定的经济基础,晚年希望按时退休,悠然自得,颐养天年。有人有广泛的兴趣爱好,退休之后可以专心发挥自身专长,再来好好享受生命的第二个春天。这些人对于自身的归宿都有了准备,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晚年生活,都很好。有两种人临近退休时感到捉摸不定,难下决心。第一种人在年轻时从没有打算晚年如何度过,这种人美国人居多,国人也有,我就见过几个。每月不管收入多少,吃光用光玩光,基本没有积蓄,月光族。他们有他们的理念,“享受在年轻。老来不仅没有精力爬山涉水,登高望远,老年人的味觉,听力,视觉都已退化,即使金钱再多,如何享受生活?一般,这种人在年轻时都有特殊的爱好,如旅游,赌博,投机股市等等。我有两个朋友,一个玩股票,一个玩赌博,两个殊途同归,房子卖掉,老婆离婚。最后,一个为了逃避债务,玩了个人间蒸发,不知去向;一个无奈回国,走运找到一个大款女儿结了婚,又抖起来了。这部分人到将近退休时,一算,没有节余多少金钱,想想晚年贫困,潦倒,凄凉,孤独,尽管身体状况已经在走下坡路,不敢退休,一咬牙,再干它几年。这部分人,主要在年轻时从没有关心自己晚年如何度过,精神上没有极早准备。第二种人老是担心退休以后无所事事,不知如何去安排,打发退休后的空余的时间。感到没有工作,日子过得空虚,无聊。这类人往往没有任何兴趣爱好,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怎样去享受五彩缤纷时光,只能以工作来消磨自己的生命。他们不知道: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工作并不是唯一的生命寄托。其实第二种人不用担心,任何兴趣爱好都是可以培养的。退休之后信教的,可去教堂,和教友探讨教义,为自己信仰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信教的可以种花栽草,摄影绘画,跳舞健身,读书看报,上网下棋,微信聊天,下厨烹调,饮酒作乐,吟诗作对。啊!啊!这日子,神仙都向往啊!怎么会无聊???我自己就试过,原来喜欢摄影,后来太太生病,我忍痛卖掉所有的摄影设备,从此息影。我转向绘画,也只需2-3周,画的人物有鼻子有眼的,不合算。其二,不是每家都有人住进NursingHome的,要是俩老健健康康活到90岁,那笔付出的月费年金全都泡汤,给保险公司赚了!6.因此,我建议除了退休福利外,由自己建立一个账户,以准备NursingHome的费用。如果真有人住进NursingHome,你早有准备,不用担心费用问题;如果没有人生病,这笔钱仍然是归你所有,一点没有浪费。7.那么这个账户要多少钱才够呢?大约50万美金足够。这个数字不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是有根据的。我有个朋友,是StateFarmInsuranceCompany的经理,Bill,我和他谈不上很要好,但是很熟,我们俩人都喜爱摄影。有一次闲谈中问及LongTermCareInsurance,因为我家的那位现在就住AssistedLiving护理院。他对我说:“保险公司有统计数字,夫妻俩最多一人住进NursingHome,俩人都住进NursingHome的几率太低。一旦住进NursingHome,其生存期限大约3年,目前全美NursingHome平均费用大约8万-10万/年。你如果有三十万结余存款,我劝你不用买LongTermCareInsurance.”30万是指现在的状况,加上今后的通货膨胀,有50万足够。请注意:这是指在退休福利外的额外存款。8.如何建立一个50万的账户?对于一个中产阶层来说,应该是可能的。问题是要尽早考虑投资。中国人喜欢买房,当然买房是一种很好的投资。从长远观点而论,房产总会增值。我计算过就我们所在地区20年来房产平均年增长率是3.5%,加上每年可以出租,也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如果除了自己的住房之外,再买进2-3栋房子,基本上晚年不用发愁。即使有人住进NursingHome,其费用可以变卖房产来支付。买房的一个麻烦的问题是,必须由你自己照料,寻找租客,调查租客的信用,房子的整修。等等,都要你花出劳动。到70岁以后,再要去照顾这些房产,即使身体很好,总感到有点累赘。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是投资股市,美国股市的平均年增长率大约在8%左右。请注意:我不是建议你去买股票!!!投资股票风险太大,除非你有独到的眼光。我说的正如巴菲特建议的那样,只要选好一支S&P500指数基金,有钱就往里投,20年后必见成效。我基本上是按照巴菲特的建议那样去做的。1986年,我来到美国,1991年买了一栋住房。之后,我就开始建立我的个人投资账户。一开始我做股票投资,几次失败之后,金盆洗手,改成基金投资,20多年来始终如一,不管股市风浪,只要有钱多余,就往里投,300刀也好500刀也好。91年,我记得S&P指数为400点上下,现在2100点。虽然,我没有好多余钱投资,但回报还是可观的。9.以上是我谈谈我退休后的心得。我,一介平民,无官无权无祖传,这里说的是一般生活条件下,如何作好退休的经济准备。如果要求高水平,奢侈的生活方式,100万-1000万也许还不够呢!那属于另一个阶层,这里就免谈了。
黄盛璋2019-11-05 22:02:0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相关问答

。美国并不是同化移民。美国本来就是个移民国家,民族熔炉,正是来自世界各地各族的移民一起铸就了今日的美国。所以你很难说,是美国同化什么,因为美国本身的特质就是兼容并包的。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外来者肯定很难适应。而美国建国200年历史,殖民者的后代、奴隶和奴隶主的后代,欧洲落魄贵族的后裔,劳工和追梦者的后裔,土著印第安人的后裔,这些人一起形成了美利坚民族,这些民族的特质融合在一起。因此,今天美国的文化,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世界各地的部分,不管是哪里来的人,都能在美国文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分。而欧洲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欧洲的国家基本都是民族国家,且是单一民族国家,一个国家就是由一个主体民族够成的,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同样的历史认同,法国就是法兰西民族,德国是德意志民族,历史渊源很深,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最大的影响就是唤醒了欧洲人的民族意志,比如德国就是受到了拿破仑战争的刺激觉醒了民族意识,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所以在欧洲再小的民族也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民族自治。东欧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解体前后,内部各个民族为了实现独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所以说美国是一个没有负担的国家,轻装上阵。本司加拿大技术移民30万人民币,不成功不收费!。
01
『自由式家族传承模式』
自由式家族传承是最常见的家族财富传承模式,是指财富传承人对于身后财富不作任何特别安排,而是由后人自行决定对父辈留下的财富分还是不分,以及如何分。这可能缘于传承人对后人的了解和信任,相信他们会比自己处理得更好;也有可能是因传承人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和安排,就突然离世。如果属于前者,通常能够得到妥善安排;但如果属于后者,难免会有争产大战发生。
自由式是绝大部分家族选择的传承模式,因为不需要作任何事先安排,对传承人来说,最为简单。也有的传承人虽然想提前进行安排,但因为不懂如何安排,加上家族成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一旦作出任何安排,都可能造成家族关系的紧张,索性放任不管,一切等身后再说。
自由式家族传承中,传承人虽然省心,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麻烦,除非大家都通情达理,互谦互让,否则很容易产生争产纠纷,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大打出手,家丑外扬。
就算没有争产纠纷发生,在自由式家族传承模式下,只能做到将父辈留下的财富在各继承人之间妥善分割完毕,然后各过各的生活,各做各的打算,无论是赠送他人、投资创业,还是赌博挥霍,均无人进行干涉,因此,所谓家族也不复存在。对于想得通、看得开、开明豁达的传承人来说,顺其自然本来就是一种境界,所以他们比较适合自由式家族传承模式。
自由式家族传承模式的传承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
02
『教会式家族传承模式』
教会式家族传承模式是指传承人对子女有着平等和无限的疼爱,手心手背都是肉,希望他们能够共同管理家族事业,平等分享家族财富,相亲相爱,携手共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永远不分开。无论子女个人有什么想法,传承人绝不允许分家,现在不允许,他去世后更不允许!
教会式家族传承模式传承人强调的是家人同心,共生共荣。对于儿女关系和谐、能够形成互补之势的,这种模式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儿女之间本来就难以共处,甚至存在矛盾,这种硬绑一起的做法将会存在很大的危机。退一步讲,就算子女之间能够和谐相处,那也只能说是暂时情况,因为当家族财富传承到孙辈时,能否继续和谐下去,将很难保证。
虽然通过适当的家族信托法律架构,可以将传承人要求子孙的相守相依意愿在身后贯彻下去,但如果儿女及后人并不适合一起经营家业,势必会矛盾激增、形成内斗,同时还容易形成吃大锅饭现象,使家族的竞争力下降。
香港新鸿基集团创始人郭德胜先生,将生前持有的香港新地集团股权尽数放入家族信托基金,由夫人邝女士及三个儿子作为受益人,并要求三个儿子同心同力,不得分家。2008年,三兄弟反目开始内战,最后由老母亲邝女士出马,取消了大儿子郭炳湘的受益人资格,虽暂时平息了纠纷,但整个家族也因此事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其根源就在于传承人郭德胜先生选择了教会式传承模式。
教会式家族传承模式的传承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03
『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
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就是指传承人对家族企业怀有极深的感情,只要家族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其他都可以为它让路,甚至可以因此牺牲子女的婚姻幸福和个人兴趣。传承人通常会选择一位最能干的子女作为家族企业接班人,重点培养,而其他那些不能为家族企业做出贡献的子女,则被其疏远。在其离世时,家族企业等主要财产都会被传给选定的接班人,而对其他子女只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随着时间的推移,继承和控制家族企业的子女将会越来越强大,而其他子女则在家族中逐步被边缘化。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虽然在表面上让家业得到了传承,甚至发扬光大了,但对于创一代来说整个家族并没有平衡发展,并没有让每一位子女平等享受到家族的资源,这本身就是存在缺憾的。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家族传承,充其量只能算一种家族企业传承或家族企业品牌传承。
国内有些老字号家族,选择的就是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虽然已经传承了三代以上,但只是家族企业品牌得到了传承罢了。
王朝式家族传承模式传承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公司哪有我们的今天?!”
04
『孵化器式家族传承模式』
孵化器式传承模式是指传承人通过合理的传承规划设计,既考虑到家族事业的发扬光大,又考虑到每一位子女的个人兴趣和能力。通过家族孵化器,为每一位子孙后代提供适当的成长和创业支持,不仅能够保持家族的持续凝聚和团结以及每一位家族成员的个性化发展,还能够实现家族精神与家族文化的传承,可谓尽善尽美。
真正的家族传承不仅要考虑第二代的安排,还要考虑对第三代、第四代及后面多代的安排,让身后每一代子孙都能得到家族的帮助和支持。孵化器家族传承模式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孵化器式传承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并不把财富全部分给子女,而是保留一部分家族公共资产,通过家族信托成立一个家族基金,该家族基金是给未来子孙后代准备的,独立管理,并通过第三方信用机构进行理财投资增值。
当该家族未来具有血缘关系的新成员出现时,家族信托基金就会按照约定的分配规则,向该新成员提供一定金额的成长、教育、健康和婚嫁经费,在该新成员达到创业年龄并具备创业条件时,家族基金再向其支付一笔可观的创业基金。
至于该新成员想发展什么事业,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只要通过家族信托基金的审核委托会的审核即可,当然不能违反家族信托委托人当初规定的负面清单。同时,对于发生重大困难的家族成员,还能得到家族基金给予的生活保障和再创业支持。
该家族信托基金相当于家族新成员成长与创业的孵化器,让每一个家族新成员都能够在成长和创业时得到家族信托基金的支持,他们并不需要强迫自己去接班不感兴趣的父母创造的事业,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利用家族信托基金的支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持续的动力,因此也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传统的传承模式就是把子女后代都强行捆绑在一棵大树上,如果这一棵大树倒了,这个家族必将回归平庸。而孵化器式传承模式则不仅考虑到了传统的家族企业传承需求,尽可能地保留住了创一代这棵大树,还通过设立家族信托基金的方式对每一位家族新成员进行持续支持,让更多的家族成员成长为新的大树。
其他传承模式下,当家族成员可能还在为一棵大树进行争执的时候,孵化器式传承模式已经打造出了一片树林,真正做到了家族兴旺,基业长青。
家族信托基金不仅仅有对家族成员提供成长创业资金支持的功能,还会承担全家族的教育、健康、文化、慈善、娱乐等功能支出,它就是全家族成员心中共同的家。家族成员无论传了多少代,离得多么远,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家族活动把大家重新联系在一起,享受家族带来的荣耀和自豪。
李嘉诚先生的做法就很有代表性,他把家族企业主要传给了保守型的长子李泽钜,但同时动用同等价值的资金和资源帮助次子李泽楷创办了自己的电信数码王国,使两个儿子都按照自己的个性得到了最好的安排。同时还设了一个家族信托基金,持有相当比例的家族共同财富,用于家族的共同需求。中国古代的祠堂文化也有类孵化器家族传承模式的性质。
孵化器式家族传承模式传承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作为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信托业,与银行、保险、证券相比,在个人理财方面,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信托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切勿盲目将投资信托产品视为无风险的“高息存款”。那么投资者究竟应当如何选择信托产品,才能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有效避免和减少损失呢?
首先,看信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专业水平。信托公司是信托产品的生产机构。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应了解信托公司的资信情况,包括其资产状况、组织结构、诚信度、内部管理水平和历史业绩等。相对而言,那些信誉好、选择资金实力强、诚信度高、资产状况良好、人员素质高的信托公司,在项目选择上也较为专业,对项目管理水平较高,即使项目本身出现风险,处置不良信托资产也会更加快速高效。
其次,看融资人的资金用途和还款能力。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对融资人的资金用途和还款能力需进行判断。资金用途项目,建议选择有盈利前景、有政策支持的行业进行投资,尽量避免那些潜在风险或者不确定性较大的行业,比如涉矿产类信托。考察融资方的还款能力,可以审阅尽调报告中融资方的财务状况从而进行具体考量。投资者应当尽量避免选择那些还款来源不明确的信托产品。
再次,看具体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应当尤其关注具体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我以为这实际上是选择信托产品的关键。市场上的信托产品普遍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担保措施和结构化设计。担保措施主要为第三人保证、抵押和质押等方式。对于保证担保措施,投资者应当尽量选择保证人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较强的项目。相对于保证而言,抵押和质押属于“硬”担保,担保较为可靠,但是对抵押或者质押也要注意优先选择抵/质押物充足并且抵/质押物比较容易处置变现的信托项目。如果项目采用包括抵押、质押、保证在内的多重担保措施的,则产品的信用等级高。当然,在考察担保措施时还应关注担保的有效性。在具体项目的甄别上,固定预期收益率的信托抵押率、质押率一般都需控制在50%以下。对于股票质押,则需要注意警戒线的设置,即股价跌破一定程度融资方需追加保证金。而结构化设计则要关注优先级与劣后级之间的比例,看劣后信托资金能否很好的覆盖优先级信托收益人的信托本金和预期收益。在风险防控方面,投资者还应考虑固定预期收益率信托产品的流动性问题,例如中途是否可以提前予以赎回等,通常期限越短的信托产品其流动性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