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信托怎么样?

赵龙九 2019-11-05 22:06:00

推荐回答

厦门信托公司由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比例51%)和厦门港务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比例49%)组成。2015年,厦门信托司在由证券时报主办的中国优秀信托公司评选活动中荣膺“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截至2015年底,公司管理信托资产规模1168.29亿元。总体而言公司是值得信赖的。
齐智国2019-11-05 22:56:2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业内口碑一般,不算特别厉害的大公司。如果做信托还是建议去大的公司购买产品。
    黄盛科2019-11-11 01:00:45
  • 不是很清楚,业内也不算特别出众吧。
    黄真炎2019-11-05 23:03:34
  • 信誉不错,信托产品少,客户经理服务不是很好。
    赵颖辉2019-11-05 22:38:05

相关问答

最近,有网友提问,像国内马云、马化腾等有钱的大佬们都在涉足银行业,为什么像李嘉诚这么有钱,却不愿意去开自己的银行?对此,金融专家指出,纵观世界,有钱人很少开银行,开银行的很少特别有钱赚,世界财富排行榜前100名,基本上没有几个是银行家出身的。而我们认为,李嘉诚不愿意开银行有以下几点考虑:首先,李嘉诚在商界打拼几十年,长袖善舞,其公关能力非常强,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做优秀的商人与做银行家是完全不同的,做商人专业性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做金融行业的高管都要有相关领域的硕士和博士,李嘉诚及其两个儿子并不是学金融专业出身,自然就不会去涉及银行业。更何况,香港银行业竞争激烈,李嘉诚办银行与国内外最有竞争力的银行竞争,毫无胜算可言。既然如此,李嘉诚就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可能有人会建议,李嘉诚有钱可以聘请银行方面的专业人士打理,但是这样开银行就没有意义了。内部有专业人来决策,外部有银保监会来监管,李嘉诚充其量只能是银行的大股东。那还不如把钱直接投资现有的银行,根本没有必要去开自己的银行。再者,开银行风险大,赚钱不多,在李嘉诚眼里开银行如同鸡肋。每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倒闭破产的总有各大小银行的身影,而香港的银行业不仅竞争激烈,而且平均利润每年都在不断下滑。在香港或内地开银行早已不是金饭碗,现在已经变成铁饭碗,将来还会成为泥饭碗。马云、马化腾开银行不是为了发大财,主要是为了能有稳定的现金流和掌握大数据。再次,李嘉诚对宏观经济的敏锐程度要远超过真正的经济学家。他经商几十年,善于抓住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赚到了大钱。之前国内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李嘉诚就投资地产、商业、电讯等领域。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发展阶段,李嘉诚又布局世界通讯、基建、能源市场,以赚得稳定的收益。如今5G时代的来临,李嘉诚家庭又要开始进军5G领域。其他行业比开银行更赚钱,他当然不会想到去投资开银行了。最后,很多人误解了有钱人必须要去投资开银行,但实际上有钱人是要借钱生钱,而不是自己掏钱向外借贷。李嘉诚旗下的公司都善于运用资本市场的钱生钱,李氏家族旗下的产业,可以每年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李嘉诚既不缺少资金,也不需要把钱投给别人。即使李嘉诚需要资金,只要他一个电话给汇丰银行,就可以有大笔资金到账。李嘉诚有钱是一回事,是否投资开银行,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开银行专业性很强,又要受到各方监管,风险而且也很大,利润也不如预期那么高。这些对于李嘉诚家族来说,能赚钱低风险的地方有很多,根本没有必要去开银行。更何况,开银行是要借钱给别人,而真正的商人是借钱投资再生钱。所以,李嘉诚可以投资银行业,成为大股东,但再有钱也不可能去自己开银行。
贫苦童年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1939年6月,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前夕,香港英军向日军投降。港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李家生活愈加困难,而父亲李云经又在这时因劳累过度染上肺病。1943年冬天,李云经病重,他把李嘉诚叫到床前,轻声告诫道: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训言。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父亲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会看相的同乡认为他“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1945年,8月日本投降。李嘉诚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1947年,李嘉诚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1948年,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嘉诚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艰苦创业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之下度过了难关。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李嘉诚走物美价廉的销售路线,大部分经销商都非常爽快地按李嘉诚的报价签订供销合约。有的为了买断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订金。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公司总部由新莆岗搬到北角,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成为“塑胶花大王”。事业辉煌1958年,李嘉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兴建一幢12层高厂厦,正式介入地产市场;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2019年,长江实业总市值约为10000亿港元。2019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诚排名第九,荣膺亚洲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