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星球用户被移出后如何再次进入

龚奎林 2019-11-06 14:51:00

推荐回答

下载小V圈后进行关键词搜索的时候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啊,内容最丰富的社群还是在知识星球里比较好找,KOL多,类型也多。
樊振玲2019-11-06 15:06:2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一个微信软件不能同时登陆两个微信账号;如需同时登陆两个微信账号,请下载安装两个微信软件:1.部分机器支持安全文件夹功能:安全文件夹-三星账号登陆并设置密码。进入安全文件夹后,添加微信即可。2.若您的机器不支持安全文件夹,可下载安装不同版本的微信软件尝试。
    黎盛勇2019-11-06 15:55:07
  • 重新发送申请,等待星主72小时候内的审核通过。一旦被移除,所有跟该星球相关的信息都会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加入过那个星球一样。如果是被星主恶意拉黑,那你就只能自认倒霉吧。无法退款的。又不是淘宝。
    贾鹤龄2019-11-06 15:02:41
  • 在微信端“知识星球”服务号和“知识星球“APP里,进入星球选择“提问”时,右下角都是有“匿名”选项的。点击“匿名”按键后提问就是匿名提问了。
    龙宇锋2019-11-06 14:58:13

相关问答

一、沟通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意识。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简单地视为“讲”和“听”的过程,学生习惯于机械记忆、模仿,对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不能进行“迁移”,以之解决新问题。我在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沟通知识联系,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意识。如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看到除数是小数,不好计算。有些学生从直觉上感到假如除数变为整数就好办了。除数能不能变为整数呢?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办法“变”?学生很快想到“商不变”的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从而得出了小数变为整数的转化方法,掌握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这样做,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迁移”意识,逐渐形成探索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习惯。二、做好储备,建立知识迁移的基础。进行知识迁移,首先要有“知识”可迁移。这就要求教师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教师要对教材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在教学中,瞻前顾后,哪些知识之间有“亲缘”关系,哪些知识是解决后续教材的关键,做好准备。例如:在四则计算的教学中,对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能熟练运用,因为这些知识是解方程的依据。对简单应用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速度、时间、路程;……这些知识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时,应要求学生掌握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并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训练,进一步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扎扎实实地教好这些知识,就能为解决后续问题做好准备。三、引导思维,扫除学生知识迁移的障碍。学生知识迁移的障碍,往往是由于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明确,加之知识迁移无模式可套,有些学生感到无从着,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合乎逻辑地进行知识迁移。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帮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的和思维方向,并使学生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获得启示。这样,学生就迅速想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用学具拼接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注意观察比较,使他们从图上看出:所拼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在此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梯形面积=×高÷2四、鼓励探索,促使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再创造。学生在学习中,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解题思路狭隘,不善于从变中找不变。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探索、推测、联想。学生通过捕捉新旧知识的联系,可能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产生出新的设想。例如:在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之后,我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在操场上画了一些三角形,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之前,要测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学生测定底边没有困难,测定高时就只会用三角尺画。但画在操场上的三角形都比较大,哪有这样大的三角尺呢?他们感到束手无策。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回忆有关旧知识,展开联想。学生由“高”联想到“垂线”,由“垂线”联想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最后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设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底边拉绳子,并沿着底边移动,当绳子最短时,这段绳长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次实践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创造性的解决了实际问题。五课后练习,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强化知识体验课堂知识教授完毕,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有生活趣味的题目交给学生完成。目的是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能通过课后的实践操作体验来巩固强化课堂知识。比如,学习了“浓度”之后,要求学生回家根据家人的喜好程度亲手给他们泡一杯糖水,喜欢甜东西的放两勺糖,不太喜欢的放一勺糖,爷爷奶奶身体不允许吃大量糖的放一点点或者不放,分别尝一下每杯水的甜度,根据自己所放糖的多少与水的比例算一下浓度。类似的课后作业十分受学生喜爱,甚至不用监督都能圆满完成。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合理的教材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纵观我国小学数学教材,九年义务教材的结构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在情境活动中生趣。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学生出题,教师与学生比赛,看谁判断快,学生对教师的“秘诀”产生了兴趣,迫切想要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