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面对居高不下的CPI,除了要勤俭节约合理消费外,更重要的是形成投资理财习惯。

边宝兰 2019-11-06 15:17:00

推荐回答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半年,是挑战前所未有的半年,是中国经济在灾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的非凡半年。这半年,中国经受着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通胀高企、投资放缓、自然灾害不断;股市持续低迷,高油价与世界性通货膨胀掠夺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面对重重压力,中国经济为化解不利因素,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一直在不懈努力。经过30年的经济实力积累,中国已有足够实力应付各种天灾人祸。盘点上半年经济生活,10个最受关注的热点关键词汇跃然纸上:人民币升值、CPI、股市、物价上涨、次贷危机、油价、准备金率、抗灾、粮食安全、房价。关键词之一:人民币升值构成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基于以下两大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对外经济往来层面上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快速升值,实际上是美元贬值速度太快。自次贷危机去年年中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加大救市力度。美联储已累计降息300基点,将利率降至2.25%。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向金融体系持续大量注资,动辄上千亿美元。降息极大地削弱了美元对于海外投资人的吸引力,同时当局释放的大量现金也使得美元一天比一天更加不值钱。作为国际金融体系中最关键的货币之一,美元的无序贬值危害了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第二,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外汇占款”带来流动性过剩压力。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对外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的两大支柱。为了保证有限的外汇资源能够用到更好的稀缺资源和技术的进口以及鼓励企业出口创汇,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不惜代价承担企业外汇结算和汇率波动的风险。于是,企业的出口业绩越好,外商来得越多,双顺差所造成的外汇储备就膨胀得越快,中国货币增长的速度自然也就会增长得越快,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随着投资过热、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等宏观经济过热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严峻。为了保证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利益,缓解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冲击,央行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措施来吸收市场中过多的流动性,但效果并不佳,外汇占款问题越来越突出。人民币增值已经被市场认为是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必然选择。
黄生雄2019-11-06 15:19:1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相关问答

误区一:分红保险等于银行存款分红保险是理财保险中最大众化的一类,是指投保人除了享有约定的保额外,还可以享受公司分红,因此很多人觉得分红险就相当于银行存款,利息还很高。其实不然,分红保险可分配的红利是不确定的,没有固定的比率,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客户有可能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也有可能更低,不能把分红保险简单地等同于银行存款。误区二:万能保险的所有保费均用于投资所谓万能险,是继传统寿险、分红型保险与投资连结保险之后出现的一种更灵活的保险产品。万能寿险之所以“万能”,是由于投保人购买了此类产品后,可以根据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经济状况对保险金额、所缴保费和缴费期进行调整,使保障与理财比例在各个时期达到最佳。万能保险产品结算利率设有保证利率,超过保证利率的部分是不确定的。那么,消费者缴纳的保费是否全部进入投资账户呢?答案是否定的。客户所缴保费中,扣除风险保费和经营管理费用等,余下的部分才会进入投资账户,因此万能险从风险上来说高于分红险,但是低于投连险。误区三:投连险收益有保证投连险是将保险和理财两个方面组合在一起的保险产品,与万能险相比,投连险的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比例可高达100%。因此,很多的投资连结账户价格与证券市场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投资者缴纳的保费,一部分具有保险的保障功能,另一部分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挂钩,由投资专家负责运作,投资者享有全部投资收益,同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要注意的是,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投资风险由投保人全部承担。投资连结保险产品一般分设多个账户,由于投资渠道不同,每个账户的风险、收益不尽相同,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账户。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对理财型保险的三大误区应该有一定了解了,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投保之前一定要仔细合理规划,规避一定风险来投资。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应用性学科,它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商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是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西方国家的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家在教科书中都涉及了消费者的购买对象、购买组织、购买目的、购买过程以及影响要素,这部分的内容逐步扩大充实,得以从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消费者行为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营销实践中,尤其是1929—1933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后,企业的经营理念从生产向销售观念的转变,这也使心理学家开始重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期间研究成果累累,大大丰富了消费者行为学的内容,才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65年OHIO州立大学正式提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大纲。1968年,由恩格尔、布莱克韦尔、科拉特等人合著的第一部《消费者行为学》正式出版。到了1970年以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进入变革和大发展时期,它综合运用了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总之,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