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理财时要避免哪些误区?

齐志红 2019-11-06 15:08:00

推荐回答

误区一:分红保险等于银行存款分红保险是理财保险中最大众化的一类,是指投保人除了享有约定的保额外,还可以享受公司分红,因此很多人觉得分红险就相当于银行存款,利息还很高。其实不然,分红保险可分配的红利是不确定的,没有固定的比率,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客户有可能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也有可能更低,不能把分红保险简单地等同于银行存款。误区二:万能保险的所有保费均用于投资所谓万能险,是继传统寿险、分红型保险与投资连结保险之后出现的一种更灵活的保险产品。万能寿险之所以“万能”,是由于投保人购买了此类产品后,可以根据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经济状况对保险金额、所缴保费和缴费期进行调整,使保障与理财比例在各个时期达到最佳。万能保险产品结算利率设有保证利率,超过保证利率的部分是不确定的。那么,消费者缴纳的保费是否全部进入投资账户呢?答案是否定的。客户所缴保费中,扣除风险保费和经营管理费用等,余下的部分才会进入投资账户,因此万能险从风险上来说高于分红险,但是低于投连险。误区三:投连险收益有保证投连险是将保险和理财两个方面组合在一起的保险产品,与万能险相比,投连险的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比例可高达100%。因此,很多的投资连结账户价格与证券市场具有很高的关联性。投资者缴纳的保费,一部分具有保险的保障功能,另一部分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挂钩,由投资专家负责运作,投资者享有全部投资收益,同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要注意的是,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投资风险由投保人全部承担。投资连结保险产品一般分设多个账户,由于投资渠道不同,每个账户的风险、收益不尽相同,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账户。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对理财型保险的三大误区应该有一定了解了,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投保之前一定要仔细合理规划,规避一定风险来投资。
赵颖芬2019-11-06 15:55:4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常见的理财五大误区:误区一:没钱就不理财很多人觉得理财,首先要有财才能理,觉得自己手上的那点钱根本不值当去理。其实,理财并不是让人一夜暴富,也不是有钱人才能理财,正是因为没钱才更需要理财。要想理财,首先要做两步:开源和节流。开源:多挣钱,除了工资可以做些兼职、做些副业,总之就是增加收入;节流:就是少花钱,平时要有规划,不要把每个月的收入都花完,要合理理性的消费。通过开源和节流两步,积累理财初始资金。误区二:理财就是把钱存在银行说到理财,很多让你第一想到的是银行,因为安全。但大家都知道,现在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赢,把钱存在银行实际上就是在贬值。要想更好的理财,就需要把存银行的钱取一部分出来,寻找更好的投资理财渠道,获得更高的收益。误区三:理财就是亏钱由于对投资理财知识的缺乏,很多人认为投资理财的风险非常高,没有一定的财力,便不能轻易的理财,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高风险,除了股票、现货、外汇之类的高风险产品之外。像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国债等都是一些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误区四:盲目跟风很多人理财都有一个习惯,就是跟风投资。别人买什么,自己不了解产品任何信息,也一头脑的跟进去买。出现点风吹草动,就想着赶紧卖,结果只能以亏损收场。其实,理财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自主,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情况、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适合别人的理财产品不一定适合自己,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误区五:只顾高收益忽视风险很多人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都喜欢盯着收益率看,希望收益越高越高,但收益往往是与风险成正比的,想要获得多高的收益,就要承担到多高的风险。而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不要只盯着收益,更要注重资金的安全性,资金的安全性永远比收益更为重要。只要本金再是,永远都有钱生钱的可能。
    米天增2019-11-06 16:05:05
  • 误区一:投资理财是个新鲜事物。投资理财一词不是一个新的名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汉时期逐步完善。现代投资理财一般认为起源于20世纪美国的保险业,1969年在美国芝加哥的酒店里,一小群各个金融行业的投资理财专业人士在讨论他们看到的一个不足: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各自的投资理财顾问,但缺少对各个金融领域全面熟悉的投资理财顾问为客户服务,由此投资理财服务应运而生。投资理财可以说已经超出了投资和保险的范畴,是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个人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和非财务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制定切合实际的,可以操作的投资理财规划,最终实现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通俗的讲,投资理财就是合理的利用投资理财工具和投资理财知识进行不同的投资理财规划,完成既定的投资理财目标,实现最终的人生幸福。投资理财的工具主要有储蓄、保险、股票、基金、外汇、黄金、收藏品和投资信托等。投资理财的知识主要涉及财务、会计、经济、投资、金融、税收和法律等方面。投资理财有两个主要目标,一个是财务安全,一个是财务自由,财务安全是基础,财务自由是终点。从另一个角度讲投资理财又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进攻,一个是防守。误区二:投资理财就是赚钱,就是买股票,就是买房地产。很多人对投资理财的概念有了一个严重的误区,有些人认为投资理财就是赚钱,就是买股票,就是买房地产。其实,这只是说对了投资理财的一个方面,投资理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具体的说就是利用保险,税收和法律工具合理分配资产。投资理财就是说运用投资理财知识和工具,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整体的,个性化的,专业的,动态的,长期的金融服务。投资理财的内容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税务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金规划,财产分配规划等。误区三:自己没钱 再怎么投资理财也没用。对于个人投资理财规划,有的人认为银行推出的投资理财服务就是存定期,储蓄时间越长,可以得到的回报越高;有的人认为,自己没钱,再怎么投资理财也没用。
    米增强2019-11-06 16:01:25
  • 近年来,随着人们投资理财意识越来越高,很多人有了钱不再存放在银行里,而是选择用钱进行投资理财。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市民的理财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股票被套、基金净值缩水、保险退保、银行理财纠纷等现象时有发生。那么,该如何恰当地投资理财?值此“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记者对天津市民理财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探寻市民在理财中容易出现的“雾区”,并邀请本市知名理财专家给出解决方案。雾区”一股市盲目追涨杀跌难获利“行情不好的时候亏钱,行情好的时候怎么还亏呢?”在记者的采访中,为数不少的股民在投资中有这样的疑惑,股民赵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案例:为什么亏损的总是我?去年12月1日,由于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引发股市当日的“一日游”行情,当日上证指数涨幅高达2.29%,赵先生看身边的朋友一天的时间便有了好几个点的收益,经受不住诱惑,便也跟风投入5万元到股市。让赵先生没想到的是,买入第二天股市便掉头向下,股指连续破位向下,短短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便跌了200多点,赵先生所买的股票亏损也高达15%。原以为能通过股市赚点钱,没想到入市便被套住。不过,整体市场不好,大家都亏钱,只能说自己入市的时间不对,算是花钱买个教训。初次入市便遭受大幅亏损,心灰意冷之下,赵先生选择了割肉出场。而到了今年,股市投资环境明显变好,看看屡屡上涨的股市,赵先生再次拿出5万元投入股市。上次投资股市以失败告终,我觉得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投资经验太少,这次我决定跟着有好几年股市投资经验的朋友去炒股。朋友告诉我,买股票要买强势股,快进快出,短期获取高收益的可能性很大。在朋友的建议下,春节过后,我分别投资过三只股票,行业跨度包括传媒股、消费股、房地产股,算得上都是近阶段的热门股票,但让我失望的是,忙碌一个多月,不仅没赚到钱,还有小幅亏损。赵先生对此颇为不解,去年亏损情有可原,今年以来股市涨了好几百点,投资还出现亏损就让人难以接受了。在与赵先生的交流中,记者发现赵先生投资无所收益最大的根源在于盲目追涨杀跌。以赵先生所投资的第三只股票粤宏远A为例,该股票今年以来走势跑赢了大盘,整体趋势向上,但区间震荡较大。而赵先生在该股票上的几次买卖均为“买在高位卖在低位”,股票涨了跟风补仓,股票回调便清仓,不仅错过了获利机会,还付出了不少的交易成本,投资想获取收益可谓难上加难。对策:投资股市要有中期视野李会青,天津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对于赵先生在股市上的操作,天津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会青认为他犯了股市上典型的“羊群效应”误区,那便是跟风炒股,不仅加大资本市场风险,而且极容易出现投资失误致使资金被套牢。李会青说,证券市场瞬息万变,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投资切忌盲目,需要谨慎为之。投资股市要有中长期视野,这是克服炒股误区的最有效方法。判断股市中长期走势,可从两个角度入手:美林时钟和宏观研判,有了理性的判断,股市一时涨跌便不会对你的投资策略带来过多影响。就目前来说,通胀下行,经济亦下行,用美林时钟理论来看,股市处于底部阶段,中期走势向上,但短期震荡难免;而从宏观研判来看,货币政策预调微调,房地产调控短期难以放松,消费升级处于起步阶段,股市缺乏牛市基础,但今年股市行情要好于去年,上证指数在2300点至3000点之间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雾区”二基金投资只看排名频踩雷不管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中,基金业绩差别均相当大。由此,有些基民在买基金时便采取跟着排名走的策略,殊不知,去年“前十强”今年可能沦落为“后十弱”,从而导致基金投资屡屡受挫,难以获取投资收益。案例:按排名买基金亏得更多基民老刘选基金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按排名先后买基金,不是十强咱不碰。去年年初,老刘所持有的基金在上一年排名不太理想,自然要被一贯按排名买基金的老刘所淘汰,他重新买入当时排名第一的华商盛世成长。基金排名靠前自然有其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较高,买入这样的明星基金更让人放心,获取收益的可能性更大。老刘挑选基金重点考虑基金经理的业绩,却没有意识到排行榜说明的是过去的基金投资业绩,而基民所买的基金属于未来。基金走势虽然与基金经理的业务能力有着很大关系,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要看整体股市走势,要知道基金经理是在股票市场大环境下做交易。如果股票市场运行不利,基金业绩很难有大的突破,2019年的基金走势便是一个真实的例证。根据某基金统计,2019年,股票型基金无一录得正收益,平均跌幅为25.02%,跑输大盘3.3个百分点;指数型基金略好于股票型基金,下跌22.35%;混合型基金下跌21.95%。在去年资本市场的弱势下,老刘所买的基金自然难以获得收益,更让老刘郁闷的是,他的按排名买基金的方法在去年也失灵了,让他遭受了更大幅度的亏损。华商盛世成长在2019年排名第一,当时市场给予这只基金极高评价,基金经理孙建波也骤然成为明星投资家。因此,我对这只基金抱着很大的希望,尽管去年股市不断下挫,我依然坚定持有该基金,我觉得只要基金经理业务过硬,即使出现亏损,幅度也不会很大。让老刘没想到的是,年终一盘点,该基金全年亏损了27.92%,不仅跑输大盘,连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都没达到,排名也发生了大变脸,从2019年的冠军下滑到垫底的位置。我看好的这只基金排名垫底了,而去年初赎回的那只基金排名却进入"前十强",亏损并不多。如果当时不是这么盲目相信排名,去年投资基金也不至于亏损这么多,真是让人后悔莫及。对策:基金投资要踏准节奏王俊岭,华泰证券天津营业部理财经理华泰证券天津营业部理财经理王俊岭分析认为,基金排名是基金过往业绩的体现,只代表历史,在挑选基金时绝不能只看排名,尤其不能只看周排名、月排名、季度排名等短期排名作为依据来选择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一方面应综合考察其短期、中期和长期绩效,另一方面还应考虑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也就是说,看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业绩排名是否稳定,只有长期业绩稳定且回报可观的基金才是好的投资标的。同时,选择什么样的基金,一定要仔细分析比较,结合市场环境进行,而不能简单地以基金排名的高低作为选择标准,否则投资会有损失。此外,如果以炒股的心态来频繁买卖基金,投资者经常会面临“踏空”的危险,往往在赎回基金后发现基金净值仍在稳步持续攀升而后悔不迭。对于那些业绩优秀而稳定的基金,投资者应该坚定持有,大可不必做波段操作。只买好的,不看排名”,这才是投资基金的正确思路。雾区”三把保险当投资上错“花轿”重投资轻保障,仅仅为了保险的投资功能而投保,却忽视了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财务保驾护航,部分市民投保时存在这样的误区。保险其本质功能是保障,化解未知风险是其主要功能,为了获取收益去投保,很大程度上是“上错花轿嫁错郎”。案例:投保先问收益存在误区“这款保险的分红怎么才144.20元呢?”建筑师余先生对保险可不在行。前年,余先生在银行理财专柜签下了一份年缴费1万元的分红险保单,宣传资料上五大特色的前三项令他记忆犹新,“固定回报”、“年年分红”、“复利累计”。当时工作人员还给我看了往年收益率汇总表,几乎都在4%以上,我想这样的投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不赔稳赚还能有保障,怎么去年的收益率只有1.4%了呢?看来保险还真是不靠谱。和余先生有着相同抱怨的人不在少数,如此看重保险的分红功能、分红多少的投保人其实陷入了保险的一大误区把保险当投资。容易让投保人产生这种理解偏差的是新型的人寿保险产品,包括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这几类产品在寿险保障功能之外,还会给投保人带来一定的获利预期,但投保人不应颠倒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假如仅仅为了投资而投保这些产品,我们会发现这些产品的表现将无法满足预期,甚至让人很失望。记者了解到,分红险的收益并不保证,保险公司宣传资料上只会印有“预期收益”,合同中也不可能找到有关保底收益率的条款。红利从保险公司利差中产生,主要是死差异、利差异和费差异。如果这三部分没有产生获利,那么保险公司将会实行零分红,投保人也就没有收益了。其次是市场上曾一度热卖的投连险,其风险是最高的,不仅没有保底收益,甚至连本金都无法保证。投保人缴纳的保费会先被扣除一定比例的初始费用,余下的部分才进入投资账户,这无形中压缩了投资本金,就好像申购基金被收取高额手续费一样。2019年上半年,不少投连险账户表现不错,产生50%至70%的收益,不过这只是针对投资账户中的部分,而非全部保费。而在股市下跌时,想要退保的投保人还会遇到另一个麻烦,不仅账户亏损、初始费用无法拿回,而且要被收取退保手续费,真可说是雪上加霜了。所以,投保投连险不能忽视其保障功能,对投资的风险性也要有个清楚认识,最好能长期坚持。万能险虽然设有保底收益率,不同产品给出的下限标准不同,一般为1.5%、2%或2.5%,但如果只是为了这保底收益率而购买万能险就显得不怎么划算了,其收益能超过银行一年期定存已是理想状态,忽视万能险的保障功能同样会进入投保误区。对策:投保应先看保障再看收益李健,聚川理财注册金融理财师聚川理财注册理财师李健表示,保险和投资不能混为一谈,在考虑是否投保时,我们应该先看重保障功能本身,其次再对投资部分予以关心。分红险、投连险和万能险的保费一般比较昂贵,对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合适,在金融环境动荡时,更可能出现保费断供的危机,而相同保费下,如果选择消费型即保费不返还的产品,保障金额会更高,保障也能更到位。当然,如果你已经对分红、投连及万能产品的功能认识清楚,找到了保障与投资之间的平衡点,并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特性来为自己所用,相信产品最终会令你达到满意的保险和理财目的。雾区”四买银行理财产品只看预期收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市民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把收益率作为了唯一的“刚性指标”,只选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根本不在意产品的风险几何,也不管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使得理财纠纷频频出现。案例:预期收益到期大幅下滑“这款产品的收益率如何?”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这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必问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这也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尽管这几年来随着理财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过去一些机构以“预期收益率”吸引投资者眼球的做法,已经被明令禁止。但是很多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仍然习惯于把“收益率”当作选择产品时的唯一标准,投资只看收益率,由此带来的理财不当也不在少数。去年3月,曾先生就购买了一款挂钩型的理财产品。当时看重这款产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8%左右。曾先生觉得,在股市低迷的环境中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达到8%,已经是让人满意的收益率了。然而让曾先生不解的是,产品运行了不足5个月的时间,就由于挂钩股票跌破了预先设置的最低价格,产品自动终止。除了没能获得预期的8%的收益外,曾先生的本金也亏损了10%。曾先生这才想起仔细研究自己的产品说明书,原来预期8%的收益率只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才可实现的最高收益,由于曾先生投资的时期正值欧债危机加剧,挂钩股票跌破了产品设置的最低价格,也就触发了产品自动终止的条款。由于是一款部分保本产品,最终曾先生获得了90%的本金。事实上,如何看待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不算是个新鲜的问题了。预期收益率的依据,是理财产品设计部门在相关数据的预期和趋势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预测”,最高预期收益率也仅在最理想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当趋势判断错误,或是预期未实现时,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就可能远远低于理想的水平。因此,就和它的名字一样,预期收益率是一种“预期”,未必是它实际可以获得的收益,投资者不能将预期收益作为挑选理财产品的唯一指标,应综合考虑理财产品的设计、投资方向等再做出选择较为理性。对策:别被“预期收益率”误导陈哲,兴业银行理财经理兴业银行理财经理陈哲表示,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首先应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明白自己处于何种阶段,提前做好财务规划。其次,市民从收益率来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理解,但必须清楚收益背后蕴含的风险,要了解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是投资大宗商品还是债券,或者是其他类别。再次,市民购买理财产品前,应先看清楚合同约定的内容,口头宣传再怎么美好,最后还是要归结到合同的约定上来。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收益率的误读中,也有一种现象越来越典型,那就是使用“年化收益率”来代替对产品的收益预期。所谓年化收益率,一般是在较长的投资期限内才能实现,短期一般会出现偏离。再则,年化收益率对应一个年度的收益情况,并非短期便可获得本金相应百分比的收益。比如,年化收益率12%的产品,如果投资期限为一个月,即使达到12%的年化收益率,其最终收益也只相当于本金1%的金额。
    符致坚2019-11-06 15:37:21
  • 规避理财险中的误区的技巧:提示一: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应仅关注投资收益率,而要对产品风险、投资周期、投资用途、担保增信等方面做深入的了解。且应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客观评估,选择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不能一味追逐高收益,而忽视了金融产品的风险属性。提示二:发行机构是否持有正规金融牌照,这点非常重要。如今,“假冒伪劣”现象已经开始向投资理财领域渗透,金融消费诈骗屡见不鲜。投资者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去选择持有正规金融牌照的机构销售的产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掉入黑理财的陷阱。提示三:应具备分散投资的意识,注重科学投资理念而不盲目操作。应将投资资金按照风险分散的原则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制定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金融产品配置比例。在同一风险级别中,也应合理分散投资于不同品种不同品牌的金融产品,不应把全部资金投资于单一产品。
    米国际2019-11-06 15:18:38

相关问答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决定为进一步优化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及期限,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检总局决定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一、将第八条修改为:“食品检验机构应当符合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二、将第十条第二项“5日内”修改为“5个工作日内”;第三项“6个月内”修改为“45个工作日内”;第四项修改为:“资质认定部门应当自技术评审完结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技术评审结果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自批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资质认定证书,并准许其使用资质认定标志;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三、将第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6年。第二款修改为:“食品检验机构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资质认定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向资质认定部门提出复查换证申请。四、将第十六条修改为:“国家认监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制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五、将第二十条第一款修改为:“技术评审组应当按照评审准则规定的时限组织评审,评审发现有不符合项的,技术评审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判定为评审不合格。六、将第三十五条“暂停资质认定证书6-12个月”修改为“暂停资质认定证书3个月”。七、将第三十七条修改为:“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八、建议第三十八条修改为:“食品检验机构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的规定予以处罚。本决定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发布。
一、户口能否迁入很重要购买学区房,户口能否迁入是很重要的问题。在与原房主交接完后,一定要确保原房主将户口迁出,自己能顺利将户口迁入,孩子户口能顺利进入该社区。二、学区划分问题是必修课买房前要了解清楚学区的划分情况。如果决定要买哪个学区的房产,最好提前了解详情,大概每年6月,学校都会公布该校当年的 “招生简章”,上面会有该校的学区范围,可以用来参考;有的学校会在官方网站公布学区划分情况,家长也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查询,购房前,最好事先向教育局、街道、学校招生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了解清楚招生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两个学区交界线附近的房产更要小心。三、买新房更要多留心如果购买的是新房,开发商说它的楼盘可以上某某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核实。如果他说的是已经建成的学校,可以直接向学校或者教育部门了解学区划分是否包含该新建楼盘;如果学校还未建成,则要让开发商出示与学校的招生协议,并将买房后孩子可上该校作为购房合同条款写入合同。现在很多新建楼盘都承诺可以上某某学校,但实际上可能都存在变数,购房时一定要记得在合同中写清楚说明白。四、学籍问题马虎不得在确认准备购买的二手房产是否真实后,接下来你还需要去了解这个房产的学籍是否被占用。一个学校里不能同时有两个学籍,因此,同一房产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有一个孩子上对应的学校。如果原房主的孩子还在该校上学,这时即使你买了房且落了户,你的孩子也是不能顺利入学的。为了防止在学籍问题上发生纠纷,在签订买房合同时,一定要将学籍情况在合同中说明,以保证孩子能够顺利按时入学。shqianyy。
一、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首先,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问题,例如:将自己购买的物品给经营者看,确保是假货,对方认同后,给予一定的补偿。二、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当我们协商不下来的话,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向其反映自己买的东西的问题,然后告知是哪个经营者卖的,让行政部门帮助我们维权。三、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我们还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可以拨打12315,向其反应自己的问题,请其帮我们进行维权,这个维权的方法一般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四、仲裁机构仲裁,我们还可以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来维权,这种维权虽然有些麻烦,但效果是最好的,提供相关的证据,到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扩展资料:一、安全权消费者的安全权分为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首先考虑的便是商品和服务的卫生、安全因素,不希望因卫生安全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生病、身体受到伤害,甚至产生生命危险。二、知情权作为经营者,诚实信用是交易双方应遵守的基本准测,不得隐瞒实情,不得作虚假承诺,否则就构成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一旦发生争议或造成损害,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给予赔偿。三、自主选择权消费者选购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行为必须是自愿的,不必以经营者的意愿为自己的意志,主动权在自己手中。同时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必须合法,不能把自主选择权建立在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之上。四、公平交易权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必须保证质量、价格合理、计量正确,不得违反平等自愿、公平交易的市场准则,违背消费者的意愿强制交易。五、求偿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由于经营者的过失或故意,可能会使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到侵害。这里的人身权包括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财产权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和间接的财产损失。消费维权--。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半年,是挑战前所未有的半年,是中国经济在灾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的非凡半年。这半年,中国经受着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通胀高企、投资放缓、自然灾害不断;股市持续低迷,高油价与世界性通货膨胀掠夺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面对重重压力,中国经济为化解不利因素,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一直在不懈努力。经过30年的经济实力积累,中国已有足够实力应付各种天灾人祸。盘点上半年经济生活,10个最受关注的热点关键词汇跃然纸上:人民币升值、CPI、股市、物价上涨、次贷危机、油价、准备金率、抗灾、粮食安全、房价。关键词之一:人民币升值构成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基于以下两大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对外经济往来层面上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快速升值,实际上是美元贬值速度太快。自次贷危机去年年中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加大救市力度。美联储已累计降息300基点,将利率降至2.25%。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向金融体系持续大量注资,动辄上千亿美元。降息极大地削弱了美元对于海外投资人的吸引力,同时当局释放的大量现金也使得美元一天比一天更加不值钱。作为国际金融体系中最关键的货币之一,美元的无序贬值危害了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第二,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外汇占款”带来流动性过剩压力。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对外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的两大支柱。为了保证有限的外汇资源能够用到更好的稀缺资源和技术的进口以及鼓励企业出口创汇,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不惜代价承担企业外汇结算和汇率波动的风险。于是,企业的出口业绩越好,外商来得越多,双顺差所造成的外汇储备就膨胀得越快,中国货币增长的速度自然也就会增长得越快,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随着投资过热、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等宏观经济过热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严峻。为了保证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利益,缓解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冲击,央行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措施来吸收市场中过多的流动性,但效果并不佳,外汇占款问题越来越突出。人民币增值已经被市场认为是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