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欧洲国家相比,一战期间美国日本对华经济政策特点和影响

黄现峰 2019-12-21 18:31:00

推荐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开始衰落,其世界霸权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一战爆发之前,英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国每年在海外的投资高达40亿英镑,占据当时世界投资总额的43%。一战过后,英国不仅流失了大量的黄金储备,还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成为净债务国。在欧洲的所有参战国中,英国采取了最负责任的财政政策。英国政府花在战争上的开销多达430亿美元,其中包括借给法国、俄国等盟友的110亿美元的贷款。为了支付这些费用,英国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筹集到了90亿美元;另一方面通过向国内和美国长期借款筹集到了270亿美元;其余的款项是从国内银行借来的。英国人之所以如此慷慨,在于欧洲国家一开始就把债务视为战争合作的一部分,理应放在战后统一解决。1915年,英法俄三国财长在巴黎财政会议上明确表示:“英法俄三国财长同意整合三国的财政和军事资源,以促进战争的最终胜利。这场战争使欧洲对美国物资和商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更重要的是,这一行为导致大量黄金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不足20亿美元一下子飙升到40亿美元。战争一举改变了美国在世界各国经济和金融中的地位。战争结束后,战债偿还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议程上。英国被夹在整个债务结构的中间,即拥有大量债权也拥有大量债务。英国深知收回债务的难度,希望统一解决战债问题,最好全面取消。这符合欧洲历史的传统,拿破仑战争后各国就全面取消了战债。在欧洲国家看来,一切战争的花费都是“自由国家”维护“自由世界”应尽的义务。但美国却坚持按照商业模式完成对于战债问题的处理。两国之间的分歧直到战争结束后5年才得以解决。当时,英国为了快速恢复经济,尽早重建战前由自己主导的金本位制度,从而接受了美国的方案。然而,巨额的战争贷款成为了英国经济复苏的负担,而美元却趁机输入欧洲,蚕食着属于英国的经济地盘。英国试图恢复世界金融中心的期望落空了。扩展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如飞机、毒气、坦克、远程大炮相继投入战争,是武器发展史的重要阶段。一战打衰英国银行业-英国国家概况。
黄盈碧2019-12-21 19:14:4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1915年5月7日,一个对于美国来说很平常的星期五,这一天,纽约港还是像以往一样喧嚣。肯纳德海运公司引以为豪的“卢西塔尼亚”号即将从纽约起航回物浦港。很少有人想到,这是一场悲剧性的航行。1915年5月12日下午2点10分,当“卢西塔尼亚”号航行到爱尔兰南部的老金塞尔角,此时距离爱尔兰爱尔兰镇只有10英里,一艘德国潜艇突然向它发射了2枚鱼雷,一枚击中了“卢西塔尼亚”号的首部,另一枚击中尾部。这艘巨大的船在20分钟后就消失在海面上,沉没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转移到救生艇上,结果共有1201人死亡,其中128人是美国公民。发射鱼雷的U20于5月13日回到威廉港的基地。卢西塔尼亚”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也足以支撑一场世界大战。所以,美国可以按自己的计划决定如何去做,唯一的障碍就是:孤立主义。因此,美国就要寻找让孤立主义闭嘴的借口,就是上文提到的“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和“墨西哥密电事件”。美国从一战中得到的利益是所有参战国中最多的。第一,美国在1914至1917年间是战争双方的军需品供应商,贸易额快速上升,美国贸易顺差达到116亿美元,工业发展迅速,释放了美国的工业潜能。1914年至1919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50%,从249亿美元骤升至639亿美元,钢产量增长89.1%,加工工业产值增长32%;第二,1914至1917年间与战争双方的贸易使美国从债务国变身为英法等国的债权国。战后,美国是20多个国家的债主,仅协约国就欠美国100多亿美元。由于战争对金融业的冲击,英法等国不得不用黄金储备购买美国物资。战争结束后,美联储的地下金库中储藏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第三,欧洲的混战使欧洲列强没有多余的精力关心殖民地和中国、拉美这些海外市场。美国趁机抢占了原本属于欧洲国家的市场份额。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对拉美的出口总值从7.98亿美元增长到33.93亿美元,并且控制了拉美工业原料的进出口,还贷款给中国1300万美元,谋取了在中国修建1500公里铁路的权利,还把加勒比海沿岸的波多黎各变成了殖民地。
    龙小艳2019-12-21 18:57:52
  • A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因忙于一战而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本则加紧侵华步伐,先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后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诱饵,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美国也乘机扩大对华侵略,特别是加强对华的经济侵略等。
    车建仁2019-12-21 18:41:50

相关问答

步骤如下:一、通过商务部网站查各国税率,通过商务部各国贸易税费查询,可以查询各国进入中国的商品税率,也可以查询原产中国的货物,在其他国家的进口税率。例如:原产于中国的货物,出口到阿根廷,阿根廷的进口关税为35%,另外还有VAT为21%。二、进入各国海关网站查税率,如果不清楚各国海关网站,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并不容易,建议通过世界海关组织网站,找到各国海关网站的链接,查询就相对容易多了。当然,并非所有国家的海关网站,都会提供税率查询。三、查询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通过查询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可以查询中国与已经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国家之间的优惠税率。除此之外,还可以查询自贸协定降税时间表。最后需要注意,如果查询某商品在别国的进口税率,必须清楚该商品在对方国家的商品编号。扩展资料:纳税方式通常的关税纳税方式是由接受按进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增值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单一货物。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无偿赠送的物资。进出境运输工具装载途中必需燃料、物料和饮食用品。来料加工进口的材料、零件、配件等复出口的。经海关核准暂时进境或出境,并在6个月内复运进境或出境的展览品、施工机械、仪器等,暂免征税。因故退还的中国出口货物,可以免征进口关税,但已征收的出口关税,不予退还。因故退还的境外进口货物,可以免征出口关税,但已征收的进口关税,不予退还。关税滞纳金是指在关税缴纳期限内未履行其关税给付义务的纳税人,被海关课以应纳税额一定比例的货币给付义务的行政行为。征收滞纳金的目的是通过使滞纳关税的纳税人承担新的货币给付义务的方法,促使其尽早履行其关税给付义务。滞纳金自关税缴纳期限届满之日起,至纳税义务人缴纳关税之日止,按之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比例按日征收,周末或法定节假日不予扣除。具体计算公式为:关税滞纳金金额=滞纳关税税额×滞纳金征收比率×滞纳天数关税后纳制是海关允许某些纳税人在办理了有关关税手续后,先行办理放行货物的手续,然后再办理征纳关税手续的海关制度。关税后纳制是在通常的基本纳税方式的基础上,对某些易腐、急需或有关手续无法立即办结等特殊情况采取的一种变通措施。海关在提取货样、收取保证金或接受纳税人其他担保后即可放行有关货物。关税后纳制使海关有充足的时间准确地进行关税税则归类,审定货物完税价格,确定其原产地等作业,或使纳税人有时间完成有关手续,防止口岸积压货物,使进出境货物尽早投入使用。征收关税是一国政府增加其财政收入方式之一,但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关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每个国家都会对进出口的商品根据其种类和价值征收一定的税款。其作用在于通过收税抬高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减少在市场上对本国产品的不良影响。关税有着保护本国生产业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不利的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主要是对就业率的影响。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拉动了风能项目的内需,但是随着税收抵免政策的到期,美国风电塔制造商上周四呼吁美国政府的一个专门委员会批准对进口自中国和越南的风电征收高额关税。关税的经济效应一般说来,当一国的经济实力强大,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时,往往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关税体现的主要是税收的职能;相反,当一国经济发展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时,则往往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时候关税的保护职能居于重要甚至主要地位。征收关税会引起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到出口国和进口国在生产、贸易和消费等方面的调整,引起收入的再分配。关税对进出口国经济的多方面影响称为关税的经济效应。历史上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不管是从量关税SpecificTariffs还是从价关税AdvaloremTariffs,都曾经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源泉。但是在当代,关税的主要功能已不再是增加政府的税收,而是去阻挡来自国外商品的进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相关的产业。当然,国家有大有小,同样幅度的进口关税,对小国和大国可以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假定进口国是个贸易小国,即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该国的进口量的变动不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如同完全竞争的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这样,该国征收关税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等于关税税率,关税全部由进口国消费者负担。如果进口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即该国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占了世界进口量的较大份额,那该国变动进口量就会影响到世界价格。因此,大国征收关税虽然也有上述小国的种种关税经济效应,但由于大国能影响世界价格,因此从局部均衡分析所得的征收关税的代价和利益对比的净效果,就不同于小国情况了。2019年11月23日,中方将给予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的输华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 。关税。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两点,美联储宣布降息,距离上一次降息已经十多年了。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已经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美联储降息将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具体体现在:由于降息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造成资本宽松,促进个人消费,促进投资。美联储降息的主要目的是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缓解疲软的经济形势以及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此外,美联储宣布降息后,多个经济体纷纷跟进降低利率,这也意味着我国面临的不仅是美联储降息更可能是全球降息带来的影响。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形势并不能完全被世界左右,更不可能被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左右。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为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政策重点为逆经济周期调节,大规模的放水不再可能出现。加之,在房价高企,消费信心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能力尚待增强的今天,过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使得我国投资重新涌入房地产市场,偏离经济发展脱虚就实的本意。因此,相信国家将会出台相关政策以弱化美联储降息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影响。综上,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美国的经济地位使得不论美联储加息还是降息,均会对我国经济形势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国家对经济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决定了这种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必将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并不会使我国经济形势偏离发展初衷。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市场的矛盾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双重效应凸显。它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需要,在世界范围推进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升级,资本主义的国际协调和干预有所加强,延缓了资本主义的衰亡期;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在地缘上达到极至,资本的增殖、商品贸易放量、生产扩大很难通过开辟新的处女地来实现。这表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依旧在经济全球化形态下发生作用。而且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连结成为一个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阻滞,都会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呈现出更大的脆弱性,爆发新的危机的可能性增大。概言之,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更新,扩大了资本主义的生存空间,但却不能使资本主义获得永生。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固有矛盾,最终会酿成资本主义的衰亡。一、经济全球化未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全方位延伸的结果,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急剧扩张是其强大的推动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从国内推展到国外,只是扩大了矛盾作用的地域范围,并未消弭产生矛盾的社会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借助对经济全球化初期的主导虽可暂时缓解自身的矛盾,但却不可避免其固有矛盾再度激化和尖锐起来,使资本主义各国陷入危机四伏而不能解脱的境地。1.经济全球化并未化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历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尖锐化,是导致资本主义频繁发生周期性危机的总根源。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对经济加强了宏观调控和实行经济计划化,并在新科技革命的拉动下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经济繁荣。但好景不长,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又发生了以滞胀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危机,它说明,在资本主义体制框架内采取国家强力干预经济的办法并不能标本兼治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顽症。从80年代起,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另辟新径,新自由主义受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新掀起私有化浪潮,并在全球拓展自由的市场经济。综观资本主义在其体制内进行的改革和调整的轨迹,在所有制方面,就是国有化和私有化的交替;在调节手段方面,就是国家干预和自由放任的反复。这样的转换没有改变整个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性质,不过是在私人制的范围内兜圈子,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危机和止住利润下滑。经济全球化从体制上说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在发挥资源配置全球化优点的同时,也把其弱点全球化了。市场经济固有的盲目性、滞后性和外部不经济等问题都加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性。诚然,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就一些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采取共同行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致命弊病,相反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层次上崩溃的可能性增大。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股票和游资猛增,截止到1998年3月底,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股票市值总额达34万亿美元,超过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仅美国一家的股市总值就高达17万亿美元,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远远超过1929年经济大萧条前夜82%的水平。全球有游资7.5万亿美元,外汇市场上的交易额平均每天达1.5万亿美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控制这个巨大的市场。P.12三、经济全球化微观张力强劲与宏观协调机制滞后的矛盾愈益显露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来自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则充当了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而经济全球化的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中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全球经济体制几乎都变成了市场经济。全球经济体制的统一,促进了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有效配置,节约了稀缺的社会资源,降低了劳动消耗。但全球经济体制的一体化也把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全球化了。市场难以有效地提供和满足社会公用性产品的需求,更难以做到对许多公用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市场竞争导致垄断,垄断的发展则会反过来破坏经济活动主体间的平等竞争规则,造成市场效率下降;市场经济的调节在收入分配方面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正;市场的微观主体的活动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既不能自觉体现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目标,也不能自动保障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盲目性十分突出。经济全球化扩大和发展了市场,引起的全球化问题也随之增多:1大国经济竞争剧烈。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日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最终确立,三方竞争激烈,冲突频仍。美国近年来经济强劲增长,止住了经济地位下滑的颓势,依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日本经济虽持续数年低迷,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各方面仍具有向美国挑战的能力;欧盟一体化取得明显进展,其经济实力总和超过美国,重夺世界经济主导权的愿望十分强烈。大国的竞争加剧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常发生你来我往的贸易战、投资战和货币战。2跨国公司的垄断和兼并趋势迅猛。目前跨国公司的购并浪潮此起彼伏,垄断进一步发展,这种势头虽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作用,但也加剧了世界市场的竞争,形成对世界经济一些领域的垄断,对各国的经济安全也构成了威胁。经济运行风险增大。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每个国家及其企业都是世界生产和经营有机体系的一个部分和环节。在这样的紧密联系和依存状态下,任何一个经济体或部分发生危机,哪怕是极小的经济体发生危机,都可能引起全球性的危机和灾难。4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范化。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劳动就业、财政货币、社会副利、国际收支等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相互作用关系越出国界扩展到全世界,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制约的解决单靠一国的能力是不够的,必须由相关国家的共同协调来解决。5全球性的公平问题突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使一些人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持有或投机性的炒作,在短时间内暴富,而非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和资本缺乏者收入很低,贫富差距在个人之间拉大。贫富差距在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在扩大,最不发达的国家被日益边缘化,国力脆弱,人民生活贫困。6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把国内的资源、劳动力密集型、重污染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的资源、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迁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中获得巨额利润,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向发达国家,而把严重环境污染留给了发展中国家。以市场经济为体制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上述问题,要求对世界经济运行实行全球性的宏观调控,由主权国家政府和国际经济组织实施宏观管理和干预。应当肯定,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荡与滞胀后,从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多边协调上取得了进展。首先是全球性多边协调,包括联合国名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等相关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下的全球性多边贸易谈判,是世界经济多边协调的最高层次,它就有关全球性经济、贸易、金融问题展开磋商,其协调成果具有全球适用性。其次是以日美欧为核心,以西方八国首脑会议为主体的大国协调,是当今世界经济多边协调的实力派,他们在世界几乎所有的多边主要经济协调中担当着举足轻重角色,定期举行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则是协调的常规形式。此外,区域化集团间和内部的协调,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在世界经济的多边协调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国际宏观协调机制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扩张的速度相比严重滞后,尤其是防范全球金融风险的监管体系并未建立起来,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缩小南北差距问题没有切实的机制和措施,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中对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的重视远远超过了成员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看,它在稳定世界金融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受到的批评也日益增多。一是未能及时对危机发出警报;二是危机发生后反应迟钝,援助不力;三是为援助设置了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条件;四是过分强调国际游资的优越性,并试图把成员国经常帐户可充换性的仲裁权扩展到资本账户,但却管理不良,结果使“金融病毒”到处传染。有鉴与此,改造货币基金组织势在必行,除转换其职能,应该着手组建类似“世界中央银行”那样的机构。或者仿效联合国安理会的样式,成立一个经济安理会,负责全球经济的安全,目的在于改善目前国际经济宏观协调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状况,以便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实行有效调控和监管。然而,加强全球经济宏观管理和协调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许多措施是难以付诸实施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的利率太高,西方八国应该协调行动降低短期利率,表现出加强全球经济安全的诚意来。但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反对这么做。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微观经济成长张力强劲和宏观协调机制滞后的矛盾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因为,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形态,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还是由西方国家操作和控制的国际组织,其背后都受到垄断资本财团的左右。从本质上说,这些政府和组织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他们采取的政策和协调措施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既不会从国内劳动阶层的利益出发,也不会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对世界经济的运行控制和协调。所以,现有的国际经济协调只是在某些方面修修补补,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危机的防范和监管不力的弊端。由于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能对世界经济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不能防止危机及其在全球的迅速蔓延,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综合上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生产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越出了民族国家的藩篱,把地方性的狭小市场联结为广阔的世界市场,无疑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和社会进步。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把自己的矛盾转嫁到别国,缓和了国内的矛盾,也加强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经济、政治联系,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资本主义秩序,延缓了资本主义的生命期。但是,经济全球化并未使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消失或从根本上铲除,也不是医治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弊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具有了新的特点,况且旧的矛盾未解决,新的矛盾和冲突又产生了。它使资本主义体系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增大,增加了资本主义的脆弱性,使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日趋边缘化,最终也会使发达国家难逃其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微观发展张力强劲与宏观协调机制滞后的矛盾,使资本主义难以有效地对付全球化下极易扩散的经济危机。这些都决定了资本主义推动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中国出口压力巨大美国此次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信贷紧缩,而这将使得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再加上最近美元的强劲升值造成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加速升值,这必将对我国的出口形成巨大压力、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陆挺:这次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在出口方面。除美国经济放缓、需求下降之外,今年第二季度欧洲、日本的经济增速也呈快速下降趋势,这势必会拉低对中国的进口需求。据我们推算,去除价格和汇率因素,今年1-8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2.1%,低于去年全年的19.2%。除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增速下降等因素外,出口增速下降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即我国出口增长正在经历一个大周期中的自然减速阶段。我国于2001年底加入WTO,之后新市场开发迅猛,中国出口在2001-2004年增长迅速。但随着国外市场逐渐被开发,出口增速必然减缓。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在2019年后就已经开始下降,2019年全年出口实际增长为24%,而2019年的出口增长进一步下降到19.2%。有趣的是,出口增长下降并不意味着GDP增长也会下降。尽管从2019至2019年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GDP增长确不断加速。我们在今年年初预测,若美国经济增长下滑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增速会下降3.4个百分点,我国GDP增速会下降0.3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由于出口增速减缓对GDP增长大约为0.8个百分点。我们估计今年最后几个月出口增速会进一步下降,由于出口减速对于今年全年GDP增长的影响大概是1个百分点。2019年出口会进一步减速、向下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左右。李稻葵:短期来看,美国此次危机对其实体经济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个负面影响远远没有上个世纪经济大萧条时那么严重。因危机而出事的金融机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二级市场上,这将导致金融市场上交易产品的价值下降或者泡沫破裂。当然,由于二级市场借贷交易的萎缩、利率上升,最终一定会导致面向企业和家庭的贷款利率上升、信用萎缩,这对本已艰难的美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对于中国出口形成打击。美国危机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企业形成打击,同时美国消费也会进一步萎缩,这都会导致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下降。另外,来自欧洲、亚洲区间贸易的需求也会减少,这也会对中国出口产生不利。黄益平:美国危机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金融危机意味着世界经济已开始走入疲软、衰退,因此我国出口必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事实上,我国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已经由去年的25%以上回落到10%以下,有几个月对美国的出口出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因为出口占到我国GDP的三分之一多,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的国内需求是与出口紧密相关的。出口减速则势必引发消费和投资疲软。这是最为直接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而我国一些金融机构海外投资所产生的直接亏损,可能不会很快反应到中国实体经济运行当中。我们曾做过模型分析,如果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向下拉动0.5个百分点。当然,目前我国经济活动所出现的疲软迹象,并不仅仅是因为美国经济下滑,日本和欧元区已经出现负增长,同时还与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紧缩,再加上劳动力、资本和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相关。上述几方面综合起来,从而造成了目前经济增长的风险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的风险麻烦采纳,。
首先,是本质的不同,即经济制度的不同。虽然我国实行的也是市场经济制度,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说,日本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而我国实行的是具有高度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就意谓着,在中国当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失效时,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就能显示其威力,执行政府的宏观调控,从而纠正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年,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引发经济危机前的股市崩盘中,政府的那只“有形之手”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是结构的不同,即经济结构的不同。我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国家,特别是股市中绝大多数权重蓝筹股本身是国资股或具有国资背景,而日本等西方国家基本上是以私有经济为主体,它们的上市公司结构更是与中国完全不一样。对于中国股市来说,国家作为出资人,必然关注自己的资产价值状况,当自己的资产受到威胁和遭到损害时,代表出资人的政府必然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因为股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增值或贬值。当股市不正常出现足以影响到国家利益的风险时,国家作为企业的大股东,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第三,是阶段的不同,即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不管是美国上世纪20年代末的股市大崩盘,还是90年代末香港金融危机引发的股市崩盘,它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均与现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完全不同。当初日本股市泡沫破灭时,已经进入发达社会,其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内需和出口均处于饱和状态。而中国现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东部发达地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但有一定差距,而且国内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更大。因此,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以及巨额的投资需求和潜在的消费需求均庞大无比。近期有学者在讨论中就非常肯定地指出:即便是全球经济萧条影响到出口贸易,进而又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家也完全可以采用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投资和国内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使上市公司保持良好的业绩,支持股市的良性发展。第四,是因素的不同,即中国股市某些构成因素不同于国外。这些因素主要有货币的升值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目前虽然A股市场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资金面趋于紧张,但人民币继续升值会带来更多热钱的涌入以及人民币资产的重估,许多人民币资产类股票会起到支撑股市的作用。另外,必需看到的是,虽然目前中国股市的市场平均市盈率等估值指标偏高,但是在中国迅猛平稳的经济发展态势下,许多上市公司水涨船高,业绩增长迅速,成长性良好,这无疑在股市的牛市进程中消化了一些泡沫,上市公司用自身的快速成长性和良好的盈利弥补了虚高的市盈率,使得股市能持续发展,不至于向西方的股市那样,一旦这些估值指标偏高或者泡沫膨胀到了一定程度,就难以消化和控制。而中国的上市公司可以,中国的股市可以。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两点,美联储宣布降息,距离上一次降息已经十多年了。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已经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美联储降息将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具体体现在:由于降息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造成资本宽松,促进个人消费,促进投资。美联储降息的主要目的是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缓解疲软的经济形势以及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此外,美联储宣布降息后,多个经济体纷纷跟进降低利率,这也意味着我国面临的不仅是美联储降息更可能是全球降息带来的影响。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形势并不能完全被世界左右,更不可能被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左右。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为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政策重点为逆经济周期调节,大规模的放水不再可能出现。加之,在房价高企,消费信心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能力尚待增强的今天,过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使得我国投资重新涌入房地产市场,偏离经济发展脱虚就实的本意。因此,相信国家将会出台相关政策以弱化美联储降息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影响。综上,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美国的经济地位使得不论美联储加息还是降息,均会对我国经济形势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国家对经济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决定了这种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必将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并不会使我国经济形势偏离发展初衷。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在2019年3月23日的今天,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一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爆发在即。贸易战一旦爆发,具体以哪种形式体现?对中国经济有哪些影响?对哪些行业或企业影响最大?仔细研究这些问题,做好“应战”对策,方可争取主动权、防范贸易风险扩大。国内行业谁利空?谁利好?从中国方面来说,中美贸易战一旦出现,短期内难免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市场稳定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2019年,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总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对美商品出口不仅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如玩具、家具、纺织的对美出口均占该行业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机械等对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赶超劳动密集型产业。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行业会收到影响?金融业:A股承压避险利好直接投资方面,过去十年美国对华的直接投资占中国全部FDI的3.3%,十年内美资在华企业雇佣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中国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几大出口国所占的比重已相当之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最后,估计难以找到美国市场的替代市场。平安证券认为,中美贸易战升级还会对中国金融市场带来波动。比较受贸易战影响较大的A股板块申万二级市值占比,可以发现化工含塑料橡胶、机械、有色金属与非金属矿制品、电气设备、家电、钢铁及纺织服装含鞋类与皮革制品等板块市值占比均超过1%,家具板块市值占比为0.5%,各行业总市值占比为21.1%。若以市值来衡量板块对整个市场的影响系数,则美国在化工含塑料橡胶、机械、有色金属与非金属矿制品、电气设备、家电、钢铁及纺织服装含鞋类与皮革制品等领域开打贸易战,除了会给相关板块带来利空外,还会对中国的整个股票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广州万隆认为,短期内指数承压走弱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空头加码打压出现大级别恐慌跳水,那么独角兽概念股也会出现强势补跌,所以当前参与概念炒作的投资者要多留一个心眼。而没有吃到这块蛋糕博弈其他题材的投资者也不要急于抄底,更不可一下子把仓位打满,暂时以控制仓位和防范风险为上。但与此同时,风险偏好下降,对于黄金、债市等避险产品来说则是利好。截止昨日11点,伦敦金较开盘时上涨近10.7美元。农业:从中国反制行动中受益中国拟对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清单中,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9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猪肉产品关税大幅提高,不仅让股市的猪肉概念板块大涨,对于经营生猪养殖的企业来说,也是实在的利好消息。此外,部分水果种植户,也将从关税提高中受益。家具行业:产出规模或下降15%家具、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和电器设备制造,这几个行业的毛利率几乎全部低于45%。因此,如果美国征收45%关税,对美国的出口或将大多甚至全部停止。其中家具行业受影响最严重,产出规模下降15%,另外三个行业产出降幅也将超过5%。高新产业: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中国对美国在技术进口以及融资上也有一定依赖。例如,中国进口的许多高科技产品,关键技术只有美国持有,一旦美国停止此类核心技术的对华出口,可能会对中国的产业供应链产生冲击。例如,因特尔和AMD在个人电脑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国手机绝大多数亦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一旦爆发贸易战,中国在寻找此类技术的替代时需要一定时间。中信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此次贸易战背后的原因:既有特朗普的政治诉求,也有限制中国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目的,相关的产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今年2月2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2019贸易政策纲要暨2019年度报告》,其中称,“要确保美国在研究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保护美国经济免受不公平获取我们知识产权竞争对手的影响。对此,美国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以阻止中国通过不合理及歧视性措施获取美国的技术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之争,技术密集型行业受影响最为严重。而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罗伯特莱特希泽透露的消息印证了这一点,其提到此次关税的征收对象包括航空、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以及高科技产品等。近年来我国的高新技术进一步发展,在高压输电、高铁、可替代能源汽车和超级计算等领域都处于优势地位。但就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在现阶段还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如果此次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发酵,我国的高新技术行业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国内企业面临的动荡行业的动荡必定也会影响国内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与美国有紧密经济联系的企业。根据美国展开的“双反”调查,此次中美贸易战中受损的除竞争激烈的钢铁行业外,还有电子设备行业和机电业,而中国的电子产品不仅在出口产品占比中名列第二,也是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种类中属对政策敏感度最高的,所以此次贸易战的打响很可能为中国的各大知名电子企业带来较大的动荡。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首钢、鞍山钢铁、武汉钢铁等知名国企和上市公司。3月21日,中国钢铁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有关规定,针对进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以及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开展的调查,裁决是否侵权以及是否有必要采取救济措施的一项准司法程序全部胜诉,可谓避开了中国钢铁行业的一场大危机,但在刚松口气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贸易战又再次让钢铁行业陷入复杂的局面。化工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中国中化、万达控股、上海华谊、荣盛石化等知名国企和上市公司。化工企业与钢铁企业常常被同时提及,而在这次中美贸易战中也不例外。不过相比钢铁行业,化工企业受损程度稍次,且对政策的敏感度在出口行业中也不及电子产业。纸制品企业晨鸣纸业、福建恒安纸业、广州维达纸业、广东中顺纸业等。纸制品在国内的骤然提价各位消费者都有目共睹,而平时生活中所用的“清风”、“心相印”、“维达”、“洁柔”等知名品牌均出于以上几家知名企业。相对纺织类和农产品的出口,纸制品的出口相对不利,但由于行业敏感度较低,所用负面影响有限。各大纸制品企业或需调整政策或需转型来应对难关。服装企业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海澜集团公司、杉杉集团有限公司。服装行业在我国出口行业中占比靠前,但在此次中美贸易博弈中因行业敏感程度高而备受关注,出口前景较为严峻。中国贸易战多带来的也不完全是负面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也可以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长期以来,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关系,这类产品的确容易对美国同类企业产生冲击。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借此契机,通过技术升级和转型,提高知识价值和产品科技含量,使得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再只靠价格,这对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军工企业中核工业、中核建设、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中国电子等,基本属于中国十大军工企业,为国有企业。贸易战对军工企业的利好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贸易博弈或外交关系的悲观预测上,但不可否认贸易上的冲突升级会为军工企业带来商机。新能源企业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被看好的情况像是对贸易战压力下激发出的“智造升级”的乐观预测。新能源涉及范围较广,像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太阳能产业、核能产业等都是热门项目。中国将如何应对?有相关专家分析称,中方可能将反击的目标锁定在美国对华出口中占比较大的农产品上,比如大豆,也可能对来自美国的汽车、飞机等高科技产品进口加征关税。实际上,中国商务部已经有所行动,3月22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继续对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口相纸征反倾销税。这个时候专家和商人们是怎么想的呢?管清友知名经济学家:特朗普总统和美国政府对多国发起贸易战,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2019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对华也有类似行为,那是个案,是战术行为。这一次是系统性的战略行为。对中国的“遏制”,从90年代末开始,美国就试图进行。可惜因为2001年911事件引发的全球反恐而“流产”。中国加入WTO,美国也没有想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进而成为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全球化是会逆转的,这要看对谁有利。二十年前的预言,在十年前成真。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紧迫性空前强化。特朗普总统不过是顺势而为。即便是希拉里上台,这个战略也不会改变,甚至变本加厉。对此,我们要有清醒地认识。有以下原因让我们担心新冷战时代来临:首先,全球进入新时代。强权人物接连登台,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日本等等,有些连续执政,有些风格鹰派。强权人物的特点是雄才大略,不会按常理出牌。你不能按照你对政治家的一般化的模型去理解。贸易战引发全面的国际斗争,在一战和二战时已显露无疑。其次,长期宽松造成全球分化。金融危机后的宽松货币政策正在转向结构性改革。但一些国家内部改革很难看到希望,其国内社会撕裂十分严重。做不大蛋糕,就必然到外面抢蛋糕。再次,从贸易战到意识形态战。上一次冷战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演变为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这一次,从十分决绝的贸易战,是否会演变为意识形态战,尚未可知。如果是,那将不可收拾。赵国栋全球宏观投资人:这件事情影响巨大,可以说中美贸易战打响了。世界两大头号经济体打架,影响不是一点半点儿。限制中国企业的投资和并购,无异于断了中国市场换技术的路。别的行业不知道,至少中国的大数据行业,总体看来依然是,中国的应用如火如荼,但技术创新确是美国公司更胜一筹。双赢的结果自然是中国公司去硅谷并购小型科技公司。这些小型科技公司也乐于打开中国的市场。特朗普看样子铁心要斩断这条路。还好,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移民管理局,既然投资收购企业不行,那就开始抢人吧。北京刚刚出台了引进人才的管理办法,看样子不光抢华人,各国牛人,硅谷牛人都得抢才行。移民管理局有事情干了。增加关税的幅度不是之前特朗普要价的45%,是25%。这也够受。特朗普这手,真的是逼迫中国产业转型、逼迫中国经略非洲啊。还好,中国对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一带一路的战略,都是降低依赖美国的胜负手。应该说早有准备,但是毕竟都是在路上。而且中国党政军群机构正面临大调整,特朗普这个节骨眼,开启战端,的确不好受。但中国一向辩证看问题。特朗普的狠招,其实是在加速中国当前的各项进程。正如建国之初千头万绪百废待兴之际,美国强加在中国头上的朝鲜战争一样,加速中国的运转,以朝鲜战争为中心,迅速完成国内、国际力量的整合,重组。代价就是各界都得勒紧腰带,过阵子苦日子。我想这次也不例外。至少,特朗普此举,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指望美国了,不要眼馋美国的技术了。在制度创新上,迈出更大步子,在科技创新中,能用自己的就用自己的。用更开放的措施,更包容的心态,网罗了各国人才,那就赢了。熊鹏全球宏观投资人:对于全球风险偏好而言,所谓战争,一定是至少twosides,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另一方强有力鱼死网破的还击,那么,这就不是战争。既然不是战争,那么就会有让步和协商,正如我反复强调的,钢铝只是为了区分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现在川普政府的决策基于:1、北韩想象的胜利带给他们的美好感受,觉得这种打法还会有效;2、他们对中国做了大量研究,做了一些准备,也准备好了谈判筹码。第一步可能是天然气的对华出口;3、比较难预测的是中国如何反击?今天早上商务部的表态只是象征性的;如果坚持这个态度,那么后面就是大量谈判的工作。不过现在的谈判对手会是非常非常认真的了,以前靠糊弄和拖延的战术不再有效。4、市场冲击结束的标志很可能是某种方式的和解。但这种可能性不大。现在来看,更大可能是用时间来充分消化,不过这个对交易是最不好的,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区间震荡行情。最后市场会意识到,原来,这一切也没有想象那么坏。5、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难以评估,利好利空都有。如果要我说,那我就说50:50。6、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影响并不大。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是躲不过去的。曹德旺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日前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说,中美两国贸易差额来源于美国国内有需求但他们又不生产,所以才会买中国的商品,美国不是在救济中国,“美国加征关税的话,征多少都无所谓,20%不够就40%,50%我也支持,但我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赚钱的买卖我不做。只要美国国内仍有需求,增税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说。
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些现象可以看作是美国次贷危机发展的一个延续。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朱武祥教授认为,房利美与房地美的相关危机作为一个信号,表现了投资者对市场信任感的降低。其影响还有可能进一步削弱投资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打击他们对美国经济或美元将很快强劲反弹的期望。二房"危机的前景不堪设想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设立于1938年和1970年,属于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据悉,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所经手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3万亿美元,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美国政府高度依赖这两家公司支撑受抵押贷款违约率飙升拖累的美国抵押贷款市场及房地产市场。如果其中一家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就将对已经极度疲软的房市和经济形成沉重打击。受次贷危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房利美和房地美资产近来严重缩水,负债飙升。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7月上旬发表的报告称,为避免破产,两公司需融资750亿美元。报告同时预计,两公司还会遭受更多损失。该消息导致两公司股票遭遇市场恐慌性抛售,7月11日收盘价与去年8月份相比跌幅超过80%。房利美和房地美主要从事"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投资者担心,由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引发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有可能向更为广泛的"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演变,而这将进一步加大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动荡的风险。雷曼兄弟公司的分析师警告说,如果两家公司破产,其后果将十分严重。与之相比,美国次贷危机到目前为止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房利美和房地美破产,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很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停摆",这不仅将使美国住房市场复苏无望,还会危及美国整体经济增长。7月13日,美联储宣布对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机构提供直接贷款,美国财政部也表示可能会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希望以此重塑市场对这两个房贷巨头的信心。而在此前的2月底,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还明确表示,反对政府对住房市场实施重大干预措施。尽管这是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下行风险,保尔森认为实施该措施将弊大于利。美联储7月7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政府对住房市场大规模的直接干预不仅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伤害市场对于房价的自我调节能力。美国政府出手救市实属无奈该如何评价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变?沈明高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美国政府出手救助,使得单个市场的金融风险降低了很多,但同时也存在弊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认为,此举的弊端相当于政府承担了所有的风险,而道德危害和道德风险的转嫁使得原本就冒着很大风险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操纵者可以更加肆无忌惮。政府救助房产市场后,局势可能暂时稳定,但后果也很严重。美联储把市场上部分信用风险收入自己的资产平衡表,在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暂时稳定的先决条件是注入新的流动性,再往里投新的钱,然后降低利率,那么次贷之后就会是优贷危机、全面的危机。如果美国长期维持低利率和重新注入流动性,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非常高的通货膨胀时代。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表示,现在美国的政府干预主要是以央行为主,财政也出一些钱,但是力度相对较小。如果下一步加大干预力度,开始对一些机构国有化,那就可能使问题进一步恶化。亚洲各大央行与金融机构是美国债券的主要持有者,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债券来自房利美与房地美。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6月,海外投资者持有总计1.3万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占此类债券总量的21.4%。其中中国与日本是最大投资者,分别持有3760亿美元与2290亿美元。尽管存在风险,但市场普遍认为美国政府不会允许两家机构的债券违约,因此大多数观察人士并不十分担心危机对亚洲债券持有者造成直接影响。不过,这一危机对亚太地区的间接影响可能严重得多。曾任世界银行分析师和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的谢国忠认为,美国政府出手救市可能会引发美元进一步贬值,从而直接冲击亚洲央行与金融机构所持巨额美元证券的价值。次贷危机远未到底"经济增长前景存在重大下行风险",而"通胀前景面临的上升风险增加",这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15日的最新判断。与美联储6月份货币政策声明中所作的"经济下行风险有所下降"的判断相比,伯南克此次对经济前景的描述似乎更加悲观。有分析师指出,这一基调转变主要缘于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新一轮动荡。去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持续动荡。随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以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先后7次降低联邦基准利率,使之从5.25%降至2%。与此同时,美联储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向金融系统注资,以缓解信贷紧缩。到今年4月份,历时数月的金融市场动荡一度出现缓和迹象,西方国家一些主要金融机构当时曾乐观地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1股市深调最大跌幅近70%2019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其18年成长史上的又一次深度下跌。其中,上证综指从最高点的5522.78点一度跌落至1664.93点,最大跌幅达到69.85%;而如果从去年十月的股市最高点6124点算起,中国股市本轮的最大跌幅则更加惊心动魄。07年英国媒体曾经称赞中国股市为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而今一年过去,中国股市360度反转,成了全球最差的股市之一。2股票交易印花税经历两次大调为刺激股市交易,挽救股市一路单边下跌的局面,管理层在08年两度出手调整印花税:4月24日起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调整到千分之一,9月19日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印花税的两次大调曾一度令股市小幅回调,然而最终未能阻止市场继续下跌,与此同时,鼓吹“印花税为中国股市乱源”的人也似乎越来越少了。3汶川大地震股市停市3分钟致哀2019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为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19年5月19日14时28分起,临时停市3分钟。地震的发生使得川渝地区上市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公司紧急停牌。与此同时,一行三会展开了紧急地震救援行动,积极支持灾区公司重建。而股民也自发“满仓锁仓,为救灾出力”,一时间,团结战胜一切,地震激发出“爱国市”。4国家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五次下调利率,救经济保股市9月份,随着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幽灵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保增长促发展,国家高层迅速决策,批准了总额4万亿的投资计划,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百日内连续5次下调利率。国办则于12月15日“金融30条”,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股市运行。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抑制了股市的下跌速度,在10月份跌至最低点1664之后,A股逐渐回调,到12月份沪指一度回暖至2000以上。5维稳未奏效,奥运行情成空尽管郎咸平一再提醒我们“不要有幻想”,但是前有积蓄已久的奥运概念冲动,后有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奥运之前多次维稳讲话,舆论普遍仍对奥运行情充满想像。然而事实却残酷的告诉我们,所谓奥运行情,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虚空一场。整个8月,上证指数从最高的2830点跌至最低的2284点,跌幅达到了14%。6股市大跌引发“救市”之争3月27日,上证综指跌破3500点,距逾6100点的高位跌幅近半。股市的急跌让不少专家学者频繁发出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吁,但以胡舒立为代表的学者人士则加入到了反救市的阵营。在《何必讳言不救市》一文中,胡舒立强调“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一时间引来板砖无数,也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论争队伍。自此,“救市”在整个08年成为一直延续的重要话题。救市”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各方在股市制度建设上的不同观点,是对中国股市道路选择的一次理论大比武。7证监会开出史上个人最大罚单惩治股价操纵在行动还投资者一个“干净”的市场,已经成为更多人的呼声和共识。08年,证监会在打击股价操纵等问题上的力度有了更大的增加。11月,证监会对北京首放法人代表汪建中开出1.25亿元个人最大单笔处罚。随后几日,国美老总黄光裕也被警方调查,据称调查原因也与股市操纵有关。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查处已经成为中国证券监管的重头戏之一,但数量有限的证监会罚单,掀起的仍只是股市违法行为的“冰山一角”。8千亿股出笼大小非成千夫所指08年共有千亿股大小非解禁,巨量的限售股解禁被众多市场人士一致认定为A股下跌重要因素,部分人甚至将大小非称为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对于大小非的争论一直伴随股市的下跌过程。不少市场人士都为大小非的解决支招献策,比如龚方雄建议设立封闭基金解决大小非问题,金岩石则主张设立平准基金锁定大小非,就连《人民日报》也曾刊登对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琨的访谈,要求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然而,证监会则回应说:对于大小非的政策不会改变。9汇金出手增持银行股成就熊市“919”行情2019年9月18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加上同日的印花税调整以及国资委表态,不期而至的三大利好促使9月19日A股大盘近乎涨停,而甫一开盘,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银行的股票就牢牢封在涨停板上,全天下来一刻都没打开。此谓记录A股历史的“919”行情。据统计,自9月至11月,汇金分别增持工行和中行7.63亿元和1.77亿元。与其它“救市”措施相比,汇金入市全靠真金白银,因此,市场上普遍认为其对市场的意义最为重大,有人甚至直接称其为股市的平准基金。10中石油破发,中石油董事长深感对不起中小股民2019年4月18日,中石油跌破发行价。虽然中石油的破发在当时看来就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事情,但其破发的象征性意义仍然不可忽略:中石油在2019年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如今却跌破发行价,至少从某种意义上表明整个市场所面临的潜在危机;而后来的股指继续下行,则更印证了中石油在市场上的标杆作用。对于中小股民来说,“死了都不卖”的中石油破发则更称得上是一种标志性的打击。就连中石油的董事长也不得不对中小股民表示歉意:“深感对不起大家”。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一方面是影响不大论:李翀2019认为危机将会波及我国,但是它对我国经济的启示大于它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刘克崮2019认为危机对国内金融市场影响处于可控范围,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有限;一方面是影响很大论:徐慧2019强调了美国次贷危机通过外贸对中国的影响,认为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储备,也成为我们抵御外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冲击的坚强后盾,然而昔日顺差的优势,成为这次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软肋。具体影响有:1、次贷危机使得投资者预期的变化引发的市场无序可能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次贷危机的出现,使得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打击,美元的贬值压力使全球金融市场将面临资产的重新配置,这种调整可能导致资金在特定市场的迅速流入和流出,可能对整个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严重冲击。2、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引起全球的经济衰退,并且互相影响,不断加强。由于我国实行资本管制,金融市场尚未完全放开,国内金融机构对海外金融市场的投资参与程度不高,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十分有限。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特别是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货物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首当其冲的受到负面影响。实际上,首先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消费和投资减少,GDP降低;这样影响到对他国对美国的出口,从而降低他国的GDP。所有其他国家的GDP下降必然影响到我国,造成我国对几乎所有国家的对外出口下降。同样,进口也是出现大幅下降。2019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同比下降3.8%,日本同比下降12.7%,中国同比增长6.8%,增幅大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