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齐新康 2019-12-21 18:31:00

推荐回答

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个国家都难逃其影响,金融动荡会增加资金的避险需求,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投资者都会选择买入抗风险的资产比如黄金,美元这些硬通货进行避险保值,这会使资金抽离股市造成股市的下跌。
龙庆亮2019-12-21 19:14:4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使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且正在演变成国际金融体系的危机.危机的导因是美国的住房价格下降,住房抵押贷款坏账增加.进一步分析是美国的货币政策使然,即美国的廉价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政策,导致信用等级极低者能获得贷款,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原有收益率愿承担更大的风险.其结果是一旦经济金融形势发生未预期的变化,危机就到来了.如果更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国际金融体系危机的深层原因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来找,不从国际货币体系上解决问题,国际金融体系的危机会长期存在.在解决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金融危机升级后,美国.总.统.布.什马上就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要通电话.美国总统所期待的是中国不要抛售已有的美国国债,并积极申购拟议发行中的7000亿国债。
    黄登源2019-12-21 19:58:07
  • 首先确定一点,没有太大影响。意大利危机,首先涉及的是欧盟,从而造成欧元贬值,美元和黄金会被推高,相对人民币兑美元会贬值,造成中国的资金外流压力,从而会对中国股市小幅利空。
    黄益洪2019-12-21 19:39:09
  • 1、对海外“热钱”的存量、增量、流向产生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收紧,会对股市中的海外“热钱”的存量、增量、流向产生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股市的走向。2、使周边市场继续深度下跌,中国的投资者心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3、出口企业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于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中国经济来说,在内需的替代作用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况下,如果有美国经济衰退导致的世界经济危机发生,中国很难独善其身。4、对企业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寒流”,使虚拟经济遭受重创之后,紧接着受影响的就是实体经济。美国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厂,因受销售下跌、财务恶化、市场占有率下滑和信用评级不佳等影响,已转向美国政府要求纾困,否则将被迫破产。扩展资料:次贷危机从2019年8月全面爆发以来,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国际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得以暴露。预防金融次贷危机,调控政策必须顺应经济态势,符合周期性波动规律;应在加强金融监管、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上推进金融产品及其体系创新;应抓住有利时机,鼓励海外资产并购,优化海外资产结构,分散海外资产风险。次贷危机。
    黄皖毅2019-12-21 18:57:52
  • 一、2019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1、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2、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3、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1、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2、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1、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6、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四、关于救市1、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⑴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⑵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⑶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连亚欣2019-12-21 18:41:51

相关问答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随着2019年美国房价升值速度放缓,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一些次级按揭贷款开始迅速恶化,购房者只好卖掉房屋偿还贷款。随着利率水平出现逆转,许多处于还款中后期的次级借款人无法承受利率大幅提高后的偿还义务,只能选择违约,不良贷款迅速积累。于是,次贷危机浮出水面。一、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传导1、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诱发危机。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率从6.5%下调至1%,并一直保持到2004年6月30日。同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以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可是,次贷的收益建立在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将蒙受巨大损失,风险甚大。上个世纪末,景气的美国经济掩盖了这一风险。进入21世纪后,次贷风行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给消费市场的活跃推波助澜。美联储储蓄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巨大的诱惑驱使着次贷在美国的欣欣向荣。而美国房地产不可能一直上升,利率也不可能持续保持超低水平。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19年到2019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贷款机构无法收回贷款,而房价又不断贬值,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新世纪金融公司首当其冲因频临破产被纽约证交所停牌。2、金融创新、违规操作放大危机。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3、高杠杆运作将危机由虚转实。高杠杆率是当今资本市场金融交易的重要特点。所谓杠杆率是指金融机构的资产对其自有资本金的倍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即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对于给定资本金,杠杆率越高,金融机构所能运作的资产越多,金融机构的盈利就越高。风险偏好高的金融机构倾向于保持较高杠杆率。对于给定的风险偏好,金融市场风险越低,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就越高。例如,过去5年间,雷曼兄弟的资产回报率不过微乎其微的0.76%,但是其股东权益回报率则高达20.39%,获得如此高收益的秘密就在于其杠杆比例高达26.83倍。在实现高杠杆运作过程中,金融机构纷纷发行商业票据或者以持有的证券作为抵押向货币市场借贷资金,然后再将这些低利率获得的资金投向高收益的投资品种,从而获得两者之间的利差。然而高杠杆率也是把双刃剑,高收益的同时承受着高风险,次贷危机发生后,由于参与次贷的各个金融机构资产迅速缩水,有的清盘破产,有的紧缩银根,银行之间的拆借几乎不可能,虽然美国和各国政府国有化这些机构也罢,向银行机构注资也罢,虽然试图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增强人们对流动性的信心,但是由于担心还有漏洞未有揭开及对信用的严重担心,金融机构给实体企业的放贷大幅减少、甚至不予贷款,这就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引起失业率增加,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次贷危机导致股市暴跌,人们资产不断缩水,失业率不断攀升,及大家对未来的信心直接影响到各国的消费,从而使世界的消费水平不断下降。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危机首先来自于欧美市场进口需求的放缓,而非银行体系的崩溃。美国的经济危机是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而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危机中所要面临的考验,则很可能是实体经济不景气因而拖垮本国的金融部门。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启示在此次浩劫过程中,中国也难幸免,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对中国贸易,而且对中国金融也已经产生了实质性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资本市场倍受冲击,股市大幅下滑。2019年,中国股票市场一路走高,1月末上证指数只有2786点,到8月23日,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上证指数就突破5000点大关,10月15日又站上了6000点的历史高位,10月16日达到6124点,再创历史新高。但此后,股指一路走低,截止到2019年4月11日,上证指数为3493点,下跌2500多点,跌幅超过40%,是今年以来全球跌幅最大的证券市场。随着股指的大幅下挫,沪深股市总市值也急剧缩水。2019年11月5日,随着中国石油的上市,沪深股市总市值一度达到33.6万亿元,但随着股指一路下滑,目前两市总市值约为23万亿元,缩水10万亿元,蒸发速度之快为世界罕见,让社会各界深切感受到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大陆资本市场的影响。2、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在次贷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3、进口物资价格剧升,成为推高物价的重要动力。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直接增加了我国上游产业的生产成本,这必然会挤压本产业内部的利润,或者向下游产业转移成本。我们认为,发生向下游产业转移成本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根据最新数据,3月份CPI上涨8.3%,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PPI涨幅也达到6.9%,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传导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虽然不能认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国内CPI和PPI的大幅上涨都是由次贷危机及相关规避措施引起的,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次贷危机及其美元贬值确实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增加了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加大了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此次次贷危机造成了全世界的恐慌,但从正面上看,美国这种金融创新还是分散了风险,对我国还是有启示意义的。于是,笔者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其一,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调控。中国房贷市场与美国次级贷市场有一些相似性:对客户真实收入情况缺乏分辨力和监控力;随着人民币进入加息通道,客户还款压力增大,“优质贷款”有变质的可能;房价已经涨了10多年,有可能出现“拐点”等等。这些情况,足以警示银行未雨绸缪,加强风险管理,防止出现所谓“类次贷危机”。其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内需,避免出口风险。次贷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发展模式。二是金融创新中存在问题。相比而言,前者更为根本和关键。正是由于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结果导致大量的透支消费和高负债,带来严重的风险。短期来看,美国政府救市对美国乃至世界都是有好处的,但是着眼长期,如果不改变高消费、低储蓄的发展模式,危机仍将再次发生。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出口导向难以很快改变。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必须加大产业调整力度,积极扩大内需,改变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生产和消费、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关系。其三,需要推动出口多元化,加强外汇储备管理,防范外部风险。中国出口依存度高,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出口大量的产品到美国,为避免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要尽快推动出口多元化,分散风险。同时,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持有大量的包括美国国债、公司债等在内的金融资产,风险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加强与我国对外经济金融关联度高的国家的风险的跟踪监测,并采取切实措施防范与化解风险。其四,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建立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监测。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国家也不会没有危机的发生,而我们正在进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历史新时期,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面对自由市场机制下的持续发展,具前瞻性的风险调控与监管极为重要。次贷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金融稳定不能单纯依靠个别银行稳健就能达成,更要从宏观审慎角度着眼,审视可能影响整个体系层面的风险。不仅要关注单个银行的风险和监管,还应该深入到市场层面去关注银行的整体风险,关注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要认真搞好风险预警工作,尽快建立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监测,防止国际金融风险传导到国内产生系统性风险。其五,支持金融创新的同时对各环节操作严格把关,杜绝违规风险。房屋抵押贷款被证券化以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会调动银行或次贷公司在重新获得现金流后扩大信贷规模的积极性,次贷不仅很快会被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并被分配到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组合中,而且与之相关的高财务杠杆工具会放大其风险,金融创新的杠杆效应就远离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原则。因此,我们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很好地坚持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
从2019年下半年发端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至今,美国经济危机四起,并且正在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尽管美国政府多次降息,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终无法改变美国经济不断衰退的趋势。本文从中美经济的基本面出发,提出美国经济的衰退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金融等领域尚没有完全放开,次级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文章同时认为美国经济的衰退给中国经济“走出去”提供了机遇,为中国经济的赶超发展提供了条件。一、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经济正在衰退中一美国次贷危机的由来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Subprimelendingcrisis,也译为次级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19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美国房地产是次贷危机的最先引发者,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到期,普通老百姓无法还贷,然后出现贷款公司倒闭,对冲基金严重亏损,继而花旗、摩根等银行保险公司受到拖累而出现巨额亏损;鉴于此,美国股市出现连续性的大跌,这又进一步恶化了美国经济,并迅速波及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中国多家银行也因购买次贷债务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第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美国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我国和美国的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将会导致美国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等下降,进而会导致美国对进口需求的减少。目前次级债对外贸易的影响已经显现,也已经在我国经济发展数据中充分体现,“2019年1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19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5.4%,比去年同期增幅大幅回落22.7%。二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实证分析1.中国2019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尽管我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次贷危机等复杂严峻的形势,但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得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20亿元,增长2.8%,回落1.6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778亿元,增长11.5%,回落1.7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993亿元,增长10.9%,回落0.4百分点。2.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次贷已经导致国际证券市场大环境走向恶化,全球股市连续下跌,国内A股市场没有独善其身,连续数月下跌。并且跌破2000点。虽然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救市政策,但这些政策利依旧难改A股颓势。股市下跌会导致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下降,加之2019年国内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会随着宏观调控而放缓,连环反应正在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调低。年初的雪灾、连续数月的高EPI以及5月份四川大地震给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股市增添了不确定性。3.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我国受次贷影响相对较大的银行主要有工行、建行、中行,其中中行持有的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最多,2019年末中行持有的次级债账面价值降至49.90亿美元,占集团证券投资总额的2.13%。工行年报表示,2019年末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支持债券面值12.26亿美元,全部为第一留置权贷款支持债券,信用评级均为AA+、AA、AA-。建行年报表示,2019年末持有美国次级按揭贷款支持债券名义余额10亿美元,账面价值3.7亿美元。信用评级A级及以上占比为93.03%。下表为2019年3季度工行、建行、中行持有次级债资产情况。根据上述三行2019年年报,以及增加的次级按揭贷款支持债券减值准备支出,次贷危机对中行、工行它们的直接影响已经十分有限,建行也表示次贷对它盈利影响不大。三、走出美国次贷阴霾,抓住次贷危机带来的机遇一中国有能力走出美国次贷危机阴霾美国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很多产业都出现萎靡,中国的对外开放存在一定程度的管制,因此没有出现像欧洲国家的次贷引发的巨大冲击效应,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受出口、内需、投资三驾马车拉动,数据显示我国出口受到了次贷的较大影响,但是内需和投资依旧发展良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学术峰会上指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所以,中国经济整体形势依旧较好,通过加强内需弥补出口的颓势等途径可以保持中国的经济按照预期向前发展,同时积极调整进出口产品的结构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二积极抓住美国次贷危机出现的机遇次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是全局性、长期性、总体性的,而是局部性、阶段性、结构性的,它虽然放缓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让美国经济失去在全球的竞争力。并且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在经历次贷危机后,经济效率会进一步得到提升,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加强,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不会因为这次次债而发生逆转,目前美国需要救助的也主要是金融企业。中国应该抓住美国次贷危机出现的短暂的机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紧对国外优质资产的收购。2019年1季度中国GDP增长10.3%,高于改革以来的长期平均值,根据统计数据可以推测2019年美国GDP增幅会低于2%。中国GDP的增长不会低于10%,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在绝对量上成为全球第一,所以美国经济在面临衰退的同时给中国大国崛起提供了机遇。2019年1季度,亚洲地区除日本外企业收购规模同比增长了8.9%,金额达到了1408亿美元,其中有超过394亿美元来自中国收购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收购国。因此,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了次贷的影响,但是影响在可控范围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并没有改变,同时次贷给予了中国走出去收购国外优良金融资产的机会。二美国经济衰退论出现随着次级贷的不断升级,次级贷正在进一步拖累着美国经济。花旗集团财报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花旗亏损98.3亿美元,这是花旗发展至今196年历史上最高的亏损额,因此花旗还同时宣布裁员4200人,花旗集团的财报打击了大众对经济尽快恢复的信心。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近期在国会接受质询时表示,美国经济“有可能出现衰退”,同时美国《纽约时报》在2019年4月3日公布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近2/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已经处在衰退当中”。经济学认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连续两个季度GDP出现零增长或者负增长,那么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处于衰退阶段。美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9%和0.6%。所以,美国连续三个季度的经济发展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困难,并且有可能出现衰退。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衰退主要表现在企业和个人支出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萎靡、公众对经济信心持续削弱、社会就业状况不佳等方面。同时,美国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在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CPI超出警戒区间,2019年1月至3月,美国CPI同比增幅分别为4-3%、4%和4%,大幅高于美联储1.5%-2%的警戒区间。第二,PPI增幅创下新高,2019年1月至3月,美国PPI同比增幅分别为7.4%、6.4%和6.9%,1月升幅创1981年10月以来的新高。第三,进口价格持续上涨,2019年1月至3月,美国进口价格指数月度增幅分别为1.5%、0.2%和2.8%,能源和农产品国际价格上涨的外部通胀压力不断向美国内部传染。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表现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第一,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中国股票价格追随美国股市下跌,并且跌幅超过美股跌幅,这主要是投资者心理因素造成的。因为前期中国股票估值偏高,在全球经济随着美国经济放缓的过程中,中国A股市场部分股票价格因不具备价值支撑,呈现连续下跌的态势,并且处于非理性下跌状态。这给广大的新老股民上了一次体验式的风险教育课,为中国投资者今后的理性投资奠定了基础。第二,对我国金融机构和QDII的影响。我国涉及次级债的银行主要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建设银行,他们均已公开声明其所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债务抵押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对银行的经营影响不大。由于我国QDII类投资基金设立运作时间不长,投资经验不足,没有能够很好地评估次级债的负面性,几乎所有的QDII类投资基金都损失惨重,“截至1月28日,南方全球、华夏全球、嘉实海外、上投亚太优势的基金净值均跌破0.9元,单位净值分别为0.823、0.793、0.754、0.772,一出海就平均亏损了21.5%。假设今年以来这些基金的规模一直没有变化,以已经公布的四季报基金期末份额计算,这4只基金共计亏损约257亿元。不知对你有用吗?仅作参考。
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些现象可以看作是美国次贷危机发展的一个延续。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朱武祥教授认为,房利美与房地美的相关危机作为一个信号,表现了投资者对市场信任感的降低。其影响还有可能进一步削弱投资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打击他们对美国经济或美元将很快强劲反弹的期望。二房"危机的前景不堪设想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设立于1938年和1970年,属于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据悉,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所经手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3万亿美元,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美国政府高度依赖这两家公司支撑受抵押贷款违约率飙升拖累的美国抵押贷款市场及房地产市场。如果其中一家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就将对已经极度疲软的房市和经济形成沉重打击。受次贷危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房利美和房地美资产近来严重缩水,负债飙升。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7月上旬发表的报告称,为避免破产,两公司需融资750亿美元。报告同时预计,两公司还会遭受更多损失。该消息导致两公司股票遭遇市场恐慌性抛售,7月11日收盘价与去年8月份相比跌幅超过80%。房利美和房地美主要从事"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投资者担心,由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引发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有可能向更为广泛的"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演变,而这将进一步加大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动荡的风险。雷曼兄弟公司的分析师警告说,如果两家公司破产,其后果将十分严重。与之相比,美国次贷危机到目前为止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房利美和房地美破产,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很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停摆",这不仅将使美国住房市场复苏无望,还会危及美国整体经济增长。7月13日,美联储宣布对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机构提供直接贷款,美国财政部也表示可能会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希望以此重塑市场对这两个房贷巨头的信心。而在此前的2月底,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还明确表示,反对政府对住房市场实施重大干预措施。尽管这是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下行风险,保尔森认为实施该措施将弊大于利。美联储7月7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政府对住房市场大规模的直接干预不仅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伤害市场对于房价的自我调节能力。美国政府出手救市实属无奈该如何评价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变?沈明高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美国政府出手救助,使得单个市场的金融风险降低了很多,但同时也存在弊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认为,此举的弊端相当于政府承担了所有的风险,而道德危害和道德风险的转嫁使得原本就冒着很大风险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操纵者可以更加肆无忌惮。政府救助房产市场后,局势可能暂时稳定,但后果也很严重。美联储把市场上部分信用风险收入自己的资产平衡表,在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暂时稳定的先决条件是注入新的流动性,再往里投新的钱,然后降低利率,那么次贷之后就会是优贷危机、全面的危机。如果美国长期维持低利率和重新注入流动性,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非常高的通货膨胀时代。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表示,现在美国的政府干预主要是以央行为主,财政也出一些钱,但是力度相对较小。如果下一步加大干预力度,开始对一些机构国有化,那就可能使问题进一步恶化。亚洲各大央行与金融机构是美国债券的主要持有者,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债券来自房利美与房地美。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6月,海外投资者持有总计1.3万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占此类债券总量的21.4%。其中中国与日本是最大投资者,分别持有3760亿美元与2290亿美元。尽管存在风险,但市场普遍认为美国政府不会允许两家机构的债券违约,因此大多数观察人士并不十分担心危机对亚洲债券持有者造成直接影响。不过,这一危机对亚太地区的间接影响可能严重得多。曾任世界银行分析师和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的谢国忠认为,美国政府出手救市可能会引发美元进一步贬值,从而直接冲击亚洲央行与金融机构所持巨额美元证券的价值。次贷危机远未到底"经济增长前景存在重大下行风险",而"通胀前景面临的上升风险增加",这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15日的最新判断。与美联储6月份货币政策声明中所作的"经济下行风险有所下降"的判断相比,伯南克此次对经济前景的描述似乎更加悲观。有分析师指出,这一基调转变主要缘于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新一轮动荡。去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持续动荡。随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以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先后7次降低联邦基准利率,使之从5.25%降至2%。与此同时,美联储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向金融系统注资,以缓解信贷紧缩。到今年4月份,历时数月的金融市场动荡一度出现缓和迹象,西方国家一些主要金融机构当时曾乐观地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些现象可以看作是美国次贷危机发展的一个延续。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朱武祥教授认为,房利美与房地美的相关危机作为一个信号,表现了投资者对市场信任感的降低。其影响还有可能进一步削弱投资者对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打击他们对美国经济或美元将很快强劲反弹的期望。二房"危机的前景不堪设想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设立于1938年和1970年,属于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据悉,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所经手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3万亿美元,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美国政府高度依赖这两家公司支撑受抵押贷款违约率飙升拖累的美国抵押贷款市场及房地产市场。如果其中一家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就将对已经极度疲软的房市和经济形成沉重打击。受次贷危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房利美和房地美资产近来严重缩水,负债飙升。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7月上旬发表的报告称,为避免破产,两公司需融资750亿美元。报告同时预计,两公司还会遭受更多损失。该消息导致两公司股票遭遇市场恐慌性抛售,7月11日收盘价与去年8月份相比跌幅超过80%。房利美和房地美主要从事"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投资者担心,由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引发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有可能向更为广泛的"住房抵押贷款危机"演变,而这将进一步加大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动荡的风险。雷曼兄弟公司的分析师警告说,如果两家公司破产,其后果将十分严重。与之相比,美国次贷危机到目前为止所引发的金融动荡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房利美和房地美破产,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很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停摆",这不仅将使美国住房市场复苏无望,还会危及美国整体经济增长。7月13日,美联储宣布对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机构提供直接贷款,美国财政部也表示可能会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希望以此重塑市场对这两个房贷巨头的信心。而在此前的2月底,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还明确表示,反对政府对住房市场实施重大干预措施。尽管这是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下行风险,保尔森认为实施该措施将弊大于利。美联储7月7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政府对住房市场大规模的直接干预不仅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伤害市场对于房价的自我调节能力。美国政府出手救市实属无奈该如何评价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变?沈明高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美国政府出手救助,使得单个市场的金融风险降低了很多,但同时也存在弊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认为,此举的弊端相当于政府承担了所有的风险,而道德危害和道德风险的转嫁使得原本就冒着很大风险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操纵者可以更加肆无忌惮。政府救助房产市场后,局势可能暂时稳定,但后果也很严重。美联储把市场上部分信用风险收入自己的资产平衡表,在增加了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暂时稳定的先决条件是注入新的流动性,再往里投新的钱,然后降低利率,那么次贷之后就会是优贷危机、全面的危机。如果美国长期维持低利率和重新注入流动性,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非常高的通货膨胀时代。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表示,现在美国的政府干预主要是以央行为主,财政也出一些钱,但是力度相对较小。如果下一步加大干预力度,开始对一些机构国有化,那就可能使问题进一步恶化。亚洲各大央行与金融机构是美国债券的主要持有者,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债券来自房利美与房地美。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6月,海外投资者持有总计1.3万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占此类债券总量的21.4%。其中中国与日本是最大投资者,分别持有3760亿美元与2290亿美元。尽管存在风险,但市场普遍认为美国政府不会允许两家机构的债券违约,因此大多数观察人士并不十分担心危机对亚洲债券持有者造成直接影响。不过,这一危机对亚太地区的间接影响可能严重得多。曾任世界银行分析师和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的谢国忠认为,美国政府出手救市可能会引发美元进一步贬值,从而直接冲击亚洲央行与金融机构所持巨额美元证券的价值。次贷危机远未到底"经济增长前景存在重大下行风险",而"通胀前景面临的上升风险增加",这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15日的最新判断。与美联储6月份货币政策声明中所作的"经济下行风险有所下降"的判断相比,伯南克此次对经济前景的描述似乎更加悲观。有分析师指出,这一基调转变主要缘于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新一轮动荡。去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持续动荡。随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以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先后7次降低联邦基准利率,使之从5.25%降至2%。与此同时,美联储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向金融系统注资,以缓解信贷紧缩。到今年4月份,历时数月的金融市场动荡一度出现缓和迹象,西方国家一些主要金融机构当时曾乐观地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证券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证券市场的任何动荡都会波及摘要到整个金融系统,并且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证券市场的监管尤为重要,科学的监管措施可以有效克制证券市场不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保障证券市场平稳和透明,提高交易效率和证券创新能力,降低风险。在监管措施方面,建议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机制的约束、引入公司型基金制度,完善基金持有人大会监管机制并强化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管。一、次贷危机对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启示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现行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专业技术的匮乏,信用评级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而造成资产证券化没有取得更大的发展。通过本次次贷危机,我们同时发现完全照搬美国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良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不断的成长与完善,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大环境。但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监管制度,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第一,关于SPV的设立。SPV作为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核心机构,其功能主要在于实现“破产隔离”和“真实出售。但我国SPV的主体将是信托投资公司,资产证券化过程中SPV将以信托的方式进行。但现有的法律条文对SPV的经营范围没有进行合理的限制,造成SPV的经营范围过大。第二,现行的法律体系对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存在较大的限制。首先,现阶段,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只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目前还没有向个人投资者开放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目前的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其次,按目前的相关规定,政府无法为房地产抵押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这无疑将大大制约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第三,证券评级制度不健全。由于涉及到风险与收益,因此对证券化的资产进行信用评估定级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评级机构应该是与各方面无利害关系的中介机构,它们在评价证券的偿还本利能力时不会由于利害关系者的压力而有所偏倚。第四,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对房地产证券的发行和交易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许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完全按照《证券法》的相关条文进行具有全面性,真实性,时效性的信息披露。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1.监管部门权力分散证监会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具有明确的监督和管理权力。但是,由于证券市场监管部门较多,除了证监会履行监管职能,还包括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在不同程度的执行部分监管权利。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证监会的权利,同时影响了证券监管的反应速度和效率。证监会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防范重大风险的发生,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监管目标不明确,往往导致其对市场变化反应滞后。2.证券发行市场监管不完善当前中国实行的是带实质性审查的核准制,但是仍然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没有完全遵照市场机制进行新股发行定价,政府干预太多。实行核准制后,新股发行定价标准仍然由监管机构内部掌握。对当前我国企业来说,争取发行额度就是最低成本的融资,形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得企业进行各种伪包装和虚假宣传,并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②上市公司往往隐瞒不利于自己的重大信息,在信息披露制度方面,更多的偏重于发布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导致投资者在决策时准确性差,从而损失利益。3.证券交易市场监管不完善由于证券交易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只能对证券市场能做多但不能做空,而导致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出现,例如,在市场连续暴涨时,投资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采用多开户手段。证券市场的波动,大部分原因是“政策市”的存在,为了控制交易价格,政府往往通过各种手段在证券市场上托市或抑市。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使得有价证券的供求关系不能通过市场反映出来。4.证券中介机构自律性不强我国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作为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服务机构,在经营规模、经营手段、经营方式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由于政府实行不透明的资格审批制,在机构设立或者获取证券业务上,造成不公正、不公开、不科学的结果,影响了证券机构及业务的发展及规范。②中介机构的上级部门,为了追求高效益和高份额指标,往往放松对营业部的内部管理和调整控制。③中介机构由于利益驱使,没有建立有效的考核标准,也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④虽然有的中介机构制订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控制制度,但是有些营业部却没有切实的贯彻执行。三.监管的基本原则从国外对证券业与银行业监管的实践来看,监管奉行三个基本原则:①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卖主自行当心原则”;②旨在促进公平竞争的公平交易原则;③以法律为基础的依法管理原则。1.“卖主自行当心”原则美国证券监督,在发展初期,并没有保护证券投资者的法律,证券市场上通行的原则是与一般商品市场相同的“买主自行当心”原则,由证券投资者自己识别证券的质量,判断公司性质,决定是否购买,至于是否上当受骗则是买主自己的事。当时不仅上市审查程序不严格、不规范,而且允许大量透支炒股。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导致市场破坏性的大崩溃。2.“公平”原则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一般准则,所有投资者都平等交易,具有资金优势的不能享有垄断特权,具有信息优势的也不可能借此获利。各国都有有关法律或规定,明令禁止各种形式的价格操纵以及内幕人员的证券活动。并且,还设置了有效的证券交易监控系统。以证券交易中的委托、成交、持股记录为基础,根据交易的时间,证券的选择等有关记录,判断交易活动的性质。3.以立法为基础的依法监管原则、改从发达国家监管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对直接金融交易市场的监管,还是对间接金融交易中银行部门的监管,统一监管加强立法管理是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特征。通过立法形式把一定时期内的管理政策固定在法律基础上,这样,就使证券市场的交易行为有了准则,管理有了依据,从而使管理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四.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的建议1.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机制的约束与其他国家的许可制相比,我国对基金设置了较高的准入条件。我国《基金法》第13条规定,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且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另外,将基金发起人资格限定为三类金融机构,即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并要求每个发起人的实收资本不少于3亿元。应当在保证市场秩序的范围内,适当放宽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条件、降低基金托管人的参与门槛,使基金在规模上能够有较大的提高,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声誉机制等方式让市场对基金管理人、托管人构成足够的压力,从而形成自我约束力,提高基金运作的效率。2.引入公司型基金制度,丰富基金的组织形式契约型与公司型作为证券投资基金的两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在法律依据、法律地位、资金的性质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别。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的监督是动态的、即时的,能有效弥补董事会事后及定期监督的不足。所以,我国的基金立法应当顺应历史潮流,在优化契约型基金治理的同时,尽快引入公司型基金,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有效治理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切实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强化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管由于基金的持有者相对较为分散,而且基金可以随时被赎回,基金份额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基金持有人无法作为日常的监督主体,基金治理中需要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来代为行使基金契约的监护权。基金经营业务的特殊性,以及管理人行为的不易观察性,决定了监督权的实施同样是高成本的,监督者需要获取相应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既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知识,如果将这种监督权赋予专业机构或人员,监督的效率将大大提高,这就是基金架构中设置托管人这一角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