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的宏观政策有哪些

简相超 2019-12-21 18:28:00

推荐回答

很明显,2019年的经济走势是下行的,对于2019年,我的判断是将会是探底的一年,但在2019年内能不能真探到这个底不好说,如果探到底了,后面几年就是逐步复苏了,如果还探不到,那真有点不敢想象。先声明,我下面用的都是官方发布的数据,不是外媒或研究机构的数据,因为这样数据口径容易统一,比较好说明问题,如果一会拿汇丰数据一会拿路透社数据,数据之间根本没法做比较,而且光凭官方自己发布的数据就可以表现出现在的经济形势有多差了,如果你觉得官方数据是美化过的,那么你把情形再想糟些就可以了。先回顾一下2019年整体经济形势:这几天,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个报告,报告里先把2019年的经济情况总结了一下,里面有些用词耐人寻味:报告中对于2019年经济的总体评价是2019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后面又具体说了2019年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简单总结下:有利因素: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势头强劲3、消费增长稳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4、一些产业基础好、结构多元化、调整步伐快、开放程度高的地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利因素:1、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持续回落2、加工贸易出口和传统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明显下降3、一些产业结构落后单一、产能过剩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下行速度较快,特别是东北三省、山西等情况极不乐观4、量大面广的传统企业、中小企业依然普遍面临生存难、转型难的困境报告里的这些话,大家可以细细品读,想想文字背后的意思和代表的实际经济情况,比如总体特征里的“稳”、“缓”、“进”、“忧”这四个字到底哪个是实际主角?比如,第三产业比重增大和消费逐渐成为主引擎是因为确实增强了还是因为制造业和出口下降的太快了?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的地区和经济下行速度较快的地区到底哪个大?各位必须要有2019年经济比2019年还差的心理准备,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是我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切身体会,接触的金融和实体经济从业人士都感到明年经济能探到底就算不错,根本不敢奢望明年就好转,第二,在看看官方报告怎么说,央行前些日子发布了《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里面对今明两年GDP的预测是,“2019年全年实际GDP增速预计为6.9%,2019年全年实际GDP增速预计为6.8%”,2019年比2019年还低0.1%,别小瞧差的这0.1%,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就是速度问题,实际形势会有多严峻可想而知。今年的状况,首先官方经济数据显示的就是一片低迷,程度超出预期,最差的就是外贸,进出口连续数月出现负增长,今年的增长目标在几个月之前就可以判定肯定达不到了,甚至在7月股灾那几天,统计局的外贸数据都是分开放出的,先放的是感官上不那么糟糕的指标。从微观角度讲,实体经济今年倒闭潮、跑路潮比去年还严重,贸易和制造型企业都有大量倒闭,而且有中小企业风险向大型企业蔓延的趋势。2019年为什么还要糟呢?首先,外部环境就比较差而且不确定性高第一、IMF今年四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率,从年初的3.8%下调到目前的3.1%,这是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最低的增速。第二、全球贸易增长连续三年低于全球经济增长,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率多年来第一次低于全球发达国家的贸易增长率: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率2019年为1.4%,发达国家贸易增长率3.05%。第三、美国已经开始加息,将导致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对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也是负面影响。全球经济除了美国呈现出复苏外,欧洲、日本全在泥潭里,新兴市场国家更危险,比如金砖四国里的巴西和俄罗斯甚至有可能出现政治危机,中国在这俩国家都有不少投资,弄不好就是坑,钱又都打水漂。其次,国内经济自身困难重重,像钢铁、汽车、有色这些行业都不是一年两年能好起来的,关键是产能严重过剩,而需求正走在下滑的拐点,比如今年我国钢材消费量20年来首次下降,而且预测以后会越来越低,像武钢刚刚要裁员一万人,甚至黄奇帆都提出了要国家规定房地产建筑用钢增加一倍的想法来挽救过剩产能。而所谓的新兴产业,也在由热转冷,比如互联网行业融资今年就是拐点,上半年还是投资人追着创业者给钱,下半年反过来就都不投了。官方对于明年国内的经济形势也认为难言乐观,发改委报告中认为“三驾马车”的表现将更加糟糕。首先看第一驾马车:投资,报告认为,明年投资增速将下降至9%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约拉低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原因包括国内贷款、外资、自筹资金等资金源连续多月负增长,资金来源结构难以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长,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负增长,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仍未全面恢复;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明年增速可能回落2%。这一方面是资金来源受到了限制,一方面则因为新预算法和地方司法、纪委体系改革强化了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制衡约束,短期内抑制地方投融资扩张。再看第二驾马车:消费,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减速、受失业显性化、热点消费减速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国内消费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这无疑将削弱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至于第三驾马车:出口,预计2019年发达经济体微弱复苏、新兴市场增速有所回升,使得出口可能略高于今年。但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的出口比2019年是超预期下滑的。从官方报告都可以看出来,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应当说是非常严峻的,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些问题的严重性可能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计。Winteriscoming……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提前安排应对之策。
龚少菁2019-12-21 18:57:2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2019年全球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将至少面临以下四重不确定性的冲击。不确定性之一:“长期性停滞”格局将会维持还是被打破?2019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速不断下滑。2019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基本上与2019年持平。全球经济似乎陷入了美国经济学家萨默斯所称的“长期性停滞”之中。萨默斯认为,要摆脱长期性停滞,要么依靠新的一轮技术革命,要么依靠主要国家实施集体性的财政扩张政策。由于短期内技术革命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且各国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方面达成集体行动的难度极高,因此长期性停滞的格局可能依然会维持几年。不过,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似乎在面临一些转机:一是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态势依然在延续,而特朗普政府可能采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二是欧元区经济在2019年的表现相当不错,年度增速多年来首次超过美国;三是中国经济增速在2019年下半年出现了企稳态势;四是2019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暖改善了资源出口国,也难怪民粹主义与孤立主义会因此抬头。2019年,除了英国脱欧将会继续推进之外,欧元区的几个核心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都会迎来国内大选。至少目前在法国与意大利,右翼政党上台的可能性都不容忽视。一旦法国勒庞上台,法国版的脱欧就可能变为现实;而一旦意大利五星运动党胜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主权债违约就可能上演。一旦上述暗黑情景变为现实,欧元、欧洲金融市场、欧元区经济增长,乃至全球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都可能蒙上一层阴影。不过,在目睹了特朗普上台制造的政治动荡之后,上述欧元区各国的建制派与温和派是否会醍醐灌顶般苏醒过来,开始重视手中的选票,进而团结起来与右翼政党抗衡?在特朗普政府制造的全球孤立主义情绪加剧背景下,欧元区的拥护者们是否会重新珍视欧洲一体化的成果与不易?欧元区是否会逆风飞扬,变成全球多边主义与集体合作的“新高地”?这一切均为未定之数,需要考验欧元区政治家与广大选民的智慧与勇气。不确定性之四:全球贸易战与汇率战爆发在即?在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汇率战与贸易战就会轮番上演。我们在历史上看到的上一幕,恰好发生在1929至1933年的全球大萧条之后,美国的斯穆特霍利法案打开了贸易战的潘多拉之盒,而主要国家放弃金本位制也拉开了汇率战之幕。特朗普政府当前的危险举措,似乎正在把我们拉回20世纪30年代的暗黑时代。一方面,特朗普开始指责中国、日本、德国操纵本国汇率,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目前似乎正在酝酿针对中国、墨西哥等国家的贸易制裁。一旦美国悍然发动贸易战,很难设想受制裁的一方不会实施“以牙还牙”式的反击。必须指出的是,以邻为壑的汇率战与贸易战一旦爆发,没有一方能够全身而退。可以说,目前全球贸易战与汇率战是否爆发的引信,的确掌握在特朗普及其幕僚们的手里。如果他们懂经济学的话,他们自然会明白以下事理:第一,美国制造业就业的下降,是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生产率上升的必然结果,针对部分顺差国实施贸易战的做法,并不能为美国带来多少制造业就业;第二,贸易战的结果,将会显著提高美国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成本,而这些人恰好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第三,悍然发动贸易战将会对美国政府过去几十年孜孜经营的全球化“旗手”与“领袖”的形象构成沉重打击,这将显著损害美国的全球利益。但是,如果特朗普及其幕僚们最终发动贸易战的话,这表明他们很懂“政治”,把自己不能履行自相矛盾的竞选口号而引发的群众怒气,通过嫁祸给子虚乌有的外部替罪羊而转移出去,是看似高明的做法。
    龙家衡2019-12-21 18:41:19

相关问答

最早且名气最大的游资鼻祖徐翔已经在监狱里面,还没有出来!被逮捕时,身穿白色的阿玛尼大褂。下面我给大家列出五位较有名气的游资大佬:第一:孙煜,江湖人称“孙哥”网络传闻著名游资大佬孙国栋为其父,孙哥号称游资界金城武,职业的灵敏嗅觉非同一般,江湖人称第一游资,从前光大杭州庆春路转移阵地之后迅速交易量位列第一,实力由此可见。网名:职业短线客2019.11.15日注册,可见应有高人指导,早已出神入化。资金量据称逼近50亿。今年股灾期间也遭到停牌补跌黑天鹅事件,股灾期间停牌股将其持仓有所暴露,股灾前持股河北钢铁6090万股,000720新能泰山577万股,人称赵老哥的赵强常与孙哥同进退,目前依旧是最活跃的席位。所在中信证券溧阳路证券营业部第二:廖国沛,江湖人称“佛山无影脚”擅长短线,也是从小资金做起的典范。17年底,中国证监会开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佛山禅城人——42岁的廖国沛,罚没8149万余元。据悉,廖国沛控制本人等12人名下28个证券账户,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廖国沛操作15只股票,获利2700万多元。根据相关资料,廖国沛一直是股市散户中的风云人物,被称为“股市无影脚”。他1998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携18万元进入股市,经历近八年“黑夜中摸索”,截至2019年账户资产就已达到数亿元。光大证券佛山绿景路证券营业部第三:赵老哥,赵老哥,80后,未毕业已成名,资金实力20个亿。八年一万倍如雷贯耳。一万倍,也就是20万炒成20亿。银河绍兴一直为主席位,开立永嘉阳光大道之后一路顺风顺水,2个亿做成20亿,后来在000778新兴铸管与新能泰山上大仓位被关,赵老哥与孙哥是好朋友,常在某股共同进退,游资圈传言赵老哥被关之前花了几亿买宅买车。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证券营业部第四:邱宝裕,Asking邱宝裕骨灰级大佬,成名较早,近期传闻深交所STT离职而再度论坛发言。asking的席位不确定,传言的席位单子都太小,哪里像有几十亿。成名多年,但此后极少现身,上榜次数也不多。也有传言:游资“新盟主”:华泰厦门厦禾路疑似,未经证实。人品极佳,膜拜。兴业证券福州湖东路营业部第五:章建平江湖人称:老章身价超40亿资金雄厚敢封大盘股中信证券一战成名动用几亿甚至10亿封板传5万起家。中信证券杭州延安路证券营业部/杭州定安路营业部。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微观经济(Microeconomics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关系: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宏观与微观之间,生产、流通、分配、交换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宏观经济是与微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特征。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
他预计今年年底GDP增速将下降到9%以下,如果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紧缩政策或将面临转向,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行情。经济增速将节节下降中国证券报:房地产调控和欧债危机再次引发了投资者关于国内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的担忧,目前国内一些领先性经济指标已经开始出现下降,您如何看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发展趋势,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有多大?高善文:梳理一下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2002年开始到现在的这一轮周期跟1992年-2001年的那一轮经济周期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目前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末期,典型特征就是产能过剩严重、有效需求不足、新的增长点还没找到。从大的周期看,在未来几年内,资本市场出现以估值中枢上升为特征的单边上涨的机会比较小。即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在未来一、两年时间里能够启动,但因为在启动初期的产能短缺和经济过热,整个股票市场在估值层面上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像2002-2004年期间市场在估值层面上所承受的压力一样。从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将节节下降,预计年底会降到8.5%-9%之间,但下探到去年一季度6%增速水平的可能性比较小。从工业意义上讲,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工业减速过程已经开始,到年底工业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到15%以下的水平。从进出口意义上讲,出口的减速过程很快就会开始,特别是受欧债危机影响,下半年出口增速的下降会非常猛烈,从出口增速的高点到出口增速的低点这一落差很可能在25-30个百分点,今年年底出口增速肯定是个位数水平。从生产资料价格PPI趋势上来看,高点可能正在出现,随后PPI就会经历大幅下降。除了美元汇率的升值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以外,很关键的原因在于需求减速,今年年底当月PPI涨幅很可能会下降到零附近。中国证券报:这是否意味着机构之前对于上市公司盈利上涨20%-25%的一致判断需要调整了?高善文:是的,在需求萎缩背景下所形成的PPI下降,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在普遍下降,意味着未来盈利增速将大幅度下降。也意味着银行体系不良资产风险在上升,信用风险很可能也在上升。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我们需要在比较大的范围内不断下调对上市公司和工业企业盈利预期。所以很难说现在这个点位估值就已经见底了,因为上半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很好,下半年如果往下走的话,PE就会上升。紧缩政策已无必要中国证券报:年初关于加息的预期十分强烈,但近期不少经济学家已经改变观点,认为通胀趋势即将逆转,年内加息可能性很小了,你怎么看未来通胀的走向对于政策变化的寓意?高善文:通货膨胀压力的洪峰可能已经过去,或者正在过去,这一洪峰的高点应该不会超过3.5%,大概就在最近两个月时间,下半年大部分时间里CPI会节节下降。经济的减速、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美元汇率的升值等等是影响这一趋势最基本的因素,今年年底一般消费物价指数的涨幅很可能下降到2-2.5%之间的水平。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会节节下降,因此,无论通过加息手段控制经济,或者通过非常强的信贷控制管理总需求,或者通过汇率升值,这样一些紧缩性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看起来越来越没有必要。人民币升值长期来看是大势所趋,但短期来看,今年年内基本没有可能。现在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处在观察期,如果经济的下降比较快,今年晚些时候整个经济政策基调可能会有一定的转向,这种转向将表现为财政政策的放松和已有的紧缩政策执行力度的放松,而不太可能表现为货币刺激政策,比如重现大规模的信贷增长。中国证券报:这些政策变化会给下半年的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机会?高善文:如果政策如期在四季度放松,市场将出现规模较大的阶段性投资机会,至少在急速下跌过程中会赢得像样的喘息之机。但财政政策的刺激,以及政策执行力度放松的影响更多表现在基本面层面上,由于没有大力度的货币刺激政策,整个市场在资金层面上将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市场难以再现2019年的行情。
90年代美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及其借鉴意义关闭窗口搞要:尽管全球经济疲软,美国还是在1990一1991年的经济衰退后连续第9个年头保持经济增长,并且强劲的经济增长是与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并存的.美国经济之所以能长时间扩展,除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外,最主要的原因是90年代以来美国实行了适宜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美国90年代财政货币政策的内容及特点,对于完善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美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走出衰退期以来,一直保持乎稳持续的发展,至今已持续增长了100多个月。进入90年代,美国经济以乎均每年3%的速度稳步增长,而且经济发展速度没有减缓下来的迹象。在这次经济扩张中,美国经济呈现了近几十年少有的“一高三低”的良好运行态势,主要标志是;1经济持续增长。1992—1998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依次为2.6%、2.7%、3.5%、2.0%、2.8%、3.7%和3.9%,在连续7年的期间里,经济增长幅度始终在2.5%一4.o%之间。2失业率大幅度下降。自1992年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递减,1992—1996年的失业率分别为7.4%、6l9%、6.0%、5.4%,1997年降至4.8%,目前仅为4.3%,是30年来的最低水平。3通货膨胀持续走低。1991年3月至l995年,以消费物价增长幅度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为11.9%,年平均为2.98%,1996年为2.6%,1997年降至1.7%,l998年又降至1.456,为33年来的最低水平。4财政赤字逐年减少。1992年美国财政赤字为29N亿美元,此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削减。1993—1997年联邦赤字分别为2547亿美元、2031亿美元、1639亿美元、1073亿美元、220亿美元,1998年美国联邦预算在数十年后首次出现了盈余。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功的业绩,除有利的国际环境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克林顿政府推行了较为合理的财政政策和正确的货币政策。一,90年代美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内容与特点一财政政策80年代里根执政以后,制定了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的财政政策,大幅度随税并简化税收制度。里根的减税政策使美国的财政赤字翻了几番,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恶性肿瘤”‘因此,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针对里根政府轻财政政策、重货币政策留下的后遗症,提出了以削减财政赤字为中心内容的“振兴美国经济计划”,并施行了以增加经济增长潜力与削弱非生产性支出同时并举为特征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具体内容包括:1.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和削减国防经费,以紧缩开支。1992年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2904亿美元。为了解决赤字问题,克林顿政府实行了减少财政开支以降低赤字的财政政策。为紧缩开支,美国减少了30万联邦工作人员,并削减国防经费。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以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国防开支都占该年度财政预算的25%以上,而在1999年度财政预算中,国防开支仅占14.6%。2。增加基础设施、教育和技术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在减少财政开支的同时,政府增加了对交通、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为私人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和技术的投入。近年来,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途径,如为教育评估体系的改革提供种子基金、督促各州政府对教育增加投入、为学生贷款提供担保、加强人才培训和职工培训等.增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同时,政府把提高美国的技术竞争力放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并且出合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科技研究和开发经费,以加强对技术的投资力度。3.实施税制改革和放宽限制,以增加财政收人和促进高技术的发展。具体措施有:政府设立了专项投资税收信贷基金,从财政上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投资建设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工厂及购置高效率的机器设备、鼓励企业投资于创新性技术的公司;政府不断延长“科研抵税法”的实施期限,以支持信息、通讯、电子行业的企业进行长期研究的计划。同时,政府还实施了增税政策,以增加财政收入。增税的项目包括:将年收入18万美元以上者的个人所得税串从30%提高到36%;对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再另征10%的附加税,把公司最高税率从34%提高到36%;全面提高能源税;增加富裕老年人的社会保险福利税。但对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减少税收,对小企业的长期投资减少资本收益税50%。有增有减的财政政策,使美国的财政赤字从1992年的2904亿美元减少到1996年的lo37亿美元,直至1997年的220亿美元,1998年美国联邦预算扭亏为盈。财政赤字的减少,增加了市场的资本供应量,促进了长期利率的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从而刺激了企业投资和生产的扩大。同时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动了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并使美国经济在发达国家中保持领先地位。二货币政策90年代以来:美联储一直以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适度的长期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行。中性”的稳定一贯的货币金融政策,并及时进行微调,使美国经济在1994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内容及特点主要有两方面:1.坚决制止通货膨胀的低利率政策。进入90年代,美联储坚持对通货膨胀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宁可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也要预防通货失控。为此,美联储积极而适当地运用货币杠杆,随时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升降变化来调整利率,并使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每当经济过热迹象出现.美联储就毫不犹豫地采取坚决措施,紧缩银根。1994年,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形势下,美联储未雨绸缪.自1994年2月以后的一年内,连续7次提商利率,使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达到6%和5.25%。1995年经济增长速度略低时,美联储则下调贴现“串,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减少。1999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出现过热端倪,为使经济增长率回落,以减少通货膨胀加剧的危险,美联储连续两次提高利串.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5.25%,贴现率为4.75%。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虽然不时调整,但其调整幅度不大,一直在0.25%-0.5%之间.就其整体而言水平不高,一直维持在5.5%的水平。美联储根据经济情况适时对利率进行微调.并使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这对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恶化产生了根本性作用。2.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利率。长期以来,美国货币当局一直把调节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以适应其经济扩张的需要。80年代以后.情况有了明显变化,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的里根政府,不仅高度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使货币政策的地位大大提高,而且货币政策的方向有了重大改变,即由以调节利率为主转向以调节货币供给量为主。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幅度变化,货币总虽难以起到引导物价稳定的作用,有鉴于此,美国货币当局对其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和实施工具进行了调整,从以控制货币总量为主转变为主要对利率的调控。相应地,美联储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的工具也发生了变化,由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转移到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并以此来影响整个资金市场利率,从而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金融环境。实行稳定、连续、中性的货币政策,并及时进行微调,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成功的关键。适时对利率进行微调,并使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不仅避免了利率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的过大冲击,而且有利于扩大私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政策的乎稳使企业对宏观经济环境具有信心,短期投资行为减少,更多地着眼于制定和实施长远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了美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美国政府及货币当局在财政货币政策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对于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及手段、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化政府对发现经济的调控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仍应加强对经济的调控功能,但政府宏观干预政策必须具有科学性。首先,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不能仅将重点放在总量的简单平衡上,而应在考虑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应注意结构的调整,保持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其次,政府制定和施行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不应是针对某个企业、单个具体的经营行动,而是对整个行业而言的。最后,政府的调控不应干预市场,而是创造市场,鼓励企业竞争。科学的政策措施,可以使得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美国经济之所以9年来持续增长,是与美国政府适时、适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有着直接关系的。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非市场型向市场型转变,确立运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但不能因此放弃或削弱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科学性调控。我们必须深化财政、金融、计划体制的改革,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正确调控,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健康运行。二扩大间接金融调控手段的运用我国宏观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相应要求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然而当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仍以直接手段为主,缺少间接调控手段。我国目前实施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传统手段和贷款限额,其中,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李和公开市场业务为间接调控手段,贷款限额属直接调控手段。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分别于1984年和1986年在我国运用,公开市场业务于1996年正式启动,但与美国等市场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仍很薄弱,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发挥受到了制约。贷款限额是我国长期使用的政策手段,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差,传导机制很不完善,目前我国金融调控的基本手段仍以贷款限额为主。但在信用关系日益深化.融资形式已经多样化的情况下,以直接控制为特征的金融调控方式已无法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借鉴美国货币政策手段,扩大公开市场业务,这对我国的金融调控从以直接控制为主转向以间接控制为主具有重要意义。三加强税收政策在宏观调径中的作用税收政策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最古老的经济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政策不仅在税收总额上关系到总量调控,而且在税种、税目和税率的组成上对结构也起到调控作用。美国的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税收政策的运用,每年的联邦财政预算案都企图通过增税或减税来影响经济。但我国似乎较少使用税收政策来调控经济,我国的财政政策向来只侧重于财政收支政策的调控。当然,我国在某些领域也使用特殊的税收政策,如对外商投资企业、老少边穷地区的企业等实行减免税政策,对烟酒等少数商品加征消费税,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等,但全部都是针对微观经济而言,对宏观环境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我国较少使用税收政策,原因在于当前我国的税制结构与美国不同。我国目前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在我国整个税收收人中,流转税占50%以上,所得税占3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实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国家的所得税收人,一般占其税收总收入的50%左右。由于流转税和所得税自身的特点.它们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是不同的。流转税的调整。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对经济只发生间接作用,且见效慢,而所得税的变化对纳税人的收入,从而对消费、投资和储蓄等有直接的、迅速的影响,直接调控宏观经济。由于流转税调控经济的能力远不如所得税,所以我国难以俊美国那样运用税收政策来调控经济。但是,税收政策毕竟对经济产生很大作用,诸如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和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税制结构,加强税收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力度。四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不可或缺的工具。虽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对供求总量和结构具有调节作用,但两者在总量和结构调节中各具优势和不足,财政政策的优势在于调控经济结构,而对供求总量的调节具有局限性;货币政策的优势在于调控经济总量,而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具有局限性。因此,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取长补短,共同作用于宏观经济,否则就不能达到顶期目标。在这方面美国做得相对较好。为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美国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时并举。从财政政策调节看,美国政府运用必要的税收政策、财政投资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货币政策调节看,美联储通过调节联邦基金利率和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有效地控制社会总渴求,达到稳定币值和物价的目的。反观我国,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面重视不够。如1996年以来,为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中央银行实行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但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看,收效不大。其中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未能协调配合。我国的需求不足,实质上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而货币政策虽然能够调节社会总需求,但对于社会总需求内部的结构调整就显得无能为力。相反.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则有优势。政府既可以通过对不同部门、不同产业的硬收待遇,直接影响各产业部门税后利润进而影响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财政投资改变初次分配关系中形成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及其内部结构。由于单一使用货币政策,缺乏相应的财政政策与之配合.从而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应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相互扬长避短.在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供需结构的调节和合理化,全力促进社会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发展。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借鉴美国货币政策手段,扩大公开市场业务,这对我国的金融调控从以直接控制为主转向以间接控制为主具有重要意义。三加强税收政策在宏观调径中的作用税收政策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最古老的经济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政策不仅在税收总额上关系到总量调控,而且在税种、税目和税率的组成上对结构也起到调控作用。美国的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税收政策的运用,每年的联邦财政预算案都企图通过增税或减税来影响经济。但我国似乎较少使用税收政策来调控经济,我国的财政政策向来只侧重于财政收支政策的调控。当然,我国在某些领域也使用特殊的税收政策,如对外商投资企业、老少边穷地区的企业等实行减免税政策,对烟酒等少数商品加征消费税,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等,但全部都是针对微观经济而言,对宏观环境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我国较少使用税收政策,原因在于当前我国的税制结构与美国不同。我国目前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在我国整个税收收人中,流转税占50%以上,所得税占3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实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国家的所得税收人,一般占其税收总收入的50%左右。由于流转税和所得税自身的特点.它们对经济的调控能力是不同的。流转税的调整。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对经济只发生间接作用,且见效慢,而所得税的变化对纳税人的收入,从而对消费、投资和储蓄等有直接的、迅速的影响,直接调控宏观经济。由于流转税调控经济的能力远不如所得税,所以我国难以俊美国那样运用税收政策来调控经济。但是,税收政策毕竟对经济产生很大作用,诸如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和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税制结构,加强税收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力度。四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不可或缺的工具。虽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对供求总量和结构具有调节作用,但两者在总量和结构调节中各具优势和不足,财政政策的优势在于调控经济结构,而对供求总量的调节具有局限性;货币政策的优势在于调控经济总量,而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具有局限性。因此,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取长补短,共同作用于宏观经济,否则就不能达到顶期目标。在达方面美国做得相对较好。为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美国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时并举。从财政政策调节看,美国政府运用必要的税收政策、财政投资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货币政策调节看,美联储通过调节联邦基金利率和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有效地控制社会总渴求,达到稳定币值和物价的目的。反观我国,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面重视不够。如1996年以来,为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中央银行实行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但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看,收效不大。个中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未能协调配合。我国的需求不足,实质上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而货币政策虽然能够调节社会总需求,但对于社会总需求内部的结构调整就显得无能为力。相反.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则有优势。政府既可以通过对不同部门、不同产业的硬收待遇,直接影响各产业部门税后利润进而影响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财政投资改变初次分配关系中形成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及其内部结构。由于单一使用货币政策,缺乏相应的财政政策与之配合.从而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应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相互扬长避短.在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供需结构的调节和合理化,全力促进社会经济整体协调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