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资金如何规划?

齐晶晶 2019-12-21 23:29:00

推荐回答

不是所得税才会影响货币资金的,影响的因素多了,至少一半科目会影响货币资金变化。
齐朝勇2019-12-22 00:10:0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考虑资金盘搭建吗,专业盘子搭建mx-9249474。
    齐昌盛2019-12-22 00:00:26
  • 回顾2019年,可谓是跌宕起伏,多种投资、经济类政策的调控层出不穷,但也给了我们无限的机会,而在2019年伊始,在政策调控依旧不断的大趋势下,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我们的资产配置,才能应对未来的风险与波动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固定收益类:波动加大、风险加大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供给端来看,随着资管业务和产品息差持续压缩甚至倒挂,资金池模式取缔,资管规模剧烈缩水,预期收益型产品的供给将不断减少,保本型理财可能将逐步退出。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需求端来看,随着刚兑预期打破,底层资产风险加大,过去各类高收益、刚兑型资管产品的需求将降低。而理财、信托等产品向净值型产品的转型,也使得这类产品“波动小、风险小”的一贯形象遭到颠覆,导致风险偏好低、投资保守的客户较难接受。换个角度来说,未来任何产品都需要面临净值波动和投资者承担风险,这一点是无比明确的。对投资者而言,要么主动接受风险,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主动寻求与之匹配的收益;要么被动接受风险,在貌似风险低的产品中承担风险,并额外承担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附加风险。权益类资产:性价比最高、长期配置权益类资产主要是以股票为主。2019年是A股市场对外开放的一年,A股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速。2019年的第一个拐点是来自6月份的MSCI宣布A股市场的正式纳入,第二个拐点即为近期宣布的金融业开放加强,从市场化和制度两方面共同推动其在全球资本市场的融入。截止至2019年12月,陆股通累计净买入成交额已经接近3400亿元,日均买入成交金额不断攀升。2019年前三季度境外持有人民币股票资产已经突破万亿元。此外,社保基金和养老也在有条不紊的进入A股市场,为A股市场走强提供了中长期的有效支撑。当前,中国A股市场的估值在全球范围来看处于较低水平。从绝对估值水平来看,当前海外中资股指数、香港恒生国企指数以及A股沪深300指数前向12个月的市盈率分别为15.1倍,8.8倍和15.2倍,绝对估值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并远低于美股。从相对估值水平来看,目前A股估值处于过去十年60%分位数左右,港股处于中值水平,海外中资股更高一些,处于80%分位数左右,但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也并不算高。综合来看,A股、港股历史涨幅与估值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偏低,整体性价比较高。大宗商品:标配、分散组合风险2019年,原油商品投资收益在10%左右,2019年,大宗商品供给增加慢于需求,价格有上行空间。减产协议下原油供给收缩,基于减产协议执行力强,而需求在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强劲增长,2019年原油的供需基本平衡,甚至需大于求,预计价格还会上行。2019年,国际金价上涨主要受美元指数下跌和地缘政治引发的避险需求拉动。考虑到2019年美联储加息三次的预期,这将对金价带来向下的压力。从趋势看,上半年压力大于下半年。整体而言,大宗商品作为另类投资的重要代表,主要用于分散组合风险,适合标准配置。股权投资:资产配置的下一个风口随着2019年IPO提速,股权退出渠道得到疏通,创投市场与私募投资逐渐趋于合理水平,股权投资成为市场上较为普遍的资产配置方式之一。互联网领域、大健康领域、先进制造领域、教育领域和娱乐传媒领域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股权投资已渐渐成为财富管理的另一个新出口,虽有周期长的劣势,但在国家战略和高额的市场平均投资回报的指引下,股权产品依旧拥有较高的配置价值。结语展望2019年,可以用“险中求稳”来形容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总体来说,A股和港股性价比较高;大宗商品适合标配,主要用于分散组合投资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随着刚兑预期打破,底层资产风险加大,其“波动小、风险小”的一贯形象将遭到颠覆;股权投资成为一种资产配置利器。版权声明:本文由君曜资本整理撰写,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综合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齐春影2019-12-21 23:41:22

相关问答

第一,看平台资质;投资者区分真假平台,关键标准之一是相关政府或国务院的批文.第二,看出入金方式有无限制;根据招行、工行、农行等银行结算时间,在出入金时间段客户可自由出入金,并且是几分钟内到账,甚至是几秒钟到账,出入金无限制,无延迟.正规平台不会发生不能出金的状况.但有些平台会通过支付宝、银联等方式出入金,这类似半托管的方式很容易让人误解为银行三方托管,但很有可能为一些违规平台所利用,最终将资金转入违规平台公司账户,投资者交易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第三,看资金是否安全;资金安全最主要的保证是银行三方托管.正规现货原油交易所实行资金三方托管,由银行作为第三方为投资者的资金做担保,所有客户资金均由签约银行负责监管,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账户查询到自己的资金情况.第三方银行的介入更可以确保客户资金安全.第四,看交易软件是否可信;对于交易系统软件,投资者可以自行登录各平台官网下载.一般正规的平台均有模拟盘,方便投资者进行模拟操作.投资者也可据此更好地比对,考察其交易软件是否存在恶意操作价格、控制客户出入金的不法情况.规范的交易软件应通过国家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认证,公开透明,客户可以透明操作,不受外力影响.同时,交易系统是个的封闭系统,禁止任何未经授权的第三方系统接入。
首先是尽量采用本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这样就避免了货币的兑换问题,也就不存在汇率风险。但这在我国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在国际上还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其次是出口商品、资本输出时争取选用币值稳定、坚挺的“硬币”;进口商品、资本输入时争取选用币值疲软的“软币”。这样,出口商和债权人以“硬币”作为合同货币,当结算和清偿时,这种货币汇率上升,则会以同样多的外汇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而进口商和债务人以“软币”作为合同货币,当结算和清偿时,计价货币汇率下跌,则会以较少的本国货币兑换更多的外汇以用来结算货款和清偿债务。但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一是货币的“软”和“硬”都是相对的,而且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即使很受欢迎的“自由外汇”的汇率也有可能发生波动,其软硬局面会发生改变;二是这只是作为涉外经济主体在实际涉外经济活动中力争的一种可能性。因为进口和出口、资本输出和输入都是相对的。在出口时争取使用“硬币”,而同时对方作为进口商肯定也会尽量争取使用“软币”,关键看双方的洽谈结果。慎重考虑出口收汇的结算方式。外贸企业还应根据业务实际,慎重考虑出口收汇的结算方式,做到安全及时,这是对外贸易出口收汇应贯彻的一个原则。一般而言,即期信用证结算方式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信用证结算方式收汇安全有保证,但不及时,因此汇率发生波动的概率就高,从而削弱了收汇的安全性。至于托收结算方式,由商业信用代替了银行信用,安全性大大降低。所以,为达到安全及时收汇的目的,要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在了解对方资信的前提下,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如出口商出售的商品库存积压,并且在国际市场价格疲软,在进口商资信可靠,而且该商品在进口国有一定的销路,进口国对付汇控制相对不严的情况下,出口商也可接受托收方式。我国还要健全信息网络,对汇率变动进行及时预测和分析研究。对外经济贸易部门、金融部门、涉外企业等具备条件的设立专门机构或指派专人负责国际金融、货币的研究及防范汇率风险工作。对外经济贸易部门、中国银行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网络,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上外汇变动信息,向涉外企业提供情况和资料。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商务部都先后成立了汇率趋势研究小组,从事研究西方各国的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预测中、长期汇率变动走势,分析对我国外贸、外汇、外资工作的影响,提出对策和意见。
国家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国有商业银行运作环境的宏观调控制度以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规避信贷风险。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政府宏观管理,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政府为代表,是主要力量。由于这一性质,要想加强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意识,建立、健全新的银行经营体制,我们必须要从商业银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上进行改革。首先是政府,政府部门是推动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第一动力。政府要主导商业银行的改革,并且不能停留在组织机构的层面上,而是进行更加深层次的金融产权改革,改变原来的产权界限,用法律明确商业银行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政府要从对商业银行管理的职能认识上进行转变,具体的是政府要从商业银行的经营中撤出来,使商业银行能够自主经营,政府不再对商业银行的运作进行直接参与而是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用国家政策来引导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其次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自主经营,那么商业银行就必须能够自负盈亏、自己承担风险、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自我约束,形成独立的法人实体。国家在宏观上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商业银行不再是政府的下属部门,真正的实行政府与银行分开。这样在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才能成为竞争主体,其自身的金融风险意思才能加强。2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根据我国现在的金融市场的制度和环境,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需要从政府、银行和社会层面上三管齐下,进行有效的整合资源和权益分配。通过政府、银行和社会三方面进行金融监管来完善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使国民经济资源合理配置,降低信贷风险,实现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政府监管方面,政府成立独立的金融管理监管机构,不对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进行直接参与,而是监管机构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法律、法规制定出保障金融体系良性运转的一系列合理、严密、透明的监管措施,形成一个有效的政府监管系统。政府监管机构根据这个系统对商业银行进行服务、监督和管理,及时有效掌握各金融机构的运营情况、反馈信息、减少不良贷款,最大限度降低信贷风险。银行监管方面,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和实际情况,实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对企业监管的“双线’’监管机制。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有一个核心和两个重点,核心是提高资本充足率、两个重点是资产负债率和资本运营率。通过这一个核心和两个重点,央行通过商业银行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监管。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监管主要对企业的贷款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减少不良贷款,降低贷款风险度。在有效利用“双线’’银行监管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央行和商业银行的相对独立性质,需要理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严密、透明、合理的监管体系,培养优秀的监管人员,创新监管方法,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监管质量,使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安全、合理的自主经营。社会监管方面,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质量进行监管,通过账务审核、财务审核等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的运行情况及时有效的监督,保证商业银行财务真实合法,提高信贷资金质量。3推进信用体系的建立“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最为典型的特征,特别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表现的尤为严重。商业银行在信贷交易之前缺乏对融资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鉴别和科学评估,商业银行对融资企业存在“逆向选择"的行为--越想贷款的企业往往信贷风险越大。商业银行在信贷交易之后又缺乏对融资企业经营活动有效的监控方法,企业贷款之后可能从事不是信贷交易约定的经营活动,从而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维护我国信用秩序。第一,加强对企业会计制度的监督。从法律法规层面上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监管,严厉制止企业做假账、假报表的行为。许多企业为增加自己的信用,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中作假,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企业在从银行贷款之后有的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掩饰其真正财务状况,这些都会增大银行的信贷风险。所以加强企业会计制度的法律监督特别重要。第二,资信评估机构、审计机构应对企业财务状况、信用状况进行真实准确的评估。资信评估机构、审计机构为商业银行提供的企业财务信息是商业银行做信贷交易判断时重要的依据,如果其提供的信息不准确、不真实,那商业银行很难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信贷风险肯定会加大,商业银行的潜在损失就会加大。所以我国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维护我国信用秩序。4建设符合我国信贷环境的信贷保险制度信贷保险制度是指贷款企业对从银行中贷出的贷款和其贷款的抵押品等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来降低信贷风险的一种制度。贷款企业在信贷交易发生后发生经营风险事件时,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对其赔偿,以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这样对贷款企业来说能通过保险公司的投保来增加企业的信用,使贷款更加容易;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实际上是信贷风险的一种分担和转移,通过保险公司的参与,银行可以减少很多在信贷交易中的担忧,提高银行资金使用率和收益率;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扩大业务范围,能增加保险公司资金和整体竞争力。信贷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创新的信贷模式,这个模式中会涉及到在金融信贷市场中的很多的参与者:政府、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融资企业和评估审计机构等,这些参与者相互协调、配合、监督来优化信贷资金质量,降低信贷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政府制定信贷保险政策,可以成立新型的专业从事信贷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也可以对现有的保险公司增开信贷保险业务,由现有的保险公司直接参与。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权威性的,严密性的政策、健全信贷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各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引导我国信贷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依据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完善信用评估机制:对信贷保险的保险范围、赔付比例、免赔金额、补偿机制、赔付流程等方面进行规定,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信贷保险系统;加大对信贷保险方式模式的创新,提升各信贷主体之间的透明度,在保障信贷资金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实现各信贷主体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