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也叫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全球电网发展和进步的大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电网建设投资完成额46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5亿元,增长11.7%。行业总体呈现“总量增长平稳、结构调整利好”的特点。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互联网+”创新发展模式,能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息共享,促进能源像信息一样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
齐晓晶2019-12-22 00:22:1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现状比较好,随着经济的增长,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存在地区的差异。电源结构也存在在一些问题,要调整这种电源结构,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每一种电源尤其火电需要进行技术进步调整;二是水电、火电及其他发电形式的比例应合理调整;三是电源布局也应调整。我国煤炭资源储藏量不少,但分布极不合理。负荷高的地方如华东地区基本没有煤,煤大部分集中在西北部或华北北部。而适宜建水电的地方大部分在西部。水能资源不少,但分布不合理。应该通过电网建设调整布局使电力资源得到最大优化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可再生资源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绿色电能的效果。
齐敦苏2019-12-22 00:54:45
-
说实话,选什么都没用,出来之后干的活都一样,拿的工资都一样,除非你是个X二代。当年我选的是电力系统,如今,就是个搬砖的,我那些X二代的同学,目标很明确,就是去混文凭的,后面的路根本不用想,已经在那了。
籍尹超2019-12-22 00:38:34
-
电力系统已经分为两大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以及若干小的发电集团。每个电网和发电集团都有自己的135规划这些规划均不得与国家的135规划冲突。其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国家电网公司的135规划。发展方向主要是两个:发展特高压和加强配电网。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仍将坚定不移推进特高压创新发展,使其在保增长、惠民生、调结构、治雾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十三五”特高压工程规划分三批建设。第一批“五交八直”工程。为治理东中部地区严重雾霾,满足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和西南水电基地电力外送需要,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加快建设“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计划2019年开工建设,2019~2019年建成投产。目前,±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投运。第二批“四交两直”工程。为加快形成东部、西部同步电网,建设东北特高压环网,东北与华北、西北与西南、华北—华中与华东特高压交流联络通道,以及金上—赣州、俄罗斯—霸州直流等特高压工程,2019年前开工,2019~2020年建成投产。第三批“三交一直”工程。2020年以前开工建设东部电网内部网架加强工程、内蒙古特高压主网架、西部电网向新疆和西藏特高压延伸工程,以及伊犁—巴基斯坦直流等工程。随着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的快速发展,加快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实现传统配电网向智能配电网转型升级的任务日益紧迫。十三五”配电网建设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做好供电保障,服务社会民生。在北京、上海等17个城市核心区建设高可靠性示范区;建设53个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消除农网供电“卡脖子”,实现村村通动力电,2019年解决全部存量低电压。优化完善结构,消除薄弱环节。构建灵活可靠的中心城市区网络结构,优化规范城镇地区网络结构,逐步强化乡村地区网络结构。推进标准配置,提升装备水平。全面完成高损配变改造,推广应用节能配变和开关。推广适用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满足1.96万座充电站、405.6万台充电桩接入需求,为4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完成80%港口岸电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电采暖。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可观可控。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0%,主站覆盖率达到100%;提高配电通信网支撑能力,35千伏及以上电网光纤全覆盖,10千伏配电通信网全覆盖;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100%。推动智能互联,打造服务平台。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并网,建设用户智能友好互动工程。
龙学颖2019-12-22 00:11:13
-
继电保护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器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这时期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最早的继电保护装置是熔断器。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在40余年的时间里,继电保护完成了发展的4个阶段,即从电磁式保护装置到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到集成电路继电保护装置、再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模、模糊逻辑等相继在继电保护领域的研究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9世纪的最后25年里,作为最早的继电保护装置熔断器已开始应用。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短路容量不断增大,到20世纪初期产生了作用于断路器的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虽然在1928年电子器件已开始被应用于保护装置,但电子型静态继电器的大量推广和生产,只是在50年代晶体管和其他固态元器件迅速发展之后才得以实现。静态继电器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动作速度、维护简单、寿命长、体积小、消耗功率小等优点,但较易受环境温度和外界干扰的影响。1965年出现了应用计算机的数字式继电保护。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式继电保护技术的开发,目前微机数字保护正处于日新月异的研究试验阶段,并已有少量装置正式运行。研究现状随着电力系统容量日益增大,范围越来越广,仅设置系统各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远不能防止发生全电力系统长期大面积停电的严重事故。为此必须从电力系统全局出发,研究故障元件被相应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切除后,系统将呈现何种工况,系统失去稳定时将出现何种特征,如何尽快恢复其正常运行等。系统保护的任务就是当大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被破坏时,尽可能将其影响范围限制到最小,负荷停电时间减到最短。此外,机、炉、电任一部分的故障均影响电能的安全生产,特别是大机组和大电力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协调正成为电能安全生产的重大课题。因此,系统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方案应考虑机、炉等设备的承变能力,机、炉设备的设计制造也应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为了巨型发电机组的安全,不仅应有完善的继电保护,还应研究、推广故障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微机保护经过近20年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齐景嘉2019-12-22 00: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