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发展改革的关系,对新疆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关系?

黄田毅 2019-12-21 23:32:00

推荐回答

新疆地处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融汇的西部边疆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把握重点,突出特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在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就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必须要紧密结合新疆的实际,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只有突出了新疆特色的和谐社会建设,才是有内容、有实际意义、受老百姓欢迎、有生命力的和谐社会。立足新疆区情看特色与内地许多兄弟省市区相比,新疆无论是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还是从民族宗教、周边环境等方面,都凸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决定了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的特色。1、新疆人口资源的特点。新疆的人口资源与全国相比是很有特色的。就民族成分而言,截至2004年年底,新疆共有人口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82.86万人,占总人口的60.24%。由于人口构成中的民族成分较多,又呈现出宗教多样化的特色,除信仰人口达1100多万的伊斯兰教外,还同时存在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信徒。而由于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又使这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气质、生活规律、文化特色各不相同。2、新疆文化多样的特点。新疆作为一个在历史上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地区,在文化方面也有其独到的特色。这里除了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外,还有西方、阿拉伯等世界文化的影响;除了有历史悠久的汉文化,还有各个民族保留发展下来的各民族的文化,如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锡伯等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遗产。另外,各民族在服饰、建筑、音乐、歌曲、舞蹈、工艺美术、民族文学、饮食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3、新疆经济发展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19年,新疆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居全国第25位,居西部地区第7位,人均生产总值达13108元,居全国第13位,居西部地区第1位。但是,由于新疆地域辽阔,资源条件相差较大,以至于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从拉动经济增长最大的第二产业看,北疆占78%,南疆只占23%;从北疆、南疆、东疆所创造的GDP来看,占全疆人口总数45.1%的北疆、49.3%的南疆、5.6%的东疆,所创造的GDP分别是全疆总GDP的65.5%、27.21%和7?郾3%。北疆较发达的昌吉回族自治州2019年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4567.94元,而南疆和田地区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96.41元,两地的农牧民收入差达到了3271.53元。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特点,就决定了在构建和谐新疆时必须立足实际,突出特色。4、新疆社会建设的特点。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以及社会服务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远不能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的需要。老百姓在看病、就业、上学、住房以及接受社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困难。而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不断地提高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5、新疆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由于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新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又由于境内外敌对势力将会长期存在,我们与敌对势力的斗争也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新疆的安全稳定就是其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6、新疆所处的地缘环境的特点。新疆有5600公里的边境线,与8个国家接壤。另外,新疆境内的不少民族与周边国家的一些民族同根同源同语言同文字同宗教同生活风俗习惯,彼此有着很大的影响。新疆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具备的特色一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切实的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公平感、正义感和满意意识不断上升的社会。王乐泉同志在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切实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年我们虽然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但还有一些与各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比如各族人民群众特别关心的就业难、住房难和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又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南北疆、城乡方面的差距比较大,有不少群众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切身利益更加需要维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各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利益问题解决好,为各族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各族人民群众造福,使各族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感受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得到了维护,并且由此感到满意。二是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各族人民之间的平等感、和谐感和友爱意识与日俱增的社会。新疆是各民族人民共居的一个大家庭,新疆要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各民族人民之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团结,而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大团结体现在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坚持和完善,各族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各民族人民群众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并且各族人民之间的和睦友爱与日俱进越来越好,要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和不懈的追求目标。三是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自由感、尊敬感和法治意识都得到了显著加强的社会。我们党的宗教政策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党的宗教政策还规定,宗教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的原则,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各种宗教和谐相处,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和谐相处,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群众和谐相处,各种宗教都要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我们才能构建起具有新疆特色的和谐社会,而有新疆特色的和谐社会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和谐社会。四是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进步,各民族人民群众之间的认同感、信任感和中华民族意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的社会。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新疆要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说,各民族文化的和谐是各民族和谐乃至全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最高形式。我们要构建有新疆特色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和底蕴,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动力和支撑,以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大力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五是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进步,各族人民群众的敬业感、荣辱感和奉献意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水平的社会。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不断地激发和增强各族人民的和谐意识。尤其是在现阶段,虽然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但还不平衡,社会虽然在日新月异地进步,但各族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还很多,这就更需要经济又好又快地均衡发展,需要社会各项事业继续稳步推进。这样,各族人民群众才会越来越满意,他们的敬业精神才会日益增强,才会有更强烈的荣辱意识,而有了敬业精神和荣辱意识,他们的奉献意识才会自发的确立起来和迸发出来。六是社会政治的安全稳定程度越来越高,各族人民群众自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的社会。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者说特点就是确保社会政治的稳定。没有社会政治的安全稳定,新疆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根本无从谈起。所以,要说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的特色,保证社会政治的安全稳定是最大的特色。怎样构建有特色的和谐新疆1、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加快南疆三地州经济的发展,不断缩小南北疆经济发展的差距,为新疆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才能不断促进和谐新疆建设。现在,我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却很不平衡,南北疆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资源丰富地区与资源匮乏地区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距和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和距离在短期内还很难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新疆的实际出发,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重要位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认真抓好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区内外、国内外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缩小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局面的出现。2、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关系各族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实惠,大都体现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上。比如衣食住行问题,上学、就业、看病问题,公正的司法保障问题,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让各族人民群众特别是农牧区的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要按照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努力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得民心工程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来抓,多渠道、多方式地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要认真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起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不断地提高社会服务的功能,各级各类社会服务机关和部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多办富民利民的好事,扎扎实实解决好各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了各族人民群众利益上的和谐,才会有人心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3、大力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人的综合素质,增强各族人民群众之间的亲和力和信任尊重,增强和谐的意识。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对我们新疆来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就是要在各族人民群众当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对祖国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解放军好”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各族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同时,要大力开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文学艺术方面的水平,增加各族人民群众之间的亲和力、信任感和彼此尊重的意识,从而不断地提高构建和谐文化以至和谐社会的意识。4、大力开展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凝聚各族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新疆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把各族人民群众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都凝聚起来,把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发挥出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族人民群众的力量,为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新疆作贡献。5、大力抓好打击“三股势力”的工作,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为各族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平安环境。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新疆就无从谈起。这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要确保新疆的稳定,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坚决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确保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构建和谐新疆的工作也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取得不断地进步。6、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有特色的和谐新疆,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我们要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和构建和谐新疆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党的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为构建和谐新疆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赵飞耀2019-12-22 00:00:5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为中国立下了大功.是改革开放,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是改革开放,让中国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感谢邓小平爷爷,是他,让我们中国没有了战争,没有了闹革命,和平一片,幸福一片!改革开放,一定会让中国的日子更加美好。
    籍尹超2019-12-22 00:38:07
  • 1是围绕总目标抓好防恐维稳工作,第一个3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好三大攻坚战,第二个3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产业发展三项重要工作。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政府在1978年后制定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政策。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扩展资料计划经济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1.对国内经济的控制达到惊人的程度,政府企业职责不分,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2.生产商品的数量都在计划之中,购买商品还需要相应的商品票,造成消费者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3.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一切劳动成就都会被均分,这导致生产者没有兴趣扩大生产,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积极性。参考资料改革开放。
    赵颖虹2019-12-22 00:21:40
  • 1,新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按不变价格计算,2019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4203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86.4倍,年均递增8.3%;比1978年改革开放时增长了19.6倍,年均递增10.4%。2019年,新疆地方财政收入361.06亿元,是1978年的50.57倍,是1955年的208.71倍。近年来,新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均保持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2019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4%、49.7%、33.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兵团创造的生产总值为523.3亿元,占全疆的12.45%。2,交通运输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年以来,国家对新疆的公路投资达700多亿元,先后建成多条高速公路,新疆的区域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至2019年末,新疆已有国道主干线8条、省道66条、县级公路600多条,通车总里程达到14.7万公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国道干线为主骨架,环绕两大盆地、穿越两大沙漠、横贯天山、连接南北疆的干支线公路运输网络已经基本形成。2019年,新疆铁路的营运里程达到3000多公里。新疆航空事业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结国内外近70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拥有114条国内外航线的空运网,通航里程达到16多万公里,成为国内拥有航站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新疆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完整的现代化通讯体系,以光缆、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等现代化传输网络覆盖全疆各地。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根据新疆“绿洲生态、灌溉农业”的特点,以阿克苏克孜尔水库、和田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和大批干支渠及其防渗工程的建成,使全区的引水量、水库库容和有效灌溉面积迅速增加,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投资110多亿元的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项目结束了下游300多公里河道断流30年的历史。三北防护林、平原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效益显著,新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4,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通过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2019年,全区工业增加值1790.7亿元,比1952年增长274倍,比1978年增长16.6倍。逐渐形成了包括石油、煤炭、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纺织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一体化、库尔勒—库车石化工业带等工业聚集区,建成了32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3%,成为推动新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经济力量。5,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新疆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渐成体系,并日趋完善。各族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19年,新疆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64.57万人,拥有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99个,城镇居民中有63.80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从2019年7月起,新疆全面启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定对人均年收入低于700元的农牧民给予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格局逐步建立。2019年,新疆有129万名特困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低保待遇。
    符腾丹2019-12-22 00:10:24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工作更加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新疆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新疆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确定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新疆党委、人民政府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积极构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的辉煌成就。一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1978——2019年,新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从2003年起,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3元增加到2019年的19893元,在西部省区中位居前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7.12亿元增加到2019年817亿元,增长近114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1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50倍;1978——2019年,新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56.7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9年的137倍。特别是2000年以来,新疆进入了大规模投资开发的“黄金”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377亿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大大超过建国后新疆前5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总和,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基础产业和新的生产能力,对支撑新疆大开发、大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新疆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目前全区水库总库容83.8亿立方米,在建的水库库容约60亿立方米,拟建山区控制性水库库容70多亿立方米,全部建成后库容将达218亿立方米,届时新疆将依靠大型水利枢纽适时调节供水,有效地掌握水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在相继建成北疆铁路、南疆铁路、兰新铁路复线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先后开工建设了精—伊—霍、乌鲁木齐—精河复线、奎屯—北屯、吐鲁番—库尔勒二线、喀什—和田、兰新线嘉峪关—阿拉山口段电气化改造、库尔勒—阿克苏二线、库车—俄霍布拉克、五彩湾—将军庙、哈密—罗中等,目前正在同时建设11条铁路,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福海—富蕴、将军庙—哈密、哈密—策克等五条铁路将于今年年底前陆续开工,新疆铁路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这在新疆乃至全国省区铁路建设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同时,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9年,公路里程14.7万公里,在全国排名第10位;民航机场15个,通航里程14.8万公里,是我国拥有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目前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规划2019—2019年公路建设总投资1200亿元,重点建设境内高速公路网络、加大国省道改造力度、加强口岸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除在建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喀什机场改扩建和哈密机场复航工程外,“十一五”后两年,新疆还将陆续开工建设伊宁、吐鲁番、库车、石河子、博乐等机场。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光热、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推进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78—2019年,农业增加值由14亿元增加到691亿元,增长48倍。2019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棉花产量301.6万吨,比1978年增长54倍,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林果面积1450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达1200万亩,果品产量451万吨,成为农民增收新的重要增长点;肉类产量175万吨,比1978年增长16.5倍,现代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27%。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来,新疆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相继建成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三大油田基地,初步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四大石油化工基地。2019年,原油产量2772万吨,天然气产量240亿立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长6.7倍、95倍,油气当量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中哈石油管线、独山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等工程建设,奠定了新疆作为全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和国际能源安全大通道的地位。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已进入大发展阶段,一大批有战略眼光的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一批千万吨级的煤田相继开工建设。在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卡拉通克铜镍矿、阿西金矿、阿舍勒铜矿、罗布泊钾盐等一批重点项目,钢铁、贵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一体化、库尔勒—库车石化工业带等工业聚集区,新型工业化显示出极好的发展前景。新疆人文、地理、自然生态环境之独特,旅游资源之丰富是内地省市所不具备的。新疆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95万人次,超过了全疆人口总数,国内旅游收入197.95亿元;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6.3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6亿美元。四是对外对内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充分发挥向西开放的地缘区位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和俄罗斯市场,加强与内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贸易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目前,新疆有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已与1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19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22亿美元,是1978年的946倍,居中西部地区之首。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新疆优势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在新疆落户的区外企业达10549家,其中世界500强及外国知名企业25家,引进我国500强企业75家。五是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普九”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推进,率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阶段中小学生免收学杂费。全面推进“双语”教育工程,把提升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国家和内地省区的大力支持下,内地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服务逐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大力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促进了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城乡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1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4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9元提高到2019年的3505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35倍和28倍。
    樊承谋2019-12-21 23:41:48

相关问答

一是在总体要求方面,提出了定量定性的硬目标。要求通过政企合力,加快推进全省建筑业转型升级、改革发展,促进建筑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保持合理增长,到2020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这一目标,是根据我省近年来自身发展情况综合考量提出的,既遵循新时代建筑业的发展规律和客观实际,又体现了“跳一跳摘桃子”、自我加压、相互比拼的工作姿态,永不懈怠推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在改革方面,明确了深化“七项改革”的硬任务。这“七项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筑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大框架,在市场规则、组织方式、招标制度、建造方式、风险管理、工程结算、用工制度等7个关键环节上,聚焦改革发展难题,根据我省实际,有针对性提出创新举措。如,提出的“放管服”改革,强调开展“承诺在先、动态核查”审批试点,旨在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提出对列入省重点扶持范围内的企业,具备两个以上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的,放宽其承担相关专业工程项目的限制。提出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强调政府和国有投资新建项目应带头采用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全部采用工程总承包,到2020年,我省新建项目工程总承包占比,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应达到30%以上,其他市州应达到15%以上;培育10家以上具有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的咨询服务企业,政府投资工程带头推行全过程咨询服务。提出的招标投标制度改革,强调进一步厘清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的职责,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的标后监管职能;非政府投资工程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提出的深化建造方式改革,要求从2019年10月1日起,全省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满足装配式建筑技术条件的,50%以上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一体化装修技术;将装配式建筑优先纳入“鲁班奖”等培育计划,符合装配式建筑而未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一般不纳入评奖范围。提出的工程风险管理改革,强调任何单位不得拒收建筑业企业提供的银行保函、保险保单和担保公司保函,严格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严厉打击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行为。提出的工程结算制度改革,强调建设单位不得以未完成审计作为延期工程结算、拖欠工程款的理由;对有拖欠工程款行为的建设单位不得批准新项目开工;2019年10月1日起,建设周期超过2年以上的项目,应按照经验收合格的分部工程,同步完成进行过程结算;2020年开始,所有工程项目实行工程价款按分部工程过程结算。提出的用工制度改革,强调适时取消省内劳务资质,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依法按月足额发放工人工资,对存在拖欠工资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列入“黑名单”。三是在发展方面,提出了“五个加快”的硬要求。当今时代,标准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信用体系建设蓬勃发展、人才建设首当其冲、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这既是新时代的重要体现,更是我们建筑业发展短板和瓶颈问题,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勇立潮头,引领和支撑建筑业发展。在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上,强调因地制宜提高标准对安全、质量、性能、健康、节能等强制性指标要求,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更加细化、更加科学的企业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勘察设计咨询业发展上,创新建筑设计事务所等业态模式,基本完成“事转企”改革及国有勘察设计企业改革,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深度推进新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集成应用,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在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上,提出制定实施建筑行业诚信评价办法,实现发改、建设、交通、水利、工商、国土、税务、人社、金融、司法等各类信息共享互认;实施建筑市场主体“黑红榜”制度,推行信用信息与行政审批、招标投标、监督抽查、评优评先、工程担保等关联机制。在加快建筑人才培养上,提出建筑人才要尽快适应当前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方式,加强建筑业高端人才和国际性人才培养,把建筑业领军技术人才纳入“千人计划”;突出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考核,对长期在一线从事工程技术、管理的人员优化调整考试科目;获得重大表彰项目负责人可破格申报参加职称评审;组织开展湖北勘察设计大师、建造大师评选;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纳入“阳光工程”。在加快建筑科技创新与运用上,提出要大力推进先进建造方式、智能设备、BIM等技术的研究应用,鼓励创建精品工程,对获得市级以上工程质量奖的,招投标中对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实施加分奖励;对获得“鲁班奖”项目的总承包企业,省政府给予100万元奖励,获得国优奖工程、省优“楚天杯”工程及省勘察设计优质工程奖的建筑企业,分别由项目所在地政府给予适当奖励;鼓励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按规定执行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四是在服务方面,提出了“四个着力”的硬措施。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困,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我省建筑业企业数量多、“鱼龙混杂”的现状,意见提出,要着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高等级资质企业、专业企业加快发展,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完善重点企业培育制度,提供“直通车”服务,着力打造以中建三局创新发展为引领的湖北建筑业“十大品牌”、建筑业20强、装饰装修10强和勘察设计10强企业,着力培育湖北工程总承包20强、全过程工程咨询10强、建筑全装修10强企业。针对我省民营建筑企业相对江浙一带、相对央企国企而言,发展明显落后且有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要着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强调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原则,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限制、附加条件和禁止、歧视性条款;支持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针对我省建筑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大的普遍性问题,要着力创新金融服务,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信用保险业务;允许建筑业企业以建筑材料、工程设备等作为抵押进行反担保;大力开展工程总承包金融创新;对企业在省内外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凡符合信贷政策和贷款条件的,凭建设、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的施工许可证,可在我省的开户银行申请贷款;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针对我省建筑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要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各级政府要积极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推动我省建筑业资源整合、企业联动、项目合作、互利共赢;支持企业申请国家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专项资金,积极引导我省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合作;对于我省各级政府推动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工程项目建设,优先对接我省企业,带动我省勘察设计、咨询、施工、监理等企业“抱团出海”、共同“走出去”。五是在管理方面,提出了“四个强化”的硬规定。意见从行业管理部门职能角度,逐一明确关键性重大问题和重要规定。强化建筑市场管理,全面推动建立建筑市场统一开放,各市、州、县不得变相设立审批、备案等准入条件,杜绝以行政权力不当干预市场竞争;强化市场与现场联动,依法给予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单位停业整顿、限制招投标、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并予以公示,给予注册执业人员暂停执业、吊销资格证书、一定时间直至终身不得进入行业等处罚。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全面实行“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竣工工程永久性标牌制度;整治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严厉打击虚假检测、虚假报告;开展监理单位向监督机构定期报告工程质量情况的试点工作,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要依法承担安全生产责任,严禁违规压缩工程工期,严禁降低安全条件;全面落实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六位一体”的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安全执业人员联网监管,建立全覆盖、多层次、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层级考核制度。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加速监督模式转变,将差异化管理、重点监控与“双随机”检查方式有机结合;各级政府要着力加强建设工程市场、质量、安全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切实保障执法监督机构和人员配备,并将其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监管力量不足的,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参与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提升监管效力。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工作更加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新疆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新疆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确定了“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新疆党委、人民政府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积极构筑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的辉煌成就。一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1978——2019年,新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从2003年起,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3元增加到2019年的19893元,在西部省区中位居前列;全口径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7.12亿元增加到2019年817亿元,增长近114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1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50倍;1978——2019年,新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56.7亿元,是改革开放前29年的137倍。特别是2000年以来,新疆进入了大规模投资开发的“黄金”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377亿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6%,大大超过建国后新疆前5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总和,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基础产业和新的生产能力,对支撑新疆大开发、大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新疆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明显提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极大地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目前全区水库总库容83.8亿立方米,在建的水库库容约60亿立方米,拟建山区控制性水库库容70多亿立方米,全部建成后库容将达218亿立方米,届时新疆将依靠大型水利枢纽适时调节供水,有效地掌握水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在相继建成北疆铁路、南疆铁路、兰新铁路复线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先后开工建设了精—伊—霍、乌鲁木齐—精河复线、奎屯—北屯、吐鲁番—库尔勒二线、喀什—和田、兰新线嘉峪关—阿拉山口段电气化改造、库尔勒—阿克苏二线、库车—俄霍布拉克、五彩湾—将军庙、哈密—罗中等,目前正在同时建设11条铁路,兰州—乌鲁木齐第二双线、福海—富蕴、将军庙—哈密、哈密—策克等五条铁路将于今年年底前陆续开工,新疆铁路进入了高速建设时期,这在新疆乃至全国省区铁路建设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同时,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9年,公路里程14.7万公里,在全国排名第10位;民航机场15个,通航里程14.8万公里,是我国拥有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目前新疆公路和民航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规划2019—2019年公路建设总投资1200亿元,重点建设境内高速公路网络、加大国省道改造力度、加强口岸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除在建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喀什机场改扩建和哈密机场复航工程外,“十一五”后两年,新疆还将陆续开工建设伊宁、吐鲁番、库车、石河子、博乐等机场。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光热、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推进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978—2019年,农业增加值由14亿元增加到691亿元,增长48倍。2019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棉花产量301.6万吨,比1978年增长54倍,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40%;林果面积1450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达1200万亩,果品产量451万吨,成为农民增收新的重要增长点;肉类产量175万吨,比1978年增长16.5倍,现代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比重达到27%。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来,新疆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相继建成了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三大油田基地,初步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四大石油化工基地。2019年,原油产量2772万吨,天然气产量240亿立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长6.7倍、95倍,油气当量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中哈石油管线、独山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等工程建设,奠定了新疆作为全国重要的战略能源基地和国际能源安全大通道的地位。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已进入大发展阶段,一大批有战略眼光的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一批千万吨级的煤田相继开工建设。在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上,相继建成了卡拉通克铜镍矿、阿西金矿、阿舍勒铜矿、罗布泊钾盐等一批重点项目,钢铁、贵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一体化、库尔勒—库车石化工业带等工业聚集区,新型工业化显示出极好的发展前景。新疆人文、地理、自然生态环境之独特,旅游资源之丰富是内地省市所不具备的。新疆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95万人次,超过了全疆人口总数,国内旅游收入197.95亿元;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6.3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6亿美元。四是对外对内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充分发挥向西开放的地缘区位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和俄罗斯市场,加强与内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贸易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目前,新疆有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已与1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19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22亿美元,是1978年的946倍,居中西部地区之首。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新疆优势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在新疆落户的区外企业达10549家,其中世界500强及外国知名企业25家,引进我国500强企业75家。五是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普九”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推进,率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阶段中小学生免收学杂费。全面推进“双语”教育工程,把提升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国家和内地省区的大力支持下,内地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服务逐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大力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促进了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城乡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19元增加到2019年的114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9元提高到2019年的3505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35倍和28倍。
传统铸造的通常工序是,首先利用容易成型的材料,加工出一个与产品有着类似外型的母模。然后,在这个母模的四周覆盖上具有一定粘度的型砂,用机器震实后再取出母模,型砂中就会自然形成母模也就是产品的形状,这样的铸模称为砂型。最后,通过预留的浇注孔把熔融的金属液灌入砂型中,冷却后去掉周围的砂型再进行一定程度的机械加工即可。用3D打印技术可以轻松的调整设计并实时生成母模,传统工艺中的母模不需要再特意去加工了,极大的节省了制作母模的时间和效率。好比用活字印刷代替了雕版印刷,无需因为一个制版错误就废弃整块板,可以随时方便的进行调整。同时,3D打印生成的母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材质,对耐久度要求高的场合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对成本要求高的场合可以采取树脂材料,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存在传统木模对温度湿度敏感,易变形寿命低的缺陷。甚至制作母模的工序都可以略过,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直接生成铸造砂型,当然这个时候所用的原料就是可以耐高温的陶瓷了。这种3D打印砂型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铸件原本的形态,极大的提高了成品的精度和良率。我们必须要注意到3D打印得以兴盛的时代背景,那就是计算机运算能力的稳步前进和相关软件的功能提升。3D打印技术诞生以来的30多年里,相关的材料和机电等领域并未发生革命性的重大突破,然而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却提高到了当年的上千倍,并最终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形态,也极大地促成了3D打印技术的大发展。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1、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茅盾文学奖2、陈忠实《白鹿原》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茅盾文学奖3、王安忆《长恨歌》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四十年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茅盾文学奖。4、莫言《生死疲劳》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小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5、阿耐《大江大河》全景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变迁,深度揭示历史转型新时期平凡人物的命运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6、金宇澄《繁花》重点描写了两个时间段的上海,一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是八九十年代,尤其是这两个特殊历史时期上海人的生存状况。繁花》获2019年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首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等。7、贾平凹《浮躁》《浮躁》以农村青年金锁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8、古华《芙蓉镇》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茅盾文学奖9、阿来《尘埃落定》小说故事精彩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神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茅盾文学奖。
5G三大目标深圳第五代移动通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核心是三大目标。首先是5G网络覆盖率领先,重点是率先建成5G规模的商用网络,实现全市城区网络的全覆盖,打造万物互联的5G先锋城市。第二个目标是技术标准持续领跑,我们在这里提了要实施20个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的项目,建设一个国家级,十个市级以上的创新载体,制定10个以上5G应用标准。第三个目标是行业示范效应显著,重点优先了智能网联汽车,云、AR/VR,希望通过应用拓展5G行业的联合应用。为完成目标,行动计划也规划了五个重点行动,包括提升5G核心关键技术、构建规范健全的融合标准体系、营造开放建设融合拓展的实验网络设施、营造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环境,创建国际领先的应用先导区等方面。5G直接和间接经济增加值贡献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发布的《5G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按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和1.2万亿元的间接产出,到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两者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9%和24%。从产出结构看,在5G商用初期,网络设备投资带来的设备制造商收入将成为5G直接经济产出的主要来源,预计2020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收入合计约4500亿元,占直接经济总产出的94%。到2020年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每十年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持续加快信息产业的创新进程,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当前,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正在阔步前行,它将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作为通用目的技术,5G将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0年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5G产业发展前景分析目前,移动通信技术正朝着5G网络迈进,通过5G移动通信发展的新机遇,能有效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驱动传统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成为扩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从而打造未来国际竞争的新优势。通信行业最关注、市场规模最大的就是5G网络。5G正处于技术标准形成的关键阶段,全球主要国家和运营商相继启动5G试验,我国也正积极推动5G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加快5G产业化进程,积极营造创新生产环境,大力推动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应用。我国厂商主推的Polar码信道编码方案进入5G标准是我国第一次在核心通信标准上实现突破,其意义不仅对主推厂商华为形成利好,整个通信产业链上的支持厂商包括芯片、软件、设备、终端、测试、运营商等都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