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早期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起,尼泊尔境内出现了一些王朝,主要有基拉特等王朝。基拉特王朝是尼泊尔加德满都山谷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第一任国王是雅拉姆巴,曾在印度北方参加谟哈巴拉特之战。基拉特王朝共计有32位国王,统治了加德满都山谷九百年左右。在基拉特第三十一世统治时,印度北方邦权力之争中的失败者,成群逃到加德满都山谷,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兵法。他们在山谷寻求避难时期,推翻了基拉特王朝,建立了李查维王朝。直到13世纪时,利查威人被另一群从印度北方来到山谷的人击败,玛拉王朝建立了。玛拉王朝是尼泊尔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艺术、文字和灵魂论在玛拉人统治时期都取得了成就。尼泊尔王国时期1768年,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了尼泊尔,建立沙阿王朝。1814年,尼泊尔遭到英国入侵,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1846年,亲英的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将军发动政变,国王大权旁落,拉纳家族世袭首相。1923年,英国承认尼泊尔独立,并与尼泊尔签订了“永久和平条约”。1950年,尼泊尔人民掀起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斗争。国王特里布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印度支持下,通过谈判恢复王权,拉纳家族统治结束。1951年2月,特里布万国王颁布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1960年,马亨德拉国王取缔政党,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即位。1990年,尼泊尔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实行君主立宪的多党议会制。第二届制宪会议原定在2019年1月22日前发布新宪法,但主要政党未能达成一致,导致宪法一直“难产”。
黄真浩2019-12-21 20:40:5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因为尼泊尔只和中国印度接壤,那里还有很多中国游客和务工人员,所以发生地震后中国第一时间派专机撤侨。1、2019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后一个月内4级以上余震265次。震中位于博克拉,最大烈度为X度,重烈度区从震中向东延伸。2、地震震中位于博克拉,该城市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著名旅游胜地。震中附近为山地破碎地形,滑坡等次生灾害发生风险极高。震区建筑物抗震性能很差,建筑物类型以砌石结构、土砖房为主。3、尼泊尔、印度、中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对地震都有震感,与尼泊尔毗邻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定日县、吉隆县震感非常强烈。4、地震的直接动力学成因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沿北北东走向以45mm/a的速度会聚,造成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在欧亚板块之下,导致岩石的强度低于应力的强度,产生逆冲断裂,并在破裂的过程中释放巨大的能量。5、这种板块汇聚对整个亚洲的地质构造格局都有很大影响,可能造成中国、尼泊尔边境山体的不稳定。
管爱娟2019-12-21 20:23:15
-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与西藏隔山相望;东西南三面则被印度包围。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人口2600多万。从地形上看,国家由北到南,依次为山脉、河谷丘陵和平原草场,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小国。尼泊尔似乎是中印之间的战略缓冲区虽然同时与中印毗邻,但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的存在,形成了坚实的地缘屏障,而尼泊尔又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北印度平原连为一体,所以在地缘属性上,它理所当然的属于南亚的一部分。既然是南亚,那印度的影响力就不可阻挡。鉴于尼印间不成比例的体量和实力差距,尼泊尔完全没有理由独立成国。事实上,在古代,尼泊尔也确实是印度文明的一部分。佛祖释迦牟尼,便出生在尼泊尔境内。但文明体系上归属印度,并不代表尼泊尔在政治上也归印度所有。古印度文明的分裂属性,使其本身很难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格局。连本土核心区都统一不了,尼泊尔这种边缘山区,自然更不会听印度本部的号令。尼泊尔北部盛行藏传佛教相反,由于尼泊尔虽然多为贫瘠山地,但却与富庶的恒河平原紧密相连,所以生活在这片贫穷土地上的民族,天然地将洗劫恒河平原当成致富法宝,并因此养成了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后来英属时期闻名世界的廓尔喀骑兵,便是尼泊尔人组成廓尔喀是尼泊尔的古代代称之一。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形势逐渐发生变化。个人的武勇不再是军事优势的保证;热兵器成为战场致胜的法宝。热兵器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的,而水资源丰富的低地平原,是发展机器化大工业的基本条件。这种情况下,北印度平原的地缘实力大幅提升,对南亚次大陆的其他部分形成了不可逆的地缘优势,工业文明的先进性,也使印度本部有了融合边缘落后地区的本钱。地缘格局的变化,使尼泊尔再想保持独立,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不过好在尼泊尔还有其他条件可以倚持:地缘条件的独立性。尼泊尔全境为山地地貌,与恒河平原截然不同,虽然现代文明条件下,山地在维持地缘独立性上的作用已被大幅削弱,但多少还是存在的。尼泊尔姑娘们表演节目当然,仅就这两个内部因素,还是不足以让尼泊尔维持独立的。随着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其民族沙文而人种上,尼泊尔由于毗邻西藏,所以原住民是属于汉藏一系的黄种人;虽然千百年来,雅利安人种的印度移民不断进入,但主要聚居在南部平原,北部山地,仍是黄种人居多。大量黄种人的存在,使尼泊尔与印度在人种上保持了一定的差异性。主义思潮日趋泛滥,并极力寻求对南亚次大陆的主导权。在这种情况下,尼泊尔不可避免的沦为印度的后院,内政外交都被印度控制。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尼泊尔当然不甘心接受这种附庸地位。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又不得不受印度摆布——直到中国的出现。尼泊尔从历史上来说跟中国关系交流更亲密其实自打元朝将西藏纳入版图,中尼两国就已经是邻居。清代乾隆时期,清军还曾两度大举征伐廓尔喀,成为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之一。不过在限于农耕时代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原王朝哪怕是对西藏的统治,也是极其脆弱的,再想穿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那更是极端困难——两征廓尔喀的虎头蛇尾,证明即便农耕文明发展到最高阶段,中国也没有再向南亚施加影响的能力。所以,这种邻居关系充其量只是名义上的,对尼泊尔的内政外交几乎毫无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局面才逐渐发生变化。此时人类已经进入现代文明阶段。工业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进步,使中国第一次有能力将青藏高原纳入直接管理;甚至有了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向南亚投射地缘影响力的可能。而中印边境战争,则成为尼泊尔开始“亲华”的拐点。在中印战争中,印度以精锐主力对阵中国边防军,却不料大败亏输。虽然地缘的限制,迫使中国在战场上得胜后仍不得退出藏南。但军事上的大胜,仍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而尼泊尔也从中国的胜利中,发现了自己摆脱印度控制的契机,从此尼泊尔开始越来越接近中国。现代文明条件下,青藏高原的地缘隔离作用已被削弱,中国已经具备向南亚施加影响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尼泊尔的适当亲华,可以有效的对冲印度对自己的压力。你情我愿之下,中尼关系极速升温,并迅速反应到现实中:趁着印度大败亏输,政治动荡之机,中尼公路于1963年7月破土动工,并于1967年宣告建成。中尼铁路计划中尼公路的贯通,意味着中国获得了进入南亚的现代化通道,其对尼泊尔、乃至南亚的影响力大大增加。当然,地缘格局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有控制尼泊尔的企图和能力——也正是因为明白这点,尼泊尔才会放心大胆的和中国合作。但中尼战略通道的建成,使尼泊尔再面对印度的压迫时,有了讨价还价的本钱。很快,在1969年,尼泊尔要求印度撤走自1953年以来就派驻加德满都陆军总部的印度军事代表团和北部边境哨所的印度军事人员——这在中尼公路建成以前,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不断加强在西藏的实际控制当然,与尼印之间紧密的地缘联系相比,一条公路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扭转尼泊尔受印钳制的格局。而在经济上,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被激怒的印度随即发动经济制裁——1970年,印尼贸易与过境条约到期,印度却拒绝续约。在随后的岁月中,经济制裁更成为印度制约尼泊尔的有效手段。作为一个内陆山地国家,尼泊尔的对外交通必须经过中印两国。虽然中国实力远超印度,但与尼泊尔接壤的却是最为边缘、经济价值最低、交通也最不发达的西藏高原。这种限制,决定了中尼公路的作用更多是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具体到经济,中尼公路对尼泊尔的作用十分有限。经济上的受制于人,再加上中尼公路毕竟只是一条通道,在连接彼此上的作用远不能与印尼之间的天然地缘联系相比,所以尼泊尔依然无法摆脱印度控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又逐渐发生变化。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尼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论证中的中尼铁路如果付诸现实,尼泊尔的真正独立有了实现的可能。一旦建成,对尼泊尔的影响将极为深远:中尼公路首先,他将进一步拓展中国对南亚的政治军事影响力。虽然尼泊尔不可能允许中国军事力量进入,但只要这条通道存在,尼泊尔在与印度的政治博弈中就更有底气——如果印度还敢逼迫过甚,尼泊尔大可以引中为援。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自然投鼠忌器,尼泊尔政治独立性会更有保障。而经济上,中尼铁路的贯通,更会大幅改变尼泊尔对印度的依赖程度。相对于公路,铁路运输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也更小;而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也远非20世纪60年代可比。青藏铁路基于这两点因素。这条新的中尼战略通道,其经济价值将远高于原先的公路:首先,尼泊尔的部分高价值自然资源可以经铁路运往中国内地;其次,随铁路而来的中国游客,也会较以往大幅增长2019年中国赴尼旅游人数已突破10万,铁路的畅通,更将使该数字乘数级增加,对尼泊尔这种人均GDP不过七百美元的内陆小国来说,中国游客的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而这些日趋紧密的双边经济活动,意味着印度对尼泊尔的经贸垄断地位会被进一步打破。当然,世界屋脊的存在,决定了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不可能使中尼联系达到尼印之间那样的高度。但它们依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使尼泊尔的附庸地位大为改观。再考虑到中国远强过印度的国力,这不仅可以在经济交往中弥补中尼地缘疏离带来的局限中尼地缘关系虽不如尼印,但中国的经济能量却比印度强大的多,也决定了中国有能力在政治上对尼泊尔提供超越地缘限制的支撑。综合多方面因素,只要中国能保持对印度的巨大规模优势,那它对尼泊尔的影响力有可能会达到逼近印度的地步——换句话说,中印在该区域可能会形成均势。一旦这种均势形成,尼泊尔本身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他的政治态度,将可以决定该国的走向和归属在印度一家独大时,尼泊尔是没有能力决定自身命运的。尼泊尔作为中印边界的缓冲地,地位着实尴尬当然,如果不想因地缘冲突而引火烧身,尼泊尔是不可能一边倒的。秉持中立的前提下,在该区域内部助弱制强,维持均势的存在,最符合尼泊尔的利益。由于尼泊尔本就是南亚国家,地缘的限制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对它实现掌控。能让尼泊尔从印度附庸,变为中印之间的战略缓冲,这已经是力所能及条件下的最好结果,中国对此当然乐见其成。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如果印度的大规模工业化不能见效,其与中国的国力差距将不断拉大。这种差距悬殊到一定程度,中印在尼泊尔的均势状态将不可避免。届时,纵然印度心有不满,亦只有徒唤奈何。尼泊尔长期以来建立中立和平国的努力,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赵高凌2019-12-21 20:00:29
-
中国更发达一些印度某些领域比中国发达,或者不输中国,总体落后于中国。尼泊尔…………比朝鲜都差十万八千里。
龚帆元2019-12-21 19:42:04
-
任何小国,都想榜大国,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又害怕大鱼吃小鱼,所以往往会选择在两个大国间玩平衡,以获取利益最大化,但玩平衡是门艺术,并不是谁都能玩的,玩不好容易粉身碎骨。比如说,之前中国贫弱,自身问题重重,导致尼泊尔、不丹、锡金完全导向印度,结果成了印度的半殖民地,最后锡金被印度吞并了,这给尼泊尔、不丹带来不安,于是他们随着中国实力增强,想与中国发展关系,玩中印间的平衡。再看看日本,战后沦为美国半殖民地,于是埋头发展经济,最终成为经济强国。而朝鲜半岛,因为美苏原因,倒向不同大国,最终造成南北分裂。
龚子顺2019-12-21 19: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