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主要考虑什么因素

边复兴 2019-12-21 18:56:00

推荐回答

海尔美国电冰箱工厂于1999年4月在美国南卡来罗纳州开姆顿市破土动工。2000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拥有当地员工约180人。海尔美国建厂前,在美国的年销售额不到3000万美元,由于该建厂项目的带动,海尔在美国的年销售额3年内提高到2.5亿美元,增长了8倍。冰箱销售量突破100万台,占美国市场份额11%,列第五位,冷柜份额9%,列第三位,空调份额12%,列第三位。海尔美国工厂采风在2019年5月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厨卫展上,海尔美国工厂展出了代表全球最高端的法式对开门冰箱、美式变温三门、四门冰箱,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政府官员还专门向海尔美国工厂发来贺电:“海尔冰箱是美国人自己的优秀品牌!”在日前结束的美国奥兰多国际建筑建材博览会上,海尔美国工厂生产的全球第一款能变温的对开三门、四门冰箱展出后,不仅赚足了人气,还被展会上的专业杂志以“走进变温时代”为题在封面做了专门的介绍。海尔到底是怎样用“美国元素”打造出“超级”冰箱的?带着这个问题,驻美国记者唐勇日前专程到海尔美国工厂进行了采风。海尔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投资设厂的大型企业。1999年4月,海尔美国电冰箱厂在南卡罗来纳州坎登市破土动工。在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当记者沿着“海尔大道”和醒目的海尔公司标牌驱车来到海尔美国工厂时,远远就看见中美两国国旗和南卡州州旗在一起迎风飘扬。在美国海尔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戴维·派克斯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海尔厂房。厂房的墙壁上,到处都挂着“海尔员工话与画”、“真诚到永远”、“顾客永远是对的”等中英文对照的标语。记者注意到,车间里干净整洁,工人很少,而且看不到一个中国工人。派克斯解释说,整个工厂现代化程度很高,只有300多工人,而且上至总裁下到普通工人都是清一色的美国当地雇员。他们每个月生产冰箱1万多台,都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至于利润如何,派克斯说无可奉告,接着神秘地一笑:“我们现在的生意很好!”海尔工厂所在的卡绍县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纳尔逊·林赛也特地赶到海尔工厂,跟记者见面。他说,海尔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300多个就业机会,而是大大提高了卡绍县乃至整个南卡州的知名度。自从海尔建厂后,卡绍县和南卡州在美国主流媒体上正面曝光的频率大大增加。我不敢说我们已世界闻名,但我敢打包票说,我们现在比海尔到来之前有名气得多了!。
连中连2019-12-21 20:00:1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一、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指的是我国一些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目的并不是在东道国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机构,借此构建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和网络,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底,境外贸易性企业占境外企业总数的55%,这些贸易性企业中有相当数量是国内主办企业的海外营销机构。这说明到目前为止,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主要的模式。中国最大制药企业三九集团的海外投资基本上属于这种模式。三九集团的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等均在国内,海外公司主要是营销机构。自1992年以来,三九集团先后在香港、俄罗斯、马来西亚、德国、美国、南非、新加坡、日本、中东地区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营销公司。这些营销公司作为三九集团在海外的窗口,担负着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了解三九产品,开拓三九产品海外销售市场的重任。海外营销公司的发展壮大,使三九集团产品的市场由单一国内市场逐步演变成为全球性市场。另外,福建福耀集团、天津天狮集团、中粮集团、中化集团和中技集团等企业的海外投资也主要是为了建立本企业的海外营销网络,也属于建立海外营销渠道投资模式。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企业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具有其优点和制约条件,其中优点表现为:一是企业通过构建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目标市场,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二是在此种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直接扩大产品出口,通过直接掌控海外销售获得流通领域的可观利润,还能直接了解市场信息。三是“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做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于中国企业具有吸引力,因为导致中国生产的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力充裕等因素有可能会保持较长时间。四是对于部分大企业而言,设立海外营销渠道,有利于其通盘考虑进出口和国内外市场,通盘考虑国内外可利用资源,实施其全球发展战略既推动出口也寻找进口赢利的好机会,真正做到国际化经营。五是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还能够为国家出口创汇,并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建立海外营销渠道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条件,即采用这种投资模式主要是销售走出去了,企业的生产、采购和研发等并未走出去,因而容易遭受国外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各种贸易壁垒的限制,所以企业需要适当增强这方面的应对能力。二、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是指我国有些企业通过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加工装配业务,以企业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投资为主,经加工组装成制成品后就地销售或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借此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由于适合我国目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近年来日益成为企业海外投资的一种重要模式。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12月底,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已达490家。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成熟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纺织服装、家电、轻工、机械和原料药等行业。近年华源集团境外加工贸易投资的规模已接近3亿美元,起到了示范和龙头作用1992年诞生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华源集团,是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是国内市场萎缩、生产能力过剩,而在国际市场上又不断受到以出口配额和保障措施等为主要形式的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华源集团抛弃单纯依靠出口占领海外市场的传统做法,另辟蹊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先后在塔吉克斯坦、尼日尔、墨西哥、加拿大和泰国等地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加工基地并合理利用原产地规则,有效绕过国外贸易壁垒,规避反倾销,拓展了海外市场,并带动和扩大了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华源集团在墨西哥和加拿大设立了两个纺织企业,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贸易区成员国境内生产的棉纱或纤维制成的纺织品享有免税、免配额的优惠政策,扩大了对北美尤其是美国的棉纱和面料产品出口。此外,深圳康佳集团、珠海格力集团和江苏春兰集团等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多属于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的最大特征是两个互动即投资与贸易的互动和对外经济贸易业务与国内经济的互动。通过对外投资带动和促进外贸出口第一个互动;通过对外投资与出口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第二个互动。这些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开拓国外市场、带动出口,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的第二个特征是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开展加工装配业务,以企业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投资为主,经加工组装成制成品后就地销售或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投资模式的企业一般是我国技术成熟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纺织服装、家电、轻工、机械、原料药等行业的制造业企业,投资集中在亚、非、拉和前苏联东欧国家等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是企业国内生产能力过剩,但其产品在国外又有市场。企业采取境外加工贸易模式开展海外投资,首要的优点是可以将成熟的技术设备和过剩的生产能力搬迁到市场销路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这样就能够使企业过剩的生产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继续获得收益。其次,采用这种投资模式,主要是以国内的技术、设备、原材料、零配件等实物作为出资物,另外再加小部分外汇资金,可以节约外汇支出,符合一些企业的实际需要。第三,企业采取境外加工贸易模式开展海外投资,还能够合理地利用原产地规则,规避和突破各种贸易壁垒,有效拓展海外市场。三、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是指我国某些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不论是采取绿地投资方式还是采取跨国并购投资方式均坚持在全球各地树立自主品牌,靠长期的投入培育自主的国际知名品牌,靠消费者认同自己的品牌来开拓海外市场。该模式以海尔集团为代表。海尔集团在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过程中,始终以创立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为核心目标。早在20世纪80年代,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就提出了“创海尔世界知名品牌”的战略。1998年后海尔全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使海尔成为国际化的海尔,让海尔由中国名牌成长为世界名牌。海尔集团在海外投资办厂时,坚持打海尔的牌子,中方投资方是海尔,企业的名字是海尔,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海尔牌的。由此看来,海外投资不仅是海尔占领国际市场的手段,更是其创立世界名牌的有效途径。海尔赋予了海外投资新的功能和含义。海尔采用的“先难后易”策略是由海外创牌模式决定的:海尔先进入欧美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份量最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靠质量让当地消费者认同海尔品牌,取得当地名牌地位然后靠品牌优势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海尔在美国、欧洲实施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正是为了在欧美国家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进而让海尔成为世界名牌。随着一个个本土化的名牌崛起于世界各地,海尔实施的创世界名牌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大陆只有海尔集团一家入选,排在第95位。在海外自主创牌投资模式的主要特征十分明显,一是企业海外投资无论采取绿地投资方式还是跨国并购方式,其核心目标之一始终是创立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二是采取“先难后易”策略,其中有两层含义:即采取该模式的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采用先难后易的策略,如海尔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先进入欧美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有份量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靠质量让当地消费者认同海尔的品牌取得当地名牌地位后,再靠品牌优势进入发展中国家;同时,采取该模式的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道路也是先难后易的,即先到发达国家建厂而后再向发展中国家扩展。由于创自主品牌定位很高,所以企业在跨国经营的初期注定要经历较长的困难期,之后品牌才能逐渐被消费者认识、认知和认同,才能打开局面。二是“先有市场,后建工厂”,如海尔先通过出口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等海尔的品牌被当地消费者认同、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再投资建厂。海外投资自主创立品牌的模式有其优点和制约条件。从优点来说,首先,这种海外投资模式属于“厚积薄发”型,虽然开始阶段起步艰难面对的成败风险大,但一旦打造出世界上知名品牌,就能在国际投资和生产中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就可以不再为国外跨国公司打工,从而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该模式将树立统一自有品牌和本土化战略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为了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不同需求,海尔在坚持统一自有品牌的前提下实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发展战略。从制约条件来看,这种海外投资模式具有相当的挑战性。首先它要求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拥有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品牌同时还需要国内投资企业有熟谙国外当地市场情况的专业人才来成功地打造和管理品牌。因为,到海外去办企业已经有一定的难度,而在那里林立的名牌之中创立自己的品牌就更难,而要将一个有待树立和打造的品牌在当地塑造成知名品牌真是难上加难。这要求国内投资企业起点要高,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这些条件。其次,这种海外投资模式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国际知名品牌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积累起来的,需要进行长期大量的品牌投入,应当说品牌的价值实际上是品牌投入的回报。那么,海外企业既要进行生产投入,又要进行品牌投入,由于进行双重投入,短期效益肯定要受到影响。四、海外并购品牌投资模式海外并购品牌投资模式是一种与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迥然不同的投资模式,它是指通过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开拓当地市场的海外投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一是“买壳上市”,即先收购国外当地知名品牌这个“壳”,然后借助这个“壳”对产品进行包装,获得或恢复当地消费者的认同,快速进入当地市场。二是由于所并购的多是经营不善或破产的海外公司现成的知名品牌,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销售渠道,所以该模式省去了海外品牌塑造和品牌推广的时间与费用。三是该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资金基础、信誉较好、有能力收购和驾驭海外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海外并购品牌模式,已成为TCL集团独特的海外投资模式。2002年9月,中国TCL集团下属的TC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其新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SchneiderElectronicsGmbH,收购了具有113年历史、在德国和欧洲有广泛的基础、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百年老店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的主要资产,其中包括“SCHNEIDER”施耐德及“DUAL”杜阿尔等著名品牌的商标权益。继收购德国施耐德之后TCL集团又于2003年7月花费几百万美元间接收购了美国著名的家电企业戈维迪奥Govedio公司,这次收购是一次全资收购。戈维迪奥公司是一个做录像机、DVD等视像产品的渠道公司,一年的销售额约2亿多美元。并购美国戈维迪奥公司后,TCL集团仍计划在美国市场继续使用戈维迪奥品牌销售彩电、碟机等产品,努力扩大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借外国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TCL集团独特的海外营销策略。中国企业目前在国际竞争中的最主要优势是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最差的是品牌优势,通过海外投资并购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三个优势的结合,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五、海外品牌输出投资模式海外品牌输出投资模式指的是我国那些具有得天独厚品牌优势的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时不投入太多的资金,而多以品牌入股的合资形式或采取特许加盟与连锁经营等其他方式进行拓展。采用该模式开展海外投资的我国企业目前为数不多比较典型的是北京同仁堂。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已有33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已成为一家现代化的大型中药企业。同仁堂的品牌誉满海内外,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其品牌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同仁堂商标已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于续,并在台湾进行了第一个大陆商标的注册;同时同仁堂的产品已经畅销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在中国拥有300多家零售和专营药店,在海外也成立了l0多家公司或药店,是2002年全国出口创汇最多的中药企业。显而易见,同仁堂的知名品牌已成为同仁堂集团开展跨国经营的特有优势。同仁堂的海外投资,无论是品牌入股的合资形式还是采取独资、特许加盟、连锁等其他方式,都注意把“同仁堂”这个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向海外输出,拓展海外市场。同仁堂的海外品牌输出投资模式与前面分析的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不同,后者是一边“走出去”一边进行创牌活动,而前者则是在往外“走”时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比较成熟的品牌。采用这一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企业需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而这正是当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因此,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采用这一模式的条件。但是,伴随着中国企业争创名牌进程的加速,相信在一定时期以后这种模式将会逐步流行开,因为来华投资的许多外国跨国公司都采用这种模式进入中国市场。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确缺少世界名牌,但是在中药和中式餐饮等行业,中国的一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商标,在国际上拥有核心竞争力。这些行业的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一定要注意发挥自身品牌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争取早日将企业做大做强,早日成为独具中国产业特色的跨国公司。六、海外资产并购模式所谓海外资产并购模式是指中方企业作为收购方购买海外目标企业的全部或主要的运营资产,或收购其一定数量的股份,以实现对其进行控制或参股的投资行为。中方企业并购目标企业后一般不承担目标企业原有的债权债务及可能发生的赔偿,只承接目标企业原有的资产和业务。2000年4月,万向集团整体收购美国舍勒公司即属于海外资产并购模式,另外,像海尔集团收购意大利电冰箱制造厂、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收购韩国现代电子、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购并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两亿多美元收购印尼油气田资产、中国网通香港公司牵头收购亚洲环球电信网络资产、华立集团收购飞利浦在美国圣何塞的CDMA移动通信部门、上海制皂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美国SPS公司和Polystor公司可充电电池生产资产项目等也属于这类投资模式。美国舍勒公司始建于1923年,是美国汽车市场上的三大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之一。早在1984年,舍勒公司给了万向一笔3万套的万向节订单,万向由此开始了汽车零部件生产之路。万向的产品在美国市场销售都冠以“舍勒”商标。从1994年开始,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内部决策的失误,舍勒公司的经营开始下滑。后来,舍勒主动提出请万向并购的要求。结果,万向花了42万美元收购了舍勒公司的品牌、技术专利、专用设备及市场网络等主要资产,而厂房、设备等由另一家公司买走。并购“舍勒”的最直接效果是,万向在美国市场每年至少增加500万美元的销售额。更深远的意义则是,由于并购了“舍勒”,万向产品有了当地品牌、技术和生产基地的支持。采用资产并购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可以避免目标公司向我方企业转嫁原有债务及“或有债务”。因此,以并购方式进行海外投资时,若我方企业考虑到海外目标企业可能存在债务不清、可能因对他人提供担保而在交易完成后引起赔偿等问题时,可采取资产收购方式。另外,在资产并购方式下,只要目标公司赞成资产出售的股东达到法定人数即可进行收购,即使目标公司有少数股东想阻挠也不影响我方企业的实际收购。这种方式的制约条件一是由于多以现金方式进行收购,故需我方投入较多运营资本。二是由于中方并购企业在完成并购后要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以实现海外并购的目的,因而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整合人才。三是对目标企业债务、税收和法律诉讼等情况掌握方面的任何疏漏都可能形成并购陷阱,制约并购目标的实现。由于目前国际直接投资业务中主要的方式是并购投资,而不是新建投资方式或称绿地投资方式,所以应当说海外资产并购模式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海外投资方式。还有,资产并购模式是以大量非上市企业为交易对象,上市公司终归只是海外企业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因而这一模式比海外股权并购模式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更适合广大中小企业。随着我国海外投资规模的日趋扩大,并购投资将日益成为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方式,其中资产并购模式会被更多的企业选用。七、海外股权并购模式海外股权并购模式是指我国公司购买一家海外目标公司通常都是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所获得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可对该公司行使经营管理控制权的一种海外投资行为。在海外股权并购模式下,其交易的对象是海外目标公司的股权,而最终取得的是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我国企业作为收购方成为海外目标公司的新股东。近年来,国内企业选择股权并购模式进行海外投资的事例逐步增多,如2001年万向集团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UAI公司、2003年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收购上市公司冠捷科技等都属于此类并购。2003年8月,北京东方电子集团以10.5亿港币收购在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上市的冠捷科技有限公司股份3.56多亿股,以占有其超过26.36%的股份成为冠捷科技第一大股东。冠捷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PDP显示器以及液晶电视类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通过本次海外股权收购,北京东方电子集团将自此拥有从TFT-LCD面板到显示器整机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以及遍及全球的市场、研发、服务体系,从而奠定了实现“通过产业整合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在股权并购模式下,作为投资主体的我方并购企业可以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但海外目标企业一般为在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股权并购实施过程复杂,但法律程序简单。在法律程序上,只要并购方取得股权优势后即可进行董事和监事的改选。股权收购完成后,海外目标公司作为我方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存在,拥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由于买卖协议的签订方是我方收购企业和海外目标公司的不同股东,故该投资模式的交易决策具有分散性。采用股权并购方式进行投资,由于不增加海外目标公司及其股东的税收支出,故收购成本较低;同时可以运用股权并购方式取得目标公司的控股权,使目标公司在经营上与我方公司形成一个整体,为我方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服务。但采用这种模式,在股权收购条件下,我方企业要对海外目标公司的一切债务负责。另外,由于并购交易决策具有分散性,可能会遇到少数股东的阻挠。随着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权并购模式日渐通行。采用股权并购模式进行海外投资,我方企业既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又可以节约交易成本,获得生产要素内部化收益;运用股权并购方式我方公司可以在部分出资控股的情况下,以“小资本”控制“大资本”取得海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实现企业资本滚动式发展,迅速实现企业海外扩张的目标;通过股权并购,还可实现我方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目标,即买壳或借壳上市。八、国家战略主导投资模式国家战略主导投资模式是指我国一些大型能源企业开展海外投资主要是政府的推动,注重的是国家的宏观利益是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而向海外资源开发方面进行的投资。海外能源开发投资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步骤,这类投资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投资回收期限长,投资风险大,需要政府来推动和承担主要风险。在这种模式中,即包括新建海外企业也包括通过资产或股权并购而设立的海外企业。现阶段,这种投资模式主要体现在能源战略方面,今后将向资源战略扩展。开展该模式海外投资的代表性企业当属我国三大石油巨头即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石油能源是保证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能源,开展国家战略主导模式的海外能源投资是解决能源瓶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三大石油巨头积极实施国家提出的“走出去”战略,着眼国家长期能源安全,纷纷进行海外油气田的投资开发,先后启动了二十几个项目。三大石油巨头与国外的很多合作项目采取的是“份额油”的方式,即中国石油企业在当地的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投资,每年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额。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石油进口数量以及价格的稳定。海外投资的主体一般是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重点能源企业,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资金来源有保证,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从而有利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施。由于把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宏观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就比把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第一位的其他投资模式能更有效地为国家战略服务。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有些自然资源如石油的供给形势己越来越严峻,为了维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必须通过海外投资参与国际能源生产分工,尽可能多地利用海外能源,落实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当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外投资就发生在自然资源行业,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国家战略主导模式的海外投资仍将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模式之一。但这种投资模式在非能源行业一般不采用,由于所需投资数额较大,眼下非国有大型能源企业采用也不现实。九、海外研发投资模式海外研发投资模式是指我国一些高科技企业而非传统的制造企业或资源开发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研发资源,使研发国际化,取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首创这一海外投资模式的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华为在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和32个分支机构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印度班加罗尔、瑞典斯德哥尔摩、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建立了多家海外研发中心,并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进行研发,从而能够及时掌握业界最新动态。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截至2002年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2154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国内企业之首,华为申请国际和国外专利198项,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里最多的。华为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在86个国家和地区注册600多件次。华为依托全球化技术开发网络,利用遍布世界各地的研发机构,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性能价格,帮助全球运营商确立可持续赢利的运营模式。现在,华为的设备已经在非洲、南美、东南亚、东欧等地区40多个国家昼夜运转,靠着掌握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华为在世界电信市场上已经能与跨国公司比肩较量。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展海外投资,必须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弱势和薄弱环节正在于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学习华为的做法,进行海外研发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的研发资源,推动研发国际化取得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网络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915051.html?fr=qrl3。
    连中连2019-12-21 19:41:52
  • 海尔在美国投资设厂的原因:提升了海尔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对海尔美国市场的运作而言,投资建厂可以绕过有关经济和政治壁垒使海尔产品顺利的进入美国市场。 使海尔产品顺利地成为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所接受。 建立生产基地回避进口限制只是优势的一个方面,通过在美国生产还可以顺利进入美国主流消费市场。美国大型经销商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只出售有品牌的商品,要想获得美国大型零售商的青睐,必须要有足够的产量做支持,海尔出口到美国的产量是不足以吸引他们的重视的。在美国开办工厂,无疑是对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的一种无声承诺——会将产品负责到底。而且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消费者倾向于购买“maidinAmerica”的产品,海尔的产品出自美国本土的生产线当然更能迎合美国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有助于消除“海尔”外来廉价品的形象,顺利地进入美国主流消费市场。 提升了海尔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地位 采用投资建厂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可以借“海尔,美国造”的名推动“海尔,中国造”在美国市场甚至世界市场的出口量。 海尔在美国投资建厂,对海尔在美国市场最大的好处还在于极大地推动了海尔产品的出口量。海尔酒柜在美国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这一骄人业绩的取得不是由美国海而独立实现的。事实上,除了这款酒柜的设计是完全在美国完成以及最初的产品出自美国工厂的生产线外,大部分的“迈克酒柜”和“自由式酒柜”都是青岛生产出口到美国的。海尔把这种“借巢孵蛋”的方法也运用到了其它产品的美国市场推广中。海尔的小容积冰柜在美国畅销,这带动了海尔中国地区同类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出口。这也是海尔美国生产基地只增加生产线却限制产量的主要原因所在:用美国生产的产品创市场创牌子,一旦消费者接受了“Haier”品牌自然会增加对海尔产品的需求,而美国本土工厂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美国消费者的要求,定单自然源源不断地转向中国海尔。提升了海尔在全球其他市场的竞争力海尔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竞争力的提升 海尔集团主要以美国和欧盟两个地区作为发达国家市场开发的重点,日本市场的拓展力度正在日益加强。欧洲作为家电产品的发祥地,国际知名品牌云集于此,竞争非常的激烈,欧洲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进入的市场之一。海尔早在90年就开始了开拓欧洲市场的尝试,直到98年前后海尔在欧洲市场的经营才有了较大幅度的起色。与美国市场的运作不同,海尔在欧洲市场主要针对的是高端消费市场,它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海尔品牌提供给欧洲消费者高科技高性能的产品保证,不过这种品质的保证主要基于海尔产品通过各项苛刻的质量认证,其技术指标代表着欧洲家电环保与节能的最高标准。由于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海尔在美国运作成功的消息,对海尔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路影响远远不像中国市场对竞争力起到了明显的提升作用。欧洲消费者都接受的是本地品牌和国际品牌,广告效应对品牌的作用力一如美国和中国市场那样有效,所以宣传自己在美国的成功来提升海尔产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但是,不可否认,海尔在美国进行生产性投资取得巨大成功仍然对海尔在欧洲市场的运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示范效应 海尔在美国的成功有利于增加欧洲经销商经营海尔产品的信心。同样是家电高端消费市场,虽然消费习惯存在种种差异,但是海尔在全球推行的是统一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它在美国市场的成功无论是海尔自身在欧洲的运作还是海尔产品的经销商都是一种信心的鼓舞,并且海尔在美国征战三年,积累起许多高端消费市场的运作思路、运作方式的知识,对如何维系与经销商分销商的关系也有不少具体的认识,这对于海尔在欧洲市场的运转都是非常珍贵的经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决策失误。 品牌效应 海尔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对欧洲市场的开拓仍然具有品牌效应,不过这种竞争力的提升不完全来自于产品品牌,而主要是来自于海尔企业国际形象的提升。欧洲消费者有个独特的消费习惯,喜欢购买一个品牌下的系列产品,但是欧洲消费者接受一个新品牌却非常困难。所以海尔在构建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竞争优势时,首先考虑的不是价格和品牌,而是“HAIER”品牌之后的技术优势与技术创新速度,技术成为打开欧洲市场的敲门砖,在这个前提下,海尔的品牌优势才能得以实现。海尔在美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这对海尔的整体形象和企业实力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因为企业实力的大小在客观上非常难以识别,对海尔这样一个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更多,要消除挑剔的欧洲人心里对中国企业中国产品的偏见,靠宣传是不能使对方信服的。海尔在美国市场上能够占据1/3的冰箱市场,完成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这实际上就是海尔竞争能力的显化,是海尔魄力和实力的一次大展示。在欧洲市场上,海尔不仅仅被视为中国企业,更是一个国际化的优秀企业,这种观念的转变对海尔产品逐渐被欧洲消费者所接受起到了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 促进部分产品对欧洲的出口 欧洲一直是海尔重要的海外市场,2001年海尔在欧洲的销售为1.5亿美元,占海尔全球销售额的21%。虽然海尔输出到美国和欧洲的产品不尽相同,但是由于两上市场收入结构、消费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奢侈品的消费更是可以互为参照。海尔在美国畅销的高档产品,像迈克酒柜,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情况也非常好,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是,迈克酒柜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实际上对欧洲市场起到了一个消费引导的作用,这种酒柜不仅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具,更成为身份的象征,纵然价格比同类酒柜高,仍然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很快占据了消费排行榜的首位。
    黄盛磊2019-12-21 19:17:56

相关问答

中国公民可以买卖美国股票。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境内个人对外直接投资符合有关规定的,经外汇局核准可以购汇或以自有外汇汇出,并应当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第十七条规定,境内个人购买B股,进行境外权益类、固定收益类以及国家批准的其他金融投资,应当按相关规定通过具有相应业务资格的境内金融机构办理。扩展资料:美股交易规则:一、交易代码交易代码则为上市公司英文缩写,例如:微软。四、开户手续买卖美国股票只需要开立一个证券户头,此证券户头同时拥有银行户头的功能,若客户将钱存进此户头但未购买股票,券商会付给客户利息,但要扣10%的税,如果想免税可选择自动转存短期基金,由券商代为操作获利。五、交易手续费买卖美国股票的手续费,不以“交易金额”的比率计算,而以“交易笔数”为基准,而且因券商的不同而有异。例如:在知名网络券商e*trade开户交易,每笔交易手续费为14.99~19.99美元,若在拥有中文网站并有中文客户服务的嘉信理财charlesschwab交易,每笔手续费为29.95美元。此外,还有一种收费模式是以“交易数量”为基础进行计算的,不同券商的收费标准也有区别。例如知名美国网络券商盈透证券的交易费按照每股0.005美元收取,所以当投资者在一笔交易中买卖1000股时,盈透证券收费0.005×1000=5美元。美股。
绿地集团是上海市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集团,成立于1992年7月18日。创立20年来,绿地集团始终坚持“绿地,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宗旨,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发展,已形成“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在2019美国《财富》世界企业500强中位列第483位,在2019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73位,在以房地产为主业的综合企业集团中排名第1位。在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55位,在《财富》世界企业500强中位列第359位。房地产开发经营作为绿地集团的核心主导产业,房地产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在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及产业园开发领域遥遥领先;建成和在建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达17幢,其中4幢高度位列世界排名前十。绿地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遍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济南、合肥、南昌、苏州、武汉、长沙、郑州、成都、贵阳、西安、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70座城市。2019年,随着绿地韩国旅游健康城开工建设,绿地集团正式开启海外投资发展新征程,并即将赴澳大利亚、泰国等进行城市综合开发,绿地自主酒店品牌也已成功落户德国高端酒店。国内外市场拓展齐头并进,为绿地房地产主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在确保房地产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绿地集团积极发展能源、金融等次支柱产业。其中,能源产业作为第二支柱产业,已形成涵盖煤炭生产、加工、储运、分销及石油仓储、运输、销售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在内蒙古、山西拥有多座煤矿及煤炭物流园区,资源总储量近7亿吨,年产量超过1350万吨,配送超5500万吨。同时,绿地集团还积极打造金融全产业链,组建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入股辽宁盘锦商业银行、锦州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东方证券等,并发起成立了中国注册资本额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此外,绿地集团在商业、酒店、建筑、汽车服务等产业也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绿地集团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发展不忘回报社会,出资2亿元设立上海规模最大的企业专项慈善基金;发布“绿地心计划”专属慈善品牌,长效化、全方位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无偿投资4亿多元在上海建成了一批城市标志性公共绿地;出资2.5亿元支持上海世博会举办……成立20年来,在慈善、公益、拥军、世博等方面累计赞助、捐赠近十亿元。绿地集团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称号。绿地”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绿地集团已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力争到2019年成为一家国际知名、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跨国界、跨行业经营,具有世界级规模、运营管理水平、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业务经营收入超过5000亿元,并跻身世界企业200强。
美国EB-5移民和EB-2移民均属美国职业移民范畴。EB-5:美国投资移民EB-5方案EmploymentBasedFifthPreference是美国移民法中针对海外投资移民者所设立的移民签证类别,是美国基于就业的移民类别第五类,由议会在1990年创立,旨在通过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和就业职位的创造刺激美国经济的发展。在2年试行之后到1992年,被升格为长期法案。美国政府于1993年在EB-5移民法规中特别增设了一种区域中心移民方案RegionalCenterPilotProgram,将移民申请条件中对"须直接创造10个就业机会"的规定放宽为"直接或间接创作10个就业机会"。区域中心的所有相关内容到2004年才基本完善并开始接受申请。上一期的区域中心临时法案在2019年10月30日到期,在2019年9月份获得3年延期。每年10000个名额。根据此法案,外国移民申请人在美投资创设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商业性企业,并创造10个全职就业机会,即可获发2年期的条件式移民签证。2年届满前90天,若移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仍存在,可申请"条件移除",而成为永久居民。此方案的投资额为100万美元。如果投资标的是位于目标就业区,则投资额可降为50万美元。EB-2:EB-2是给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特殊人才申请移民美国的项目,“高学位或特殊人才国家利益豁免”。许多人同时申请EB-1和EB-2NIW,以保障成功率。EB-2NIW的要求与EB-1比较类似,但仅仅限于“科学、艺术和商业”三大类。EB-2NIW需要证明申请人将来会极大地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要求移民局豁免对其劳工证的要求。仅仅证明申请人拥有高学位,并且在具有国家利益的领域中工作是不够的。他/她在所从事的领域中是相当出色的,才能满足移民局的“工作有内在重要性,产生的利益是全国性的,对申请人要求劳工证将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的严格标准。如果申请人已经获得了劳工证,并且拥用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或者学士学位加上五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则可以直接申请EB-2高学位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