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结束,为何美国没有带走一滴石油?

黄照河 2019-12-21 18:56:00

推荐回答

伊拉克战争之后,他虽然没带走一滴水油,但是它带走了许多黄金。
黄登艳2019-12-21 19:17:4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萨达姆时期的巴格达,在80年代,巴格达是现代化的城市,夜晚灯壁辉煌;萨达姆死后的伊拉克,荒凉的市中心,有钱人早已经选择移民。萨达姆时期的巴士拉港口,傍晚,伊拉克人带着孩子在海边喝茶;现在的巴士拉,天还是那么蓝,只是空气中充满着刺鼻的火药味。萨达姆时期的巴格达,远处不是战争,是在运营中的炼油厂;现在的伊拉克,满地的污水无处排放,由中国公司建造的污水处理厂。战后13年,伊拉克真实的经济状况到底如何?》伊拉克的战后恢复状况在国内网络上经常引起争议,2019年伊拉克战争十年的时候,央视曾报道称“伊拉克战后经济复苏强劲,GDP翻了8倍”,但此处使用的数据应为未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名义GDP,而非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数据。如果单纯就数字来看,自2004年起伊拉克的经济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尽管2003年伊拉克GDP下降33%,但2004年经济恢复就超过了2002年水平,仅2004年当年注册开办的企业数量就超过1.1万家,至2019年伊拉克实际GDP已经比战前增长87%。如果扣除价格因素,以现价美元计算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来看,2019年伊拉克人均GNI为6800美元,约是1989年水平的1.8倍。伊拉克的经济增长几乎与其石油产量的增长曲线完全吻合,在石油生产设施全面修复之后,伊拉克很快就成为OPEC中原油供应第二大国。石油出口占据了伊拉克99%左右的出口额,提供了90%以上的Z府财政来源。在2003年之后,伊拉克的主要进出口贸易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01年时,美国是伊拉克石油的最主要出口对象,出口份额占52%,而到2019年时,伊拉克石油的出口第一目的地已经变成了中国,出口份额占23.7%,美国所占比例降至15.8%。同时,中国还成了伊拉克第三大进口来源国,2019年进口份额占16.8%,仅次于土耳其和叙利亚。
    赵香稳2019-12-21 20:40:40
  • 伊拉克战争简介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疑似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4国参与作战.有评论认为其可视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但具体分析可发现其不可称为“海湾二战”。原因如下:海湾战争中的主战场不在伊拉克本土.海湾战争中美国经过了联合国的授权。而伊拉克战争,联合国一再不通过美国开战的决议,然而美国绕开联合国直接发动战争。也就是说这次战争是不合法的。关于该层面的问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联合部队是由12万人的美军部队、4万5千人的英军部队、2千多人的澳大利亚军队和200人的波兰军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万人的伊拉克反叛军。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的,并得到了海湾地区大量的空基和海基航空兵的支援。美国第三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方向,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和英国远征军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当地的库尔德武装力量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师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Basra。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乌姆盖茨尔港UmmQasr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战争爆发大约三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顽强抵抗。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城市秩序陷入混乱之中,巴格达博物馆遭到洗劫,上万件珍贵文物失踪,各地的大量古遗迹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
    黄登英2019-12-21 20:22:58
  •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因为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到2019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9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总军费高达7630亿美元,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另有观点认为,美国铲除伊萨达姆政权,实质就是维护美元霸权的地位。这次战争再次诠释了科技是现代军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扩展资料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美国“倒萨控伊”的目标似乎已经达到,但是美国政府很快发现,他们有可能被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中。从布什总统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到现在,伊拉克的局势并没有如想象的那样趋于稳定,而是越发混乱不堪。越来越复杂的战争形势和巨额的军费开支,让美国政府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也使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至今,伊拉克局势仍旧动荡,战争对该地区及世界经济的打击正日益显现。鉴于经济全球化的纽带令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此次的伊拉克战争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相比,其严重后果必将对正从低谷中艰难走出的世界经济形势产生消极影响。伊拉克战争。
    龚小芝2019-12-21 20:00:09
  • 通过两场战争美国通过实战展示了新式武器的性能,加强了武器贸易霸权。还通过反恐招牌提升了美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加强了中东撑控力,掌握石油市场走向。清理了库存和安全隐患武器。总之战争对美国来说利大于弊。之所以美国战后国力有所减弱,也只是美国内部出了问题,于这两场战争没有关系。美国发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导致美国消耗5万亿美元,但是美国成为了中东地区的霸主。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推翻了塔利班和萨拉姆政权对伊朗进行了包围。确立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主地位,美国军工产业得到发展,消耗了军品库存,也锻炼了美国军队。2.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国2003年至2019年造成军人死亡4486人,受伤32223人。从伊拉克战场返回美国的士兵有1/4患有精神疾病。3.伊拉克战争直接费用高达8000多亿美元。若把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财政预算和经济的消耗影响考虑在内,那么美国实际消耗高达3万多亿美元。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也消耗了1万亿美元。4.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虽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是让伊拉克国家陷入了混乱。目前伊拉克已经成为中东动荡之源。5.美国完成了让中东地区陷入混乱的目的。美国不希望看到中东地区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因为这会成为美国控制中东地区的障碍。6.伊拉克强大时,美国就攻打伊拉克。伊朗强大时,美国就制裁伊朗。当沙特强大时,美国又放弃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让伊朗恢复国力与沙特在中东地区争霸,消耗伊朗和沙特的国力,这就是美国的中东策略。7.美国不需要中东一滴石油,美国希望控制中东地区来得到石油的定价权。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操纵国际油价,使油价从30美元一直涨到了140美元。这就是美国控制中东石油的目的。
    赵骊川2019-12-21 19:41:42

相关问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以美国优先,无所不用其极的攫取世界各国利益的美国绝不会发善心去照拂其他的国家。美国成为石油输出国,之所以压低油价,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的石油产量翻了一番多,达到每天1230万桶,超越沙特和俄罗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按道理,成为石油生产国,油价越高对美国越有利,可是美国不但不抬价,反而压低了石油价格。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美国不但是石油输出国,也是一个石油消费国。其每天大约需要2081桶,国内生产的石油远远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油价居高不下,不仅会影响到美国的制造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经济的繁荣,以及物价的稳定。其次,美国压低油价,也是为了打压与美国作对的敌对国家。比如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如果国际油价大涨,则会对他们有利,从而增加其与美国对抗的实力。而美国把油价长期压得很低,让这些国家经济出现问题,最终就会出现妥协。另外,马上就要进入2020年,离美国总统大选的日子越来越近。如果提高油价,势必会极大的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弄得民怨沸腾,从而影响了大选,这是特朗普绝不想看到的。  通过美国几十年来的所作所为,已经向世界证明:凡是美国有所为就必有所图,其绝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公平和正义,而是为了维持自己的霸权,尽可能的压制其他国家的发展。也正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才没有抬高油价。
西方加强对波黑干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北约对波黑的干预从对塞族进行军事威胁升级到实施有限空中打击,于1994年2月上旬向塞族发出限期从萨拉热窝周围撤走所有重武器的最后通牒,下旬以“违禁”为由击落塞族飞机4架。3月在美国敦促下,穆、克两族签署建立联邦和联邦军队的协议,使波黑战场再度形成穆、克族联合对付塞族的新态势。94年春,由于塞军的一发120迫炮炮弹打进萨拉热窝造成67名平民死亡,联合国安理会正式请求北约开始立即空袭。同时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再度结成同盟。3月1日在华府波斯尼亚——克罗地亚方决议组成联邦。4月10日到11日之间北约小规模的对塞尔维亚方实行轰炸。同年8月,南联盟为摆脱国际社会制裁,在塞族拒绝接受美、俄、英、法、德五国联络小组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后与之断绝一切联系,使塞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军事优势受到削弱,但仍掌握战场主动权。8月5日塞尔维亚方攻击了联合国的武器库,因此北约开始进行轰炸,入秋之后美国对波斯尼亚——克罗地亚方也展开了的军事援助。在这样的助力下,10月下旬波斯尼亚人在席哈奇附近转为攻势,这个攻势一度成功但是在11月初就遭到塞尔维亚方的反击而不得已只好撤退。塞族实行全民军事总动员,并得到克罗地亚境内“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军队的支援,于11月中旬夺回全部失地并包围比哈奇。11月下旬,北约对克拉伊纳塞族控制的乌德比纳机场和波黑塞族的奥托卡导弹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空袭,但并未改变战场态势。年底,穆、塞双方达成停火协议。1995年3月,战事又起。7月,塞族相继攻占斯雷布雷尼察和热帕两个“安全区”,并继续围困比哈奇。
11月8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在2019年达到顶峰后,会在2019年-2019年逐年降低。而中期需求增长的70%来自发展中的亚洲。长期来看,2019年-2035年期间,需求增长会超过2000万桶/天,到2035年石油需求将达到10730万桶/天。由于OECD地区的石油需求从长远角度来看将不断下降,全球需求增长的87%将来自亚洲地区,而2035年这一比例甚至会达到90%。OPEC在报告中下调石油需求预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10月OPEC公布月度报告时,就下调了对今年石油需求的预期。报告称,由于全球经济疲弱,今年世界石油需求预计将增长80万桶/天,较此前预测低10万桶。OPEC认为,全球石油消费预期继续受到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影响,工业生产放缓使中美两国石油需求锐减,冬季石油需求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报告称“因为世界经济动荡,2019年石油需求预期主要面临下行风险”。受欧美疲软经济数据影响,市场担心原油需求情绪明显,纽约油价15日下跌,但布伦特油价因中东紧张局势而出现上涨。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10万桶,虽低于市场预期,但供应增加依然重压市场。不过,中东紧张局势为油价提供支撑,对中东石油供应更为敏感的布伦特油价因此出现上涨。15日收盘时纽交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87美分,收于每桶85.45美元,跌幅为1.01%。12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37美元,收于每桶110.98元,涨幅为1.25%。承认页岩油气对能源影响值得注意的是,OPEC在其报告中首次承认了从页岩层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气的技术正在显著影响着全球能源供给格局。报告称美国页岩气产量从2019年的15亿立方英尺/日提升到如今的25亿立方英尺/日。页岩气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全球能源格局。不过OPEC也表示,美国的页岩气神话很难再次出现。报告称:“到2035年页岩气及天然气相关产业将给美国带来近500亿美元的GDP,但这种情况很难在其他国家得到复制。报告称,页岩油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技术发展是首要原因。尽管页岩油的未来生产会受到诸如环境、设备和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的困扰,但页岩油资源开发正在美国迅速加快,产量也在显著增长。2019年年初至今,美国国内石油生产年同比增长接近100万桶/天,增速远超其他国家。这其中,页岩油开采新技术功不可没,与页岩油产量今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有直接关系。气价过低令许多开采商转向开采页岩油。有越来越多原先准备开采页岩气的钻机用于开采页岩油,导致页岩油产量在2019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内,美国国内石油产量满足了89%的能源需求,今年美国年产量有望达到1991年以来最高水平。EIA预计,2019年美国页岩油日产量将达72万桶,相当于其国内石油日产量的12.5%。OPEC在报告中预测,到2020年,页岩油的全球供应量将达到200万桶/天,这相当于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目前的石油产量,而到2035年,页岩油的供应量将达到300万桶/天。2020年之后页岩油增速将下降,原因在于易于开采的页岩油基本已消耗殆尽。中期内,页岩油生产将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然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将加入页岩油开发的行列。过去10年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增长乏力,但今年以来页岩油产量的爆发式上升,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油开采方面的应用,以及深水项目的投产,将有望再次开启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快速增长之门。鉴于北美页岩油气产量显著增加,欧佩克的报告提高了来自非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供应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19年,来自非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供应将达到每天5660万桶,比2019年增加420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