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进口车价格比美国高

齐新霞 2019-11-05 19:53:00

推荐回答

进口车进入国内市场所增加的费用主要有:进口环节税-包括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输费用,生产商的售后服务费,以及零售商的利润。目前私家车的关税税率为25%,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3-5%,统合起来大约需要交纳占车辆的CIF到岸价的50-60%的税款。其他增加的费用就是销售环节的费用和售后服务费用。
赵馨惠2019-11-05 20:54:5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1)税制我国的税制是销售环节中,每个环节都要征税。这样就包括:进口关税、进口商总代理销售给一级代理的增值税、以及代理销售给4S店的增值税、车辆购置税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车辆价格被大大提高。而很多西方国家套用星巴克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卖的和国外一个价,国内的咖啡店就没有生路了。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如果进口汽车卖出和美国一样的价格、国产品牌、合资品牌就彻底没有销路了。所以,国家也不希望进口汽车卖的太便宜。
    路誉盛2019-11-05 20:37:11
  • 一、最直白的账:税字当先一辆汽车要进入中国国门,需要面对四重税: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购置税。除去购置税和终端销售车价挂钩外,从海关资料中了解到,进口车的最惠国关税税率为25%,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均为17%,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分别为9%、12%、25%、40%,它们分别对应排气量2.0-2.5升销售方式,减少了总代理环节,但问题是——国内目前对于美规车的售后不提供质保服务。三、最弄不懂的账:越贵越买最在不否认国内进口车“价格高”的前提下,一个特殊现象是,对于中国市场“价格越高的商品存在价值越大”,即——越贵的车卖得越好。弄不懂的账:越贵越买进口车价这样被层层推高:以某款4.2升排量的进口车型为例,在原产国卖5万美元,扣除毛利,裸车价为4.7万美元,但此后车价将面临层层推高。第1关海运费用。欧洲到天津港3000美元,到岸价为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1万元左右。第2关层层税。整车关税25%,消费税40%,增值税17%。第3关报关费。诸如机电进口许可证、商检费等,约在几千到几万不等,这些也会被商家加在车价里。第4关国内运费。这还算是小钱,大约是四五千元。再回头看国内的终端零售价:100多万元,其间的利润接近40万元。第5关利润分成。根据一般厂家和经销商的利润关系是8:2,如果利润是40万,厂家挣32万元,经销商挣8万元。只不过厂家是直接揣入囊中,而经销商的利润就看车市行情和客户的砍价能力了。
    齐晓怡2019-11-05 20:19:38
  • 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汽车品牌都要挤破脑袋在中国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即使被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吗?是因为中国市场消费能力全球第一吗?常年以来,关于很多进口汽车品牌竭力进入中国,我们都在寻找答案,直到我们最近整理了一份多款进口车的中外价格差异,终于让我们找到答案了,在中国市场卖进口车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简直就是暴利,当然这也只能怪中国汽车产业不争气,没有自己的豪华品牌,所以才有了这些在海外国家只是泛泛之辈的汽车品牌,到了中国市场摇身一变,成了高大上的豪华品牌一是保护国内的自主品牌,保护他们茁壮成长,你想要是国内车价和国际同步,那奥迪Q7顶配才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你说大街上哪还有国产车,那咱国家的汽车产业壮大的日子也就遥遥无期了。二是现在奸商横行,你看之前出来的经销商的消息,买宝马7系送5系。买奥迪4.2以上排量的送新A4L。可见奸商的利润有多大了。三还有就是国人的汽车文化远远没有国外高,国内买车一要大气,二要豪华,哪辆看上去有面子就买,导致了某些车供不应求,奸商都乐了,丫的中国人钱真好赚。纯进口车,国外售价只有国内一半,有的车售价甚至国内2到3倍,几倍的也有,去年我就到上海提了一辆Q7,回来在国外网站一看,4.2顶配才4万多美金。中国人都这样,喜欢攀比,你买了马六,我就要上A4,这样的,你像日本,你到日本去他那边很多都像国内长城酷熊这样的车,MPV车型的,也不追求大排量,多数1.0升左右的,这就是差距。而国内呢,都喜欢追求大排量,好多车比如A6L2.4的把后面换成4.2的啊!多了!买比亚迪F6换丰田标。等等。而且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基本都是国产车,支持本国的汽车产业,在韩国开奔驰,宝马的税比国内还厉害。总之,咱国家还在发展,也许以后会好起来!多了也不说了,太多争议性,反正在咱国家买好车就得多掏钱。有钱买合资公司的车质量也有保证,价格也合理许多。其实咱国家加入WTO关税也没多少了,关键是经销商的利润加上国人的消费习惯而导致的。
    齐文炎2019-11-05 20:04:03

相关问答

货币贬值首先会提高贸易商品的国内价格,并通过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的替代作用,使非贸易商品的价格也会提高,物价水平的提高将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从而导致对名义货币余额需求的增加,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通过出售商品和金融资产来满足增加的名义货币需求,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是,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效应只有在货币供应缩减或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否则,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冲抵了由本币贬值引起的名义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国际收支将得不到改善甚至会更加恶化。货币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只有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产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其次,出口扩张引起国民收入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并且,边际吸收倾向应小于100%,贬值时增加的国民收入才会大于总吸收,国际收支才能改善。吸收分析法还提出了自己的政策搭配方案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如存在闲置资源,采用货币贬值政策与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如不存在闲置资源,则采用货币贬值政策与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用货币贬值的办法来改善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的原理告诉我们,闲置资源的存在是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条件,但分析近几年汇率贬值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实际状况,资本短缺的“瓶颈”效应是导致货币贬值国际收支效应失灵的重要原因。尽管金融危机中,伴随汇率下跌,导致生产衰退形成工人失业,但与汇率下跌同时出现的是大量资本外流,劳动力资源闲置与资本短缺同时并存,资本的短缺限制了闲置资源的利用,形不成新的生产能力来增加国民收入,同时,本应紧缩由消费与投资形成的总吸收却难以缩减,很难保证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00%,因此,尽管货币贬值,也改善不了国际收支状况。
在英国开始对中国大规模开展鸦片贸易之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明显的优势。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构成了突破世界市场壁垒无坚不摧的出口“铁三角”。当时中国市场的真实景象是:福建沿海的茶叶出口为当地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由于在生产和加工方面处于市场垄断地位,武夷山成为各国茶商竞相朝拜的圣地;在长江¬中下游,丝和棉是最重要的手工业产品,数十万丝棉生产和纺织专业大军创造出了品质优良和价格极具竞争力的商品,打遍世界市场无敌手;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了景德镇—广州产业链,将豪华瓷器源源不断地送进欧洲王室贵族富丽的客厅。19世纪末,主管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说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中国近400年的市场化程度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欧洲。其结果就是,欧洲从美洲发现的13.3万吨白银,最终有4.8万吨被欧洲人运到了中国。国际贸易的基本构架就是,中国创造了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部分,西方掠夺了世界资源的主要部分,在白银从西方源源不断流向东方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中国商品的滚滚西去。白银不断流向东方,造成了世界金融天平的严重失衡。由于长期向中国净输出白银,到17世纪末,欧洲白银短缺,出现了价格普遍下降的现象,同时贸易开始萎缩。1649~1694年,欧洲年均流通白银数量急剧减少,比1558~1649年的年均流通量减少了50%还多,而黄金流通量却增加了接近50%。白银减少是顺理成章的事,可黄金怎么会增加呢?原¬来,17世纪初,中国广州的金银价格比为1:5.5~1:7,而英国的比价为1:16,输送白银到中国不仅可以换得大量高利润的商品,还可以利用金银比价1倍以上的价格差,用便宜的白银在中国、日本和印度换回昂贵的黄金。连约翰•洛克都曾抱怨过:“我被告知他们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某些地方进口黄金,至少可获得50%以上的利润……¬但是,英国的真正财富被葬送在了印度洋,现在是人们坦率说出真相的时候了,究竟为什么我们面临着这个时代闻所未闻的白银短缺。当黄金大量涌入英国后,银行家通过巨额行贿的手段,买通了《1666年自由铸币法案》的准生证。这个法案实质上是货币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改变了世界的货币体系,其具体效果就是废除了国王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该法案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力将金锭拿到铸币厂,要求免费铸造合法的金币。这一法案从根本上有利于金锭银行家和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他们将拥有对货币供应的实际控制权。由于掌握着大量实物黄金的筹码,他们将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货币供应量。当他们是债权人时,就减少货币铸造,制造通货紧缩效应,使得自己的债权含金量提升;当他们是债务人时,就加大货币供应,以通货膨胀冲销所负的债务。这是西方第一次在实质上将本属于政府的货币发行权转让给了私人。自此,私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的法律基础得以奠定,并打开了通过控制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货币供应量来控制财富分配的大门。此时,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罗斯柴尔德的那句名言:“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ˬ制定法律。在银行家们看来,控制货币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控制货币的发行和分配就是为了控制财富、资源和全人类。欲控制世界,必先征服货币;欲征服货币,必先征服黄金;而欲征服黄金,则必先征服白银。就在欧洲白银东来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亚洲的黄金西去。此消彼长,最后的结果是,英国在囤积黄金,而中国在吸纳白银。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黄金还是白银将最终成为世界货币的霸主,这将是关系到东西方未来数百年兴衰的重大分水岭!工业革命以来,大英帝国国力空前提高,建立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条件已经¬在1717年完全具备。尽管在1816年,英国才从法律上完成金本位的最终确立,但此前的一百年中,英国已处在事实的金本位之下了。对于大英帝国的银行家而言,其最高战略目标就是:以伦敦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以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本位,大英帝国通过英格兰银行向全球输出英镑信用,将欧美主要国家变成金本位的核心成员,将世界的边缘国家变成英镑的附属地区,用战争与暴力来维护这一体系的运转,以货币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调动全球资源,最终完成对世界财富和全人类的控制!要确立黄金英镑的世界货币霸权地位,必须首先打垮白银货币的国家。其中最大的,也最难搞定的就是中国。经¬过多年尝试,国际银行家最终选择了鸦片作为打击中国白银本位的武器。而具体负责执行这一战略的机构就是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一个银行家的帝国一般人很难想象一家公司能够招募军队、掠地铸币、行政司法、宣布战争和缔结和约,但是,东印度公司居然做到了。能有这么巨大的能量成立如此强大的公司呢?答案就是伦敦金融城的国际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