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制度下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

齐晓业 2019-12-21 18:02:00

推荐回答

在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上,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始终难以突破,高等教育的行政化色彩日益浓郁,教育与学术都趋功利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与环境,缺一不可。基础教育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可培养一个人的科研精神与正确的学术习惯;而良好的用人制度则鼓励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以现实情况而论,在国内求学、工作者这三者都有缺失;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部分高等教育,再出国求学、工作者,前两者缺失;在国外求学,再回国工作者,社会用人制度也谓学术环境缺失。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是,从新中国60年教育体系中,尚未走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赵顺财2019-12-21 18:10:4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看看这个贴网页链接。
    辛培乐2019-12-21 18:37:45
  • 首先中国人不是白人·没有那些日耳曼人这么聪明!其次,中国的教育制度,只会让你牢记,不会让你去创新,然后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民族,都十分注重政治教育,不会考虑科学研究,也许智商不够高所以只能向政治方向发展,要知道诺奖的和平奖和文学奖是没有一点意义的,实力的象征是科学奖和医学奖,你搞政治有什么用,奥巴马曼德拉安南等这种获得和平奖的,你觉得有意义吗?这不是实力的象征。真正改变整个的人类的科学奖永远只有西方白人科学家的份,这才是王道,发达国家的象征。
    齐晓文2019-12-21 18:20:31

相关问答

中国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请阅读下文,便可清楚.我们的诺贝尔情结....沈冰:然而为什么从诺贝尔奖设立到现在这么多年,本土中国人一直都没有拿到这个奖?杨建业:老得不到这个奖,咱们讲物理家,因为我是搞物理的,物理我比较熟悉,物体学要想得一个奖,投入非常大,尤其现在他研究基本粒子,研究超导,比如说研究宇宙学,那个投资非常非常大,中国要做这个事情的经济实力还是不太够。沈冰:我们的经济实力上还是弱一些。杨建业:经济实力目的还不是那么强大,而且诺贝尔奖至少是科学奖,因为诺贝尔的遗嘱就是最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什么叫最重要的?那就是基础性的,基础性的东西,他能够一搞十几年、20年、30年没有成效,这和我们目前我们国家投资的倾向和热情的程度可能有问题。你研究个30年得不出成就出来,咱们国家目前经济上大概也不太容易。沈冰:为什么我们始终没有走向科学革命?林毅夫:我们为什么没有走向科学革命,因为你要是没有科学革命就不可能后来的工业革命,但是为什么不走向科学革命呢?我们今天的原始科学又跟西方比较起来也不落后,而且有很多很辉煌的地方,我个人的看法是说,可控制实验跟数学是后天学习的能力,然后会有意愿去学这个,然后来追求对自然界认识的人是一般是对自然很好奇的人,通常这个很好奇心的人跟很聪明的人是高度重合的,我个人的看法是说,在中国在前现代社会里面,或者说15世纪、16世纪以前,当西方还没工业革命,还没有科学革命之前,我们中国有很多好奇的人,西方有很多好奇的人,他们都靠经验而对自然提出一些假说,中国也靠经验来对自然提出假说,所以中国不落后,而且中国人多,中国好奇的人多,中国天才多,所以中国在自然界上的发现也很多。但是当西方他们好奇的人不断想,我要什么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我的好奇,后来他们偶然发现了,用数学跟可控制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是中国这些好奇人跟聪明的人基本上不具备把数学跟可控制实验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可能性,为什么呢?因为好奇是天生的,数学跟可控制实验是后天学习的,但是在中国这个地方,有科举制度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当时我们讲说诗中自有黄金屋,诗中自有颜如玉,而且当时的这种科举制度提供给一般人,也可以进入到统治阶层的机会,而且当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然后读了书以后可以做官,是当时整个社会里面激励机制里面当中最高的激励机制,就导致了这些聪明的人、好奇的人都去读四书五经都去当官了,他不学数学,他不学控制实验,他就不可能。沈冰:社会的激励机制的问题。林毅夫:激励机制导致我们不可能有科学革命,不可能有科学革命就没有工业革命,没有工业革命,等到他们有工业革命,他们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加速了以后我们就落后了。沈冰:我们现在资金方面的投入比解放前好很多,我们又奋斗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差一点?林毅夫:我想比解放前确实增加了很多,但是比国外还是少。杨建业:对,当然我们增加了很多,但是实际上数目还是很不够的,而且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很大的精力来去做这个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是花很多的钱,做了十几年也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东西,而且我们的行政领导要容许别人做,这个有时候我们行政领导他的政绩和我们科学家的要求不是很一致。林毅夫:我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我们现在重要的就是怎样让国家赶快强盛起来,经济发展起来,在这种状况之下,我觉得就是说难免在这种很基础的对直接生产不起直接作用的,这方面的投入会少一点,但是我想中国有句话,欲速则不达,如果说现在过多地要投入基础研究,而忽视了我们在技术的引进跟学习跟转化,那就妨碍了我们经济的发展,我觉得这个要取得平衡。沈冰:我们现在自然科学方面得不到诺贝尔奖仅仅是因为钱不够,经费投入得不够吗?杨建业:当然不这样的,像我们今年得诺贝尔奖的那三位科学家,我看他没花什么钱,他是做理论研究的,他不需要花什么钱。但需要大量时间,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么花下去。比如像今年得诺贝尔奖也是夸克,他得夸克的原因是1973年发表一篇文章,多少年,30年前,197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证明夸克的性质符合杨振宁先生的规范场论。30年以后,他觉得这个的确是对的,所以才得了诺贝尔奖。杨建业:这个就牵扯到我们大学或者是科研机关的激励的机制。沈冰:在西方很多得诺贝尔奖的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林毅夫:在经济学确实更是这样,前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底格里次,到国内来做演讲,那个演讲我介绍他,我就开了一个玩笑,因为他是非常有名,我在芝加哥大学读书,那是80年代的时候。可是从80年代中一直就认为他可能拿诺贝尔奖,所以90年代的时候,我在美国华盛顿有一次碰到他,他当时是驻美国白宫总统经济委员会的顾问之一,我就说,80年代就一直读你的文章,老是认为你拿诺贝尔奖,为什么你到现在90年代还不拿诺贝尔奖。他跟我讲,你知道拿诺贝尔奖是什么条件,等到你的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你才能拿诺贝尔奖。所以今年我见到他的时候我就说,那你现在拿诺贝尔奖了,你是不是认为你的理论被认为是错误的。杨建业:这种寂寞,越是伟大的科学家他越孤独,因为他做这个工作太重要了。虽然至今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还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但多年来,诺贝尔奖已经成为中国人心头挥之不去的情结,然而,在这种情结的背后,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本土科学家们要想获得诺贝尔奖,到底还有多远的路要走?为此还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呢?沈冰:诺贝尔奖评审的制度对我们有影响吗?林毅夫:这1500委员当中,大概有一半的人自己是提自己的。另外一半的人就会投其他人,但投了这个票非常分散,得票最多我了解也就是20几票。1500人得票最多的就是20几票。诺贝尔经济评审委员会就从这些得奖比较多的前五名,这个委员会再去调查,再去研究、讨论,说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我们今年决定给哪个方面的人得奖。你这样的话就是说,你要得诺贝尔奖,我觉得是这样,比如我们中国籍的经济学家,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人必须有相当多的人,进入到这1500个人的行列里边,所以我想至少是一代人的工夫,我们必须有一代人的工夫让我们在全世界数得上名的经济,1500名的经济学家当中可能有一百位、两百位以上,这一百位、两百位以上是比较共同的有某个学校,或是某个地方出来,这些学校出来的这些学生对他自己老师的工作是比较赞成的,那这样的话才有办法真正产生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来自于华裔。沈冰:那在物理学领域呢?杨建业:刚才林教授讲了,他们是1500人,据我所知道,物理学有两千人左右,两千人左右来选,这个两千人里头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事情,很悬,很少很少。所以你要说我们估计什么得奖,当然本身也没有多大意思。就是你要估计的话,我也同意林先生说的,起码得20年以后,这样,因为现在我们有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在慢慢慢慢中国的交流比较多,中国做的工作也慢慢开始有钱了,他做的工作慢慢开始重要了,在国际上就会知道你,起码两千人有相当四分之一的人知道你这个事儿做得还可以。所以你现在要求我们很快地几年之内得诺贝尔奖,我想那个不现实,而且好像我们的经济力量还不太可能。沈冰:大家对诺贝尔奖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情结,拿不到但还老惦着它,我们为什么这么看重诺贝尔奖?林毅夫:我想这个也是一件好事吧。因为当时的时候要设立诺贝尔奖,一方面是对有成就的人的一个承认,二方面对希望有成就的人的一种激励。杨教授:刚才林教授说得很清楚,他说的是经济问题,因为诺贝尔奖跟经济发展是很有关系的,比如为什么我们最近四五年,我们中国特别地关心这个诺贝尔奖,这个情结好像现在特别地膨胀、热烈,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我们觉得我们有资格来争了,以前为什么不问这个问题,文化大革命谁也没问这个问题,抗战的时候谁也没问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太不怎么样了,你没有争的可能性,现在大家有这个热烈的愿望,那就说我们有希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经济起来了,经济起来,这个投资就多了。沈冰: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您打算请10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中国,现在已经来了六位,为什么您自己对诺贝尔奖这么有感觉?林毅夫:我们那个题目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所以我们希望就是说把现在拿诺贝尔奖的这些经济学家请来现身说法,让我们年轻的学生知道,拿诺贝尔奖也不是那么难,你看站在台上的人他能讲的我们不也都是能讲吗?他的贡献是有的,我们能做贡献的机会也是很多的,我想主要这样子。杨建业:我想林先生这个做法非常非常重要。把这些诺贝尔科学家,像林先生把他请过来,让大家看一看,也就那么回事。沈冰:林教授把这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请来,目的是不是让学生在大学就有诺贝尔奖的梦想?林毅夫:是一个激励。孟子里面有一句话,此一人彼一人也,有为则亦若是,他们也是人,我们也是人,他们研究美国问题,现在美国很大,所以他们研究美国问题,可以拿诺贝尔奖,将来我们研究中国问题,当中国很强盛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拿诺贝尔奖。杨建%D。
中国和外国的教育区别:一、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教育理念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无论是各门课程的课程学习报告、设计报告还是期末考试,中国大学更为重视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美国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国内教育与西方教育的重要区别。国内的学生往往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的原因,但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大约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要靠学生自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才能学懂有关的知识。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他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虽然有些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老师都会认真解答。而有的问题则非常尖锐,学生甚至可对老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课程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对现行政策或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性的论述。美国高校老师对学生的课程报告或者课程设计的评阅多以鼓励为主:对思维独特、见解不一般的学生大加褒扬;即使一些学生的报告刚刚过关,老师也可以从报告中找到文章的亮点予以鼓励。这些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可明白自己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美国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国内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美国高等教育重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信息,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美国高校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社会感、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由于教育体制不同,中国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高校大学生的外语、计算机、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不如美国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好的学习方法。另外,感触颇深的是明尼苏达大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非常强调每个人对集体的归属感。开学伊始,学校就对新生发放大量的欢迎册、宣传品和小礼品,突出学校的特色来赢取学生的认同。各种印着明大标志的资料、文具、服装等随处可见,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学期中大量组织社团活动,交流和培养不同国籍学生间的友谊和感情。这些做法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和借鉴,以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中美高校科研模式不同从教师的科研成果看,随着社会整体研究实力的增强,人们对高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学面临的研究课题和目标也越来越多。目前,中国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都有硬性的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其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其有更多的科研成果。但机制本身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教师为了完成聘期内的论文数量,随便抓个热点问题,通过互联网搜索,两三天就能凑出一篇质量不高的论文,导致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质量不高,“学术腐败”现象随处可见。美国对学术腐败普遍的提法是“不正当科学行为”。根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等权威部门的定义,不正当科学行为指的是“在提议、开展和评议科研项目或报道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捏造、篡改或剽窃”。美国对于学术腐败采取的方针是揭露、调查等工作,主要由了解内情的科学界承担,但对于在调查过程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包括如何获取物证、传唤人证等,该办公室则准备了一整套非常细致的对策。从笔者对明大的了解看,美国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也很大,但教师能认真专一地在自己的聘期内,就某一个或两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取得一项成果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堪称“十年磨一剑”,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的现象基本见不到三、学生管理体制不同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一般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主要是以班提出预约。辅导中心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安排具体的辅导员进行个体辅导或团体辅导。尽管美国的辅导员制度对于学生的求职技巧、社交技巧等服务比较到位,但由于其工作性质的被动性,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不及时,而且,由于没有班导师,将学生的个人生活视为隐私,不加干涉,导致了由于美国校方对学生生活不了解而频频发生的校园枪击案。通过以上比较,并不说明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和中国的教育体制哪个更好,不同的教育体制适合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但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引进美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先进的思想理念,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目前在中国猖獗的学术腐败现象。另外,中国的教育体制在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之外,如果能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将会使中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兼有较强的个人能力和强烈的团队意识,中国高等教育也将会名列世界前茅。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弊端,任何教育体制都有弊端,西方的教育缺乏基本功,我们的教育缺乏意识。可是这俩个中人都需要,有人出主意,有人做。我敢保证无数的诺奖得住背后,一定凝集着中国人的汗水,只是谋心者治人,谋力者治于人。主义不是你出的,得奖也没你的份。其次,大量科研人才外流,大陆科研环境那么急功近利,好的研究生都去美国了,本土的研究生科研能力不足,很多好的研究生不在国内混,所以国内研究生很多都是很水的,什么都不会。这种人怎么可能拿诺奖?再次,政治的环境下是不允许你做太出格的研究的,一些东西不能十拿九稳或者不热门政府也不会给你资金,让你去做。三五年出不了成果你就得担责任,谁还敢去拿诺奖?诺奖也不是三五年的事情哈还有,仪器水平也到不了,科研领域而言,政府拨款,社会资助,美国的大学都有很先进的仪器,而我们国家的大学几千块钱就嫌贵,连几个STM都困难,怎么够科研?最后,其实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不可否认,、诺奖是西方评出的奖项,东方文化的许多元素与评委的审美是格格不入的,理解不了自然不要你。我们的社会历史上有许多弯路,导致一些该得的时候没有得到,传说中的牛胰岛,传说中的徐志摩,传说中的老舍先生。
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七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法籍华人高行健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一、生平简介李政道Tsung-DalLee1926~理论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学物理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李政道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秦惠君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长子李中清,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历史教授;次子李中汉,现任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任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把高质量的学生变成高质量人才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回顾20世纪科学的发展,杨振宁认为主要成就体现在3个方面:学会了控制电子的行动;发现了研究极小结构的方法;离开了地球引力实现了登月梦想。展望21世纪,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我这样说原因有四:一、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三、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杨振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几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从那时就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基础人才。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的。比如清华大学的生源就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差,但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把高质量的生源变成高质量的人才。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条件的改善,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丁肇中1976年12月10日,40岁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学院领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发,从那时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金榜提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血统科学家。在隆重的颁奖仪式上,他先用汉语然后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他说“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中国人有句古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所谓的诺贝尔人才是否就是能达到那些诺贝尔得奖者的学术、学识、科学素养、成果的水平的人就应该是诺贝尔人才?我认为中国培养的人才中目前肯定有达到上述水平的人才,至于为什么没有得诺贝尔奖原因很多,不只与中国教育有关系,与社会、政治都有很大关系,诺贝尔奖是在西方思维主导下的评选,所以我觉得在目前西方和中国的大的政治氛围下,没有得奖很正常,但这不代表中国达不到那些要求,实际上从中国披露的情况来看,中国至少某些领域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标准。何况中国也有屠呦呦和莫言。补充:目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华人占有一定的比率,而他们有的就是中国大学教育出来的,而且近代中国大学也越来越多的借鉴西方大学好的教学方法。现在的大学,急功近利,都是奔着钱去的,没有几个是真的在培养人才,这是其一。其二,大学生在校不能专心读书,为了就业,要考各种资格证,学生哪能集中精力读书做学问。其三,大学评价体系有问题,不是看那个老师教书教的好而是看谁的课题、项目强,因此,老师们只好把心思都花费在科研、核刊论文之上,也没有精力去认真教学了!国外高校“松进严出”,而中国的高校基本上是反着来的,为了学校的通过率,为了学生所谓的“前程”,因为已经签订工作的学生报到时必须携带毕业证和学位证,否则就不能入职,进一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因此,在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达不到标准的时候,也选择马马虎虎,睁只眼闭着眼。前段时间抽检的一些高校的已毕业硕士生论文查重未能过关,这些例子都证明着中国高校教育的不合格。
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真正的崛起之迷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曼Horace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结论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