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当今中国教育的现状可谓应试教育大行其道,虽个别地方在实行应试教育的同时也争取与素质教育并行,但应试教育于当今社会才是王道这是个无可厚非的事实。中国教育的利如下,1、自从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大学生,他们已成为各个领域的核心力量。应试教育”在这近二三十年中起到了选拔与培养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应试教育就没有这么多年来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全文。
赵颖青2019-12-21 18:38:1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弊端: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应试教育”是一种不正常的教育,它是把应付考试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对教育的基本职能“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不能顾及或者干脆不提甚至对教全文。
黄真宝2019-12-21 19:12:13
-
这几年教育发展迅猛,教育质量和硬件设施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师也得到不断的培训。弊端是:教师终身制,没有真正打破这一人事制度,改来改去还是不能建立淘汰机制。另外对于教师培训有些还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建立严格考核。应试制度还是没有根本改观全文。
童裕孙2019-12-21 18:54:50
-
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一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服从权威,服从标准答案而抹杀个人独立思考能力,扼杀人的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是一种愚民教育。海量作业和各种辅导班,抹杀个人兴趣,压榨人的天赋潜能,最终尚失科学或者人文兴趣,只剩下被娱乐。是一种娱民教育。以工业化生产模式制作人,严重否定了个体差异,违背因材施教原则。基础知识应该有个度,而且需要包含动手实验和社会实践部分。不是缺什么就开什么课。为什么社会有那么多指责90后道德问题,因为没有实践教育嘛。没有组织游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植树环保教育,没有武术行义教育,没有参观庭审的法律教育,书本上的行为只停留在历史的时空或者电视机的那一头。与其让小学生去背什么勤劳勇敢,规章制度,不如让他们观察家长是否垃圾分类,工作生活情况,是否醉驾。这样也可以引导社会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还能学些什么。中国大部分的学生,从第一堂课起,就关心的是考什么,而不是学什么,做什么,可以怎么用。中国的高考场前流行一句话:这次考完的东西我一辈子都不用了,但是就是这一辈子都不用的东西,可能就决定我的一辈子。听到这样的话,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不应该反思吗?难道就要让他在我们的孩子身上重演,在中国的一代代上重演?学以致用!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当和能当科学家的,不是所有的学科在现在的难度和题海状态下都适合每一个人。人本身就是不同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把本就不同的人引向不同的领域,让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成为成功的人。而不是用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的题目难度对人进行重新区分,然后用考试的方式来进行层层的社会分工。尤其在这样一个神化“高考”的宣传背景下,这已经不是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这样的方式,产出的人可以勉强满足中国以前的经济发展需要,但是,现在已经不满足了。一方面,中国缺乏中高级技术工人,和各方面的研究人才。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或者找不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中高级技工是国家经济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人才储备和供应,中国经济也正处在这样一个将要转型而且不得不转的时期。科研方面我没进入那个层次我真的也不好说太过了。就举一个对比数字:钱老1929年上的大学,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与他同期的也在50年代陆陆续续回国。换句话说,他们那批人从29年上大学到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35年。而中国77年恢复高考,78年恢复留学生派遣,从1977年到2019年,也是35年了,中国大飞机发动机技术还是没能突破。面对这两大现实性的问题,我们应该正视教育问题了,而不是再用那些用了几十年的理由来回避困难。国家在战略调整上,显然也认识到了问题,并且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所以,国家提出卓越工程师计划;所以,温总理说“中国应该有50%的人进入职业教育”;所以,中国从2019年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各省市、各大学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改革尝试。就目前的效果,以我了解的情况,无论是北京,上海,山东,还是安徽,江苏,四川等省,基本上还是换汤不换药。或者说这些措施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案。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对教育改革认识上的三大误区。第一,我们进行的教育改革不是要反对和取消高考。有很多人听到教育改革,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认为就是回到文革时代,认为就没有改变命运的途径了,认为就完蛋了。所谓的“高考改变命运”已经被神化,被当做教条了。改变命运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改变就业,尤其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靠脑力劳动来相对轻松的养活一家。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今天,低收入群体逐渐转向中产阶级的过程。但是,今天的80后有多少真正觉得自己改变命运了,达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过着身心愉悦的生活,对工作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感激?现在恰恰出现了一种普遍性的子承父业的局面。对精英阶层来说,这是必然的,但是对普通民众来说,这恐怕违背了初衷。既然是改变就业,那就不应该只有考试这一种途径。在一些普通工作领域,就业与职业直接挂钩,职业与职业教育就应该直接对口。但是现在很多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几乎成了中国教育教出来的问题少年的收容所。而社会对高考的崇拜也加剧了职业教育的严重滞后甚至倒退。我想很多现在在普通的中层干部或者稍低一些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以前都是大中专培养出来的,而现在的职校反而在这个层次上不是主力了,这就是教育的倒退。对于低收入群体,改变命运其实最现实的就是进入中产阶级,这也是国家阶级结构走向稳定的重要步骤。而现在的学校普遍宣传的好好考试,升官发财的思想于个人来说是不现实的,于教育来说是不科学的。所以给职业教育换血,发展职业教育应是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这需要国企带头,民企跟进,建立或改善一批真正以实践,实习教学为核心的职业技术学校。德国这样以制造业闻名的国家,在高中阶段有38%的人进入职校,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也应该至少有45%进入良好的职校。第二,对西方的学习了解不应该是全民英语教育。我们的专家教授们总说,我们比西方落后,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读西方原典,我们要留学深造,这些我都不反对。我只说两点,一,一个学科的树形发展永远是建立在质疑和创新的基础上,当我们必须得读原典而不敢对翻译的教科书挑错的时候,那么且不说西方人都还没找到一种绝对完美的理论体系,学得再多学得亦不过是一种对权威的维护和继承,在尚失了质疑能力的时候也失去了创新精神。我曾经有一个观点,外国学生的研究只用把时间花在他的专业上,而中国学生需要同时在专业和英语上,别人是专业天赋+努力研究。我们必须是专业天赋+语言天赋+双倍时间。尽管这有些不公平,甚至有些愚蠢。但不可否认,中国有这样的精英做得到,985工程院校的学霸们就是这样的典范。但精英毕竟是少数。所以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中国重点院校里面最后走到这一步的恐怕不到10万,且不说他们即使全部留在国内也还远远不够创新发展。中国每年1700多万进入小学的孩子,最终要把英语作为一生的职业技能或者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的人也不会超过5%。德国和芬兰的孩子在15岁至18岁的时候基本就能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并树立起高尚的职业理想。而中国这个时候的大多数孩子却要去学自己一辈子都不用的东西来决定自己的一辈子,这不是走弯路了么。即便是钱学森,钱钟书这些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科学和精神财富的大师也不是从幼儿园开始,连汉语都说不清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的吧。这时候很多人说,学英语对大多数人更多的是了解西方。那我们这里就需要对了解做一个程度划分了,他们的历史哲学,风土人情,文化价值,宗教信仰,就包括他们的教育。我们的记录片,还有翻译的他们的纪录片呈现出来的,这些都属于了解,如果你觉得不够,你还要去读翻译他们的作品,这是比较深入的了解。如果还不够,你要去读原著,那就不再是了解,或者至少对普通大众来说不是了解,这是研究。通过原典甚至西方的报纸,你可以得出自己的一套结论出来,这是研究成果。如果得不出,那白研究了,最后除了50步笑100步的去嘲笑那些没读过原著的人,其实什么贡献也没做出。为什么30年前,中美教育考察团互访之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现在却是相反的结果。这是因为双方都只看到了学生知识的得到,而忽略了知识的浪费。就是现在的国际权威教育评比机构,都忽略了这一点,他们站在西方的教育观上,只需要考察学生知识的得到,却忘了中国教育除了知识的得到,还有知识的浪费。就高中所学,中国学生的确是世界第一,但是到了真正的实用和深入研究上,中国学生的知识浪费也是世界第一。没有太多知识浪费的就是刚才说的那极少数的学霸精英了。当一代人都普遍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应该再指着某个人了,必须反思整个教育体系,英语对大众来说就是知识浪费首当其冲的学科。而且,有一点我们必须警惕,当我们对一门外语的重视已经超过对母语的重视时,我们就走上了文化被征服的道路。语言,始终是承载一个国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只有立足在中华文化的精髓上,找到灵魂的归属地,才可以有大的胸怀面对世界文化,大声说出:“拿来!”才可能真正培养出学贯中西的大师。第三,我们的改革核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新的教材和老师。老师不是说要更换,而是要对不足的领域增加,对已有的进行再培训。任何职业都应该是终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尤其如此。不能只依靠教师用书和教辅资料。每一个教师都应当是教材的编写人,他们是知识传授的直接行为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引导学生的自主理解,他们的教学方式,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一种意识和知识的传输过程。老师不需要想办法的去维护自己的权威和教科书的权威,应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独特的兴趣领域和天赋所在,最终让每个人真正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即便提出无数老师也解答不了的问题,那也可以引导他们去自己思考。对知识掌握的考察不是要用分数进行统一标准的区分,而是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然后在15-18岁我称之为定向教育的阶段,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划分,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区别教授,应该从职业逆推教材内容,通过减少知识浪费的手段增加实际知识获得。最终让每个人树立起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同时拥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归属感。这样,教育才算成功。很多担忧中国教育的专家教授,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且也从不同程度制定了新的教材,和教学手段。但是这里还是三个问题,一个是刚才说到的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地位不对等。第二是这些专家教授由于长期的学术研究而很难放弃权威的术语,放低姿态的与中小学生平等探讨问题,或者说与中小学老师探讨。让他们这么做也是强人所难,毕竟大家都忙,认知高度也不一样。所以我才呼吁,与我一样关注教育的半吊子书生来进行实践,来尝试编写教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第三,这些专家出身于985,211这类高校,包括他们的学生,都往往站在他们的精英需要来进行改革,我刚才已经说过,对于那些学霸精英来说,他们知识的浪费程度低,所以他们很多都还觉得自己高中的东西非常有用。这样一种“推己及人”的方式显然是要出问题的。因为人与人本身就是不同的,让别人都按照你的方式来,最终选出来的是本就跟你一类的人,而跟你不一样的人却成为了这条道路的陪葬品。知识分为两类,一种是某种领域内的,这种知识接受程度不同选拔的是不同程度的专业人才,一种是如道德礼仪,社会常识,科学常识,人文常识这样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且用来对待生活的。我们这些半吊子书生在第一类上肯定还不行,那么就应该在第二类上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国家角度而言,教育首先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公民,然后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人才。从个人角度出发,教育首先是培养一个人格,心理,身体健康的人,然后是拥有谋生技能的专业人才。综上所述,我把教育改革的方向归纳为“四新”——新型学校,新型教师,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前两点是教育体制改革,属于客观决定条件。对于这个,我相信国家是有决心的,中国是可以做得到的。要给这个新的体制补充内涵就是后两点,教学内容改革。也就是新教材的编写和与之结合的新式教学方法。我们所有立志教育改革的人现在就把重点放在四新上,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为四新做出贡献。新的学校这个外在物质条件可能大部分人都还没有能力,那我们就先把内涵丰富起来,从少数精英推广到普通大众。新的教材编写,这是巨大工程,也是我们自我提升修养的过程。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可以借鉴现有的改革研究,历史的教学方法和国外的教育理念,但永远只做参考,不去照搬,任何问题都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去实践,去学习解决。再好的教授所教的再好的内容,都不是我们的,只有我们需要的,我们能用的,能给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实际帮助的才是最好的。
齐方明2019-12-21 18:21:08
相关问答
美国和中国都是教育大国。尽管美中教育存在显著差异,但也有不少相同之处。这些相同点中最为明显的是,在这两种教育体系中,教师都被视为无所不知的“圣人”,他们是正确知识的源泉,他们发出的声音在教室里最具权威性。美国和中国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大体相同。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学生们都被要求学习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区别仅在于,美国学生更加热衷于体育、科学等课程。此外,我发现,美中两国学生都能深刻理解课堂笔记的重要性,都能将课堂笔记看成是教育源泉的传递和考试的依据。相比之下,美国学生们的笔记涉猎的内容更多,更开阔。据我观察,在基本技能方面,中国学生在基本计算和数学方面比美国同龄孩子高出许多,但是,在概念更加抽象的社会科学领域,他们或许不如美国学生。总的来说,我认为美中这两种教育体系都具备继续发展的优势。我喜欢我的美国学生,也喜欢我的中国学生。我发现中国学生的视野相当开阔,对知识充满无法压制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