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内存,闪存,硬盘

黄琳娟 2019-12-21 18:15:00

推荐回答

你们都比我还要大老粗哦,一楼的,人家没问缓存三楼的,内存只是闪存的一种?不敢苟同,闪存是内存的一种还差不多我先给内存下个定义:内存是直接与CPU沟通的存储器,所有的程序都在内存中运行,虽然CPU中也有缓存,但是一楼的说了,缓存其实也是一种速度极快的内存,它存储着CPU最最常用的指令。按照一楼的说法,内存也是一种概念,所以内存有各种:SDRam,DDRRam,DDR2Ram,早期的还有EDORam,他们的通电时可以保相存里的的数据状态,断电就全部丢失,但是速度都很快。都是内存这样说来闪存也是一个概念了,因为闪存也有各种各样的,市面的有四合一,还有七合一的读卡器,都说明闪存的家庭也是很庞大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内存可存住东西,拿了到处跑。学过计算机基本原理的都知道:计算机硬件主要由CPU、主存储器,所以它们的内存是闪存做的,没有外存一样运行,所以我说闪存可以当内存,也可以当外存。但内存怎么也不可能是闪存的一种。这跟我们讨论的主题并不矛盾。
齐旭明2019-12-21 19:57:0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内存是电存储,电的速度有多快你是知道的,硬盘是磁存储,像以前的磁带那样差不多;而且内存的存储少,硬盘的存储多,那么在少的里面找东西和在多的里面找东西,你说哪个更快呢:,还有就是电脑的设计是先访问内存,没有再到硬盘里找,一前一后的情况你知道谁快啦。
    路誉盛2019-12-21 19:12:56
  • 闪存你可以理解为U盘、硬盘等可以储存数据的设备内存是用来和CPU沟通的桥梁,你日常运行的程序、数据都是在内存上运行的内存没有长期存储的功能,断电后上面的数据就会被清除,闪存断电后数据任然可以保留。
    龙存钰2019-12-21 18:55:45
  • 可以制造。其实中国自主的3DNAND闪存颗粒早已蓄势待发,最快将在2019年底推出,而且是32层堆栈的,起点不算低。概述内存条以及SSD的疯涨“得益于”原料产能不足,也就是NAND闪存颗粒的产能不足造成了现如今内存条与SSD的疯狂涨价。要知道在闪存领域,掌握了闪存颗粒几乎可以说就掌控了闪存市场,这六家从事NAND闪存颗粒制造的厂商几乎垄断了全球大部分闪存市场的份额。国内市场中国本土的闪存颗粒生产厂家如紫光科技、新芯科技等并没有上榜。其实中国自主的3DNAND闪存颗粒早已蓄势待发,最快将在2019年底推出,而且是32层堆栈的,起点不算低。要知道,上述这六家厂商研发多年,推出的第一代3D闪存也不过是24层堆栈,就目前而言的闪存市场而言。32层堆栈的还算是主流。虽然到年底时这些世界一线大厂的48层甚至64层堆栈的3D闪存可能就会面世,但是中国厂商能推出32层堆栈的3DNAND闪存颗粒就是迈出了一大步。与国际一线大厂的差距是有,不过差距应该会缩小很多,国产3D闪存还有追赶的机会。当国产的3DNAND闪存颗粒成熟之后,势必会搅动整个闪存市场。闪存产品价格疯涨这一现象相信会得到抑制。这些都有将益于消费者。像笔者这样的消费者迫切希望这样的“搅局者”出现早点出现。
    黄砚华2019-12-21 18:39:20
  • !1. 内存与闪存我们国家是能造出来的,但没有人家的先进。虽然技术上还有差距,但自主处理器、内存发展已经在努力追赶,这引发了行业巨头们的恐慌。近日,合肥长鑫公司投资72亿美元建设的12英寸DRAM工厂已经开工,其月产能高达12.5万片晶圆,这样的产能表现与SK Hynix现在的差不多,与紫光在武汉的12英寸晶圆厂相比还有差距,后者产能预期规划是20万片/月。不管你怎么看,国产内存正在快速发展,对于这样的情况,DRAM领域第四大厂商南亚科技总裁Lee Pei-Ing对外表示,大陆对存储芯片工厂的激进投资以及他们能否从关键的芯片厂商获得技术授权,这些情况会使目前健康的竞争状态转向残酷的竞争,可能带来失控及破坏性效果。除了国产内存外,自主处理器也同样进展神速,国产14nm工艺已经攻克难关,将在明年投入量产,而国产14nm工艺已经攻克难关,将在明年投入量产。2. 硬盘也有造出来过,但现在以没有了。先说长城硬盘:不思上进长城,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只是一座地标,在数码科技、汽车领域,这两字就像个金字招牌。我们耳熟能详的长城汽车、长城电脑、长城显示器、长城机电等,你是否知道,长城硬盘也曾经红极一时。在1999年曾经报道过题为《新中国档案:从3.5英寸软盘到网络存储》的文章,里面就有一句话,这样写道:“1999年5月21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在当日开幕的全国计算机产品北京展览交易会上,长城集团推出了第一块中国自主生产的8.6GB高速硬盘。媒体欢呼,我国计算机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技术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可以,当时长城硬盘享有的国家地位。2000年的8月,正值计算机全面进入中国,长城硬盘伺机而动,正式上市,进入消费级市场。上市两个月之后,销量就突破50000块。然而好景不长,技术底子太薄,又盲目过分追求市场份额,忽略对品控的控制,随后质量事故频现。不少消费者发现,这硬盘一用就坏,投诉问题不断,长城硬盘招架不住了。2001年,长城硬盘业务跟不上,技术跟不上,自主研发难度超乎想像。调整产品生产线,同时和国外的一些著名硬盘厂商开展合作,实则帮人家做代工,学不到核心的技术,缺乏市场竞争力。现在长城硬盘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曾经的中国第一硬盘品牌:易拓易拓,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品牌。但在成立于2001年的易拓,曾经在中国存储市场留下过一笔,虽然算不上浓墨重彩一笔。中国易拓科技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家拥有自主硬盘品牌的厂商,那时在发展中特区深圳拥有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并在海外设有硬盘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易拓科技的硬盘产品线,涵盖了移动硬盘、安全硬盘、网络存储、台式机硬盘、移动外置硬盘等等,其中最出名当属全球首创GStor系列,获得不少国外同行的盛赞。其中消费级台式机硬盘代表就是木星系列硬盘。这一款产品在2002年推出,共有三种容量,40G、60G及80G,最大特点是采用了“高密度玻璃盘片技术”,这是IBM之外,第二家采用玻璃盘片的硬盘厂商。IBM玻璃盘片技术存在严重的技术缺陷,坏道频发,导致大量返修,易拓木星系列硬盘在市场上销量很惨淡。2019年,易拓推出木星系列二代250G单碟容量ESJ9250-001S,是一款标准尺寸的3.5英寸SATA3GB/s接口硬盘,应用了垂直磁记录技术的碟片,单碟容量为250GB。产品是好,技术也相对成熟,性能不差,然而生不逢时,那时群雄并起,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消费者早就认可洋品牌,国产硬盘产品线单一,难有立足空间,木星系列二代最终难逃流产。易拓曾经辉煌一时,其网站上可以看到“中国第一硬盘”的自诩,还曾传出,“中国第一硬盘”易拓收购“全球第一硬盘”希捷。从早年引进IBM的生产线和技术,跟着IBM走,并推出自主品牌,后来代工日立硬盘,最终退出市场,不到十年的时候,易拓硬盘就走到尽头!假如你们还在也会像“龙芯”一样?家用电脑刚刚在国内普及时,涌现一批国产硬盘厂商!但却成就不了Intel、三星这样核心配件制造提供商,只能诞生组建配件的硬件厂商。龙芯”研究十几年,至今不能应用到家用平台上,冷遭国人集体吐槽。硬盘厂商同样逃脱不了如此的命运。像长城硬盘,一开始自主研发,接着与外资合作推出自主品牌,后面做代工,直到最后退市,没留下多少记忆。缺乏核心技术积累,缺乏科技人才,缺乏市场经验、缺乏企业“破釜沉舟”的决心等等,我们高科技核心技术要走的路太长太长了…。
    龙山红2019-12-21 18:22:19

相关问答

由于气候变暖造成冰山融化等因素,全球海洋洋面将会在21世纪上升20到90厘米,相比起20世纪上升的10厘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数据。而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在全球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地球很可能在100年甚至几十年后就变成一片汪洋。为了让100年后人类不遭受灭顶之灾,法国建筑师设计了一艘名为“丽丽派德”,预计造价12亿美元,可作为海上前进基地或舰船、飞机的运补和维修基地。在浮岛式航母上,包括C-130在内大多数飞机几乎都能安全起飞和降落,而无须复杂的弹射和阻拦装置。和平时期,可以利用浮出水面的岛礁或不能浮出水面的珊瑚礁盘建造或部署几个这样的固定式海上基地,完全是民用性质,可将其划归某个地方政府管辖,民用船舶、民航飞机和海洋石油开发部门都可利用这样的浮岛进行海洋开发,渔业捕捞,空中航运,油气勘探,海洋调查,海上救援,物资、食品、淡水补给,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人员的医疗救护等,也可开辟海空旅游航线,对国民进行海洋观和国防观教育,当然在需要的时候军队可紧急征用,作为军事基地支援海上作战。2019年,中国的有关专家首次透露了我国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技术已经获得重大突破,由我国冀东发展集团开发的国际级重大项目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项目进展顺利,传闻已久的中国超级巨型“浮岛航母”终于可以正式启动了。据军事专家雷泽介绍,被称为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技术,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海上浮体结构型式,该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用途十分广泛,属于新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将使中国率先掌握“超大型海上平台”工程化的核心技术,把握战略先机。用于构成大型/超大型海上浮体的桁架基本结构的标准面积分90米×300米、120米×600米和120米×900米三种规格,但它根据需求拼接组装无限放大,相当于多个船体并联形成浮岛式的平台,并且配置动力可以以18公里/小时的时速进行移动,在这块“陆地”上可以进行旅游开发、码头仓储、能源发电、海水利用以及作为海洋保障基地。
中国有许多汽车生产基地的城市,比较知名的如下:1、中国汽车城就—长春。长春有着比较深厚的近代城市历史文化,也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更是我们新中国最早的一个汽车工业基地,所以还被称为“东方底特律”。其实中国的第一辆“红旗”轿车、第一辆“解放”载重汽车和第一辆“东风”汽车,都是在长春诞生的。2、第二个生产汽车城是广州。在改革开放以后,广州也就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前沿阵地。位于广州的广汽集团,在2019年的时候,被杂志《财富》评为了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在同一年的时候,广汽集团的整个的销售量,比同年增长了大概30%。3、第三个汽车城市——“魔都”上海。它不仅具有较深的历史,也是我们国家较中心的一个城市。还有就是上海的汽车工业是很发达的,并且在上汽集团旗下的荣威、名爵等都是实力超群的品牌,也同时拥有着多个合资品牌。4、直辖市重庆。它是中国的第四个汽车城。可能很多人对重庆满街都是行驶的摩托车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重庆除了是发达的摩托车工业外,还有一部分很强大的汽车工业。重庆市是我国自主品牌长安汽车的总部。5、第五个汽车城是柳州。柳州也是广西最大的一个工业基地,在全国是唯一拥有东风、上汽、一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的生产城市。扩展资料历经60多年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已形成具备生产多种轿车、载货车、客车和专用汽车,汽油与柴油车用发动机、汽车零部件、相关工业、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金融及保险等完整汽车产业体系,为汽车工业大发展打下了基础。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中国汽车工业。
紧锣密鼓作铺垫早在1949年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半年前,中共领导人就派物理学家钱三强前往欧洲参加和平大会。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筹集建立现代物理研究所所必需的资料和设备。在法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的帮助下,这一目的达到了。1950年初,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现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春,中科院代表团一行26人赴苏进修核技术,但他们只接触到了几名丝毫不了解核技术课题的科研人员。1954年10月,在赫鲁晓夫访华期间,毛泽东主席第一次提出请苏联帮助中国制造核武器。赫鲁晓夫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并劝说毛泽东放弃这一“不切实际”的计划,认为中国不具备相应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但是,从1955年到1958年间,双方还是签署了几项相关的协议。1955年1月22日签署的协议规定,双方共同在新疆进行地质勘探,并开采铀矿。作为回报,中国政府有义务向苏联提供剩余的铀。勘探发现,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制造原子弹的原料,其中西北地区的储量首屈一指。1956年4月7日签署的关于帮助中国建设军事和民用设施的苏中协议规定,将铺设从阿克斗卡至兰州的铁路,以便向设在罗布泊的第一座核武器实验中心运送设备。毛泽东善用时机从1956年到1967年的12年间,中国的科学精英们在核武器的研制上刻苦钻研,来自苏联的640名科学家也参与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放射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开发以及“国防方面的专门问题”。为了促进这些宏伟计划的实现,中国政府“请求苏联以及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在这些方面予以多方支持”。在中国向苏联政府所提的请求中,摆在首位的是帮助发展国防和原子能工业。从已有文献判断,赫鲁晓夫在1954年至1957年间只同意与中国在用于和平目的的原子能领域里发展合作,这对中国来说远远不够。负责中国核计划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发生后,赫鲁晓夫在向中国提供复杂的技术帮助方面再次让步。1957年9月,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谈判。赫鲁晓夫刚刚在党内派别交锋中战胜莫洛托夫及其拥护者。他十分希望毛泽东亲自出席那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以此间接表明对自己的支持。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只有签订了向中国转让生产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材料和模型的军事技术协议后,他才前往莫斯科。有关协议于1957年10月15日签署。苏联同意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图纸及文件,但拒绝提供制造核潜艇的材料。1958年上半年,负责转让原子弹模型及相关生产技术的苏联专家开始陆续来到中国。根据中方资料,莫斯科还提供了两枚地对地近距离导弹模型。到1958年中期,中国的工程师们已经为原子弹爆炸准备好了模拟实验室,苏联专家却几次以安全系数低为由推迟实验。苏联领导人毫不怀疑毛泽东准备爆炸原子弹的决心。科学院院士阿布拉姆·约费回忆道:“上面下达的指示是,向中国提供苏联新制订的最完备方案。而参与此项任务的专家们比自己的上级更了解政治局势,仅仅提供了旧方案。但苏联原子弹事务驻华代表处顾问扎季基扬发现了这一点,并向上作了汇报。最终还是提供了最完备的技术,但此后不久苏联同中国的关系就决裂了。中苏原子能合作的高潮是在1958年6月。当时,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在苏联协助下建立的第一座实验重水型核反应堆投入使用。核武器控制权归谁?1958年,中国政府再次向苏联提出,希望帮助建立一支装备核潜艇的现代化舰队。苏联驻华大使帕维尔·尤金当年7月1日在与毛泽东会晤时说,莫斯科认为,苏联和中国共同努力建设现代化舰队是可行并合适的。就其位置来讲,中国海域是极其重要的地区,为这支舰队在太平洋地区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建议举行有周恩来总理和国防部长彭德怀参加的会议。毛泽东对此并不热心。他想知道,这支舰队是不是苏联和中国的共同财产?谁有指挥权?尤金大使回避细节,只是邀请周恩来和彭德怀前往莫斯科讨论问题。第二天,毛泽东又约见了苏联大使尤金。当时在北京的所有中央政治局委员都聚集在中南海室内游泳池的休息大厅里,毛泽东想让尤金知道,他在表达全党高层的意见。毛泽东一开始就抱怨说,昨天的谈话让他没睡好觉;他接着说,苏联是个强国,中国是个弱国,它没有核武器和核潜艇;然后,毛泽东话锋一转说道,中国不同意和平时期在本国领土上建立苏联海军基地:“我们只能同意,你们帮助建设我们做主人的舰队。关于周恩来和彭德怀访问莫斯科的建议未被采纳。尤金表示,鉴于涉及的问题十分重要,希望毛泽东在和赫鲁晓夫的会晤中商讨。毛泽东表示同意,但提出重要的条件:如果苏联帮助建设中国舰队的问题难以解决,会晤可能取消或推迟。那样的话,两位领导人根本没必要举行会晤。意外的北京会晤这次谈话让赫鲁晓夫感到不安。一两天后,尤金通报中国领导人,赫鲁晓夫不能前来中国。但是过了不久,1958年7月31日,赫鲁晓夫就秘密飞抵北京。两国领导人举行了小范围的会谈。据见证者说,部分谈话是在游泳池旁进行的,两人穿着短裤躺在椅子上,谈话内容是军事问题。赫鲁晓夫谈到了苏美两大国在核时代的特殊责任,毛泽东表示了解世界局势的危险程度,并马上表示,因此中国“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是极其重要的,但我们没有”。赫鲁晓夫答道,中国并不需要核武器,因为苏联准备像保护自己那样保护邻国。毛泽东反驳道,,但中国是个主权大国,我们需要自己拥有核武器,以便在战争中自卫。如果你们不想支援我们这种武器,那就从技术上帮助中国制造核武器。赫鲁晓夫解释说核武器造价昂贵。毛泽东表示,好吧,我们自力更生,来对付美国纸老虎。赫鲁晓夫暗示,只有中国同意受到苏联方面一定程度的监督,它才能得到最新的核技术。苏联领导人开始明白,国际社会必须在核裁军的斗争中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赫鲁晓夫和毛泽东在谈话中互不理解,互不满意,这成为莫斯科和北京20年不和的前兆。在赫鲁晓夫访问中国之前,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1958年4月18日给中国彭德怀元帅写了一封信,提议共同建设一个长波无线电台和一个无线电发射中心,确保与太平洋的苏联海军舰队的联系,由苏联承担其中70%的费用。中国高层不喜欢这个建议,打算独立实施。毛泽东在与尤金会晤中说,中国在莫斯科的协助下可以建立自己的的跟踪台,并向苏联提供观察结果。原则问题决不让步1958年夏天,赫鲁晓夫和毛泽东谈话的另一个内容是建立一支核潜艇联合舰队。据中国的材料,毛泽东对苏联领导人说,中国决定不建造自己的核潜艇,因此请求援建。毛泽东说:“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将把所有海岸线都交给你们。不要把‘我们共同做’与‘你们自己做’和‘我们自己做’混在一起。我们始终希望拥有自己的舰队。毛泽东接着说:“在战争时期,局势会变化,你们可以使用我们的所有海港和军事基地。但是,在这里指挥战役的权力是我们的。我们的军人也可以在你们的领土上行动,包括在海参崴的港口和基地。我们的舰队比你们的小,应当服从你们的指挥。我们要事先签署战争时期的合作协定,不要等到军事行动开始的时候。协定应当允许我们的军队在你们的领土上行动。即使我们不这样做,也要有这样的条款,它符合平等的原则。但在和平时期,就没有这种必要了。在和平时期,你们只应当帮助我们建立军事基地和建设军队。毛泽东最后对赫鲁晓夫说:“我的话不好听。你甚至会说,我是民族主义分子,是第二个铁托。但是如果你要这样说,那我就要说,你们俄罗斯民族主义已经蔓延到中国沿海。据有关材料说,赫鲁晓夫向毛泽东提议建设联合舰队,并竭力打消毛泽东的疑虑,让他不要认为莫斯科想建立一支苏联指挥的舰队。赫鲁晓夫仍然坚持在中国建立苏联海军基地。他问道:“我们的舰队现已进入太平洋,主要基地却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能不能让我们的潜艇在你们那里驻扎、加油、休息呢?”毛泽东对此不满意,拒绝了。赫鲁晓夫又提出交换条件:“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向你们提供摩尔曼斯克地区,你们可以在那里停靠潜艇。毛泽东对此也不同意,指出中国过去多年受到“英国人和其他外国人”的欺压。我们自己造,从零开始”1959年夏天,形势已经清楚,苏联将不向中国提供制造原子弹的全面技术。周恩来说,我们自己造,从零开始,用8年时间造出来。但是,由于大跃进和政治运动,中国的原子弹计划严重受阻。1960年,苏联召回1292名专家,更使中国雪上加霜。制造核武器的期限被推迟。1961年7月,中国举行了一次军工企业工作者会议,与会者激烈地讨论着: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是否应当继续研制原子弹和运载工具?毛泽东没有出席会议,但要求再次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应当走什么道路?在召开第二次会议的时候,中国已经拥有短程火箭,并掌握了先进军事设备的制造技术,其中包括试验原子弹所需要的设备。中国人因此得出结论:中国也能够独立造出原子弹。外交部长陈毅说,我们即使没有裤子穿,也要拥有世界水平的武器。1962年8月,聂荣臻向中国领导人报告,1965年以前就可以试验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13时,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顺利进行试验时,毛泽东要求详细检查原子弹是否真的爆炸。他立即得到报告:火球已经变成了蘑菇云。当天22时,中国电台正式报道了爆炸成功的消息。这项工作原来预计要花8至10年,而中国仅用5年就成功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