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叫做中国而不是其他名字?

辛国根 2019-11-03 16:40:00

推荐回答

中国是从西周开始叫“中国”。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上的铭文。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思是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扩展资料:“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考“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中国。
辛国艺2019-11-03 17:00:4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中国的名称炎黄中华神州华夏大汉中原九州中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外国如何称呼中国?   震旦,古印度对中国的称谓。过去曾认为“震旦”是一种鸦雀,是中国特有的鸟。其实,“震旦”是5.7亿年前到18亿年前的地质年代,这段时间在生物演化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边可斌2019-11-03 18:37:16
  • 中国一词的来源,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26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下次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中国一词之本意,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最早见于周代文献。
    齐方明2019-11-03 18:00:07
  • 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等等。我们以前往往将这类称呼看得非常严重,认为这是西方人别有用心,意在侵略。其实应该在时间和对象上加以区别,可以认为大多数西方人并无恶意,而只是概念上的不同。这种混淆连魏源这样一位爱国的杰出学者都未能避免,外国人这样用也就不心大惊小怪了。民国疆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中国才成为国家的正式简称,成了国家的代名词。中国也有了明确的地理范围。历史上的中国说到这里,道理就很清楚了。我们今天讲历史,讲历史上中国的统一和分裂,应该有我们的特定含义,而不是运用当时人那些模糊不清、前后不一致的概念。参考资料_中国。
    粱光强2019-11-03 17:01:22
  • 中国这个词最早是出现的西周,清朝才正式的把这个词语写进了史册里面,而在他们之前是没有人称为中国的,很多外国人看到中国这个词语都会很疑惑,中国为什么要称自己为“中国”呢?“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记载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的史实,涉及“中国”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篇铭文把“中国”指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在古代“中国”只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专属的国号,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日说,汉朝国号是汉,唐朝国号是唐。史记上出现的“中国”文字,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第一个把中国称为国号的是明朝,《明史》中记载,明朝对内对外常自称中国。明史外国传中,中国作为明朝的代名词,与朝鲜、日本等国并称。明清时代,西方而来的西方人,也常常以中国或者中华、中华帝国来称呼中国而不用明朝或者清朝。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作为国家或者清朝的代名词,使用的更加普遍。由于有了明朝、清朝的培养,加之西方人的成为,所以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中国”正式成为华夏国家的现代称谓。中国”第一就是意味着传统国家,核心的国家,哲学家认为中国代表的是一个中心之国,里面有着很大的意义,其中的“中”就意味着正统,合法,平衡还有公义的含义,中间的一些人就是那些被上天赋予很大权利的一些人,也就是说中国就是一个拥有正统权利的国家。
    米塞林2019-11-03 16:54:53

相关问答

由陈可辛执导的《中国合伙人》在影片中借鉴了不少“新东方”的故事,也基本还原了新东方创业的艰辛历程。但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曾公开表示,电影和新东方的创业经历,有很大出入,我们可以理解为电影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从开拍的第一天起,《中国合伙人》就面临回避不了的问题:“新梦想”到底是不是“新东方”?成东青到底是不是俞敏洪?孟晓骏到底是不是徐小平?王阳到底是不是王强?时至今日,当年“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中,只剩俞敏洪依旧掌管“新东方”。徐小平与王强早已因与俞意见不合,处于离开状态。传记电影之尴尬,就在于如果不像,观众会觉得没有意思;而如果太像,传主又会不甚满意,容易扯上名誉官司,所以影片中只能称为新梦想,而不称为新东方。在无法取得最关键人物俞敏洪同意的情况下,陈可辛决定拍摄此片,他的办法是:明确切割电影中的“新梦想”和现实中的“新东方”的关系,也就是修改剧本。陈可辛曾公开表示,其实出了国混不下去的孟晓骏的原型,是陈导演自己。电影中那个可怜得连客人小费都收不到的餐厅苦逼杂工小厮,也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片中佟大为演的王阳没有出过国,跟洋妞谈了场恋爱后就被甩了,而现实中,王强是出过国的。导演陈可辛表示,并没把剧本交给任何原型去审批,“应该说剧本是受‘新东方’的启发,但改编的时候,我尽量不往他们真实的事迹里面靠,因为我怕靠得太近了,就变成他们的传记了,而一旦真正变成传记,每个细节就要得到他们的认同,这部电影就不再是服务艺术,而变成要服务一些个人化的东西。我想拍的,是美国梦破灭之后成就的中国梦。所以,电影中的学校,才不叫新东方这个名字。认同我的观点,给我点赞关注我哦。
这要从中国历史慢满说,说完你就明白了。秦作为统一的大帝国虽很短暂,但秦的影响非常大。至两汉时期,北方和西北各族还称汉朝人为“秦人”,而汉朝人自称“中国人”。当时边疆各民族也往往称汉朝郡县之民为“汉人”,但它还不是一个民族概念,它的意思是“汉朝的人”。不过汉时已出现“胡汉”、“越汉”、“夷汉”等合称,大概已初具族称含义。及至魏晋,中央政权统治下的汉族人自称“中国人”、“晋人”,但边疆各族却仍称之为“汉人”。显然,这时“汉人”称呼,已具有比较明确的民族含义了。不过也就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汉人”作为民族的概念,为汉族和非汉族所接受。同时,作为以前中央政权统治下的汉族自称的“中国人”,这时已为居于汉地的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所共享。这是东汉以来边疆各族内迁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的结果。以“五胡”为代表的内迁各族纷纷建立政权,据有以两京为中心的黄河流域,接受先进的汉文化,自称“中国皇帝”,与晋室争正统。这样,具有文化优越感而基于地域概念的“中国”、“中国人”就不再适应于居于内地的汉族所专有了。中国”或“中国人”为入居内地的各族所共享后,作为统治民族的非汉族为了将汉族区别开来,即用“汉”或“汉人”来专称汉族。这样,“汉”或“汉人”就成为一个正式的民族概念。唐时少数民族出现了“蕃”的称谓,与汉族合称“蕃汉”。五代继唐,依旧有“蕃汉”之称,宋时亦沿用。至元代,由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原先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已被完全汉化,被称为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