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是“汉族”,而秦统一了中国不叫“秦族”?

龙平沅 2019-12-21 18:12:00

推荐回答

这要从中国历史慢满说,说完你就明白了。秦作为统一的大帝国虽很短暂,但秦的影响非常大。至两汉时期,北方和西北各族还称汉朝人为“秦人”,而汉朝人自称“中国人”。当时边疆各民族也往往称汉朝郡县之民为“汉人”,但它还不是一个民族概念,它的意思是“汉朝的人”。不过汉时已出现“胡汉”、“越汉”、“夷汉”等合称,大概已初具族称含义。及至魏晋,中央政权统治下的汉族人自称“中国人”、“晋人”,但边疆各族却仍称之为“汉人”。显然,这时“汉人”称呼,已具有比较明确的民族含义了。不过也就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汉人”作为民族的概念,为汉族和非汉族所接受。同时,作为以前中央政权统治下的汉族自称的“中国人”,这时已为居于汉地的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所共享。这是东汉以来边疆各族内迁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的结果。以“五胡”为代表的内迁各族纷纷建立政权,据有以两京为中心的黄河流域,接受先进的汉文化,自称“中国皇帝”,与晋室争正统。这样,具有文化优越感而基于地域概念的“中国”、“中国人”就不再适应于居于内地的汉族所专有了。中国”或“中国人”为入居内地的各族所共享后,作为统治民族的非汉族为了将汉族区别开来,即用“汉”或“汉人”来专称汉族。这样,“汉”或“汉人”就成为一个正式的民族概念。唐时少数民族出现了“蕃”的称谓,与汉族合称“蕃汉”。五代继唐,依旧有“蕃汉”之称,宋时亦沿用。至元代,由于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原先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已被完全汉化,被称为汉人了。
管爽爽2019-12-21 18:38:4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秦始皇只是完成了疆域上的统一但并未打破疆域上的限制。在秦始皇统一之后,很多人都是以原国家名称来称呼自己,比如楚国人,魏国人,赵国人等等。至此秦国的统一只能算是上层建筑层次方面的统一,而在基层人民却并不服气。而汉朝则打破了疆域的限制,不管是谁都自称汉人。
    黄益新2019-12-21 19:56:48
  • 这个称呼不是哪个好听用哪个。之所以我们被称为汉族,海外被称为唐人,因为汉唐两代将中华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汉朝来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强盛多民族王朝,文化经济空前繁荣,疆域空前广大,引得万国来朝。而秦朝,虽然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也统一了文字等,功绩空前,但是历时太短,民族成分单一,在历史贡献上难以与汉朝相较。
    黄盛文2019-12-21 19:12:30
  • 中国汉族的由来,我们为什么叫汉族而不叫夏族、商族、周族、秦族?说法一:“汉人”的称呼起源于汉朝,意为汉朝之人。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的代称。后来,“汉人”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经过历代各族之间的杂居、融合,许多民族加入汉人的行列。到中华民国时期,“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现在占全国总人口的93.3%。说法二: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强盛的汉帝国为反击匈奴入侵,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惨烈的战争,强悍的汉军铁骑大规模追击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数千里,甚至翻越了葱岭,使当时非常强大的匈奴屡次遭受重大打击,最后灰飞烟灭,极少数残余远遁欧洲,致使“漠南无王廷”。当时各国震动,谈汉色变。由于空前强大的汉军在西域,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使其子民在异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声说“我是汉人!!!”。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汉民族的来历。在汉以前,中国虽然有夏、商、周三个朝代,但从来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如张光直所言:“夏商周三代的关系,不仅是前赴后继的朝代继承的关系,而且一直是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从全华北的形势来看,后者是三国之间的主要关系,而朝代的更替只代表三国之间势力强弱的浮沉而已。到战国时代,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成百上千个诸侯和部族逐渐整合,形成战国七雄,但是他们之间“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服异制,语言异声,文字异形”。就文化而言,在当时的华北,主要有齐鲁文化和三晋文化之分。钱穆先生曾指出:“东方齐鲁学人,大率尚文化,重历史,其学风对象,以整个社会为主。重一般之人生,不以狭义的国家富强为出发点。故其议论思想,往往求为整个社会谋彻底之改进。至三晋之士,则其目光意气,往往仅限于一国,仅以谋其国家富强为基准。其思想大体,仅为因利就便,趋于目前之功利而止。故其议论,往往尚权力而薄文化,重现实而轻历史。三晋即赵、魏、韩三国,著名的法家人物多出于此。而把三晋文化发挥到极致的,则是经过了商鞅变法的秦国。秦人贪狠趋利,严刑峻法,不事虚浮,力行耕战,具有极强的开拓性,造就了一部高效率的行政机器和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东方的齐国是另外的一番面貌。齐国政治上始终没有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经济上采取的是以商业促进流通、以消费促进生产的管仲之术,思想上则由国家建立稷下学宫,让诸子百家自由争鸣。在南方,还有一个曾自豪地宣称“我蛮夷也”的楚国。楚国政治上混同夷夏,文化上浪漫、瑰丽、热烈,信鬼好祠,重神厚巫,富有激情和想像,大异于中原。这些国家都有定鼎天下的实力和气魄。秦国就不用说了。齐国历来国力强盛,号称“东秦”。战国末期,齐国两个月就攻破燕国,占据燕都三年。后又举兵灭宋,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并周室而君临天子,此时齐国已走在武力统一天下的路上,距秦始皇一统海内不到七十年。只不过一招不慎,被燕国的名将乐毅联合其余五国打了个措手不及,后虽复国,但是一直闭门养疴。楚国地广千里,带甲百万,直到灭亡前,楚国的铜铁产量仍然是最多的。楚国民众有忠君报国的传统,对秦国怀有深仇大恨。直到最后,楚国国势衰微之时,秦国还是倾全国之力才把它拿下。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俨然有建立千秋帝国的气象。但是,对原来的山东六国,虽能收其地,收其民,却始终未能收其心,最后只好使出了焚书坑儒的手段。六国的遗民们满怀仇恨,各各怀着复国的梦想。当陈胜吴广首先起义对抗暴秦时,齐鲁的儒士立即负孔氏之礼器,往归陈胜,委质为臣,孔子的后代孔甲还做了陈胜的博士,最终与其同死。而在楚国旗号下的军队,以刘邦、项羽为代表,终于打入关中,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言。各自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彼此之间又积怨甚深的中华民族各个区域集团,能否在同一个政权内相安无事,甚至相互认同,也决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上述所有的问题,汉代都给出了答案。这些答案是如此的成功,以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汉代建立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模式。外儒内法,礼法并重,德刑兼用,既避免了秦严刑酷法带来的苛暴,同时又避免了纯用儒术可能导致的迂阔柔弱,既有政治理想,又有行政技术,做到了刚柔相济,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秩序和长期稳定。汉代在经济上确立了重农轻商的基本政策,民生迅速恢复。经过文景之治,“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牝者摈而不得会聚”。这也许只是对盛世景象的描绘,至于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有学者测算,从西汉末到东汉后期,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粮2000斤,每个农业人口每年口粮486斤,全国每人每年占有粮食640斤。从汉以来的两千年,我国农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农业劳动生产率、每个农业人口的口粮数和全国每人平均占有的粮食数,仍在汉代已经达到的水平上徘徊。汉代又实现了区域文化的大融合。西汉定都长安,承袭秦制,自然有秦文化的事功和法制精神。同时,汉高祖来自楚地,本人好楚声、楚舞、楚衣、楚辞,其功臣旧将也多为楚人。楚地的文化遂北上,对汉代精神影响深远。从兼容并包的气度,尚巫尚赤的习俗,铺陈夸张的汉赋,再到政治上一度盛行的黄老之术,都可以看到楚文化的影子。汉初,叔孙通起朝仪,陆贾献《新语》,之后汉武帝尊儒术,山东齐鲁之学又泽被全国。尽管汉代依然存在区域风俗上的差异,但是各地逐渐超越了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和血缘基因的差别,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认同感。汉代把受到华夏文化浸润的、居住于广阔土地上的人民,抟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此,这个民族就以“汉”自称。在汉代,华夏民族刚刚经历了创造力勃发的轴心时代。他象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有着无限的好奇心和无穷的自信心。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积累了一切它所需要的智慧。同时,他又刚刚走出血与火相涤荡的上古时代,保持着原始的野性和活力。如今四海一统、民生恢复,这个精力旺盛的年轻民族终于摆脱了内部的自相杀伐,内求巩固,外求扩张。中华大地的面貌从此发生了永久的改变,亚洲的格局为之一新,余波一直冲击到遥远的西方世界。正如高祖在《鸿鹄歌》中所唱:“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黄登源2019-12-21 18:55:12
  •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朝。在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是战国,那时候虽然是分裂的,但是我们的民族名称叫华夏族。秦始皇统一之后,建立了多民族的国家,至此叫法应当适当的改一下,就像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的民族不再局限于汉族,满族这一局限名称而是叫中华民族。那么为什么在秦始皇统一之后我们族名不是以秦命名,而是以秦之后的汉命名呢!?秦点击看大图汉小侯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秦始皇只是完成了疆域上的统一但并未打破疆域上的限制。在秦始皇统一之后,很多人都是以原国家名称来称呼自己,比如楚国人,魏国人,赵国人等等。至此秦国的统一只能算是上层建筑层次方面的统一,而在基层人民却并不服气。而汉朝则打破了疆域的限制,不管是谁都自称汉人。二、统一之后,秦始皇依旧赋税严重,并未有短暂的休养生息。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战争,在统一之后应当进行几年的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但是秦始皇依旧是增加赋税,好大喜功,苦了人民。致使人民群众并不认可秦朝这一王朝。而汉朝在初期经历了文景之治,休养生息,人民富足,人民比较认可汉朝这个王朝。三、秦始皇文化思想上统一的不彻底。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文化举措,比如统一文字。但是自始至终,秦朝上下并没有一套统一的思想意识。虽然秦始皇依旧奉行的是法家思想,严刑酷吏,但是民众并不认可这一套。而汉朝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上下一心。四、秦朝对于文化历史的不尊重。这一点小侯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秦始皇为了”愚民“,进行了焚书坑儒,致使先秦时期的好多著作典籍毁于一旦。这些著作,还是多亏了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邀请那些老先生凭借记忆手写,刀刻记录下来的。而在此之后的2000多年,我们的文化从来就没有断过。以上就是小侯总结出来的我们不叫秦族,而叫汉族的原因。正是因为汉族不止是在疆域上进行了继承与开拓,还在文化思想上进行了统一与发展,至此造就了汉族在中国历史上的绝对的强势,以致同化了很多异族,比如鲜卑族,沙陀族,甚至在世界上文化信仰顽固的犹太族。
    贾鹏龙2019-12-21 18:21:36

相关问答

中日文化的主要差异1、思想观念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处于思想的统治地位,强调的是“以孝为先”“尊老爱幼”,讲究的是仁爱、和谐、诚信、中庸,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后又融入了道家“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思想和法家“以法制为核心”思想,让中国人形成了较强的家族观念和道德观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同时,家族色彩较为浓厚,认为所有的人际关系中血缘第一,血缘关系会让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随后才是地域关系,在一个地域内的建立联系,增强凝聚力。而日本人虽然也有很强的家族观念,但日本的家族活动是以生产为主,但有历来以集团的原则行事,除了本家族的成员外,其他非血缘关系的人们也可以作为家族的一份子。所以,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家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与本家的关系要比旁系亲属更加紧密。此外,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国民有着由内而外的满足感,讲求“以和为贵”。而日本受地域限制,本身资源相对缺失,急需从他国索取所需,这就使日本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侵略的思想。2、行为模式众所周知,中国与日本都讲究“和文化”。对中国这一大陆型国家而言,良好的自然和农耕条件奠定了中国农业大国的地位,“日出而坐,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传统作业模式成为了中国人的主要生存方式。人民不必过于为温饱和物质短缺担忧,而生活的其他所需又可通过交换而得,这种生活的满足感使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以和为贵的相处原则和温和圆滑的处事方式。而以大和民族自居的日本作为海洋型国家,地域狭小、物产匮乏,使国人自古以来便具有较强的征服欲。为了自己营造更多的生存资源,他们需要用较强的匠人精神和意志品质赢得认同和信赖,所以日本人普遍能够用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完成自己的工作,执行命令一丝不苟,注重工作细节,遵守规则,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而虽然诚信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人们时间观念较弱,日常活动较为随意,有时候会更改双方见面的时间,经常出现迟到的行为。所以,中日文化的行为模式中,如果不全面了解,很容易发生冲突或矛盾。3、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是文化中差异最明显的一项。首先,日本文字的是在唐代时中国汉字演变而成,有些字会直接照搬汉字,但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却与汉字的字面意思有着天壤之别。如“先生”,在日本,“先生”只能用于教师、医生等。如“大丈夫”在日语中是“没关系”的意思,“皮肉”是“讽刺、挖苦”的意思,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次,日本语常用暧昧的表达方式。日本人与他人沟通时想要表达否定、推测、暗示、拒绝的意思,说话就会较为圆滑,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伤害。比如:在拒绝别人的出行邀请时,中国人的场合可能会说“对不起,我家里有事去不了”。而在日本人的立场上以这种委婉的表达,先感谢对方的好意,然后说明原因,避免与对方产生摩擦。另外,日本人虽处事谨慎标准又高,但却很少直接的否定对方的行为。扩展资料:中日两国交往在元代中断的原因和文永-弘安之役有关,忽必烈曾多次要求日本称臣,但却遭到当时镰仓幕府的执政北条时宗的断然拒绝。时宗怒斩来使并加强九州海防严阵以待。但由于日本此时还未形成集团作战的概念,交战时往往是两军士兵互通姓名后进行单挑,因此对元军集团式作战感到非常不适应。在元军总攻的前夜突然狂风大作,元军战舰全数沉没,不得不狼狈退兵。数年后忽必烈再次进攻,却再次不幸的在总攻前夜因大风而全军覆没,最终放弃了入侵的打算。中日两国在明早期也有军事合作,室町幕府早期中国沿海与九州沿岸海盗盛行,明廷派出使臣前往日本交涉合作剿灭事宜。历史上的倭寇实际上并不都是日本人,有些明人也混迹其中大肆劫掠,室町幕府则派九州大宰府出兵征剿。日本主要对抗的是朝鲜沿岸与九州沿岸的海盗。中国文化-日本文化。
由陈可辛执导的《中国合伙人》在影片中借鉴了不少“新东方”的故事,也基本还原了新东方创业的艰辛历程。但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曾公开表示,电影和新东方的创业经历,有很大出入,我们可以理解为电影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从开拍的第一天起,《中国合伙人》就面临回避不了的问题:“新梦想”到底是不是“新东方”?成东青到底是不是俞敏洪?孟晓骏到底是不是徐小平?王阳到底是不是王强?时至今日,当年“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中,只剩俞敏洪依旧掌管“新东方”。徐小平与王强早已因与俞意见不合,处于离开状态。传记电影之尴尬,就在于如果不像,观众会觉得没有意思;而如果太像,传主又会不甚满意,容易扯上名誉官司,所以影片中只能称为新梦想,而不称为新东方。在无法取得最关键人物俞敏洪同意的情况下,陈可辛决定拍摄此片,他的办法是:明确切割电影中的“新梦想”和现实中的“新东方”的关系,也就是修改剧本。陈可辛曾公开表示,其实出了国混不下去的孟晓骏的原型,是陈导演自己。电影中那个可怜得连客人小费都收不到的餐厅苦逼杂工小厮,也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片中佟大为演的王阳没有出过国,跟洋妞谈了场恋爱后就被甩了,而现实中,王强是出过国的。导演陈可辛表示,并没把剧本交给任何原型去审批,“应该说剧本是受‘新东方’的启发,但改编的时候,我尽量不往他们真实的事迹里面靠,因为我怕靠得太近了,就变成他们的传记了,而一旦真正变成传记,每个细节就要得到他们的认同,这部电影就不再是服务艺术,而变成要服务一些个人化的东西。我想拍的,是美国梦破灭之后成就的中国梦。所以,电影中的学校,才不叫新东方这个名字。认同我的观点,给我点赞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