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过李代或李朝这个时代?

连卫敏 2019-11-03 20:08:00

推荐回答

1492年,朝鲜大将李成桂建立李朝。一直持续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由于朝鲜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所以中国史书有记载,朝鲜历史也有记载。
黄真炎2019-11-03 21:00:2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严格上讲也算中国历史,处于元明交替时期,朝鲜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和平壤战场等一系列关键战役中,大清帝国惨败于日本国。最终大清帝国在《马关条约》中。承认朝鲜王国独立。1896年,时任朝鲜国王李熙称帝,宣布独立。翌年,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韩国,李氏朝鲜灭亡。李氏朝鲜历经27代,共519年。
    黄白燕2019-11-03 22:01:15
  • 李应该是姓。应该是唐朝,因为最著名。李唐嘛。大顺国也可以。其余都是一些小国或少数民族,不是正统。
    辛培军2019-11-03 21:59:23
  • 朝鲜王朝,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定都于汉阳,李朝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1896年,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半岛,李朝灭亡。
    车岩鑫2019-11-03 20:59:11

相关问答

赣榆县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77万农民参合,参合率90%;基金补偿220万人次,补助总额2019万元。改水投入资金500万元,新增受益人口10万人。农村公路建设超出省下达计划136.2公里。投入资金971万元,完成草危房改造3237户,救灾建房44户。认真执行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等税费改革政策,较好地维护农民利益。扎实开展“进百村、入千户、访万民”主题活动。积极配合省市扶贫工作队做好帮扶工作,市县镇三级共注入帮扶资金3589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430个。青口镇青口镇是赣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文明镇、首批沿海卫星开放镇、江苏省百家名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9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99公顷,总人口165024人,辖24个社区居委会和19个行政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同三高速公路、204国道穿境而过;国家级渔港———青口中心渔港的建设获得农业部的批准。农业经济不断加大调整力度,培育了蔬菜专业村10个、草编专业村7个,建成了16个种植养殖示范区。工业经济形成了服装、铸造、机械、化工、制药、紫菜加工、水产品加工等15个门类为主的工业发展体系,出口产品近千个规格品种。拥有7.5公里海岸线,滩涂面积3333公顷,浅海11000公顷;综合开发形成“育苗、养殖、捕捞、加工、贸易、海洋生物、海洋医药”为重点的海洋优势产业,形成了全国最大水产育苗基地,享有“育苗之乡”的美称。兴建了八大市场、6条特色街、三大物流中心,成立了省级民营园区。2004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9亿元,增长14%,实现财政收入5353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5391元,净增664元。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4年度“十强乡镇”。党委书记王建华镇长孙承敏柘汪镇柘汪镇位于县境东北部,总面积72.3平方公里,海岸线11.8公里,滩涂面积2667公顷,耕地面积3000公顷,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3个自然村,总人口52303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748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712元,净增526元。国家级项目芦山小流域、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省级节水农业项目、省级荒山整理项目通过验收。推广了“鲁花”系列及“强筋小麦”等当家品种,建设了667公顷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万亩果蔬生产基地。东部沿海地区建设青蛤、太平洋牡蛎、梭子蟹、锯缘青蟹、九节蛏5个千亩贝类养殖基地和秦家沙、西林子等5个紫菜加工基地。全镇拥有各类海产品加工企业60多家,年加工生产海产品2万吨。以尼龙颗粒、黑颗料及聚乙烯等颗料加工为全民创业的支柱产业,共发展塑料颗料加工企业300多家,年生产各类塑料颗料15万吨。2004年被评为省级信用乡镇、省级文明乡镇和省级安全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十强乡镇”。党委书记张永波镇长李志鹏石桥镇石桥镇地处黄海之滨,有小沙东海战纪念碑、九里观海亭和永久性海堤达标工程等人文景观。总面积79.5平方公里,耕地3900公顷,滩涂1100公顷,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64000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亿元,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972万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纯收入4312元,净增478元。该镇资源丰富,地下储有1亿立方米陶土、1000万吨石英石等多种矿产资源,东部拥有1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建成无公害蔬菜、杂果、梭子蟹养殖、2500公顷花生基地和4个700公顷种植养殖基地。工业形成玛钢铸造、建筑陶瓷、石英开发、海产品加工、玩具生产、电子制造六大支柱产业。党委书记马济明镇长单立声海头镇海头镇位于海州湾中部沿海,水陆交通便捷,总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7公顷,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8万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1991万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5277元,净增745元。境内建有700公顷梭子蟹、550公顷贝类、170公顷紫菜、700公顷潮间带贝类、2700公顷浅海域贝类养殖基地,年养殖产量2万吨。拥有640艘大马力渔船从事远洋捕捞,年捕捞量达285万吨;拥有500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从事水产品贩运;有育苗场73家,建有工厂化养殖场12家,全镇工厂化养殖面积8万平方米;拥有绳网加工厂100余家,并建有全市最大的私营绳网加工园区,可容纳80户绳网加工企业入园生产,2004年入园企业12家,总投资6000万元。全镇桑园面积1100公顷,年产干茧400吨,同时拥有蚕茧站、缫丝厂2家配套企业;利用嫩桑叶研究开发的“龙圣”牌桑茶填补了省内茶叶的空白。机械制造和海产品加工异军突起,连云港神亿紫菜有限公司年产紫菜1亿多张,远销美、德、法、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海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海产品加工、绳网加工、栽桑养蚕、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财政十强乡镇”、“农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先进乡镇”。党委书记卢西村镇长陆振杰宋庄镇宋庄镇是“对虾养殖之乡”,地处海州湾畔。总面积32.1平方公里,耕地1600公顷,拥有海岸线13公里,潮间带滩涂3000公顷及浅海水域10000公顷,天然深水不冻港1座。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6260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2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673万元,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4117元,净增374元。农业以沿海养殖为主,实施万亩对虾、梭鱼、螠蛏混养,建成全国首家海水养殖有机食品基地,完成大菱鲆工厂化养殖6万平方米,并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1家———连云港富裕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市惟一通过“HACCP”产品认证直接进入欧盟、韩国的企业。2004年荣获江苏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市“农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党委书记谢士荣镇长刘希高罗阳镇罗阳镇位于赣榆县东南部,紧靠连云港市区,204、301国道、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2340公顷、滩涂3200公顷,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35609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财政收入643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5074元,净增628元。罗阳镇突出工业主体,创新机制,打造全市一流的工业园,引进资金3.1亿,新上项目22个,形成硅制品、农副产品深加工、彩色印刷、医疗制品、塑料加工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54亿元,工业用电量360万度,创工业税收250余万元。注册认证“盛茂”牌稻米、“港圣”牌棉花、“罗阳”牌水产三大生态品牌;新上金水湾食品、通顺粮贸、恒新棉花等龙头企业。2004年荣获全市“民政工作先进镇”、“双拥工作先进镇”、“劳务输出先进镇”等荣誉称号。党委书记邢先龄镇长王济富沙河镇沙河镇位于赣榆县西南部,310、327国道和省道牛青公路呈现“个”字型在镇中交汇,是省新型示范小城镇、重点中心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22公顷。辖52个村,总人口114645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6亿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2元,净增601元。充分发挥传统和区位优势、交通和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工业兴镇理念,初步形成电子、化工、机械、木材、管材、食品、服装、铸造八大支柱工业体系。白马河”牌板材出口日、韩市场,“浪潮”牌管材遍布全国各地建筑市场,成为知名品牌,新引进投资6000万元的连云港顺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顺利投产。依托省科技种植示范园区和连云港市远郊蔬菜基地,形成“东蒜、西果、南菜、北莓、中粮油”产业种植结构。被市政府命名为“设施蔬菜之乡”、“大蒜之乡”。党委书记宋健镇长李冰欢墩镇欢墩镇是历史文化名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公顷,下辖16个行政村,人口38816人,其中移民人口27000人,是江苏最大的移民镇。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76万元,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327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纯收入3414元,净增338元。该镇是连云港最大芦笋种植基地,芦笋种植面积达1000公顷;是苏北鲁南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拥有浅水网箱4万只,淡水鱼塘333.3公顷。建成朱范和欢墩埠2个工业园区,引进企业50余家,成为新兴的边界工业强镇。被评为“连云港市建筑业先进单位”、“多种经营先进乡镇”、“江苏省教育先进乡镇”。党委书记毛太乐镇长钱奎军墩尚镇墩尚镇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卫星镇”和江苏重点中心镇,交通便捷,204、310、327三条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素有“草莓之乡”、“草帘之乡”的美誉。总面积4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20公顷。下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37749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财政收入638万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净增450元。形成以食品、轻纺、化工三大行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镇工业项目集聚区有企业26家,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被评为省级“乡镇工业示范园”。全镇泥鳅养殖面积333公顷,年出口泥鳅6000多吨,创汇千万美元以上。党委书记刘洪卫镇长苗运超塔山镇塔山镇于2001年12月由原土城镇、徐山乡合并组建而成,地处赣榆中部平原地区,交通便利,紧邻204、327国道和同三高速公路,素有“赣榆后花园”、“中国杞柳第一镇”的美誉。总面积82.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59公顷,辖30个行政村,人口63000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财政收入7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3元,净增348元。盛产水稻、玉米、花生、小麦等优质农产品;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服装、柳编、化工、塑料、板材、机电、玩具等行业为龙头的工业发展格局。连云港塔山湖草柳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多个系列3000多种柳编工艺品畅销美、俄、日、英、德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党委书记徐继方镇长夏新宇厉庄镇厉庄镇地处苏鲁交界,是赣榆县西北重镇,交通便捷,位置优越,242省道、厉大公路贯穿镇区。总面积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公顷。辖16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总人口34179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收入5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8元,净增472元。该镇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拥有大小山头13座,水库14座,可供开发景区有二龙山景区、龙泉山景区、新坝景区、二狼山景区等。近年来,大樱桃、板栗、雪枣、蓝莓等珍稀果品的生产成为该镇一大特色;通过招商引资、全民创业新上的一批铸造、机械制造、石材加工、矿泉水生产企业成为全镇支柱产业;以猪、牛、羊、鸡、鹿为主的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小区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党委书记卜庆平镇长钟昌广城西镇城西镇紧邻204、310国道,同三高速公路、厉大公路与青班路交会于镇区中心,交通便利。总面积4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86.4公顷,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41189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财政收入478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4271元,净增77元。城西镇地处平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花生等。镇内有工业园区、商贸区。有700公顷花卉种植示范园区,被市政府命名为“花卉之乡”。加工业、包装、服装、铸铁为该镇支柱产业。全镇有工业企业158家,其中私营企业140家、合资企业18家。党委书记瞿世强镇长赵厚峰门河镇门河镇距同三高速公路10公里,紧靠204、310、372国道。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33.3公顷。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622人。200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8亿元,增长10%;实现财政收入428万元,同比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3911元,净增480元。拥有700公顷银杏、266.7公顷草莓和700公顷中药原料规范化种植基地。工业发展迅猛,形成塑料加工业、酿造、铸造、编织、银杏加工、木材加工等工业体系。拥有私营企业40多家及8个私营工业小区。门河”牌银杏叶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4年度门河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先进单位、“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单位。党委书记倪佃杰镇长董自芳。
主要原因就是党争啊,朝鲜中后期和明朝中后期简直如出一辙,甚至比明朝还厉害,党争已经严重到按地域划分了。从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燕山君被废黜后,士林派取得了胜利。士林派随后又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包括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1575年-士林派分裂为东人、西人此后李朝掌权者基本上是东人,为了打击西人党,防止他们重新掌权,所以朝廷原则不用西北出生中期的主要原因是立储和党争,因为东西双方都推出自己的皇位候选人,而最终呢是东人党获胜,从这时候开始东人党就开始打压西人了党争阶段的门阀特色﹐是所谓的“四色”南人、北人、老论、少论。而四色门阀总括起来属于东人与西人两个系统。宣祖大王初年16世纪末﹐由于争夺朝廷的职位﹐引发起沈义谦和金孝元的矛盾。吏曹参议沈义谦因为反对金孝元叙任吏曹铨郎的要职﹐而与金孝元反目﹐从而形成了以金孝元为首的东人党金孝元家宅位于汉阳东面的干川洞和以沈义谦为首的西人党沈义谦家宅位于汉阳西边的贞洞﹐此后﹐东人与西人居然成为世代相传的门阀区别﹐延续到士大夫的子孙后代。在东西两党分立的初期﹐东人党占据了政治的主导地位﹐长期掌握朝政﹐将西人排斥在外。因此﹐在执政圈子当中自然也会分立出不同的派系﹐这种分立如同细胞分裂不断在执政派别中持续。宣祖大王二十四年公元1591年﹐以王世子册立的问题为导火线﹐引发了东人党内稳健派和强硬派的对立﹐即是所谓的南人党与北人党。倭乱结束之后﹐北人党掌权﹐于是又分别分为大北党于小北党。此后﹐支持光海君李珲即位的大北党得势﹐于是又分为骨北党与肉北党。因为帮助仁祖大王推翻光海君的缘故仁祖反正﹐没落了相当长时间的西人党得势﹐执政五十余年﹐直到显宗大王时代﹐同样也分裂为勋西党﹑清西党﹑山党和汉党等。此后﹐令人眼花缭乱的党派之争尚未止息﹐肃宗大王时代的党争被推向高潮。在懦弱的肃宗大王治理下﹐朝臣通过各种手段来排斥异己势力。开始﹐通过王族服制的争论为手段﹐东人的南人党打倒了西人势力﹐重掌了朝政﹐之后又分裂为清南与浊南两派。但是不久之后﹐西人又再反扑﹐以谋反的罪名排斥了南人党﹐再次掌握政权﹐又分裂出少壮派少论与老壮派老论。后来﹐以肃宗大王对张禧嫔的好恶为转移﹐反对册立张禧嫔之子为世子的西人又丧失了权势﹐不过后来随着张禧嫔的失宠﹐西人又再度将南人党赶下台﹐此后的南人党势力终于寿终正寝﹐基本上消声匿迹。此后的朝鲜政坛成了老论派与少论派的天下。此后﹐士大夫的斗争又进入了势道政治阶段﹐而两班阶层经历了相互倾轧﹐也逐渐步入衰亡﹐整个朝鲜王朝终于走进分崩离析﹑国家败亡的末世。这个恕我才疏学浅,没有专门研究过这方面,实在无能为力,建议你去文库寻找朝鲜李朝历史大哥,你还是采纳吧,过期要扣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