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一个什么样的将领?

黎珍妹 2019-11-03 17:32:00

推荐回答

A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明末清初,在东南沿海一直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他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在台湾军民的支持下,1662年打败了荷兰侵略军,以武力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因而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黄登荣2019-11-03 19:00:4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生平简介1565年,西班牙殖民统治菲律宾,菲律宾这个名字,就是来自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杀在菲律宾的华侨华商,亡人数达五万余众。在得知菲律宾华侨的处境后,1657年,郑成功曾经致函给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一位华侨甲必丹,要求他停止与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贸易往来。郑成功曾多次对菲律宾华侨表示关切,并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宾,以惩罚西班牙人。1662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遣使到菲律宾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俯首纳贡,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屠杀。郑成功闻讯大怒,决定挥师征讨,为华侨报仇。他一面抚恤安置从菲律宾逃到台湾的华侨,一方面组织筹备军队,派人暗中与在菲律宾的华侨联络,以到时可里应外合,但还没出兵,他得知儿子郑经在厦门跟奶妈陈氏通奸,郑成功勃然大怒,命部将郑泰杀郑经,郑泰因不忍而抗命,又患疟疾,不久病危,1662年6月23日病逝。后来,其郑经也于1670年和1671年两次准备派舰队征讨马尼拉,但最终没有出兵。
    麻益良2019-11-03 18:36:02
  • 1,郑成功手下五虎将分别是:施琅、刘国轩、周全斌、甘辉、冯信。2,施琅,字尊候,号琢公,清初著名将领。3,刘国轩,字观光,明崇祯二年随郑成功抗清,常献进兵之策。5,甘辉,明末清初海澄县东园村下房。6,冯信,清代人,郑成功麾下五虎将之末。
    龚宇辉2019-11-03 18:18:02
  • 明朝开国将领:徐达徐达是明朝开国将领,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赫赫功勋。朱元璋称帝以后,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拜大将军。徐达死后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明朝开国将领:常遇春提起常遇春很多人都不陌生,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就曾提到过这个常遇春。常遇春又称常十万,意思是说一个常遇春可以抵得上十万精兵,由此可见常遇春的厉害。朱元璋称帝后封鄂国公,死后追封为开平王。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戚继光算得上是民族英雄,他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多次抗击倭寇,并最终扫平了倭寇隐患。明末名将:郑成功郑成功是明朝末期著名的抗清名将,不过郑成功最大的功绩却是收复台湾,明朝皇帝为了表达郑成功的功劳赐郑成功朱姓,因此郑成功也被称为“国姓爷”。郑成功的主要功绩是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经营台湾。明末名将:史可法史可法字宪之,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一生主要成就是扬州十日保卫战。史可法最终被清军俘虏被杀。明末名将:袁崇焕。
    龚小虎2019-11-03 18:01:10
  • 解答:可以用分析:将军一般是高级军事将领的统称,不同朝代、国家其具体指代不同:中国古代常作为高级武官、军政官员的职位甚至是爵号。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隆武帝临终前下旨封郑成功为招讨大将军,统领各路兵马。
    黄益泉2019-11-03 17:58:45

相关问答

三复、三品、三翼、三翟、三原1、三宝 造句:和田地毯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自己表现的内容、纹样、色种、花纹、生产规模和生产量等方面不断被提高,完善从而成为了“和田三宝”之一。解释:以相同的方式被传递到大脑。解释:第五对脑神经,从脑桥发出,每侧分三支,分布在眼、上颌、下颌等部位。主要管颜面、牙齿、角膜、鼻腔、口唇、大部分头皮和脑膜的感觉,此外还管咀嚼肌的运动。7、三叠系 造句:认为该区的铁矿床是以矿浆充填贯入成因为主,近矿闪长岩的钠化作用及三叠系地层不能为成矿提供主要的物质来源,铁质主要来自深部上地幔。解释:中生界的第一个系。参看〖三叠纪〗。8、三废 造句:为解决黄铜酸洗件和镀锡件的防变色能力差、产品焊接性能差、生产成本高及三废污染严重等问题,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可在室温下操作的无铬化工艺。解释:在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总称。三废一般都是有用的。如能综合利用,就可变废为宝;如任其自然,就会造成公害。9、三极管 造句:与此同时,联邦电报公司设在加利福尼亚帕洛阿尔托PaloAlto的实验室资助了研制三极管的开创性工作,这是一种能够在真空管内放大电波信号的装置。解释:有三个电极的管子。电子管三极管由屏极、栅极、阴极组成,晶体管三极管由发射极、基极、集电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