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1、磁悬浮列车技术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与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中心签订了“上海城轨磁浮列车车辆总体设计”合同,并于次年3月又签订了“上海低速计划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由于核聚变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作“人造太阳”。2、国产水下滑翔机下潜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于2019年3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完成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是根据中科院B类战略先导专项的部署,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此次“海翼”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共完成了12次下潜工作,总航程超过134.6公里,收集了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渊区域水体信息,为海洋科学家研究该区域的水文特性提供宝贵资料。3、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2019年5月3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科研团队宣布光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了针对多光子“玻色取样”任务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实验测试表明,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加快至少24000倍,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中国科学院网—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磁悬浮技术-神州五号飞船。
齐斌涛2019-11-03 19:59:1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据央视新闻报道,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船队成员“向阳红18”科学考察船今天在国家海洋局深海基地靠港,圆满完成30天的共享航次任务。向阳红18”此次共完成了18个剖面的下潜观测,其中超过4000米深度的观测剖面3个,最大工作深度达到8213米,刷新了下潜深度的最新世界纪录,并获得大量的宝贵深海观测数据,顺利通过海上测试。下潜6329米国产水下滑翔机“海翼”号刷新世界纪录据新华社3月6日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近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完成大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海翼”号水下滑翔机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水下观测平台。海翼”号此次搭乘“探索一号”科学考察船TS03航次,历时4天进行了12次下潜工作,累计工作87个小时,总航程超过130公里,突破之前由美国科学家创下的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6000米的世界纪录。水下滑翔机是一种通过调节自身浮力和姿态,实现在水中滑行并收集水体信息的新型水下机器人,具有低功耗高静音的特点,可对特定海域进行高精度大范围的水体观测,能有效提高海洋环境的空间和时间测量密度,是现有水下观测手段的有效补充。据了解,此次观测任务中,“海翼”号水下滑翔机收集了大量高分辨率的深渊区域水体信息,为海洋科学家研究该区域的水文特性提供宝贵资料。实验过程中,“海翼”号状态良好,显示出在复杂海流及恶劣海况下良好的航向保持和数据交互能力。这次试验的结果将有助于对“海翼”号进行更大下潜深度的提升和改进。
龚岳明2019-11-03 19:01:02
-
据报道,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一台“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于1月2日完成了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组织的全球变化与海洋气象相互作用专项印度洋冬季航次的观测任务——这是我国水下滑翔机首次在印度洋应用。所谓水下滑翔机,就是一种能够通过调节自身浮力和姿态实现在水中滑行并对水体信息进行收集的新概念水下机器人,其能源利用效率高、噪音低,具有大范围、长时间连续海洋环境观测优势。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中国“海翼”号系列水下滑翔机,创造出一系列成就:2019年3月,“海翼7000”最深下潜6329米,打破了此前由美国保持的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世界纪录;7月,12台“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在南海开展中国最大规模的集群组网观测应用,实现了观测能力从线到面的跨越;10月,“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创造了91天续航时间和1884公里续航距离,一举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具有跨季度的自主移动海洋观测能力的国家。这一次任务主角是一台1000米级“海翼”水下滑翔机,2019年12月11日该滑翔机在东南印度洋布放下水,开始执行剖面观测。2019年1月2日,该滑翔机顺利完成了预定3条断面的观测任务,到达预定回收地点,出水位置与正在附近作业的母船相距只有1公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俞建成称,此次“海翼”水下滑翔机海上连续工作23天,航行距离705公里,获得了190个剖面数据。至此,“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完成了2019年所有海上观测任务,海上累计观测天数529天,海上观测距离12600多公里。
黄百煜2019-11-03 19:00:17
-
据报道,“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开展水下滑翔机研发工作,于2019年研制出我国首台水下滑翔机原理样机,2019年研制出工程样机,2019年在南海完成海上试验。13年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已研制出了浅海、深海等不同型号的水下滑翔机20余台套,工作深度有300米、1000米、7000米的三种水下滑翔机,分别承担不同的使命任务。这些水下滑翔机被命名为“海翼”系列。在2019年9月,1000米级的“海翼”在南海长航程试验中航程达到1022.5公里,持续时间30天,创造我国水下滑翔机海上作业航程最远、作业时间最长的纪录;去年7月,7000米级的“海翼”滑翔机创造了我国最深下潜5751米的纪录。而刚被回收的“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在我国南海北部无故障连续工作91天,航行距离1884公里,共采集488个剖面数据,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水下滑翔机海上连续工作时间最长、航行距离最远、观测剖面数最多的新纪录。希望中国更多探索设备可以被研发出来。
龚子鉴2019-11-03 18:54:24
-
据报道,近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南海顺利回收了一台最新研制的“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该水下滑翔机在南海北部无故障连续工作91天,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并成功的将我国水下滑翔机续航力提升了一倍。报道称,“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是今年7月14日由“科学号”科考船在南海东北部布放。在与其它11台水下滑翔机共同执行完水下滑翔机组网观测任务后,它被继续留在这一海域,来进行长续航能力的考核。在为期91天的海上连续观测过程中,“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先后经受住了5个台风引起的恶劣海况考验,充分验证了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无故障连续工作91天,航行距离1884公里,共采集488个剖面数据。专家表示,“海翼1000”创造的新纪录,将此前我国水下滑翔机续航力提升了一倍,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有跨季度自主移动海洋观测能力的国家,对构建新一代智能移动海洋观测网、提供海洋环境信息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续航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加深入的探测海底世界。
窦连江2019-11-03 18: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