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如何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题

黄炳花 2019-12-21 18:23:00

推荐回答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的市场潜力则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招商银行人士表示,在供应链金融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会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到银行的服务范围。即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可以不只针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风险评估,而是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样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借助“团购”式的开发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并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据统计,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配合下收款方式的改进、库存盘活和延期支付,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在2019年减少了72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需求。与此类似,2019年欧洲最大的1000家上市公司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等三个账户中盘活了460亿欧元的资金。4、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流合一供应链金融很好的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供应链金融。
米大斌2019-12-21 19:38:1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凭借核心企业自身实力,对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真实的基础交易进行资信捆绑。通过资金的封闭运作,降低了相对弱势的小企业的准入门槛,享受到银行“绿色通道”一揽子服务和一定的利率优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资金流”等有机统一,是企业创新与金融创新最具竞争力的有机结合。核心企业的自身实力和行业特点是供应链模式架构的关键因素,原则上企业应连续三年产品市场份额和年销售收入保持增长,并在供应链中对上下游企业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产业链条清晰,客户资源丰富。
    黄盛玉2019-12-21 19:57:34
  • 供应链金融优势: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信贷相比,不只是"个性化解决方案"的营销口号,而是在思路、实现模式和管理方法都不同。传统信贷的评估聚焦于单个企业节点,贷款质量基本上由企业经营情况决定。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关键在于链条的稳定性,对于供应链的评价不仅优先,而且更加复杂。譬如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否"健康",这一超出经营数据之外的因素在供应链金融中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单个节点的信用对供应链的贡献或破坏性,没有节点之间的业务联系重要,因为良好的交易模式加上严格的监控流程可以消化单个节点的信用波动。在实现模式上,传统信贷评估的是企业综合信用,这一动态指标相对难以掌握,这也是资产支持型融资成为主流的原因。但供应链金融强调的是交易确定性和资金封闭性,要求资金与交易、运输、货物出售严格对应,对供应链信息流的掌控程度,决定了供应链金融方案的可行性。传统信贷依赖报表和货权,在供应链金融中还要加上动态信息,因为风险已经从单一节点沿着供应链上移。
    黄生香2019-12-21 19:13:49
  • 举个栗子A是原料供应商B是制造商C批发商D是零售商其中B是牛逼的核心企业。B向A买原料,由于B太牛逼,所以要求A赊销,A绝对相信B能付款所以,A同意赊销形成应收帐款。同时A在备货过程中就需要垫资,流动性收到较大影响。这个时候保理商就出现了,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购买债权对方式向A支付现金,从而解决A的流动性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B的信用,因为B的信用直接关系到应收帐款坏账率。正因为B是核心企业,所以保理商对A的资质要求会比直接发放贷款要低的多。C向B购买产成品,由于B太强势,所以B不准备向C赊销。C的商业信用显然不够用,C可以有以下几种办法解决:开信用证、开承兑汇票、直接付钱、贷款付钱。排除直接付钱不说,另外三种方式都需要C有足够都授信,而我们都知道对于不牛逼的企业来说,授信是非常宝贵的。这时候银行又出现了,银行知道,1、B是牛逼的企业。2、B的授信充足。3、B对C足够了解。基于上述三点,通过占用B银行授信的方式,向C发放买放融资用于支付B的货款。D向C买。这次,D和C都不牛逼了……大家正经做吧,D开票—C贴现,D开证-C议付,D找保理商,C也找保理商-双保理,D开证-C福费廷,各种都要占用各自授信没说。从这个栗子不难看出,B的存在加速了上下游都现金流转速度,而且对于银行来说调查成本与风险都有显著的降低。但同时,由于贸易真实性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因此,供应链金融在以核心企业为主的同时,本质上还是有信用贷款的局限,在额度或担保方式上仍然有局限,这来自与是否能够真正打通供应链。我个人对打通的理解是上下游协同与物流的真实性控制。从目前新一代银行SCF系统来看,各大银行在协同上都不断下工夫,但物流的控制仍然是大问题。至于系统性风险,这对于任何一种融资模式都是基础,供应链金融也不能避免。至于京东等供应链金融,由于其自身物流和渠道的双重优势,因此在目前普遍零供关系拖账期的模式下,有很多优势,但他并不能解决相对普遍性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如果铺开,仍然存在自偿性是否足够支撑本金还款的问题。前景还是挺看好的,不过挑战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大部分SCF都可以认为是货物金融或核心企业信用金融,这仍然与我国大的征信体系关系密切,看不清的中小企业,总得拉个有力的大腿撑着啊。
    龙庆丰2019-12-21 18:56:45
  • “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原因在于其“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延伸银行的纵深服务”的双赢效果。第一,企业融资新渠道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对于很多大型企业财务执行官而言,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的新渠道,不仅有助于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而且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自己的流动资金需求水平持续下降。第二,银行开源新通路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个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的新渠道,通过面向供应链系统成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核心企业被“绑定”在提供服务的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还跟整个供应链打交道,掌握的信息比较完整、及时,银行信贷风险也少得多。在供应链金融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会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到银行的服务范围。即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可以不只针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风险评估,而是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第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供应链金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借助“团购”式的开发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并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第四,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流合一供应链金融很好的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
    连丽钦2019-12-21 18:40:31

相关问答

 五、对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建议1、信贷资源应选择重点进行倾斜,“择优支持”是银行应坚持的政策取向1重点支持中型企业。我们习惯于将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合称为“中小企业”,将两者同等看待。而实际上,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对银行的贡献、贷款质量等方面都有天壤之别。中型企业贷款明显优于小型企业贷款。2重点支持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往往是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支配着地方经济活力,并以中小企业为主,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对象,因而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都鼎力支持。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具有区域的“根植性”,即中小企业依赖于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商和熟悉的客户,离不开这个具有产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的区域,因此一般更愿意从事这个比较熟悉的行业,而不愿从事其他的行业。3重点支持股份制、民营、外资等中小企业。据对几家商业银行贷款情况调查分析得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风险也很不相同。贷款质量最好的是股份制企业,其次为民营企业,再次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主要是个体工商户贷款质量较差。2、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选择资信良好、产供销状况稳定的企业,签发、使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融资工具,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支持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动产质押贷款、品牌质押贷款服务。积极引进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融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办理保付代理、包买票据、福费廷等业务,以适应国内外统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多层次融资要求。要充分利用银行信息优势、网络优势和便利条件,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信息咨询服务。目前建设银行就针对中小企业推出来“速贷通”、“成长之路”一系列创新的金融产品。3、加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措施1要加强对有信贷需求的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个人品质审查,特别注重审查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管理者的对外兼职情况,与家庭其他成员开办企业的合作关系,私人财产分布状况,历史上有无违法乱纪行为、银行个人信用记录等各种情况,切实防范道德风险。2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客户贷前调查的深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尤其是要对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进行严格地审查。可从两个方面把关,一方面借助专门的中介机构对客户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要求提供审计报告;另一方面,通过银行信用评级软件系统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分析判断其财务报表和盈利水平的其实性,充分揭示其财务风险。3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增强贷款担保能力。抵押物不足和难以获得信用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固有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可探索采取其他替代性的担保方式:一是变企业担保为个人担保;二是群体担保;有效减少银行监督成本甚至交易成本增强;三是与客户签订储蓄存款协议;四是争取利用政策性担保。4改进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授信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定评级办法,客观地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面,使授信状况基本适应中小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状况,不断提高信贷审批质量、水平和效率。5加强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管理。中小企业的贷款质量、品种和期限,会对银行资产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银行要针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具有“急、少、频、短”的特点,为其设计特殊的贷款方式和还款方式,如类似消费信贷一样地灵活用款和还款,这对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外部环境因素。一是金融机构的“惜贷、恐贷、拒贷”现象仍然存在,致使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融资困难,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二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财政部门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小,社会化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援助等方面中介机构支持少之甚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健全起来。三是企业间协作配套关系不协调。大、中、小企业间的组织联系相当松散,大企业搞“大而全”,而中小企业又搞“小而全”,不能相互协调,无法形成小企业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与大企业产品配套,而大企业在发展中常常只顾及自身,不能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大、中、小企业一般未能形成相互协调、和谐共享的配套生产。二、内部环境因素自身因素。一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家族式模式突显,管理落后。二是中小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品牌意识淡薄,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缺乏名优产品。三是盲目投资,一哄而上,看到别人挣钱,不管自己是否适合,更不管产品的市场饱和度一拥而上,没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最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闭破产。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1.1.1课题背景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己达到61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并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最近,国务院专门就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了措施,可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实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作用也非常突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革命的深入,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动手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研究。美国政府将中小企业称为“美国经济的脊梁”,里根总统曾指出:“中小企业是我们自由经济制度的心脏和灵魂”。日本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欧盟从1994年便开始实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工作的《第四个科技发展研究框架计划》,当时的预算已达123亿欧洲货币单位,1997年又提出了发展中小企业新战略的政策报告。德国把中小企业的发展看作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的台湾省也把中小企业当作是“台湾地区经济的中坚力量和柱石”。以美国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为首的革新者,更是提出了世界经济规模越大,则中小企业经济实体越有力量的理论。然而,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各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都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其中融资难问题是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都把它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需要面对的困难更多。这是因为,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仅要面对一般的融资问题,即直接融资缺口和间接融资缺口的问题,而且需要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问题,即所有制歧视、社会信用文化匾乏、法制法规的不健全及公司治理结构极不完善等深层次的问题。就直接融资而言,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目前仅有主板市场,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筹划近10年之久,却仍未出台,另外,债券市场虽己启动,但中小企业希望从债券市场上融得资金,并不容易,我国中小企业第一只集合债券—“07深中小债”于2019年11月14日甫在深圳正式发行,发行总额为10亿人民币,这是我国首只由中小企业捆绑发行的债券。目前第二只集合债券中关村7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尚处于筹备阶段。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想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属不易。就间接融资渠道而言,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狭窄,过渡依赖于银行。但是,己经走上商业化道路的商业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基于贷款安全性考虑,更可能对广大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与经济的多层次相对应,金融机构体系也应是多层次的。然而,这种对应在我国正处于一种断层和缺失。在现行金融体制中,像国外那样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贷款担保组织、贷款担保基金、中小企业同业协会等中小金融机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给中小企业的融资造成一些障碍。1.1.2课题意义在我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政府、银行、中小企业自身都应该积极参与。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融资创建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融资体系,并尽量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及税收优惠政策;银行应深化制度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而中小企业本身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内在融资能力,因地制宜的选择融资途径。综上,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客观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平稳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