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优点和缺陷?

龚庆宇 2019-12-21 18:27:00

推荐回答

其实要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起来才最具优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阶段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资金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增加中小民营经济的信贷资金支持,促进社会总投资的增长,稳定价格指数。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货币政策具有弥补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空间的可能。
樊振清2019-12-21 19:14:1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通常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纵观我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历程,从建国后一直奉行的“双松”政策到1998年底起开始施行的历时近七年之久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再到2019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的“双稳健”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在此背景下,继续实行“双稳健”组合似乎是我国2019年继续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选择。然而,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影响我国政府做出宏观经济决策、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三大矛盾需要高度关注。首先,社会过度储蓄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从2000年到2019年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23804.4亿元增加到334361.4亿元,增长了1.7倍,增长幅度平均每年达到18%,存差也由24433.3亿元扩大到111219.8亿元,存差扩大了3.55倍。在储蓄增加额中,有45.3%来自于城乡居民增加的储蓄,另有31.1%来自于企业增加的储蓄。就是说,当前我国储蓄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居民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居民将过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一方面是与我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储蓄主要来自于高收入者而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不高相关。企业将过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于创新活动,一方面是与我国的产业政策相关,另一方面是这些储蓄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增加的存款,而中小企业依然缺乏资金。在社会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存差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要千方百计将这些剩余资金“消化”掉。由此,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又投向了建设领域,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由此产生。还有,储蓄过度增长引起过度投资,实际还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因为在资金一定情况下,投资过多占有份额,必然排挤和抑制了消费。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由此,我国经济发展中又遇到另一个矛盾,工业品产能的过剩。按道理,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增长并不慢,而且从2004年以后还有加快增长的趋势。比如从2004年到2019年社会消费平均增长幅度都在13%以上。但是,我国工业在投资的不断刺激下产品生产量增长更快,例如2000年到2019年,全国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汽车产量分别增长了1.05倍、1.33倍、1.11倍、2.7倍、11倍、5.78倍和1.76倍。2019年,上述工业品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当工业品持续以快于国内消费增长速度增加时,便被迫形成大量出口,大量出口既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又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由此导致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反过来又要求M供给规模不断增加。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从2000年到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79倍扩大到3.22倍,2019年扩大到3.4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居民最低收入省份与东部地区居民最高收入省份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公务员收入是贵州的3至4倍。在城镇内部,2000年到2019年,按五等分法,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由1∶3.6扩大到1∶5.7,而困难户收入与最高户收入差距达到11倍。行业差距更大,全国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约1.5万,一般企业1万左右,而大企业5至6万,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可超过10万。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如此,从2000年到2019年,按五等分法,农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已由1∶6.47扩大到1∶7.26。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相当悬殊的程度,基尼系数已超过0.4。2019年,我国城镇有近2000万人月收入在200元,有近4000万农民年收入在800元以下,他们经常入不敷出,要靠借债维持生存。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不足实质是结构性消费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城镇的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不断下降,他们将越来越多收入存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但他们却无钱消费。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身上,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并增加消费,这是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如何避免或消除经济运行中储蓄过剩、产能过剩和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不仅是近期宏观调控需要面对的,而且也是国家长期政策和制度安排需要考虑的。就当前而言,我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尚显偏松,财政政策相对偏紧,这种政策组合不利于控制工业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也不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因此考虑到情况的变化,我们应该奉行“总体稳健、适度微调”的思路,在目前政策姿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在力度上调整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具体调整建议:一是调整货币政策。首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仍有空间,适当时机还可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相应提高贷款利率;其次,金融机构应尽快调整资金使用结构,不断调低投资贷款比例,相应提高消费贷款比例,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住房抵押贷款、汽车、家电消费贷款、教育贷款、婚丧贷款等,鼓励居民贷款消费;再次,为了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一方面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减少银行存差不断扩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比如扩大企业中长期和短期债券发行规模,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探索和支持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等;另外,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以代客境外理财的形式加大投资国际金融市场,以此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因贸易盈余及FDI流入给央行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压力。二是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应从目前的偏紧压缩国债发行规模、压缩赤字规模状态向灵活状态调整,适当扩大政府的投资和消费。一方面,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增加用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贫困救济支出,进一步扩大救济覆盖面,继续提高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员工资水平,并继续向有利于消费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推动农民消费。专项基金从三方面筹措:其一,从每年财政增收部分中划出一定比例比如财政增收的10%的资金;其二,每年发行一笔新农村建设专项国债比如每年500亿元;其三,从每年土地出让金中切出一块资金来。将这三块资金捆成一起,组成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并支持农业、农村生产能力建设,降低农民生存和发展成本,增加他们的收入,以刺激消费。三是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要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上交财政。近几年,在企业储蓄存款中,有很大比例是国有企业存款,这些存款绝大部分来自利润。目前,在现有体制条件下,许多国有企业的赢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原有财政投资和行业垄断形成的,这些赢利全部归企业,明显地形成了过多的企业储蓄,为进一步投资创造了源泉。因此,无论是从财政投资回报还是公平性原则看,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都应该向财政上交一部分利润,国家拿这部分利润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成本,提高他们的相对购买能力。四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城乡居民预期支出。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与我国教育、医疗、养老、失业扶助、贫困救济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都有密切关系,人们紧缩即期消费,为未来储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结果。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消除现有各类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冲突与掣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框架,该市场化的要继续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该市场化的一定要根据公共服务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对于影响居民消费的诸多社会保障制度政策,要及时清理,当前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就业扶助、贫困救济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扩大城乡居民的受益范围,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五是必须着手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长期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长期问题引起的,仅仅靠短期调控是不够的,还必须着手解决长期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实现的,过去我们实行这种战略是正确的。但是根据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教训,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不及时改变这种战略,必然会给经济运行带来许多难以处理的矛盾。因此,要解决投资过热、产能过剩、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还必须从长期制度安排方面入手。比如一方面,改革现行财税制度,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将目前一部分事权向上移交由中央承担,比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资源管理与环境治理等,同时将一部分财权向下移交地方政府支配,以此降低各级地方政府抓投资、上项目的冲动;另一方面,改变鼓励出口的政策安排,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分步骤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安排,适度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步伐,适当提高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同时,在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高度警惕和监管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国内,防止恶意炒作人民币,干扰我国汇率改革的进程。还有,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既要规范初次分配政策和制度安排,又要进一步利用税收、财政转移支付、捐赠、补贴等再分配手段,调节初次分配阶段形成的过大收入差距,最终实现“调高、扩中、提低”的目标。
    赵驱云2019-12-21 19:57:49
  • 财政政策是通过吸引消费者投资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量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财政政策实施相对货币政策来说比较困难,因为单从银行这一方面不能决定总体的走势,必须有消费者的配合,但是消费者是个自愿性的群体,并非能被轻易控制的,所以说它相对于货币政府比较难实施。货币政策的实施虽然相对容易些,因为从银行一方面就可以实施,消费者被迫做出相应的决定,货币政策不会带来排次效果。但是单方面的政策一般很难起到相应效果,所以一般来说他们是配合进行的。但是现在的趋势看来,货币政策有越来越多的取代财政政策的形势,因为它实施起来给政府带来的麻烦远远要小于财政政策,因为毕竟减少补助没人愿意的,但是如果减少货币量呢,还是能达到相应的效果的。
    黄登荣2019-12-21 19:38:41
  • 这两个政策分:扩张型和紧缩型。如果单独说的话,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会引起利率上升,,但优点是增加国民收入,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会引起通货膨胀,,但会使利率下降,,所以没有什么优缺点可言,,,,,一般经济政策的应用都是把两个政策结合起来,,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和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保持不变,,国民收入增加,。
    车少飞2019-12-21 18:57:14
  • 将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合并可以克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各自为政的缺陷。
    齐春峰2019-12-21 18:41:06

相关问答

1、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同一性。财政政策主要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以及赤字弥补政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的。就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而论,无论税收政策的调节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金融市场的一种活动。公债管理就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传导器”。2、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尽管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公债管理并不是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它毕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则。就作用范围而论,公债管理既不能直接使公共支出和税收的规模及相关流量发生变化,也不能直接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它所面对的仅仅是既定规模的公债,包括已经决定发行但尚未售出的新公债以及已经发行但尚未偿还的旧公债。对既定规模的公债,采取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管理活动,乃是公债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范围。就政策目标而论,公债管理固然在总体目标上须服从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但直接目标同财政和货币政策却不乏矛盾之处。例如,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降低举债成本。为此,在财政政策上应控制公债的发行规模;还有,低利率时期多发行长期公债,高利率时期多发行短期公债,是在公债管理上降低举债成本的必需途径。这些通常是会同财政政策的直接目标发生冲突的。就操作手段而言,公债管理的操作主要是通过公债种类的设计,发行利率的决定,应债来源的选择等来完成的。这既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税收和政策支出以及弥补赤字的方式抉择等去实施有不同之处,也同货币政策主要以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三大武器”加以实施有所区别。3、可遵循的原则。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公债管理是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确定的政策框架内及经济环境中进行操作的,其作用的力度不能超过两大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其作用力的方向不能与两大政策所追求的目标相背。公债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配合各个时期的财政、货币政策,补充和加强它们的政策效应。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当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和经济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的时候,公债管理的操作可以尽情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当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同经济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相矛盾的时候,直接目标就要让位、服从于总体目标。公债管理的操作应当把追求总体目标放在首位,然后再考虑直接目标的实施问题。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1,在国内物价通胀严重,经济过热时,要采取“双紧”,从而抑制总需求,使经济增长降速,抑制恶性通胀2,当国内经济严重萧条,要采取“双松”,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3,当国家经济状况在两者之间时,两者根据国内经济状况搭配使用,如如今国内通胀仍未消化,但是经济已近明显衰退,所以要刺激经济增长拉动需求,就宽松的财政政策,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免加剧通胀4,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特点:区别: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是间接影响;财政政策影响经济速度理论上来说比货币政策更快:两种政策各有利弊:1.如宽松财政政策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有可能导致重复建设,投资效率低,面子工程,腐败等等一些列的问题,上次4万亿的拉动内需政策很明显已近使国内出现一阵子的大通胀,4万亿加上货币成数,流通的货币激增,造成严重的通胀,虽然通胀有一定量是因为输入型通胀和外汇占款导致,但是政府的巨额支出是主要原因,但是财政政策对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发展又有很大的作用,如美国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所实行政府宽松的财政政策拉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有效摆脱经济衰退;2.货币政策间接影响投资的需求,时企业的投资和居民的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有效率,相比与政府,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会导致通胀的加剧和泡沫的形成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综上,两种政策各有利弊和其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加以施行。
多年来,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传导渠道。其中以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为代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一我输送可以看到,利率传导渠道要发挥作用需以债券市场的生成和发育为基础,在利率传导机制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公众对于货币与债券这两种资产的组合。如果货币与债券之间不存在充分的替代性,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就会影响债券的价格,由此改变债券的市场利率。比方说,货币当局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并收回在货币货币供应量减少,通常会使债券的市价下跌和利率上升,而公众为放弃稀缺的货币资产,将要求获得更高的报酬,致使货币的利率上升。这样,企业为给定的融资将要支付较高的成本。所以,有效的利率传导渠道是与债券市场的有效性相关的,这就要求债市场有相应的广度和深度,既要有丰富的债券品种,即有不同风险信用等级不同、不同利率、不同期限的债券发行,又要有范围不受限制、具备丰富金融经验的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同时,成熟的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及制度对债券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也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观我国现阶段的债券市场,能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债券品种与个数不仅极少,且已发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存在投资者范围受限制、债券的品种和数量与需求不平衡等问题。这样,就很难使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政策目标由债券市场传导到货币市场和实体经济。二信货传导渠道的建立有三个必要条件:第一,至少在一些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公司向银行的贷款与其他形式的公司债务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在公司的贷款供给减少时,它不能完全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来弥补贷款的减少。第二,当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时,必然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供给。第三,假定经济体系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完全价格调整,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中性的,即可以引起实际变量的变化,对实质经济产生有效的影响。三就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渠道而言,不管是资产结构调整效应还是财富变动效应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求有一个良好的股票市场。而我国的股票市场发育尚不完善,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引起股价波动的因素很多,利率只是引起股价波动的众多因素之一,利率变劝对股市的影响可能被其他因素对冲,目前较低的利率和低迷的股市并存就是很好的说明。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由于其它影响股市的因素而受到了梗阻。因此,可以说,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传导渠道。四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十分重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相对于外部经济,汇率传导渠道的作用是有限的。中央银行在外汇公开市场上的频干预,在许多情况下不是出于货币政策目标方面的考虑,而是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增加国家外汇储备、维护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因此,汇率传导渠道也不是我国货币传导的主要渠道。结论: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大环境下,信贷传导渠道是主要的传导渠道。其他三种渠道不是不发挥作用,它们是作为辅助传导渠道发挥作用的。主要理论解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冲击通过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的方式与途径。它不仅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断增强。本文在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货币观点和信贷观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冲击通过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的方式与途径。它不仅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包括产出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失业率的高低。一国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其货币政策来影响上述指标。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同意,货币政策在短期可以影响价格水平、货币总量、汇率及名义产出或者称之为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货币增长率与名义GDP。传统理论主张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控制名义变量为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提供基本框架,从而使其能够获取准确的价格等信息以便有效地配置资源;同时货币政策应尽量避免动态上的不一致,实际经济运行中表现为以价格稳定为目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将货币与实际经济变量联系起来的金融市场。许多关于货币政策的研究重点分析货币政策与产出变动的相关性,而忽略货币政策的冲击引发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的中间过程,将这种动态的传导过程视为“黑匣子”。假设这一过程能够完全按传统的教科书式的货币理论做出解释。传统货币理论使用IS-LM模型分析货币传导过程,被称之为“货币观点”。在这种分析框架下,未预期的名义货币增长率上升。这种观点在解释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上存在几点重要的不足:首先,人们实际观察到的是,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货币政策冲击,引起公开市场利率的微小变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依然十分显著。但是实证研究并未发现与这种影响相一致的传统货币观点所强调的资本成本效应的存在,显然存在其他因素起到了放大货币政策效应的作用。其次,从时间路径上来讲,利率的变化与消费支出的变化在时间上存在严重的不匹配。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消费支出往往发生在利率恢复到初始水平即利率效应结束之后才会对货币政策冲击做出反应。最后,在支出效应的构成上,传统分析的一个既定假设是货币政策应该对短期利率有较强的影响,而对长期利率特别是长期实际利率的影响较弱。然而,令人感到迷惑的是实际生活中货币政策显然对被认为应该对长期利率变化反应较敏感的耐用品如住房、生产设备等的购买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总之,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很难对货币政策的放大效应、时效性及支出效应的构成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