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拆分为面值,一次付息债券应计利息和初始入账价值含初始直接费用扣除

梅辉和 2019-12-21 20:47:00

推荐回答

1、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是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2、初始投资金额是指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3、面值:1)债券或票据的本金数额;2)人寿保险单的到期价值;4)市政债券的面值。4、入账价值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存货的入账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5、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作为不扣除该科目备抵的项目。
龚小飞2019-12-21 20:58:1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第一题选B360万第二题选C90万个人观点,。
    齐春妮2019-12-21 23:56:34
  •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成本=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费用。例如企业购入某债券面值为1000万,支付买家1100万,另支付交易费用20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成本=1100-40+20=1080万。
    黄益琴2019-12-21 21:21:05
  • 别慌,把它当纸老虎来打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首先是个投资,然后你要把它持有至到期。现在呢,本人比较懒,不想再找数据了,所以呢比对教材上的数字举例说明。比如你手里有自由现金1000万,不想存余额宝,嫌收益太少,也不想玩股票,尽管股票收益高,但中国这股市,你怕被玩了,那怎么办?方法还是有的,可以买国债啊,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国家的信用非常高,收益也适中,正合你意。国债一般要3-5年,假设你用这1000万,买了一份国家发行的5年期,面值1250万,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那怎么摊销呢,这里就涉及到教材中的摊余成本了,这是一个最恶心的概念,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的人,不知道在搞什么鬼,我也是想了好久好久好久才缓过神来,首先看看它的定义,然后再一个一个针对性地说明,定义如下: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经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前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经发生的减值损失。初始确认金额就是最开始的入账价值1000万,接下来开始调整吧,1,扣除已经偿还的本金,本例子是5年以后才还本金,所以暂时不管了。2,初始确认金额1000万与到期日金额1250万的差额,是250万,要在5年内一次次的摊销完,3,扣除已经发生的减值损失,本例子没有减值损失,所以暂时不管了。所以,现在1和3都没问题,最重要的就是2了。接下来就一次次的来解决2的问题,也就是一年一年的看看每年要摊销的数字了,当然不是250万除以5等于50万,而是要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了,本例子中的实际利率为10%,区别于票面利率4.72,10%怎么求出来的呢,就是把每年59万的利息,总共5年,再加上最后一年的面值1250万,全部折到现在这个时点上,让它等于你付出的对价1000万,这个折现率求出来以后就是10%。实际利率求出来了,接下来就得一次次的摊销了,也就是看看一年一年该怎么会计处理了。第一年,期初摊余成本=1000万,记住这是最开始的数字,不用根据摊余成本的定义作任何调整,就是1000万,也就是你最开始一次性投入花的钱1000万,根据前面求出的实际利率10%,第一年你能赚多少呢,也就是你的投资收益是多少呢,一相乘就是100万,这只是你按照这种方法算出来的钱,实际你收到100万了吗?并没有。你收到的是,59万,这是你第一年收到的。这两者之间的差是多少,41万,这就是你第一年应该摊销到的钱数,也是最开始说的,通过借方把这折的价250万一次次摊销掉的一小部分,每年摊一点,一点,直到最后一年全部摊完。现在理解第一年的会计处理应该轻松多了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贷:投资收益100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59让我们来看第二年,比照上面的思路,不过有个区别,就得按照摊余成本的定义进行调整了,而不是拿1000万直接用,不过也很简单,根据最前面的分析,1和3不用管,我们只调整2就可以了,也就是累计摊销额,现在是第二年,累计摊销额很明显就是前面一年摊销的数字41万啊,所以1000+41=1041,这就是第二年的期初摊余成本。这里为什么是加不是减?简单来说,这是折价发行,1000万要向面值1250万靠拢,所以是加,如果是溢价,就是减了。好,现在用第二年的期初摊余成本1041万,乘以实际利率10%,取整数104万,这只是你按照这种方法算出来的钱,实际你收到104万了吗?并没有。你收到的,依然是59万,这是你第二年收到的。这两者之间的差是多少呢,45万,这就是你第二年应该摊销掉的数,也是最开始说的,通过借方把这折的价250万一次次摊销掉的又一小部分,每年摊一点,一点,直到最后一年全部摊完。现在理解第二年的会计处理,相信更容易了借:应收利息59万持有至到期-利息调整45万贷:104万借:银行存款59万贷:应收利息59万第三年呢,完全比照第二年处理,不带任何含糊的,根据定义,1和3不管,调整2,1000万是最初的期初摊余成本,调整2,也就是加上第一年摊销数41万,再加上第二年摊销数45万,这是前两年累计摊销额86万,所以第三年的期初摊余成本就是1000+41+45=1086万,乘以实际利率10%,取整数109万,这实际收到109万了吗?并没有。你收到的是,59万。差额50万,这就是第三年你要摊销掉的,也就是通过借方把这折的价250万一次次摊销掉的又又一部分,每年摊一点,直到摊完。会计处理如下:借:应收利息59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0万贷:投资收益109万借:银行存款59万贷:应收利息59万第四年开始了,根据定义,1和3不管,调整2,第一年摊销41,第二年摊销45,第三年摊销50万,累计摊销136,所以第四年期初摊余成本1000+136=1136,乘以实际利率10%,取整数114万,你实际收到114万了吗?并没有。你收到的,还是那永远的59万,差额114-59=55万,依然属于通过借方把折的价250万一次次摊销掉的又一小部分,每年摊一点,直到摊完。会计处理如下:借:应收利息59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万贷:投资收益114万借:银行存款59万贷:应收利息59万第五年了,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根据定义,1和3不管,调整2,第一年摊销41,第二年45,第三年50,第四年55,累计摊销数加起来41+45+50+55=191,所以第五年期初摊余成本1000+191=1191,乘以实际利率10%,取整数119,但这里取118,为什么,因为前四年每次都是取整数,但这是最后一年了,要把前面因为取整数造成的尾差在最后一笔给平了,所以取118而不是119,你实际收到118万了吗?并没有。你收到的,还是那不变的59万,不过这是最后一次收到59万了。作差118-59=59万,注意用118万减。仍然属于通过借方把折的价250万一次次摊销掉的一部分,不过这是最后一次摊销了,第五年全部摊完这250万了,以后再也没有了。会计处理如下:借:应收利息59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9万贷:投资收益118万借:银行存款59万贷:应收利息59万由于是最后一年,本金也要收回来,所以还有一笔借:银行存款1250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万终于写完了FAUWCEKSIONMGE。
    章见彬2019-12-21 21:07:43
  •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为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2、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都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齐晓冰2019-12-21 21:02:54

相关问答

账面价值是为了与当期的公允价值进行比较的,而摊余成本则是为了衡量投资收益的。所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需要考虑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以及应收账款的处理非常相似,并且其账面价值与摊余成本时刻相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中,股票是没有摊余成本的,债券有,并且不一定等于账面价值。比如,可供出售债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这将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但不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可以理解为投资者还没有赚回的钱。比如:2000年1月1日购入平价发行的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支付价款1000包含交易费用,票面利率10%,此时实际利率也是10%,年末支付利息,最后一年末支付最后一年的利息并且归还本金。2000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100元,此时的摊余成本=购入价格*1+实际利率-利息,还是1000元。这1000元在时间坐标轴从左向右看是摊余成本,从右向左看是未来的本金和利息在此时的现值。也就是,摊余成本是这个时点上我还没有收回的投资,是未来收到资产在此时的现值。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就算公式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投资金额+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减值准备贷款应收款项:成本-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准备债券: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允价值是活跃市场上的报价,也就是当前市场价值。账面价值在初始确认时是和初始确认成本相等的,在后续计量过程中等于初始确认价值减去累计折旧,有减值准备的还有减去减值准备。初始确认价值就是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面值这一般针对权益性工具和债务性工具而言的,即票面价值。2、举例: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账面原值就是初始入账价值3、举例:A公司发行5000万票面金额为1元的股票,票面金额即是面值,过了半年股票涨到5元/股了,5元就是公允价值。扩展资料:属于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视为能够可靠计量: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交易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要求采用该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公允价值。